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头昏,头发油腻,乏力,胸闷,易困倦,食欲欠佳,腹胀,大便溏等。如果有这些症状,就要考虑体内有湿气。除了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还应该结合舌苔来判断会更加准确,湿气重的人的舌苔是又白又厚,中医称“白厚苔”,要记住这个特点。
2.湿气重的三种常见类型脾虚湿盛:湿气重+脾气虚,湿气重的同时有脾虚,这类人舌体胖大有齿痕。寒湿:湿气重+阳气不足,出现怕冷的症状,如口不渴,不爱喝水,腹部怕冷,不能受凉,容易腹泻等。湿热:湿气重+热象,湿气重的同时有口干,但喝水不多,口苦,口臭,爱出汗,吃点热的或稍稍活动就汗很多,怕热,大便有灼热感等。
3.如何食疗?食疗只适合病情不太重的人,推荐茯苓和薏苡仁。如用茯苓做茯苓粥、茯苓饼,适合寒热不太明显的有湿气患者。薏苡仁可以煮粥,或煎水代茶,适合偏于湿热的人群。脾气虚的,还可以配合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的中药来食疗。平时生活饮食中要避免甜的和生冷的食物,如水果、酸奶等,这些容易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产生湿气。
4.中医治疗对于一些症状比较重的人,食疗就显得力量不够了,还是建议药物治疗。脾虚湿盛:常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寒湿:常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散寒化湿。湿热:常用三仁汤,清热利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