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专访朱同玉教授:持续优化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体系 应对全球公卫难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6 17: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肖寒)当前,多重耐药菌感染形势日益严峻,抗菌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50年耐药菌感染将超过癌症成为首位致死病因。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菌药消费国之一,伴随纳入国家集采的抗菌药物不断增加,防止抗菌药滥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无疑成为当下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近日,新华网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邀请朱同玉院长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耐药菌危及患者术后 应对耐药挑战刻不容缓

“有时手术明明成功了,但患者最终还是没活下来,这背后很多都是耐药菌感染的问题。就拿肾移植来说,术后第一年去世的患者中,54%是因为耐药菌感染的问题。”朱同玉不无遗憾地说。

近代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发明,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然而,看似“万能”的抗菌药物,近年来却由于过度使用、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细菌耐药也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朱同玉表示,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移植手术越来越成熟,很多患者在移植后能获得很好的器官功能恢复,然而术后免疫、感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术后耐药菌感染问题,成为了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必须要出台科学、严格的政策应对细菌耐药问题。”谈及抗菌药物管理当下所面临的挑战,朱同玉介绍,在一些非感染性手术中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疫情期间不合理地给新冠病毒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等都凸显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据了解,2011年以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相继印发,从国家层面推进抗菌药物管理(AMS),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得到了空前重视。

“近年来,我国通过三网监测、医院多学科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高水平培训项目等方式,全方位对抗菌药物进行系统管理,目前抗菌药物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多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持续改善,遏制微生物耐药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朱同玉说。

加强政策衔接 从制度层面减少抗菌药物耐药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是世界,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 而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还不到二成,针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抗菌药使用管理也在逐步趋严。《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聚焦微生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并提出九大指标。对于耐药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临床急需的新药、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等,依程序优先审评审批。

在药品集采方面,药品集采是要求医院消耗一定的抗菌药物“量”,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又希望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如何保证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优化?对此朱同玉认为,抗生素集采在我国医保制度和百姓就医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对抗生素的集采需要更明确、可执行的方案,包括确定科室、明确医生级别以及通过何种程序可以使用限制级抗生素。

此外,针对高级别抗菌药物纳入集中带量采购,朱同玉建议应谨慎考量,“在特殊领域,特别是抗生素领域,集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举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三网提供的监测数据,并根据每个地市抗生素耐药细菌的情况以及不同医院科室的情况进行数据收集。集采后,还需要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科学管理,包括分级制度、不同医院级别制度、分科制度等,以推动集采工作更加精细、科学化,不断进行科学监控,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谈及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朱同玉表示,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此外,医院内部出现的细菌感染情况也需要建立通报程序,鼓励医院主动报告问题,并实事求是地解决,而不是采取惩罚态度,“这样可以促进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科学处理,避免社会恐慌。”朱同玉说。

此外,朱同玉还指出,各地公卫中心和医疗机构应充分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遴选和评估制度,综合考量新药和新技术应用情况,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进行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以实时跟进和满足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需要。他建议,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和督查省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设置标准与更新频率,以更好地发挥分级管理政策的实践效果。同时进一步推广分剂型、细化分类的抗菌药物精准化管理,基于抗菌药物的类别、剂型、耐药检出率等多维因素进行分级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 探索噬菌体疗法创新路径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愈演愈烈。在国内,近年来开发对抗耐药菌感染的新型抗菌药物,也成为研发热点。要有效遏制耐药菌带来的威胁,除了提升AMS水平,更高效、安全的创新药物也为解决耐药难题探索出新的方向。

朱同玉认为,对于新型遏制耐药菌创新药物的研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针对抗生素的研发,需要设立更多的专项基金,并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这将有助于推动抗生素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耐药菌问题。

其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以保护抗生素研发企业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收回研发成本。这样的定价机制将为企业的持续研发提供动力,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应关注新的研究领域,如噬菌体等。这些新赛道显示出极高的特异性和有效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传统抗生素的效果。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这些新型治疗手段的研发和应用。

朱同玉表示,在中国,抗生素的可及性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各级医院都能提供必要的抗生素药物。然而,对于新的疗法如噬菌体疗法,其可及性仍然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媒体和传播的力量,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广大的医务人员、患者和管理者。这将有助于提高新型治疗手段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进而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应鼓励医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医务人员将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共同应对耐药菌等全球性卫生挑战。”朱同玉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搜狐医药 | 不同体重指数的肥胖怎么减?专家呼吁肥胖需多学科综合诊疗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和张鹏教授在接受搜狐健康专访时强调,肥胖本身是一种疾病,可带来诸多并发症,它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需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和诊疗体系。受访嘉宾:中国肥胖大会
2023-12-13 10:47:00
大医精诚 共享荣光
...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药物化学专家、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秦勇教授。王健伟教授是我国医学病毒学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长期聚焦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
2024-02-19 08:50:00
中国肥胖联盟正式成立,多方携手守护全人群的健康体重
...的个体差异定制精准的减重方案,科学规范地使用手术、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这也是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化诊疗模式,通常能收到较好的减重效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介绍
2024-03-04 15:16:00
中新健康 | 对话史录文:中国创新药如何提速与突破?
...生物医药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近日,中新健康专访了北京大学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解读中国医药创新路径与未来。加速构建专业审评
2024-03-15 00:26:00
中新健康丨国内外心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共绘疾病联合防控新路径
...务紧迫而艰巨。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21日对记者表示,药物创新是进一步提升心脑血管防治能力的关键动力。临床研究者应积极参与原始创新攻关,共同推动新靶点和新药物的发现。她提出建立
2024-04-21 12:16:00
专访胡斌院长:传承融合、跨界创新的“π”型MBA数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动力、新势能。胡斌院长接受央广网专访,对“管理的力量”“数字驱动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高质量MBA项目建设与发展”的内涵与商科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度解读。(大会
2023-12-05 17:06:00
...采取有力措施,如为部分罕见病群体遭遇“断供”的急需药物如氯巴占等开辟绿色通道,满足罕见病患者用药需求。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面对罕见病患者用药的难题,在国家药监局等的努力下,北
2023-09-20 07:49:00
济南大学教授颜梅:以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项原创性研究2021年,由颜梅教授主持完成的“抗耐药性药物比阿培南新制备体系的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成果完成了产品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建立
2023-06-14 19:30:00
《B细胞淋巴瘤:抗CD20单抗临床应用分析病例集》发布
...医生和患者,完善从临治疗到院后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才能最终造福患者。”(完)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2024-02-08 14: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