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罕见病药品频遭“断供” 患者用药保障亟待加强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20 07:4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一款罕见病特效药“唯铭赞”将退出我国市场,引起社会关注。记者调研了解到,尽管近年来我国罕见病药品可及性明显增强,但自主供给依然不足,引进力度也不够,类似“断供”问题频出。

面对罕见病诊治的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罕见病用药保障之困事关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记者进行了采访调研。

一种罕见病药品再遭“断供”

记者了解到,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我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人。由于患者少、罕见病药品研发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一直难以满足患者临床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不到5%的罕见病有药可治。他们的治疗过程十分不易,不仅用药昂贵,还时常遇到药品“断供”。

例如,粘多糖贮积症ⅣA型是一种罕见病,该病患者体内缺少一种可以降解粘多糖的酶,最常见的症状是骨骼畸形,使用唯铭赞能延缓疾病进展。据受访患者介绍,唯铭赞在我国的定价为7500元一支/5毫克,需依据患者体重决定用药剂量。以一个体重不到30斤的孩子为例,一年用药总价在200万元左右。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用药患者只有10余人。

但近期,唯铭赞国内市场代理商百傲万里(上海)生物医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表示,后续将不再续签该产品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药品注册证将于2024年5月到期。这意味着明年6月起,相关患者可能无药可用。

中国罕见病联盟是一个集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患者组织、医药企业等自愿联合组成的公益性学术交流平台。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说,罕见病用药被“断供”并非个案,例如拜马林制药的盐酸沙丙蝶呤片(商品名“科望”),受价格影响也宣布退出我国市场。2023年6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国产的盐酸沙丙蝶呤片上市,该药不再依赖进口,满足了患者的用药需求。

自2018年以来,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支持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工作,给患者带去希望——卫生健康、科技、药监、医保、工信等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推进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的“中国方案”。此外,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牵头医院,积极运行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编写罕见病诊疗指南、建立罕见病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模式,为成千上万患者解除病痛、挽救生命。如何更好满足罕见病患者用药需求,我国也在不断积极探索推进。

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规范推进国内少量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建立“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我国近年来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如为部分罕见病群体遭遇“断供”的急需药物如氯巴占等开辟绿色通道,满足罕见病患者用药需求。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面对罕见病患者用药的难题,在国家药监局等的努力下,北京协和医院从瑞士获取国际领先的三期临床用药,帮助一位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罕见病患者重获新生,实现了首例罕见病同情用药。

此外,我国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治疗罕见病特效药物。同时,将罕见病药物纳入小品种药、短缺药管理,推动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联盟,充分发挥国家医药储备蓄水池作用。

多重因素造成罕见病药物“供给难”

罕见病“用药难”,是横在全球罕见病患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多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罕见病患者多次遭“断供”,说明我国罕见病药品供给不足,类似情况折射出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我国药企研发意愿不足。专家表示,罕见病种类繁多但群体“小众”,导致药物研发成本高昂但市场容量小,而且开展临床试验较为困难,因此药企普遍不愿将其作为研发重点甚至放弃研发。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哲表示,一些发达国家会对罕见病等创新药研发实施激励,而我国相关支持有所不足,导致国产罕见病药品研发较为滞后。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徐雁介绍,以多发性硬化症为例,全球约有350万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我国约有3万名患者,发病率约0.03%。该疾病尚无有效根治疗法,临床上以疾病修正治疗为主,目前国际上已有20余种可用的多发性硬化症药物,而国内相对较少。

专家指出,推进罕见病药物研发十分紧迫,要加强罕见病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倡导制药企业积极投入罕见病药物研发。

另一方面,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积极性有待加强。记者了解到,基于我国2018年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121种罕见病,在我国上市的药物不多,涉及目录中的罕见病病种也不多。

加快完善罕见病防治保障体系

如何破解罕见病“断药危机”?受访专家表示,多年来我国各有关部门和方面加强罕见病研究、诊疗和药品研发供应,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取得良好成效。但罕见病诊疗及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注罕见病,就要在关键举措上下功夫,聚焦罕见病患者急难愁盼,提高罕见病创新药可及性,探索多种形式的用药保障模式,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获得更好关爱。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说,我国人口基数大,罕见病患者占比虽小但绝对数已达上千万,不少罕见病患者依然面临“诊断难、治疗难、治疗贵”的难题。在健康中国建设道路上,对每一个小群体都要关爱、都不能放弃。

对罕见病诊疗及管理进行专门立法。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焦海涛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正在探索罕见病药品立法,例如有的颁布“孤儿药法案”,有的实施“孤儿药”政策等,从财政补贴、税收抵免、快速审批、保障市场份额等方面对药企进行鼓励,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罕见病用药的可及性。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罕见病用药方面的立法刚起步不久,尽管在药品管理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中对罕见病预防诊疗、药品研发、医疗保障等作了规定,有关部门也出台措施,但相关内容较分散,建议进一步明确罕见病定义,加快完善罕见病目录制度,细化临床急需用药的审评审批机制,为罕见病防治提供法治保障。

此外,受访医疗专家建议,可充分发挥中国罕见病联盟等专业机构力量,更好推动罕见病研究,切实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探索建立罕见病专项基金。“基本医保对罕见病治疗的支持力度虽然越来越大,但可预见的是,一些罕见病尤其是‘超罕见病’用药难以进入医保目录,因此建立罕见病专项基金较有必要。”李林康说。

专家表示,以基本医保和财政为主,再综合彩票、救助、慈善、企业责任等多种途径,募集资金投入罕见病治疗中,探索为罕见病患者建立多元化保障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罕见病用药纳入深圳医疗保障体系再升级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守护小群体 重铸大希望罕见病用药纳入深圳医疗保障体系再升级■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近年,“天价针”“天价药”让罕见病的话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罕见病,顾名思义,
2024-02-29 06:43:00
构建综合支持体系 帮助患者战胜病痛
...上市提速;医保支付、公益慈善力量等共同发力减轻患者用药经济负担;各方共同谋划进一步提高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着力构建帮助罕见病患者战胜病痛的全社会综合支持体系□ 郭
2024-02-27 07:22:00
2000万罕见病患者在“战斗”,丙类医保目录年内落地,能否打通用药“最后一公里”?
...暗中擎灯前行的勇者。与众多高价药的使用一样,罕见病用药支付问题仍然难解。过去十几年,在政府、药企、医院、患者,以及公益组织等多方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罕见病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越来
2025-02-28 10:12:00
为保证临床诊疗需求和参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多地近期再度发文强调“取消医院用药品数限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保局(下称“新疆医保局”)近日发文称,自2月1日起,取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2025-02-07 16:27:00
...包含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玛伐凯泰胶囊等13种罕见病用药。截至目前,超过9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罕见病,因其极低的发病率、有限的患者人数、高昂的药物研发成
2024-12-09 03:01:00
救治罕见病  关爱不缺席(暖闻热评)
...临床急需药械供应保障机制。这一改革举措有望缩短患者用药等候时间,增加药品药械品种数量。【点评】罕见病是发病率非常低的疾病,又被称为“孤儿病”。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中,罕见病为
2024-10-21 06:24:00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在国家层面展开探索,建立、完善罕
2024-02-29 22:44:00
以100%的努力守护0.01%的小群体
...见病患儿家属到深圳市医疗保障局走访,希望解决孩子的用药保障问题。面对这些家长的诉求,深圳医保工作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政策上帮到他们,让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有保?深圳市医保局
2023-12-08 04:06:00
化解罕见病用药难重在下好先手棋
...优化罕见病和临床急需药械供应保障机制,有望缩短患者用药等候时间,保障药品药械品种数量,同时将实现全程可追溯。上述实施方案中,“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以先行区建设推动
2024-09-26 10:3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第四范式在深圳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近日,式说领航(深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戴文渊,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2025-08-25 14:36:00
东莞市科创松禾创智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注册成立
近日,东莞市科创松禾创智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
2025-08-25 14:36:00
浙大网新等投资成立自动化控制公司
近日,杭州网新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根土,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
2025-08-25 14:36:00
知行科技入股灵眸智能科技公司
近日,灵眸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至525万元,新增股东知行科技(01274.HK)。目前,该公司由罗红
2025-08-25 14:36:00
贵阳“警银社”联动织密全民反诈网 多元宣传筑牢群众“钱袋子”防护墙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李晓芳)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切实守护群众财产安全,8月22日,贵阳市世纪城派出所、龙泉村委会
2025-08-25 14:41:00
伊利携海外子品牌亮相FIBA亚洲杯
近日,2025年国际篮联(FIBA)亚洲杯在沙特吉达火热展开,16支球队轮番上演巅峰对决。作为FIBA全球合作伙伴,伊利携旗下海外冰淇淋品牌Joyday
2025-08-25 15:22:00
光谷中金(武汉)创投基金增资至50亿,增幅150%
近日,光谷中金(武汉)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50亿元,增幅达150%;新增股东湖北省宏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2025-08-25 15:24:00
梦网科技、鸿富瀚等入股深圳市高新投高端装备产业投资基金
近日,深圳市高新投高端装备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至15.4亿元,新增股东梦网科技(002123)
2025-08-25 15:24:00
因未披露2024年报,四家公司被河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近日,河北证监局发布了一批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四家公司及其负责人出具了警示函,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
2025-08-25 15:54:00
工银安盛聊城中支开展打击保险“黑灰产”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聊城市政府及监管部门关于打击保险领域“黑灰产”的工作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8月15日,工银安盛人寿聊城中支走进聊城万达广场
2025-08-25 16:12:00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济南分公司:“四项行动”助力汽油销量稳中攀升
7月份,济南公司积极落实山东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瞄定“跑赢大势、跑赢同行、上半年销量同比不降”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
2025-08-25 16:46:00
“这一击,扣响未来”!中国太保2025小排球夏令营圆满结营
8月22日,在漳州排球训练基地,随着最后一击扣杀,排球稳稳落地,为期一周的中国太保 2025 小排球夏令营活动落下帷幕
2025-08-25 16:51:00
中新集团投资成立具身智能一期创投合伙企业
近日,苏州中新具身智能一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中新集团(601512)旗下中新智地苏州工业园区
2025-08-25 17:00:00
松原安全成立汽车安全系统新公司
近日,松垣(西安)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松原安全(30
2025-08-25 17:00:00
中国大唐集团等在上海成立储能科技公司
近日,大唐长兴(上海)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于立鹏,经营范围包含:蓄电池租赁;工程管理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
2025-08-25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