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
麻醉风险与手术大小的辩证关系
□ 尹晓俊
围术期患者的风险一方面来自手术风险,另一方面来自麻醉风险,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麻醉的风险与手术风险的大小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手术越大、越复杂、手术时间越长,患者面临的麻醉风险也越大。
但麻醉风险与手术风险并非完全一致,因为麻醉风险除了手术因素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自身病情和并存疾病的影响,一个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即使开很小的手术,其麻醉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同时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间其风险也不尽相同,目前临床麻醉都是个体化用药,没有千篇一律的麻醉,因此不同患者面临的麻醉风险也各不相同。
简单来说,麻醉的风险包含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来自麻醉本身的风险
麻醉是指依靠特殊仪器设备将操作技术和药物相结合,让患者暂时失去局部或是全身的痛知觉,从而安全、舒适的接受手术或一些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随着药物的代谢,当手术或检查治疗结束后,患者仍然能够回归到麻醉前的状态。主要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或是两种及以上方式组成的联合麻醉。但不管是哪种麻醉方式,其相关的操作几乎都有创性操作。比如我们的气管插管就有可能损伤到口腔黏膜、牙齿、声带等,椎管内麻醉就可能出现穿刺不成功、脊髓损伤等,神经阻滞麻醉则是有可能出现神经损伤、局部血肿等。而几乎所有的麻醉药物都对身体机能有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我们的镇痛药和镇静药都可能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肌松药和局麻药出现过敏反应的则比较多。麻醉的普遍风险包括药物过敏、胃内食物的返流误吸、心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等。一般来说麻醉普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做什么手术,不管在哪家医院做,不管谁给病人做都无法避免。
二、来自外科手术的风险
简单来说手术的部位、方式、时长对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躯体浅表手术和四肢手术难度系数相对较小,腹腔内脏手术难度系数要高些,涉及到我们身体的大血管和双肺的心胸手术难度系数更高,而颅内手术涉及我们的神经中枢,不但难度系数高而且要更加精细。再比如涉及胸腹内脏的同一种手术,选择腔镜微创比选择开放方式的难度系数就要高。另外,同一种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程度不同,患者面临的风险也就不同。比如我们经常碰到的胆囊手术,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很简单,但是坏疽性的胆囊炎,甚至是面临穿孔风险的胆囊切除手术难度系数就要高很多,患者面临的风险也就要更大。一般来说难度系数越高的手术,耗费的手术时间也就越长,风险也就越大。另外不同的外科医生对手术的熟练程度不同,风险也就不同。
三、来自患者自身的风险
每个人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是患者手术风险的独立因素,老年人因脏器功能的减退和衰弱,婴幼儿因器官功能的发育不完善,对手术和麻醉刺激的代偿能力就要比健康成年人要弱,所以风险就要大。合并症也是影响手术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未正规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围手术期就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如急性发作的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围手术期则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容易出现麻醉药物的代谢延迟,从而影响患者的苏醒。
四、术前准备工作完善程度
无论病人有什么危险情况,需要做手术的病人终究是需要手术的。但是,良好的术前准备工作,可以相应的减轻麻醉风险。换言之,仓促的准备麻醉和手术会使不可预知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急诊手术的麻醉和手术风险远远比择期手术要高。病人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
五、第三方因素
包括医生的个人能力、医院所能提供的技术、设备以及医院的综合实力,还有其他可以影响麻醉和手术安全的因素。
麻醉医师在术前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评估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当某一方面的麻醉风险过高时,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体的麻醉风险,这也可以理解为木桶效应。
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大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手术的类型,制定对患者最有利的麻醉方式,而且麻醉开始于手术开始之前,结束于手术结束之后。所以,风险是存在的,但无需担心,麻醉医生会全程陪伴、严密监测、用心呵护你的生命安全。
(作者单位:兴县人民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