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通讯员 姜丽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久坐 ,长时间久坐不动保持一个姿势似乎很舒适,其实易引发血栓。那些游走在你血管中的“垃圾”,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遇到细小的血管或“岔路”时,容易发生堵塞。
久坐易诱发血栓
80多岁的吴大爷,平时习惯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大半天。一周前,吴大爷突然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儿女不放心,于是就带他来到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衢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
入院治疗3天后,吴大爷炎症指标及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但咯血症状一直未见好转。为了进一步查清吴大爷的病情,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组织了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复查吴大爷D-二聚体并行肺动脉CTA检查,以及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右下肺动脉内见散在充盈缺损,部分远端分支未见显影,考虑合并有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明确后,经过相关治疗,吴大爷病情得到控制,目前已经出院。
“我好端端的,怎么会得肺栓塞呢?”吴大爷百思不得其解。
衢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肖丹丹主任医师指出,久坐是其诱因之一,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瘀滞,再加上原本就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史,极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而脱落的栓子会顺着血液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肺栓塞,生活中这类患者并不少见,因发病隐匿容易被忽视,如不及时救治,一旦出现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肺血栓也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三类人群需提高警惕
那么,什么是肺栓塞?哪类人群应注意呢?肖丹丹主任医师介绍——
肺栓塞是指血块、脂肪、羊水、空气以及肿瘤等各种栓子,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其中,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称为“肺血栓栓塞”。多数情况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随静脉血流回到心脏,并滞留在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以下三类人群需提高警惕:
一类是长时间保持坐姿,特别是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久坐不动的人员,还有脑卒中、骨折术后的患者需长期卧床不动,以及下肢静脉曲张的人员,其下肢血液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而妊娠期妇女由于腹腔内压增加,可引起静脉血液流动缓慢,加重静脉血栓形成,也容易得肺栓塞。
另一类是部分先天性因素,如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等,以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免疫相关疾病、癌症、肾病综合征等病理状态都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此类人群易发生凝血,进而形成血栓发生肺栓塞。除此之外,肥胖、高龄、长期使用避孕药物或激素、妊娠等因素也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需加以注意。
再者是骨折、烧伤、重度感染等创伤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而手术患者(尤其是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吸烟人群、化放疗等会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肺栓塞。
如何预防肺栓塞
怎么预防呢?肖丹丹主任医师表示——
1.保持乐观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严格戒烟戒酒,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出现头晕、心慌、胸痛等不适,请您及时就诊。
2.心房颤动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原发病,避免血栓的形成。
3.适量运动,不要保持固定的坐卧姿势过久。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方式有助于增加肢体血流速度,减轻下肢血液淤滞,从而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坐长途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应定时起来活动下肢,不要久坐;解开鞋带或穿拖鞋,可减少对脚踝局部血管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
4.已经明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应在血管外科定期就诊随访,平日避免突然剧烈活动,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5.手术、外伤后需要警惕,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手术后尽快活动可以降低血栓的风险。合并其他导致高凝状态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和治疗。
简而言之,提高警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护理,规范抗凝治疗,肺栓塞这个杀手就不可怕。生命在于运动,久坐对身体伤害极大,每天动一动,健健康康远离疾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