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订阅内容展示
清朝晚期奇女子豫嫔曾被降级,换了三个封号,熬死四个皇帝
导读:《甄嬛传》的热播以及《如懿传》的即将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雍正以及乾隆两朝的后宫,其实,清朝最不稳定、宫斗最严重的却是道光帝的后宫,再加上道光帝刻薄寡恩和反复无常的性格,令许多后宫妃子整日战战兢兢。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位道光帝后宫被降过级的妃子——豫嫔。豫嫔……更多
此皇帝戎马一生功绩彪炳,却因为儿子被人耻笑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功绩非常卓越的帝王,直到后来这些帝王依旧被人们铭记,后世一直都在夸赞他们的功绩,成为了流芳千古的传奇。但是在历史上也曾经有一位帝王,此皇帝戎马一生功绩彪炳,并且自己本身文武双全,而且完全不亚于秦始皇和汉武帝这样的皇帝,但是却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记住他……更多
明朝时期,外国学子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回国可以做大官
科举制度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自隋唐开始实行以来,打破了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的弊端,为天下学子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入仕途径,不论你出身豪门还是贫苦,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理想。同时,科举制度也为国家选拔人才拓宽了渠道……更多
洪承畴完美诠释一朝天子一朝臣,投降后一心一意为大清效命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作为明清交替时的关键人物,洪承畴则是令人一言难尽的人物。他曾是明朝支撑军事大局的统帅,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曾经有力地为明朝阻挡了来自东、西两方的军事打击。可以说,洪承畴是明朝最后的依仗和救命稻草,为了嘉奖他的杰出贡献,崇祯皇帝对他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拔……更多
他是皇帝的宠臣,知恩图报,却被后人扭曲成奸臣
水浒传这本书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认识都是通过这本书认识宋朝的朝廷官场。但好像绝大部分都忘记了它仅仅是一本小说,既不是纪传体也不是编年体,它是一本带有作者喜恶和三观的小说。读者往往以为作者写的都是历史上的真事,这也导致了对其中一些人有偏见,高俅就是其中一位……更多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完全是被老丈人申侯给坑了
周幽王从头到尾都是被他的老爹周宣王,以及老丈人申侯给坑了!这件事还要从周幽王他老爹周宣王时代说起。周宣王号称中兴小主,带着一帮名臣大杀四方,打算重振西周河山。可是在遇到申戎这个大怪物以后,周宣王停下了脚步。申戎的老大也就是申侯,周宣王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一顿胖揍以后……更多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一针见血纪律不仅仅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近日,一则云南峨山县干部在公务接待中提供并饮用5瓶共计100元白酒被处分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20元一瓶的酒“不值得”处分。当然,网友的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国人的传统思维里……更多
朱祁镇为了重新上位,以于谦的死作为垫脚石
在很多人眼里,朱祁镇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主要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写了了一些他的传奇故事。朱祁镇很早就做了皇帝,九岁的时候便已经登基,好在那个时候有太后执掌朝政,名臣也非常多。所以朱祁镇的少年时代是无忧无虑的,等到他自己亲政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变,他开始重用宦官势力……更多
咸丰用爷爷的方法对付太平天国,可惜结果不理想
曾国藩受咸丰皇令委托,协助湖南办理湖南团练乡民,他协罗泽南等人创建了勇猛无敌的湘军,而这湘军延续了近百年历史,一直到民国时期仍然存在。想当年咸丰下圣旨,写明:“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这圣旨含糊其辞,字面意思是让曾国藩协助巡抚办理团练并剿匪,但如何协助没有写明……更多
明朝第一首辅李贤,官场钻营,把为官之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贤河南邓州人,宣德七年(22岁)获乡试解元,第二年就中进士。李贤不仅读书牛,在“官场钻营”上其实更牛。殿试后不久,大学士、少师杨士奇因惜才想见他一面。为了能让自己更快的打响名号,从众同年中脱颖而出,李贤回应以无理由的不理会--“竟不往”(“欺负”杨士奇不会打击报复他)……更多
聊一聊东吴世袭领兵制的弊端
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三国志·邓艾传》邓艾传这段记载说了这样一件事,253年诸葛恪大兵伐魏结果无功而返。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去世,孙亮年幼,东吴的大臣都尚未真心归附……更多
齐国名相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也是青楼业的祖师爷
在古代的时候,开青楼都要拜的,而他们拜的人就是管仲。如果对春秋那段历史熟知的话,就知道这个人很厉害。他身为齐的相国,帮着桓公成为了当时的霸主。而青楼这个产业,以前就是卖肉体的场所。怎么会跟齐国的贤相有关联了呢,这里面有很多的趣闻,我们可以从史料中得到想要的答案……更多
三国唯一能与荀彧相媲美的人,曹操有心厚待,最终结局惨然
三国能与荀彧相媲美唯有他一人,曹操有心厚待,为何最终结局惨然?熟知三国历史,魏国谋士荀彧具有王佐之才,能与他相媲美的唯有他一人,曹操也是惜才已久,此人正是沮授,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沮授的才能完全靠他的个人战绩,他付出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计谋,可惜跟了袁绍,没有发现此人乃是一块璞玉……更多
宋高宗宠信宦官,医官王继先城狐社鼠
中国古代的城狐社鼠一词,往往用以形容凭恃皇帝权势作恶之辈。宦官和医官王继先的为非作歹,乃是宋高宗时期专制腐败政治的一个侧面和一大特色。秦桧与王继先等宦官在权势上的差别《三朝北盟会编》卷230《中兴遗史》说:“大抵主上以国事委之(秦)桧,以家事委之(宦官张)去为……更多
洪承畴临危降清,让明朝子民成满清奴才
这一天对于洪承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他在满清的围追堵截之下,终于从蓟辽总督的神坛上跌了下来。在明朝末年,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没有几个好下场。最初的熊廷弼,被斩杀后脑袋传到四方,后来的袁崇焕经历了千刀万剐。这一次洪承畴认为自己兵败被俘,即使投降了也不会遭到后人的辱骂……更多
宋代理学流行之后,班昭被看作妇女的典范
才女班昭,在现在社会的知名度很低,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在宋代以后,她却是大名鼎鼎的。《列女传》上有班昭的事迹,自宋代理学流行之后,班昭被看作妇女的典范。班昭是汉朝人(东汉),她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她出生于公元49年,病故于公元120年,享年70岁左右……更多
宋代歌姬琴操,因苏轼的一句诗遁入空门,最后为他抑郁而终
她是宋代红极一时的歌姬,比起如今的崔雪莉,丝毫不会逊色。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都想亲眼目睹她的美色与才艺。那一年,苏轼时任杭州知府,坐船游览西湖美色,不小心两船相撞,那艘船上就是“她”,家喻户晓的歌姬——琴操。她是一个苦命的才女,出身官宦人家,小时被抄了家……更多
苏轼写了首词,凭其中5个字,名家认为他胜过李白
文无第一,这四个字似乎成了历代文学界所公认的。说的就是在文学上,没有谁能成为大家一致公认的第一,这也验证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但即便如此,依然人喜欢对留名后世的文学大家做个评判和比较,就比如清朝初期的作家王士祯就评选出了他认为的前三名,他是这般说的……更多
在中国古代出身有多重要,不是名门望族就算是太后也没人看得起
刘宋王朝的孝武帝刘骏的生母路太后原来是宋文帝刘义隆的淑媛,她因为貌美如花被选入宫来,可是她的出身很低下,她的哥哥路庆之是王僧达家养马的仆人。(王僧达出身于琅琊王氏,他是东晋宰相王导的玄孙,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婿。)后来刘骏当了皇帝,是为孝武帝,路淑媛就成了路太后……更多
清朝故事:美人柯寿鞠万贯家财,两次被骗钱后和儿子相依为命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有诗云:“易得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人赚钱不容易,可是得到爱情却更难,很多美貌如花的佳人也未必能得到真心爱她的人,例如清朝乾隆年间的美人柯寿鞠。柯寿鞠,小字丹慧,自幼父母双亡,被狠心的叔叔卖入青楼。柯寿鞠长成如花少女时,她美貌出众,面如娇花拂水……更多
北魏冯太后传奇的一生,皇帝驾崩时曾跳入火中想自杀
北魏的文明皇后冯氏是一个可以跟武则天、慈禧太后相提并论的女人,她当太后执掌北魏朝政几十年,不但养面首,还杀害皇帝。她是一个很可怕的女人。冯氏的出身也是亮点,她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她的父亲是冯朗,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冯氏的母亲王氏应该不算是中国人……更多
美貌才女贺双卿嫁给没文化的农夫,最终郁郁不欢病故
才女贺双卿是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的人,她是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贺双卿自幼天资聪慧,灵慧过人,可是她是农家女,家里是不会出钱给她念书的,于是她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从此走上文化之路,因为才华横溢,后人尊她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更多
张昭和诸葛亮都是托孤重臣,相比之下,孙权对张昭过于残忍
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因为说了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被后世称赞为千古君臣典范。其实孙策在临死之前,也对张昭说过同样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策对张昭说得更明白,如果孙权不行,你就自己干吧。因此,张昭和诸葛亮其实都是托孤重臣……更多
司马昭两次试探刘禅,都被刘禅成功化解
诸葛亮临终前,蜀汉后主刘禅的御前侍卫找到诸葛亮,问道:丞相大人如果您不在了,你的孩子们应该如何安排那?诸葛亮听完侍卫的问话,不由得感叹后主刘禅依然能够独当一面!说起蜀汉后主刘禅,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没有作为的庸君,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他并没有将刘备传给他的基业守住……更多
解析夷陵之战刘备的主要目
在《三国演义》里夷陵之战被描述为,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以怒兴师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劝谏,导致惨败。那么夷陵之战刘备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还是为了夺回荆州?找寻历史真相,首先自然要从史书记载中寻找证据,我们来梳理一下蜀国、吴国、魏国三方关于夷陵之战的记载……更多
太监张承业忠于李唐皇室,因不能阻止藩王称帝忧愤而死
从秦汉开始关于太监的记载大多数都不是好人,秦始皇是开创皇帝制度的第一人,同时他身边的额太监赵高,同样也开创了太监干政误国的第一人,为后世的太监们树立了极其不好的榜样。东汉太监干政误国持续时间更久,形成了长期的太监势力,连皇帝都需要借助他们的势力。继东汉之后,唐朝的太监之祸比东汉更为严重……更多
她被皇太极走封为贵妃,儿子时候后变成“失心疯”
【导读】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在当时的清宫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养尊处优,但最终也落得个失心疯的下场,可悲可叹。娜木钟出身名门,是蒙古阿巴亥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长大后,嫁给了察哈尔的末代可汗林丹汗,并为林丹汗生下一个儿子,史称“囊囊太后”……更多
盘点史上九大名相,谁排第一位?
第九名.熙宁变法,争议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因游走过南北各地,所以很是了解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更多
刘备集团被忽略的核心人物:孙乾、简雍,替刘备周旋于诸侯之间
孙乾、简雍这两个名字,大家看到肯定不陌生,但是仔细想想他俩人到底干过什么事,好像不是很清楚。《三国志·蜀书》的顺序是这样的: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妃子传、诸葛亮传、关张马黄赵传、庞统法正传,接下来就是孙乾、简雍的传记了。这个顺序代表的含义就非常明确了,孙乾……更多
楚国将亡,大将死前留下诅咒,让秦始皇惶恐不安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皇帝,他扫平群雄,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战国乱局,将天下归为一统,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他本来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十三岁便继承了皇位,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秦始皇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宏图伟业,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王朝,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努尔哈赤做的这些准备,为统一女真奠定了基础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地域不断扩大,人口日渐增多,他认为迫切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统治机构和管理组织,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2023-06-09 09:56:00
这个部族曾一度攻克长安,却被弱小的西夏驱逐出河西走廊
大家都知道吐蕃松赞干布和大唐文成公主的故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大唐送文成公主到吐蕃和亲,不代表大唐与吐蕃关系和平。实际上
2023-06-09 09:58:00
朱元璋为地主刘德放牛遭受其打骂,后来刘德的下场如何?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回顾他的生活也很有传奇色彩,他可以说是出身最低微的一位皇上了,他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市。因为他的家人很穷
2023-06-09 10:03:00
国家一级美术师张伯龙——俊伟奇特 色彩鲜明
张伯龙男汉族生于1974年10月,祖籍:高祖祖居四川,后迁居山东蓬莱,现居北京。字:东山,号:蓬莱山翁,又号:亿峯,斋号
2023-06-09 10:04:00
历史上真实的北宋词人黄庭坚是什么样子的?
北宋长久以来都被视作是我国封建时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巅峰。在这个时代,晏殊、欧阳修和苏轼等接连以文坛领袖的身份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
2023-06-09 10:05:00
假如没关羽温酒斩华雄,华雄会击溃十八路诸侯吗?
公元190年,董卓挟持天子欲主天下,各路诸侯马上就不愿意了,这么大的蛋糕不能让你董卓一糟老头子独吞了呀。于是打着剿除董卓
2023-06-09 10:11:00
三国名将吕布武艺排名第一,谁是第二?
三国名将辈出,吕布虽然人品不咋地,是有名的“三姓家奴”,但武艺却十分了得。虎牢关一人独战刘关张三人,辕门射戟一箭震惊众人
2023-06-09 10:11:00
朱元璋下旨所有妃子殉葬,因4岁女儿一番话她躲过一劫
殉葬在古代各个朝代都会有,一般出现在上层阶级,人死后把他身前所用的一些东西陪葬,这是简单的物葬。而最残忍的是人葬,而且用的还是活人
2023-06-09 10:15:00
孟姜女真的姓孟?这只是一个流传了两千的谬误
穿越剧的主人公在遇到一些历史名人的时候都会闹出一些笑话,比如像胡歌版的神话中就有这样一段尴尬的偶遇。当时的胡歌正被抓去修长城
2023-06-09 10:15:00
“陛下”的本意是“台阶之下”,是怎么变成皇帝尊称的?
无论是在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剧还是看的书里,都无一例外看到古时的皇帝被宫里宫外的人称为“陛下”,自然而然我们就认为“陛下”就相当于皇帝了
2023-06-09 10:18:00
一起探讨汉宣帝的第一位皇后许平君
说起许平君,我们必须给她相当的篇幅。因为她是史有明载得到皇帝丈夫爱情的为数不多的后妃之一。许平君是昌邑(今山东金乡)人
2023-06-09 10:23:00
骁勇善战的夏侯渊,为什么被称为草包将军?
夏侯渊,是曹魏阵营的名将,还被曹操高度评价过的第一人,评价为虎步关右。夏侯渊出生年不详,字妙才,比较擅长奔袭作战,做到了征西将军
2023-06-09 10:25:00
苏轼苏辙的恩师欧阳修,两次莫须有的通奸案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父亲欧阳观做过几任地方官
2023-06-09 10:26:00
聊聊刘宋开国功臣、文学家——王昙首
王昙首(394-430年),字昙首,琅琊郡临沂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文学家,东晋丞相王导曾孙,卫将军王珣的儿子。出身琅琊王氏
2023-06-09 10:28:00
盘点古代历史各朝的官服,你最喜欢哪一朝的?
【历史各朝的官服,唐朝雍容华贵,你最喜欢哪一朝的?】秦朝官服;秦始皇26年,对各级官员官服做了非常明确的详细的规定。秦代官服整体色调偏暗
2023-06-09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