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订阅内容展示
刘询为何给爷爷刘据的谥号为戾太子?
公元前74年,霍光将身在民间的刘病已弄到宫中,立为皇帝。这便是大汉王朝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到了公元前73年,刘询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刘据还没有谥号,因此就找大家商量了一番,结果给爷爷刘据的谥号为“戾太子”。戾,很显然是个恶谥,都不用去翻字典,我们就能明白,户下之犬……更多
殷商后代的宋国没挤进战国七雄,是怎么无声无息灭亡的?
春秋有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战国有七雄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秦。但春秋不是只有五霸,这时候华夏大地上存在着几百个诸侯国,战国也不是只有七雄,经过国与国兼并和攻伐,这时期还有三十多个诸侯国,只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他们的代表而已……更多
姐弟恋,不能放过武则天,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薛怀义,相差40岁
695年,72岁武则天约32岁薛怀义瑶光殿幽会。月色朦胧,看到一个婀娜的身影,薛怀义一把抱住:“亲爱的,想死我了。”女子转过身来,薛怀义大惊:“怎么是你?”“怎么不能是我?”太平公主一招手,一群妇人冲了出来,瞬间把他按倒在地。薛怀义拼命挣扎:“放开我,不然陛下把你们全杀了……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苦肉计和连环计都不存在吗?
一直以来,火烧赤壁这一桥段都是人们心中最为经典的三国战役。从计略上来看,这场战斗集结了“连环计、离间计、苦肉计、诈降计”,令人感到酣畅淋漓,从参与人员层面上来看,这场战斗更是综合了三国最为顶级的武将谋臣,不但魏蜀吴三国君主纷纷到场,就连各自最为顶尖的将领也尽数参与……更多
朱元璋的养子平安曾多次重创朱棣,最终被朱棣一句话逼死
古往今来,作为一名领导,如果有些事自己想做但又不方便明说时,他们往往都会采用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用充满暗示性的语言(俗称暗语)在“不经意”当中说给下属,然后让下属去并按意思去办,明成祖朱棣就是此道高手,靖难时期的一代猛将平安就被他一句暗语逼得无奈自杀,死得实在窝囊……更多
朱高煦的被朱元璋讨厌,被朱棣诓骗,最终被侄子烤死
在古代,皇帝家族之间的争斗常常血雨腥风,因为每个皇子都想坐上龙椅成为万众瞩目的皇帝。朱棣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曾经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成功夺得了皇位,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但是,他却没有能够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他的儿子朱高煦,也重蹈覆辙……更多
忽必烈庶子无资格即位,所以铁穆耳继承了大统
最初蒙古人选大汗采用的是忽里台大会制度,也就是贵族圈内的民主选举。可是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以后,这种制度就开始有点变味了,尤其是成吉思汗在选择接班人时,就采取了指定的做法。这么一来蒙古人的习俗就这么被破坏了,大家越来越不重视忽里台大会,反而对中原地区的嫡子继承制很感兴趣……更多
鸿门宴时,项羽没杀刘邦不是妇人之仁
汉元年(前207年)末,刘邦西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却并没有占据咸阳,而是将军队撤到了霸上。听闻刘邦先入关中,项羽随即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也向关中赶来,却不想在函谷关遭到了阻拦,项羽一怒之下破关而入。自知不敌项羽的刘邦,遂主动向项羽低头认错,而项羽则于鸿门设宴款待刘邦……更多
解析古人嫡长子继承制的智慧,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吗?
周朝有两大制度——嫡长子继位制与分封制。纵使嫡长子无能,依然会被册立为太子。原以为这样“迂腐”的制度下,一个王朝很快便会迎来灭亡,然而事实是,设立该制度的周朝是中国众多朝代里统治时期最为长久的一个王朝。足可见古人超群的智慧。那这位的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便是大家熟知的——周公旦……更多
刘备成名前的波折:用八年时间,从安喜县尉升到平原县令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发迹最晚的,年过半百的刘备还在颠沛流离。在魏蜀吴三国中,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与曹操和孙权相比,刘备在朝中几乎是没有什么根基的。曹操的祖上是宦官,因此在朝中有一点的人脉,相比来说,孙权的身世就更好了。孙权的家族在江东地区更是非常厉害,当时的江东地区对孙权几乎是无人不知……更多
朱元璋的深谋远虑:皇后大多出身于寒门,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因为当时的康熙年幼,权臣鳌拜威胁到皇位的稳固,所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额图,就选择与其家族联姻,以此对抗鳌拜,最终鳌拜在双方的制约下被铲除,康熙的皇位也因此而稳固。不止清朝,很多朝代的皇后,几乎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更多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传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为什么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徐达的爵位能够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徐达生了一个好女儿,否则他的爵位也是二世而亡。最初,在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分封功臣,有六位功劳最显赫者被封公爵……更多
名副其实的五代第一明君,做了五件大事足以影响中国历史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的一段时期,所谓“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秋。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要说五代中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那要数后周的世宗柴荣了。柴荣祖籍是邢州尧山,今天的邢台市隆尧县。柴家本来是当地的富豪,可是家道中落,柴荣只好投靠姑母柴氏,他的姑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威……更多
西汉权倾朝野的霍光,是如何被扳倒的?
公元87年,汉武帝在临终之时经过种种权衡与考虑之下决定授予霍光将军职务,与上官桀等人一同辅佐年仅8岁的统治者处理王朝的各项事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霍光便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权臣生涯。统治者因为年龄过于幼小,王朝中的各项事务都难以独立处理,所以在平日里都委托如霍光等大臣代为处理……更多
看古代学生考试的作弊方式,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说到考试作弊,这是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即便是严格的考试,也有学生会铤而走险,现代人作弊的方式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大多都是高科技作弊,那么在古代没有高科技的时代,学生是如何完成作弊的呢?1.飞鸽传书在古代飞鸽传书是古人常用的一种通信手段,因为没有现今的高科技,用信鸽来传送消息就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了……更多
李渊第一次造反,差点因李靖告密而失败,这是怎么回事?
前文提要:隋炀帝杨广就像一个怪郎中:他的眼光是如此的精准,以至于不管什么疾病他都能一眼看穿,但是他开出的药方又是那么的奇怪,每一味药材不是用错就是严重过量,以至于任何一剂药吃下去都会产生致命的副作用。他新皇上任后进行了四项大刀阔斧的改革,随后大修南北运河及长城……更多
将军临终前让小妾陪葬,儿子反对,多年后得了善报
春秋时候,晋国有个将军叫做魏犨,这个魏犨是一个勇士,领兵打仗不错,所以很得到晋国国君赏识。后来魏犨老了,但是身份地位在晋国却非常高,于是魏犨寂寞之余,就纳一个叫做祖姬的女人当小妾。魏犨虽然在战场上作战勇猛,但是毕竟年纪大了,有些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跟祖姬虽然恩爱……更多
揭秘上古传说背后的真相
中国人往往自称炎黄子孙,其根源在于将炎帝和黄帝认定为祖先。虽然无数的书籍提到了炎帝和黄帝,以及那场旷世之战,但翻开历史书寻找真相时,你会发现真相却比想象的更复杂!首先,有关炎帝和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轎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更多
世袭领兵制是东吴最大的弱点,最后导致东吴灭亡
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江东地区被世家大族把持。此时的江东还没有建立东吴。后来在孙策的努力之下,东吴建立了。只不过东吴的孙策是一个短命的人,孙策病逝后,弟弟孙权即位。不可否认的是,东吴是一个在世家大族基础上建立的。古代的时候,用吴作为国号,是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更多
古代后宫八大蛇蝎女人之郑贵妃:一手策划宫廷两大谋杀案
郑氏,明神宗朱翊钧的贵妃,长得娇艳妖美而又最善于迎合。她一入宫即被越级加封为贵妃,甚至地位跃居已生有皇长子的王恭妃之上。郑贵妃一心想当皇后,故希望自己的儿子朱常洵成为太子,但是皇帝却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对郑贵妃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万历四十二年的二月,李太后死去……更多
古代没有民族国家概念,士大夫忠于一家一姓
古代没有民族国家概念,士大夫忠于的是一家一姓,吃了赵家的俸禄,为赵家尽忠。文天祥当了赵家的大官,用命来回报。他两个弟弟又没当大官,有啥不行的。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他们判断的基础是什么。文璧的问题上,自古忠孝难两全,兄弟俩一忠一孝已经差不多是标配了,文天祥本人也谈到过文璧这样做“孝”的考虑……更多
总结隋唐英雄中的虚构人物,在历史上查无此人
先说四猛十三杰:第一猛罗士信:历史上的罗士信先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镇压农民起义,后来投降了瓦岗军,再后来被另一股义军王世充俘虏,后逃脱,降唐,被封绛州总管、剡国公。第二猛来护儿:史上来护儿却是一位忠臣:早年跟着杨广平定南陈,后来又征高丽,战功累累,最后为尽忠……更多
刘秀是如何打垮绿林、赤眉两大对手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登基之初,面对的最主要对手就是绿林、赤眉这两支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农民起义军,刘秀利用征伐和招降两种手段,经过艰苦战斗,终于扫除了这两个最强对手。绿林军被赤眉军打垮更始皇帝刘玄是实力强大的绿林军拥立的皇帝,王莽政权覆亡后,一度成为众望所归,刘秀奉命招抚河北发展壮大之前……更多
如果没有蒙元入侵,宋朝是否能跳出治乱循环?
历史上宋朝的确是一个科技,文学,民生很辉煌繁荣的朝代。但是宋朝的灭亡也是有其自身的缺点的。官吏臃肿,朝廷软弱。整个社会过于崇文抑武。缺乏尚武进取之心。想想,宋朝和周围的所有邻国中,除了和隔海相望的邻国,还有西南的大理的关系比较友好以外,其他的都收到了他国的入侵……更多
明朝党羽之争?东林党人真的比阉党更高明吗?
明朝末年的东林党和阉党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朝廷里面,因为某种利益结合到一块的人。东林党人主要以江南的文人为主,他们大多出身富豪之家,做官的目的在于光大家庭门楣,谋求政治上的发展。他们的家族比较殷实,所以东林党人很少贪污,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另外,由于东林党人是富豪出身……更多
古代那些形形色色的商标侵权案,快来看看吧
临近“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作家郑渊洁因“商标侵权”一事发布了“告别书”,并上了微博热搜。据郑渊洁称,其原创的知名文学角色被恶意注册了710件侵权商标,21年来只维权成功了37件。因维权艰难,将告别维权,不再发表作品。商标权是最主要的知识产权之一,商标侵权在现代算不上新鲜事……更多
孟尝君有多残暴?被人嘲讽矮就杀光县城的百姓
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待门客而闻名于各国。那他为何要因一句话,杀光一个县城的百姓?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其父靖郭君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因他是五月出生,传说会这个月出生的孩子会长得和门户一样高,将来还会谋害父母。故他生下来时……更多
赵匡胤反间计用得炉火纯青,使南唐很快走向灭亡
北宋统一全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难对付的两个国家要数北汉和南唐了。虽然从后周时期,世宗柴荣就已经扭转了中原对河东和契丹的被动局面,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宋几次征伐北汉,都打到了太原城下,但都无法将其攻克,最终因粮草不济而搬师。与北汉相比,北宋对南唐的战争要顺利得多……更多
聊聊宋朝时期的律法:诉讼时效制度的成立有哪些特点?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诉讼时效制度的确立是法律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对法律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朝代,在此背景下,诉讼时效制度在宋朝得以确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更多
北宋皇帝神似南唐李后主,传闻是李后主为报仇转世?
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晓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词帝。南唐被北宋灭亡后,李煜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屈辱的俘虏生活,妻子小周后多次被宋太宗招入宫中强幸。但李煜书仍然书生气十足,不懂的掩饰自己,并且时刻不忘故国,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年羹尧雍正两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跟雍正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鳌拜跟皇太极的关系,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雍正王朝的巩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023-06-01 21:45:00
聊聊哪些与富弼相关的轶事典故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
2023-06-01 21:45:00
聊聊北宋文学家——穆修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
2023-06-01 21:44:00
盘点刘邦曾经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
趣谈答案:这十大罪状都是真的,但是刘邦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并不是说给项羽听的,而是说给当时自己的部下听的。刘邦奇特的部队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2023-06-01 21:43:00
聊聊北宋名相、文学家——富弼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
2023-06-01 21:46:00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在古代,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
2023-06-01 21:41:00
当年项羽有机会干掉刘邦吗
说起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大家都知道,他两同时起兵抗秦,既是友军,但又是敌军,二人一起合作过,也互相敌对过,最后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2023-06-01 21:41:00
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
对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刘邦打架的水平有多菜?史书上记载,刘邦跟项羽打仗,是每仗必败
2023-06-01 21:40:00
聊聊哪些与穆修相关的轶事典故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郓州人,后居蔡州。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
2023-06-01 21:42:00
聊聊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
2023-06-01 21:49:00
雍正为何着急杀抚远大将军
提起年羹尧,如果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想对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雍正初年大名鼎鼎、平定了西北罗伯藏丹津叛乱的钦命抚远大将军
2023-06-01 21:51:00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023-06-01 21:48:00
曾公亮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2023-06-01 21:53:00
曾公亮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
2023-06-01 21:51:00
石介有哪些贡献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
2023-06-01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