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公元880年,黄巢带着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攻进了长安城,彻底掀翻了那些世代把持朝政的门阀世家。这些靠血统、家世垄断权力的家族,盘踞中国近600年,堪称历史上的“毒瘤”。但谁能想到,推翻他们的却是一个卖私盐的起义领袖?这场看似“草根逆袭”的革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更多
雍正死后51岁的李卫随后急病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一个目不识丁的小人物,凭借自己的魄力和才干,硬是从基层干到了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然而,等乾隆一上台,画风突变,这位曾经的“封疆大吏”却成了“庸奴”。百姓为他立庙,乾隆却气得摔桌子,把雕像砸个粉碎。看似是帝王的“面子之争”,实则暴露了乾隆骨子里的小心眼和不自信……更多
李自成攻入皇城后,皇宫中的貌美嫔妃,结局怎样?一个比一个惨
大明王朝辉煌276年,最后却在一片血雨腥风中落幕。皇帝崇祯吊死煤山,妃嫔公主横遭不幸,曾经的富丽皇宫变成了人间炼狱。这些曾经金枝玉叶的女子,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在权力易手的乱世中,美貌不仅没有成为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一个王朝的覆灭,带走的不只是江山……更多
武松怒斩嫂嫂,潘金莲说了9个字,让他瞬间崩溃
潘金莲,水浒故事里最臭名昭著的女人之一,靠美貌翻转命运,却也因贪欲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深渊;武松,顶天立地的硬汉,刚正不阿到连亲嫂嫂都不放过。两个人的对峙,像一场正邪之间的较量,最终以潘金莲的死亡落幕。可临死前,潘金莲那句“嫂嫂终于可以解脱了”,却让人不禁反思:到底是谁害了谁……更多
《水浒传》宋江为何非要下山接父亲?跟孝顺没有任何关系
宋江接父亲上梁山:孝顺还是心机?一场权力与名声的博弈!提到《水浒传》这部经典,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孝义黑三郎”宋江。乍一看,这个“孝”字足以把宋江捧上道德高地,似乎他就是一位为人子女的楷模。然而,今天我们要拆解的,就是宋江那场声势浩大的“接父亲上梁山”事件。你以为他是单纯为了尽孝……更多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李连英,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臭名昭著
李连英:从“臭名昭著”到“复杂人生”的背后真相提起李连英,估计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电视剧里阴险狡诈、笑里藏刀的大太监形象。什么欺负光绪皇帝啦、陷害珍妃啦,几乎就是恶贯满盈的代名词。然而,这样的“坏蛋”形象真是历史上的他吗?咱再回头看看档案记载和史料,还真能发现……更多
水浒传:梁山泊真正意义上的好汉,只有三个半人,史进只能算半个
真正的好汉,梁山泊里只有“三个半”,水浒传的英雄梦破灭了?提起《水浒传》,大部分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108将齐聚梁山,为了“替天行道”而大干一场。然而,冷静下来仔细琢磨,“梁山好汉”这个词真的没水分吗?这些人真的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吗……更多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从儿子寿王李瑁手中夺下儿媳杨玉环的?
唐玄宗与杨玉环:一场父子间的爱情夺权大戏。历史真是个爱写戏剧的高手,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帝王家的豪门恩怨里。要说唐朝最离谱的一出戏,那非唐玄宗李隆基从儿子寿王李瑁手里“抢走”儿媳杨玉环莫属。这故事要是放到今天,那绝对是微博热搜榜的常客,标题估计可以是《震惊!父亲爱上儿媳……更多
水浒传:宋江害死晁盖,夺取梁山大权,前后只用了三步
晁盖的死,一支毒箭射穿脸,命丧当天夜里,连凶手是谁都搞不清楚,只知道箭上刻着“史文恭”三个字。看上去是敌方将领干的,但阴谋论者却认为这是宋江的手笔。更有意思的是,晁盖临终前还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捉住射死我的人,就让他当梁山泊主。”这话听起来像是遗言,却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控诉……更多
嘉庆询问和珅贪得的钱能否花完,和珅的回答让嘉庆无言以对
中国历史上,贪官多如牛毛,但能贪到让国库发慌的,那真不多见。清朝有个和珅,绝对算得上“贪界天花板”。他贪了多少?有史学家估算,说他的家产能顶上清朝二十年的财政收入!这么个“吸金大怪兽”,最后却栽在了嘉庆皇帝手里。嘉庆问他:“你贪的这些钱,能花完吗?”和珅一句回答……更多
地主不肯借地安葬父母,朱元璋衣锦还后说:你也想不到我会成天子
朱元璋的逆袭人生:从地主的侮辱到皇帝的宽容,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格局”。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历史上从穷小子逆袭成帝王的人不少,但真能在登上权力巅峰后既不记仇又能宽容的,却屈指可数。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他这一生的逆袭故事……更多
卫瓘躲过了邓艾和钟会的毒手,但是没有躲过,贾南风的“毒手”
卫瓘的命运大逃杀:从邓艾钟会的阴谋到贾南风的毒手,历史总是让人唏嘘。谁能想到,在三国末年这场权谋与血腥的舞台上,一个人既能在钟会与邓艾的算计中全身而退,却最终倒在了贾南风的毒手之下?卫瓘,这位曾经在乱世中翻云覆雨的智者,他的生平堪称一场《权力的游戏》——高潮四起……更多
隋唐第一女猛将武艺高强,斩罗士信擒程咬金,最后却因恋爱脑而死
前言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可真是层出不穷,其中那些女将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在战场上挥刀疾走,技艺绝对不比顶尖的男人差,凭借着勇敢和气魄,平定了敌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奇故事。隋唐时期,有位武艺超群的女将,凭借她的勇猛和军事才能,斩杀了罗士信,还抓住了程咬金,真是当时无人能敌的存在……更多
隋朝名相高颎:一度位极人臣,尽忠职守,只因得罪皇后下场凄惨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些人物的命运真是跌宕起伏,就像一出戏,满是悲欢离合和荣辱沉浮。隋朝的著名宰相高颎,曾经官位极高,真的是风光无限,不过在政治舞台上更像个“和事佬”,他的每一步都备受瞩目。但是,他跟皇后之间的矛盾,却让他的结局变得十分惨淡。那么,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啥呢……更多
隋朝夺嫡之战:杨广与杨素结盟阴谋夺位,拉拢人心陷害太子
隋朝的兴起和衰落,真是个波澜起伏的故事,里面充满了权力争斗和各种阴谋。在隋朝那场惊心动魄的夺嫡之战中,杨广和杨素这两位主角,紧密联手,暗中使了不少阴招来争权夺位。他们不仅拉拢人心,还推波助澜,甚至阴险地陷害了太子,真是闹得不可开交。隋朝的盛衰和荣辱,全部都在这场血雨腥风的夺嫡斗争中交织……更多
隋朝糊涂大臣宣旨忘记内容,返回请示,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前言隋朝有位大臣,接到皇帝的旨意,在宣读的时候却忘了内容,最终只好慌慌张张地回到皇帝那儿请示。这一情景在当时简直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哈哈大笑,决定给予他升职和重赏。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位大臣的“糊涂”行为为何会得到如此意外的奖赏……更多
宇文化极:隋朝第一奸臣,杀了皇帝夺了皇后,臭名昭著
前言隋朝,这段光辉灿烂的历史,真是跌宕起伏,满是阴谋和背叛。在这段时期,有位被誉为隋朝第一奸臣的人物,他可真是狠心肠,手段残忍,尤其是杀了皇帝、夺了皇后的事迹,让他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留名千古。可这位奸臣在临终前居然留下了一句让人惊讶的话,这话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更多
睢阳之战究竟有多惨?这场大战,为何直接决定了大唐王朝的命运?
睢阳之战,真是大唐历史上那样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啊。火光冲天,城里粮食都快吃光了,连树皮和草根都成了人们的“美食”。这场战斗不仅关乎城池的存亡,更是对大唐未来命运的重大战役。然而,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惨烈?为何它的结局会对大唐王朝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更多
宋濂是明初大儒,又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朱元璋为何非要逼死他?
历史上,宋濂可是个备受推崇的明初大儒,这小子学问可真不少,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简直是个了不起的贤者。但令人费解的是,朱元璋偏偏非要逼他去死。这个看似荒谬的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何种隐情?是权谋之争,还是更深层次的矛盾?朱元璋为何要对这位声名显赫的大儒如此冷酷?或许在这个看起来光明磊落的朝代后头……更多
宋江牺牲70多个兄弟,才换得的楚州安抚使,放在现在是多大的官
前言在《水浒传》里,梁山的好汉们为了能被招安,竟然搭上了70多位兄弟的性命,最后宋江总算换到了一个楚州安抚使的官职。这个官位在当时看似重要,但放在现在究竟相当于多大的官职?宋江的这一选择是否值得?背后的权力斗争和政治交易,又隐藏着怎样的复杂与无奈?让我们走进那段动荡的历史……更多
北宋大礼议事件宋英宗靠过继登上皇位,为何却不肯认宋仁宗为父?
前言北宋那会儿,发生了一桩让人琢磨不透的大事:宋英宗是通过过继才当上了皇帝,但偏偏就是不肯认宋仁宗是他的父亲。这事儿可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这一举动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宋英宗在享受皇位荣光的同时,又对自己的身世心存抗拒?他与宋仁宗之间是否存在着深不可测的隐情和权力斗争……更多
白马之战时,三国武将除了关羽之外,还有谁有实力斩杀颜良?
前言白马之战中,关羽斩颜良的壮举让他名震天下,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传奇一幕。然而,三国武将中,除了关羽,还有谁具备这样的实力呢?在我们熟知的那些武将中,是否也有可能在战场上与颜良一决高下,甚至将其斩杀?这些武将的实力和战绩又如何呢?一、白马之战的前奏——冀州诸侯会盟提到白马之战……更多
柏人城遗址完成第五次考古发掘1800多年前的城市也有“八车道”河北日报讯(记者闫德见)12月12日,位于隆尧县的柏人城遗址完成了第五次考古发掘,在3块考古区域共发现道路、城墙、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类遗迹近300个。令考古工作者惊讶的是,在这里,他们首次发现宽达40米的主干道……更多
从“历史”到“现实”的美学对话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画作在这里重聚 市民可以近距离欣赏国宝级绘画珍宝明天,位于良渚文化核心区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满月”。这座全景式展现宋画之美的“宝藏”,位于余杭区良渚梦栖小镇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更多
熊廷弼简介,他对辽东到底持何态度和战略
熊廷弼虽然三次赴辽东就职,但各种原因导致任期都不长,再加上和朝廷以及同僚的矛盾冲突,让他很多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官场争斗上。所以不少朋友虽然知道他被誉为辽东柱石,但不知他打算如何经营辽东。首先,熊廷弼很早就视女真为辽东大患。万历三十六年十月,熊廷弼奉命出关调查“宽奠弃地案”……更多
他55岁担任云南省委书记,70岁被判死缓,家族一共出了4位省委书记
2001年10月,时年55岁的白恩培出任云南省委书记,正式成为云南的“一把手”。当然了,对于白恩培来说,此次职务调动算不上“升职”,毕竟在这之前,他就已经是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了。说起白恩培,可能很多人对他都比较陌生,但此人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却颇具传奇色彩……更多
苗寨崖葬:背尸人徒手攀悬崖,因危险,不挣钱,如今坚守的人很少
《孟子·滕文公上》一篇中有一段话,叫: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沟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返归蔂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意思指,世上曾经有人在亲人故去后,不仅不去埋葬,还把亲人的尸首扔到了山谷里……更多
00后画家画一幅画:一脸皱纹的老奶奶,实力不输冷军,堪比照片
00后画家画一幅画:一脸皱纹的老奶奶,实力不输冷军,堪比照片00后群体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好多人可能觉得00后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群体,然而他们的思维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有这么一位00后画家,还真就有点自己的想法。他没钱买高昂的油布,也没有能力进购进口画笔,他只用圆珠笔讲究着画画……更多
80年代贪污犯王守信,庭审现场上蹦下跳拒不认罪,最后被枪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下的这句诗,生动地描述了封建王朝等级分化之严重。在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贪官可谓数不胜数。在东汉时期毒杀皇帝的大将军梁冀,被抄家时家中资产核算成白银有近两亿两;有明朝著名的大太监刘瑾,传闻在他家中甚至搜出了伪玉玺等大逆不道之物……更多
孙悟空为什么拦着二郎神放走了九头虫?背后原因让人直掉眼泪!
(杨角风谈西游第139期)上一期我们提到了万圣老龙王的命运就是一个死,不管他怎么做,都难逃一死。而作为偷舍利子的主要作案人员九头虫,却有幸保留性命,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老龙王历史因素,也有九头虫的身世原因,再结合最终整个事件的结局,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