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精忠庙的变迁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精忠街北端就是原精忠庙庙址。有关“精忠”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并不鲜见。北京胡同里也存留着一些载体,最典型的要数精忠街了。精忠街得名源于精忠庙。精忠庙供奉谁呢?也许你能猜得到,那就是岳飞。据《京师坊巷志稿》所载:“庙祀岳忠武,康熙时建,有大学士刘统勋碑……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编者按: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系列专题片《风起黄埔》,全球寻访100位具有代表性的黄埔校友及后裔……更多
公元465年,刚登上皇位没多久的皇帝刘子业,龙椅尚未坐热,便急匆匆地端着一盏盛满毒酒的杯子,径直走进了年仅10岁的弟弟刘子鸾的寝室。刘子业冷冷地瞧着弟弟,突然,他猛地一巴掌甩在刘子鸾那尚显稚嫩的脸庞上,“啪”地一声,声音清脆响亮,紧接着,他将那杯毒酒粗鲁地塞到刘子鸾的手中……更多
明朝由藩王入继大统的皇帝做的比前任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前任皇帝不作,也轮不到藩王入继大统,奠定了前任藩王的上限。比如,如果建文帝不仓促削藩,选择不削藩或者循序渐进削藩,朱棣可能不会铤而走险,靖难之役也就可能不会发生。比如,如果不是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并轻率做出亲征之举……更多
汤隆打造,雷横监制,徐宁教授的兵器是什么
在梁山上,估计很少有一样兵器,涉及到了这么多人,汤隆打造,雷横监制,徐宁教授。从打造到监制都有头领的把关。此为何神器呢?那就是破解威力巨大的传说中的钩镰枪。这是梁上从未见过的一种兵器,也是世人很少见到过的一种兵器,这是活在众人的传说中的一种神器。因此,会使用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更多
说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图书,很多人都会想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永乐皇帝直接主导编纂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成朱棣下了一道诏谕1403年盛夏的南京……更多
虎牢关时期,谁能抵挡吕布100招
虎牢关时,连张飞都只能在吕布手下坚持五十招,那么其他人上场,结局又会如何呢?有人能够抵挡吕布100招吗?强悍的吕布吕布一生基本没怎么斩杀过出名的猛将,却被众人一致认定为三国第一猛将,就是因为他在虎牢关的表现,非常逆天,就连关羽张飞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当时董卓借为大将军何进复仇之机……更多
聊聊夏朝第二任君主夏启
夏启的父亲那但是大名鼎鼎,就是治水的大禹。大禹为夏后氏领袖夏朝建国君王,黄帝玄孙、颛顼孙子,也有说法以为大禹为颛顼的六世孙。大禹的父亲为鲧,母亲为有莘氏脩己。其是中国现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帝王,他最伟大的功劳就是管理大水并将中国幅员规划为九州。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更多
辛追夫人往事:衣品时尚,吃烧烤爱美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提到湖南博物院,许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大名鼎鼎的辛追夫人。不久前,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一个是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一个是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据说,这次复原的数字人形象……更多
为何说伊尹放太甲,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
汤死了以后,本来应该由他的大儿子太丁继位为商王,因太丁在汤死前就病死了,于是仲虺和伊尹就扶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商王。外丙只做了三年的商王就死了。仲虺和伊尹又扶立外丙的弟弟仲壬继王位。仲壬名庸,甲骨文中没有发现有仲壬的庙号。仲壬在位四年而死。这时,仲虺也病死了,伊尹就立太丁的儿子太甲……更多
《曾胡治兵语录》是曾胡的语录吗
摘要:蔡锷所编《曾胡治兵语录》中摘录胡林翼治兵语录12类98条,对于研究胡林翼及其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语录与胡林翼的原文却有诸多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校勘,探寻其原貌,并加以相应的处理,促使胡林翼和蔡锷的相关研究更为准确与科学……更多
除了魏延外,你还知道哪些人被灭三族呢
诛三族,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刑罚之一,又称为夷三族。诛三族最早出现在商代,而后出现了五族、七族、九族。当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最严重的刑罚也就是诛灭三族了。那么,问题来了,除了魏延,你还知道哪些人被灭三族呢?一、曹爽曹爽(?-249年2月9日),字昭伯,小名默,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更多
将军一去不回头,拚死前驱未肯休
东魏大丞相高欢,令世子高澄入邺城辅政,副以左丞崔暹,高澄年方十五,用法严峻,威震中外。高澄弟名高洋,亦得封太原公,貌似不飏,内独明决。高欢尝令诸子治理乱丝,试察智愚。诸子多脚忙手乱,不堪纷扰,洋独抽刀断丝,顾语兄弟道:“乱即当斩,何必费心!”后来狂暴,已见端倪……更多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种观点,将大宦官魏忠贤吹捧为明朝的“救星”,其中有一条说他知人善任,提拔、重用了以孙承宗为首的良将,从而守住了辽东防线。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们为了洗白魏忠贤,居然罔顾历史事实!那么,孙承宗第一次镇守辽东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与魏忠贤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更多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坐困愁城的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但他的死不仅未激起臣民尽忠死节的斗志,反而让绝大部分人卸去心理包袱平静地投降于李闯以及后来入关的满清,进一步加速了大明的崩溃。那么大明皇朝的子民应不应该效仿君父为大明死难呢?本文将明朝人分成“皇族、官绅和平民”三个部分……更多
孙策死于了一场意外,为什么会有刺客来杀他呢
史书中对此意外的详细记载是,那天孙策跑去打猎,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孙策因为座驾比一般随从好,所以他就在追猎途中脱离了队伍,然后遇到了三名刺客,结果他遭到了暗算,然后伤重不治而亡。那么为什么会有刺客来杀他呢?史书中的记载是,当年孙策在江东为了自家基业大开杀戒时……更多
北魏第五位皇帝是谁,诛杀权臣,休养生息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称“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所建,传12帝(列入正史帝纪者)。北魏疆域东起辽西,西至今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是比较强大的王朝,这显然离不开多位贤明的君主。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北魏第五位皇帝……更多
黛玉与晴雯有一个末世美人才有的什么坏毛病
历史上的妹喜与妲己,都是末世美人,她们有一个毛病,喜欢听裂缯之声,也就是把珍贵的绢帛撕裂的声音。《红楼梦》原著中,林黛玉与晴雯也有类似的毛病,贾宝玉不但惯着她们,还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红楼梦》原著中,史湘云给贾宝玉做了扇套子,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更多
管仲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为国家谋求安定和繁荣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被誉为“千古一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石壁谋,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本文将以管仲的石壁谋为核心,讲述这位智者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为国家谋求安定和繁荣。一、石壁谋的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更多
聊聊周公对周成王的教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君主和明智的辅臣,他们的故事和智慧一直被后人传颂。其中,周公旦和他的侄子周成王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周公旦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他以智慧和勇气帮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又在周成王年幼时担任摄政,教导他如何做一个明君。其中,周公对周成王的教诲“君无戏言”是他最为重视的一条……更多
姬昌为何能写出《易经》呢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易经》以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预测方法,一直被誉为“群经之首”。而这部伟大的经典,其创作者就是周文王姬昌。那么,姬昌为何能写出《易经》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姬昌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多
姬昌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的呢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关于《周易》的作者,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最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周易》是由周文王姬昌创作的。那么,姬昌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的呢?据史书记载,姬昌生活在春秋时期的西周晚期……更多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名叫姬昌的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传奇色彩。据《史记》记载,姬昌有一百个儿子,他们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共同为周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一百位神秘的子名单。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他是周文王的长子,也是周朝的第一位太子……更多
不费一兵一卒灭楚国 ,管仲是如何做到的呢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管仲的大臣,他的智慧和谋略使他成为了齐国的一代名相。他曾经用一种巧妙的方法,不费一兵一卒就使强大的楚国臣服于齐国。那么,管仲是如何做到的呢?一、背景介绍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不断,战争频繁。齐国和楚国是当时实力较强的两个国家,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更多
孔子眼中的管仲是怎么样的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能揭示出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中,他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管仲的评价,尤为引人注目。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上。他认为管仲是一位有道德、有智慧……更多
同起于金榜,究竟有一种怎样的魔力
宋神宗熙宁年间,杭州通判苏轼出差到湖州。此行虽是公务,但更多是为了散心。老朋友、湖州知州孙觉设宴款待,要求与会之人不谈时事,违者罚酒一杯。宴会中,有一宾客名叫邵迎,任州幕,苏轼不识,上前询问,才得知二人同为嘉祐二年(1057)进士。十几年前的金榜题名,应是他们心中最珍视的回忆之一……更多
林冲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他的行事风格,又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时候,林冲一拳打过去,顶多是换个工作,总不至于被高家父子坑得家破人亡。高衙内那种人一向欺软怕硬且十分怕死,如果林冲真显露出杀机,他一定知难而退: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探索整座森林能力的事情……更多
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迁到了洛阳,现在洛阳人是鲜卑后代吗
在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北方曾经诞生了一个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纵观北魏一朝的诸位皇帝中,最为英明、成就最高的当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在政治上加强了君王的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并大力发展经济,巩固自身统治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北魏的国力。其中,北魏孝文帝最著名的一项政绩就是决定将国都由平城迁移到了洛阳……更多
为何说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维系了中朝朝贡关系
明朝建立之后,在对周边国家关系的处理上,一改之前元朝武力征服其他国家的作法,采用怀柔的方式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逐渐把周边国家纳入到以自己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在这个以明朝为主导的朝贡体系中,又以明朝和朝鲜的朝贡关系最为紧密,明朝在多方面给予朝鲜比其他国家更为丰厚的待遇……更多
圆明园被毁前是啥样,一起来看看
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最具标志性的屈辱事件,因为在这次战争之后中国彻底沦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清政府也成为了列强的傀儡政府。而在八国联军侵华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火烧圆明园,导致这座东方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彻底付之一溃。圆明园被毁前照片圆明园原来有多精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兄弟二人祖上世代经商,仆役过万,资产上亿,为徐州数一数二的富户。先前在徐州牧陶谦手下做事,194年陶谦去世,按照陶谦遗命邀请刘备入主徐州
2024-06-17 07:38:0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人们走进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正心明德——家国文化版本展”时,看到的第一句话
2024-06-17 15:42:00
专访押沙龙:“人之初性本善”是伪命题,人心是善与恶战斗的沙场
《鹿隐之野》近日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作家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用七个脑洞故事,揭露历史治乱循环的秘密 让我们理解人性法则
2024-06-17 16:09:00
跨越三千年的神秘珠宝--遇见古埃及
古埃及,一直以来都被人当做神秘的象征,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还是神秘的木乃伊以及诡异的法老诅咒,都是近现代人热衷于解开的谜团
2024-06-17 16:14:00
谁才是四海八荒最会送珠宝的男人?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会送珠宝男人。那么,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定是候选人之一。这位多情的帝王,不仅是位军事奇才,更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情圣
2024-06-17 16:14:00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
2024-06-17 16:31:00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所以
2024-06-17 16:39:00
齐鲁之子|“百家之源”,穿越两千年的经济大师
记者 张向阳 淄博报道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是最能代表齐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典籍。它被誉为先秦百科全书
2024-06-17 18:19:00
袁崇焕死时万人空巷,百姓为何争拿白银买其肉生吃
其实,古代没有哪位将军的死,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相比。死的太惨了,被京城的老百姓活活吃了。明朝给袁崇焕的罪名是勾结清军入关
2024-06-17 12:34:00
古代太监也要娶妻,他们让妻子做什么事情
太监是对古代宦官的另称,这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是一个名词,也谈不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在今天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太监就是个贬义词
2024-06-17 12:35:00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军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
2024-06-17 12:36: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几千年来,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被人们深深记得的除了忠臣以后,那些奸臣一代又一代不用特别记载,人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而且那些大奸臣大贪官们还个个风光无限
2024-06-17 12:38:00
关羽被围困在麦城,为何不选择假扮农民逃跑
不知道大家对于关羽了解多少呢?关羽一世英雄却最终死在了孙吴的手下,可谓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其实大家对于这件事情都有些疑惑
2024-06-17 12:39:00
唐朝哪三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谥号是古代朝廷或后对帝王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给予的称号。谥号最早出现于周朝。譬如,周武王因为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为“武”
2024-06-17 12:40:00
窦建德雄踞河北如日中天,为何却突然消亡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义,打起了反隋的旗帜。在众多起义者中,有一个名叫窦建德的人,他出生于公元573年,号称是东汉大司空窦融的后代
2024-06-17 1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