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的残酷殉葬制度:揭秘活人祭祀背后的历史真相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一种陋习,那就是活人殉葬。其实这种陋习在其他古代国家里也曾出现过。当时如果国王死了的话,国王的妃子,还有一些宫女都要被用来做祭品的。一开始我国也是这样的,国王死后除了有大量的宝物做陪葬品,甚至还要拿活人来做活祭。但是到了汉朝,由于这种做法实在是太残忍了……更多
吴起:杀妻求将背后的真相与反思
看到“活得通透”这个话题,不知为什么,脑海里首先跳入的是一个人名——吴起。说到吴起,他也算是战国初期的一个“人物”。他先是在鲁国率军抗齐、又替魏国练出战国最强步兵——魏武卒、之后跑到楚国搞改革,官至楚国令尹。正可谓“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吴起的老家是卫国,据说小时候家境还不错……更多
雍正权臣年羹尧:从战功显赫到权势滔天的崛起与覆灭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成功接过大清皇位,登基为帝。雍正二年,时任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平定了青海战事,绝对程度上稳固了雍正皇帝的统治根基。年羹尧的拥立之功和西北战功,让雍正皇帝将其视为“恩人”的同时……更多
金川门之变:李景隆投降朱棣,从心腹到降将的悲剧命运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很喜爱李文忠,就收他为养子。李文忠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立后,他又多次带兵攻打元军残余势力。其因功被封为曹国公,曾主持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和主管最高学府国子监。后来李文忠于四十六岁时离开人世……更多
马谡:蜀汉的骄傲与遗憾,揭秘挥泪斩马谡背后的历史真相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实际上,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但马谡的故事却是真。而时至今日,更是有不少人称若无马谡此人,诸葛亮必能一统三国,而刘备早在临终之际就已想除掉他了。刘备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3年……更多
谁为正朔?中国历史中的王朝正统之争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建立和更替都有着其合法性和正统性,于是我们习惯性地将一些北方民族或者建立在北方的王朝排除在正统之列,只承认占据中原地区的王朝为正统,而只凭借地理位置和民族来归类正统与否,在历史上一直都备受争议。大辽虽说是契丹人所建,但如果上推到远古,契丹其实也算是华夏一族……更多
张嫣:美貌背后的智慧与勇气,明朝皇后的传奇人生
木匠皇帝和选美冠军的组合由来,可谓是一桩趣事了。木匠皇帝指的是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作为九五之尊却偏偏喜爱做木工活,真真是皇帝的身份阻挡了他成为绝世名匠的美梦啊!而这位奇葩皇帝的皇后选举也别出心裁,不论出身,下旨在全国范围内选举,并设“八关”来重重审察,最后才能来到皇上的面前……更多
破金雪耻:南宋皇帝以烧焦骸骨为战利品,庆祝百年复仇成功
南宋端平元年,北方发生一场大战,南宋皇帝见有机可趁,于是赶紧派出大将前往参战。不久之后,将军征战归来,独独将几块烧焦的骸骨当成战利品献给了皇帝。皇帝看过后,不仅没生气,反而高兴的手舞足蹈,当场提拔了将军,随后更是祭天告诉祖宗,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还得从一百多年前开始讲起……更多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的英勇领袖,推翻腐朽明朝的历史巨人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更多
文武之道:封建社会中武科考试的兴衰与反思
兵者,国之大事也。在封建社会,皇帝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为了能选拔出将才,皇帝们也是想破了脑袋操碎了心。武科考试,始创于一代女皇武则天。当时,先由各个州府地方选拔推荐,然后送到京城,由兵部主持考试。考什么呢?文进士考诗词文章,武进士就考射箭,枪术,举重这些。另外还非常重视身材……更多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在选才用人问题上,有时宰相与皇帝发生矛盾,皇帝常常固执己见,不接受宰相的真知灼见,一意孤行,最后政败国乱,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宰相张九龄与唐玄宗择相用人的矛盾。唐玄宗是个先明后暗的皇帝,开元之治的辉煌,是他卓越的帝业成就,但也使他头脑有些发昏,到后期励精图志的雄心已经淡化……更多
宋康王:从夺位到亡国,一代君主的悲歌
宋康王是宋国的末代君主,历史上宋王偃、宋献王,由于是末代君主的缘故,后世关于其传说非常离奇,各种说法充斥在史书中。宋康王的形象,在《战国策》中就开始被黑,说他“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这个事情和当年商纣王剖比干心脏是差不多的,就是说宋康王很残忍,是暴君,后人据此就把宋康王说成是“桀宋”……更多
本网评论员 王舒娴如果不是去世后火化,在骨灰里发现三枚弹片,老英雄高性宽的故事可能永远被他深藏而无人知晓。在革命年代,高性宽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15次立功。其赫赫战功,却连儿女都不告诉,连邻居同事都不晓得。由于工作调动,频繁搬家,高性宽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不慎遗失……更多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弘扬五四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我州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活动本报讯 (记者 姜来 张正鹏) 4月30日,黔南州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活动在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礼堂举行。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王镇义出席并讲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奉余参加活动……更多
本文转自:拂晓报中共宿州市委书记 杨军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青年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实干的青春最精彩。长期以来,宿州广大青年始终紧跟党的步伐……更多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勤勉诚谨的非凡人生〔246〕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言〕:1、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2、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3、遗嘱:慎独、主敬、仁爱、劳动。出处与参资:古诗文网《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像二、出身耕读之家,少年刻苦自励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更多
长安陷落:唐玄宗怯懦背后的政治与军事博弈
如果单从军事角度讲,潼关丢失后长安肯定守不住,但如果将政治因素算进来,其实长安未必不能守,唐玄宗的怯懦才是长安沦丧的罪魁祸首。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初九,叛军占领潼关,长安门户大开。消息传来,京城一片惶恐,大批人群逃往南山以避祸。帝国生死存亡之际,唐玄宗表现出了责任与担当……更多
揭秘:唐高宗李治的女儿们为何沦为囚徒?
唐高宗李治一共只有三件“小棉袄”,却将其中两件当作破抹布,姐俩幼年被投进监狱,在狱中度过了大半生。这事儿是不是很蹊跷?好奇心让我刨根问底,结果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咸亨二年(671年)的一天,太子李弘偶然路过掖庭狱,突然听见狱中出来女子凄厉的喊叫声,觉得很奇怪……更多
揭秘东汉政权背后的三大集团
刘秀背后的三大集团是河南集团、河北集团、河西集团,“河南集团”包括南阳和颍川,“河北集团”包括冀州和幽州,“河西集团”包括河西走廊的张掖、敦煌、酒泉、武威、金城五郡。前二者是刘秀建立帝业的基石,后者则是维持东汉帝国统治的核心力量。东汉帝国是一个由豪门士族集团建立的政权……更多
刘备:伪君子还是策略家?诸葛亮辅佐背后的真实动机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第一奇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诸葛亮的事迹家喻户晓。自从他辅佐从众多历史资料中我们直到,刘备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刘备初期实力弱小,曹操的大军一路南下,身在荆州的刘表已经是病入膏肓。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应当抓住机会一举拿下荆州,作为大本营……更多
从玄武门之变到政治联姻:李世民如何稳固帝位与扩张势力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三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即位后,大哥李建被册封为大唐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发动了一场手足相残政变……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劳动之美,历久弥新,传承精神,激励后人继续奋斗。劳动者的辛勤,铸就民族的辉煌。一首完全由AI作词、作曲、演唱的AI歌曲致敬劳动者! ……更多
平凡的辛劳,也是光荣的闪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每一滴汗水,都值得铭记。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五一国际劳动节,致敬每一位为幸福而奋斗的劳动者。 ……更多
广西上思县:台胞替父返乡寻亲 续写两岸亲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4月30日,来自台湾台中市的韦怀思在广西上思县叫安镇那布村布沙屯见到了多位身在大陆的亲属,重续两岸亲缘。此前在媒体和上思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韦怀思成功与大陆的亲属取得联系,并开启了她的替父寻根之旅。韦怀思的堂哥韦佩龙(右一)和堂姐韦晚秋(左一)向她介绍祖宗谱系……更多
​“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生动的课堂”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生动的课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受访者供图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参观者排起长队、志愿者送玉米糊、退伍老兵默默擦拭积雪……2023年12月以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和位于遗址内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备受关注……更多
黄宝妹:中国工人真漂亮
本文转自:劳动报“我的劳动节”特别报道黄宝妹:中国工人真漂亮黄宝妹(前排右三)在莫斯科红场留影。■劳动报记者 庄从周 出生于1931年的黄宝妹是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细纱挡车工,在她的工作生涯里,曾先后七次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模。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更多
明清时期德州曾有留智庙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南巡纪道图》(局部)中的留智庙 □孙南邨明清时期,北京通往南京的驿道,在直隶景州(今河北省景县)与山东德州交界处,有一个地名留智庙,过往旅客常于此打尖、息宿,史料中多有文字记述。此地有说属于景州,有说属于德州,它究竟属于哪里?笔者查询史料后发现……更多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宜昌诗人毛子斩获年度诗人奖三峡日报讯(记者阮仲谋)4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共遂宁市委、遂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诗刊》2022-2023 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著名诗人、《三峡文学》执行主编毛子凭借组诗《世界的因式分解》斩获陈子昂诗歌奖主奖“2023年度诗人奖”……更多
本文转自:生活报哈尔滨烈士陵园举办主题活动情景诗会弘扬五四精神生活报讯 (记者梁晨) 为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进一步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哈尔滨烈士陵园与香远中学近日共同举办“砥砺前行,青春挺膺”情景诗会。诗会在烈士陵园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诗朗诵《青春的火焰》中拉开序幕……更多
和三千年前的商人一起“劳动”(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安阳当地学生在殷墟博物馆参观商代文物。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摄□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节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然而,“劳动”一词并非1949年后才有,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