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53岁男子尿频尿急多年,吃药不管用,齐鲁医院植入电极解决困扰
您是否注意过自己的排尿是否正常且健康,是否出现小便次数增多,一有尿意就难以控制的想要排尿,甚至某些时候还会出现尿失禁的尴尬情况?很多人在出现上述情况时一般并不会非常在意,然而,任由病情继续发展的结果就是后期排尿问题逐渐加重,继而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更多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张云程主任|抑郁症的中医解读与应对之策
专家介绍:张云程 主任医师 出身中医世家,曾祖父为清朝御医,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究项遵选状元,112跨世纪人才学科带头人张仲景学术研究会委员。《世界名医论坛杂志》编委,著名疑难症专家。从事临床 40 余年……更多
樱桃泡水钻出“白虫”是正常现象? 医生:两类人少吃
最近又到了樱桃大量上市的季节。对于盐水泡后樱桃里会钻出虫子,有人表示再也不敢吃了,也有人一点儿也不介意,表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荤素搭配”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吃?洗樱桃时水里浮出的小白虫并不是什么病毒或蛔虫,只是一种名为“樱桃果蝇”的幼虫。不止樱桃,很多水果里都有小白虫……更多
莱芜区市场监管局:加强监督检查 保障视听用械
为进一步加强隐形眼镜及助听器类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特定人群的用械安全,近日,莱芜区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科联合凤城监管所对辖区内的隐形眼镜及助听器类经营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并现场发送《医疗器械监管政策法规文件选编》,科普宣传医疗器械经营相关规范性文件,指导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更多
滨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73岁高热患者
近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一位73岁男性患者,既往胃癌术后1年,胃镜检查示巨大恶性溃疡,边缘渗血明显。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呕吐大量鲜血,病情危急,判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积极输血,同时进行相关紧急止血措施止血。患者贫血症状好转……更多
尿蛋白有加号,北京公立三甲白羽医生教你一招改善
白羽医生的有位患者前不久做体检,尿常规显示尿蛋白2+,这让他非常担忧。他告诉白医生,自己最近常常感到疲倦无力,食欲也不如以前,而且还伴有明显的腰部酸痛,尤其是在劳累后更为严重。最让他担心的是这个蛋白尿加号,害怕自己的肾脏出了问题。白羽医生仔细查看了他的检查报告……更多
贵州医科大学团队在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类型之一。癌症的靶向治疗具备精准、可控、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其快速发展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由于乳腺癌的致病机制复杂,当前可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仍然非常有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下游关键调控蛋白……更多
春季儿童身高增长黄金期,家长如何助力孩子科学长高?
您是否也常常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期待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春天,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期。如何在这个时期科学助力孩子长高,成为家长们热议的话题。2024年4月29日15:00,《豫健直播间》特别邀请了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颈肩腰腿痛和康复医学科主任薛爱荣……更多
南昌大学二附院完成首例复杂经皮肺动脉支架植入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成功完成江西省首例复杂经皮肺动脉支架植入术。这标志着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在肺动脉介入诊疗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因大动脉炎导致多发肺动脉狭窄闭塞,存在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传统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更多
蔡倩医生:蛋白尿患者必看!这三种药,要尽早知道
北京公立三甲医院肾病科蔡倩医生,今天来给大家揭秘蛋白尿患者的三大好药。首先,来认识第一种神奇小药片——肾炎康复片!它就像是肾脏的守护者,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清解余毒。无论你是因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还是水湿内停导致的水肿,肾炎康复片都能帮你解决问题。想想那些因为慢性肾炎……更多
川渝两地美食“联手”预热“五一”餐饮市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沈靖然 李慧敏4月27日上午,在重庆铜梁龙城天街广场,精彩的360碗菜品展示及特色菜系厨艺展示在此举办,预热“五一”餐饮市场。来自川渝两地的大厨们现场烹饪制作特色菜,让市民游客亲身体验川渝两地美食文化和制作技艺,尽显川渝旅游美食特色资源……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高风险人群避免肺部真菌感染预防很重要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一个月前来上海求职的31岁小伙小张(化名)因突然透不过气来被送入医院就诊抢救。医生通过胸部CT发现他的两肺呈“肺水肿”样表现。那么他得的是肺水肿吗?记者28日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下称:新华医院)了解到……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眼免疫性疾病致盲率高 吁完善诊疗体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陈静 方怜非)“眼免疫性疾病是当前影响眼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社会负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28日对记者表示,完善眼免疫疾病诊疗体系建设……更多
江西德安:早稻抛秧忙  农田换“绿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谢亚强 陈华宇最美人间四月天,阡陌田间抛秧忙。在这绵绵春雨的滋润下,江西德安县高塘乡大垅村便迎来了早稻抛秧的繁忙时节,一片热闹而有序的抛秧春耕场景呈现在眼前。稻田里,农民们忙着灌水、翻地、育秧、抛秧,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嫩绿的秧苗在春雨的洗礼下……更多
靖西:全程机械化水稻育秧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近日,靖西市水稻育秧现场会在靖西市魁圩乡多宁屯举行。在丰拓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名工人默契配合,铺膜、摆盘、铺土、洒水、播种、覆土……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活动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机械化育秧,5个人工一天就可以育出100多亩大田所需的秧苗……更多
补养肾精,1个月亲密生活不建议超过3次,说法科学吗?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肾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器官,被认为是人体的基本精气之源。因此,许多人相信通过控制夫妻生活的频率来补养肾精。然而,关于1个月夫妻生活不建议超过3次的说法是否科学,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首先,一起来了解下肾精的概念与作用机制1、肾精的概念中医认为……更多
2024湖南第二届中国名酒节暨武陵酒超级品牌日将在常德河街启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2024湖南第二届中国名酒节暨武陵酒超级品牌日”活动海报。武陵酒供图近日,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公布,“2024湖南第二届中国名酒节暨武陵酒超级品牌日”活动将于5月9日在常德河街举行,届时将为广大酒文化爱好者及武陵酒的粉丝朋友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盛宴……更多
湖南零陵:千亩药材长势旺 致富路上飘药香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暮春四月,清风徐徐。走进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排龙山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岭上,一棵棵玳玳果树翠绿欲滴,一棵棵黄栀子树在风中摇曳,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30余名村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除草、灌溉、施肥,现场一派火热劳作景象……更多
镇远农商银行:1.68亿元“贷”动肉牛养殖过上“牛日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阳春三月,走进镇远县都坪镇大坝村老寨沟养殖场,远远地就能听见阵阵牛叫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宽敞明亮的牛棚里一头头黄白相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悠然地甩着尾巴,嚼食着草料,时不时发出“哞哞哞”的牛叫声。“作为一种肉质佳、口感好的品种牛,本土肉牛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更多
大田装上科技眼  虫情墒情可监测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金台把示范田变成增收田大田装上科技眼 虫情墒情可监测本报讯(记者鲁淑娟)路相连、渠相通、田成方,举起相机随手一拍,就是唯美的大片……近日,位于宝鸡蟠龙高新区的光明高标准农田示范田迎来一拨又一拨市民“打卡”观光。金台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昔日低产田变成了农旅融合发展的试验田……更多
楠溪绿道,串联乡村成大道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以12.84公里的绿道串联,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互补共赢——楠溪绿道,串联乡村成大道李彩云 摄永嘉融媒记者 李彩云 本报记者 金朝丹楠溪滩林冒着新绿,江水澄碧,构成绝美的山水春景图,仿佛现实版的“绿野仙踪”。富有设计感的咖啡屋、民宿等新产业,麦饼……更多
温州12个产品入选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发布温州12个产品入选本报讯 (记者 潘圆 平阳融媒记者 宋宛) 日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12个温州“土特产”上榜。此次我市入选的“土特产”,分别为麦麦酒、茶山杨梅、温州鱼饼……更多
神奇的“胃肠道之旅”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永嘉县瓯北第七小学四(3)班 陈瑾熙上周末,我跟着温州日报小记者俱乐部走进温州中心医院双屿院区的内镜中心,展开一场神奇的“胃肠道之旅”。内镜中心有趣的熊猫叔叔成了我们今天旅行的“导游”。第一站是“口腔和食道”,它是食物进入我们身体的大门和通道……更多
助力花展展品变为日常消费品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花卉推介会”带来80个“全国首发”新品种助力花展展品变为日常消费品花展上的展品,如何变成商品,乃至成为市民日常的消费品?一场推介会给出了答案。前天,上海(国际)花展长三角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在沪举行,10家长三角地区的花卉生产商带来了80个“全国首发”新品种……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河曲:“满格电”赋能现代农业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忻州4月28日电 题:山西河曲:“满格电”赋能现代农业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作者 杨静 张丽超春暖花开时节,走进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黄河之滨的梯田生机盎然、阡陌纵横,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这片土地,作为山西省19个、忻州市3个沿黄县份之一……更多
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云南农大研发出核桃植物基奶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杨文明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了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食品TOP期刊《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在线发表题为“Effect and applicatio……更多
一条板凳连民心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菖蒲乡:一条板凳连民心本报讯 (罗晨)“书记,我的心里话可以放心和你们说,因为我知道,你们认认真真在听,会实实在在解决好。上周反映的路灯问题,第二天晚上灯就亮了。”近日,在寻乌县菖蒲乡黄砂村村委会旁的便民广场,一场“板凳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更多
上犹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科技赋能 创新发展上犹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本报讯 (特约记者黄传章 通讯员赖含炘)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上犹县大力实施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战略,聚焦智慧农业、文旅融合、新材料等产业,开辟新赛道……更多
仁怀茅台镇:枇杷黄 果农笑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近段时间,仁怀市茅台镇玉屏社区800余亩枇杷陆续成熟采收,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忙着采收枇杷,体验丰收的喜悦。黄澄澄的枇杷挂满枝头。走进茅台镇玉屏社区枇杷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几天,果农陈世河忙着采摘成熟的枇杷……更多
突破瓶颈  老品种萌新芽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突破瓶颈 老品种萌新芽——由潞城区发展玉露香梨产业看优良品种推广本报记者 常珍珍 通讯员 申婷婷谷雨至,忙农事。潞城区史回镇王里堡村玉露香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园内,20余亩梨树参差错落,梨花竞相绽放。村民胡翠香在为梨树除草、松土、疏花。“花期不疏花……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铜川市印台区秸秆综合利用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本文转自:阳光报■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侯娟郭 勇刚 文/图6月中旬,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穆家庄村一组的麦地,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
2024-06-21 00:09:00
麻味的清溪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袁久胜在我看来,汉源花椒给重庆火锅也做了不小的贡献,而汉源花椒最好的产地在汉源的清溪镇,清溪委实有些古老
2024-06-21 01:15:00
早诊早治 关爱“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每年的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今年的这一天也是“夏至”,北半球光照时间最长,旨在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
2024-06-21 03:02:00
黄花菜的美味密码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物种笔记】◎梁永刚山珍干菜家族中,金灿灿的黄花菜是有一定地位的,几乎可与木耳齐名。黄花菜的名字很独特
2024-06-21 03:36:00
走进黑土地深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吉林,105家科技小院正为乡村振兴助力——走进黑土地深处本报记者 李 舫 刘少华 门杰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1日 第 08 版)吉林省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
2024-06-21 03:37:00
樱桃红了心更暖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助力京郊振兴发展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夏天到了,樱桃熟了。对于通州区西集镇通宇仁合樱桃园的负责人韩先生而言,这个夏天,是个暖洋洋的丰收季节
2024-06-21 04:40:00
攻关种业 壮大产业——看吉林如何做强人参特产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长春6月20日电题:攻关种业 壮大产业——看吉林如何做强人参特产新华社记者薛钦峰、胡戈6月,东北的长白山地区不仅迎来旅游旺季
2024-06-20 17:54:00
白酒+老鹰茶入火锅有啥作用?看留学生沉浸式学重庆火锅
知道为什么在火锅打锅时,要加高度白酒和老鹰茶吗?近日,“火锅中国·麻辣万里”外籍学徒“学”火锅在重庆一家火锅店举行。在古街旧巷浓厚的烟火气中
2024-06-20 20:09:00
仁怀市盐津街道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居民安全意识,6月20日,盐津街道组织党员干部在体育馆广场开展了以“人人讲安全
2024-06-20 20:09:00
遵义汇川消防联合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综合体灭火疏散应急演练
6月18日,遵义市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大连路街道办事处在昆明路亨特购物广场开展城市综合体灭火疏散应急演练,共计120余人参加
2024-06-20 20:09:00
口腔健康专家谈|坏牙、智齿都可能诱发口腔肿瘤,千万别大意
孙淑玉烟台报道实习生张雪通讯员王茜玮李姝慧智齿不发炎就不用处理?残根残冠不拔也不影响口腔健康?怕疼、怕花钱甚至只是因为怕麻烦
2024-06-20 20:33:00
我国十年来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新华社电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
2024-06-20 20:50:00
困扰20多年,“X型腿”变直了
毕节市纳雍县的郝连(化名),年近七旬,因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20年之久,且未经规范治疗,双腿严重外翻,演变成了“X型腿”
2024-06-20 22:13:00
赤水市长期镇:“五老”宣讲进校园 护航青春伴成长
6月19日,赤水市长期镇组织镇平安法治办、镇“五老”志愿者走进长期中学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课堂上,“五老”志愿者与禁毒宣传工作人员通过PPT课件演示
2024-06-20 22:13:00
近期,我市发生多起患者在公共场所癫痫发作事件。当患者癫痫发作时,现场群众该如何科学急救?6月20日,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梁毅平提醒
2024-06-20 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