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种下小生姜 收获“金疙瘩”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思琦 通讯员 张洪 卢昱潼3月25日,在四师六十四团轧花厂院内,生姜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把储存的姜种进行分瓣、消毒、晾晒,为即将开始的播种做好准备。“通过晒姜种可提高姜块温度,减少姜块中的水分,防止腐烂,有利于提高姜种发芽率……更多
姜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83万亩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姜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83万亩记者从姜堰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区现有永久基本农田56.23万亩,一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更多
理清集体“家底” 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为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理清村集体“家底”,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滁州市定远县池河镇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各村组织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通过召开村民组会议……更多
送技到田间 果农信心足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常洪涛 通讯员杨柳)“果木树剪枝遵循的原则就是朝阳和透风,再具体一点就是要东低西高,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光照。”3月21日,在赵村镇白草坪村,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徐国超现场指导果农们修剪果树。当天,徐国超和县林业局果木专家李凯到白草坪村……更多
卵巢囊肿不必恐慌:日常调理与自我观察指南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在女性生殖健康的道路上,卵巢囊肿是一个常见的议题,但许多女性对其存在误解和恐惧。其实,卵巢囊肿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它。本文将为大家详细科普卵巢囊肿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成因、症状、日常调理方法以及自我观察要点……更多
“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兰州站启动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近日,“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兰州站启动,同时,学术会在甘肃省中心医院召开。本次活动旨在推动肿瘤防治,特别是针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防治工作,致力于通过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实现“救助一个母亲,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的目标。启动仪式后……更多
气温回升 户外活动需警惕这类皮炎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日光性皮炎,俗称紫外线过敏、光照性皮炎,主要指由于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在较敏感的皮肤上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日光性皮炎多发生于紫外线较强的春夏季,常见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在日光下的部位,表现为曝光部位皮肤出现瘙痒、泛红、肿胀等,重者可出现红疹……更多
兰州“陇上美食荟”活动今晚启动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金城美食与天水麻辣烫深度碰撞兰州“陇上美食荟”活动今晚启动【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3月29日晚7时,以“寻味陇上美食 共享地道甘肃”为主题的2024兰州“陇上美食荟”活动在兰州黄河食渡文旅美食街正式启动。同时记者了解到,在省市商务部门的推动下……更多
抓住春季黄金期 中医助长有妙招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激素分泌增多,紫外线较强,有利于骨骼发育,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期。为帮助孩子长高,甘肃省中医院儿内科近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体质特点,采用中西结合的思路,科学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精准辨证,内外结合,通过中医外治内调等措施……更多
市林业局将调拨万株苗木助力中连川乡春季植树行动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和美乡村,3月28日,榆中县中连川乡联合市级帮扶组长单位市林业局召开“村村万树·绿满乡村”行动协调会,双方计划调拨共计1万株苗木用以春季栽植。今年春季,榆中县计划以三条“和美乡村”廊道74个创建村为重点……更多
兰大一院获批“全国规范化放疗营养治疗示范病房”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近日,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规范化放疗营养治疗示范病房项目》2023年度工作总结会暨2024年度项目启动会上,兰大一院放疗科获批“全国规范化放疗营养治疗示范病房”称号,是甘青宁首家获此称号的医院。该项目由放疗科冉俊涛主任……更多
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学习过程中神经元细胞核DNA受到损伤,释放出DNA(右中大白点)、组蛋白(紫色)和转录因子(红色和绿色)。图片来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科普园地】科技日报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最近,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没有DNA损伤和脑部炎症……更多
填补可降解新技术空白 助力患者重获心脑健康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范晓涌团队在手术室合影【本报讯】近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范晓涌副院长带领结构性心脏介入团队,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完成院内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手术,帮助一名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中年女性患者重获心脑健康……更多
促进大脑衰老危险因素揭示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促进大脑衰老危险因素揭示糖尿病、空气污染和酒精位列可变风险前三科技日报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人脑中有一个“弱点”,这是一个特定的高阶区域网络,不仅在青春期后期发育,而且在老年时也表现出较早的退化。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更多
“奇葩”香水是如何制成的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炸鸡味香水、巧克力味香水、中药味香水……“奇葩”香水是如何制成的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销售员在展示合作社生产的腊梅香水。新华社记者 刘潺摄◎本报记者 都 芃提起香水,人们会想到沁人的花香、清爽的果香、醇厚的木香……但在不久前……更多
春季警惕百日咳高发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随着春季的到来,多变的气候使得人体免疫调节面临挑战,加上空气干燥和多风,人体粘膜易干燥脱落,屏障功能下降,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期,不少市民出现低热、流涕、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症状,医学专家提醒,这类情况需警惕百日咳。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更多
老牌美食大省,本地人的最爱居然是豆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风物菌世人皆知川渝美食多,红油麻辣中翻滚着是张扬的诱惑,糯米红糖藏着甜美的温柔,五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满了几万种美味,每一样都十足的可爱鲜活。在这琳琅满目之中,有一碗“饭”,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更多
我省10地入选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出炉我省10地入选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晖)近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公布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我省浮梁县、上栗县、湖口县、新余市渝水区、鹰潭市余江区、会昌县、樟树市、资溪县……更多
趁春管护天门冬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断桥镇木城村:趁春管护天门冬中药材天门冬管护□本报记者 高智 文/图气温回升,春意正浓。连日来,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村抢农时、务农事,组织人员积极开展中药材天门冬春季除草、施肥等管护工作,确保天门冬能够健康成长,为丰产丰收打好基础。走进位于断桥镇木城村简桃组的天门冬种植基地……更多
春小麦播种拉开序幕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兰州新区西岔镇春小麦播种拉开序幕兰州晚报讯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随着气温回升,连日来,兰州新区西岔镇春小麦播种已拉开序幕,全镇上下抢抓有利时机,压实责任,对标春小麦生产任务,积极行动推广小麦机械化种植,确保小麦种植实现“开门稳”。在217县道两侧田间地头……更多
七里河美食汇VS天水麻辣烫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七里河美食汇VS天水麻辣烫特色美食集中展示活动在兰州老街启幕兰州晚报讯 春意款款、岁月缓缓,随着太平鼓声和民乐合奏《光芒》的乐曲声, 昨晚,“七里河美食汇VS天水麻辣烫”集中展示活动在兰州老街花雨广场热闹启动。本次活动以“七里河美食也疯狂——七里河美食汇VS天水麻辣烫”为主题……更多
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术期医学领域第一部国际指南重磅发布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兰州晚报讯 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术期医学领域第一部国际指南《中西医结合防治术后胃肠道疾病临床实践指南 (2023)》(以下简称《指南》)于3月26日在《循证医学综述(IF7.3)》期刊网络首发。该《指南》制订团队由首席专家,指导委员会、共识委员会……更多
政和:“乡村振兴公司”点燃“共富引擎”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春和景明,花繁人醉,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游客。“梯田人家”老板许智明最近分外忙碌,“今天游客比较多,我们一家人从早忙到晚,已经烤了3只全羊、12只鸡、9个羊腿。”得益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公司”——星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帮助……更多
骨科专家:关键在于早治疗
本文转自:劳动报脊椎侧弯已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第三大高发疾病骨科专家:关键在于早治疗杨军林在接诊病患。 ■吴泽顺 摄影 颜筱依 脊椎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面临的第三大高发疾病。近期,青少年脊椎侧弯的人群是否有明显增加?对于市民们的疑问……更多
“两山平台”推动生态资源“增值变现”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海南白沙:“两山平台”推动生态资源“增值变现”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方平村的一处旧楼房里,村民们正在进行金线莲无菌接种,用剪刀将金线莲剪成一截截,放进装着营养液的玻璃罐中。育苗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育成的种苗将于今年9月定植。2022年,白沙福隆源农旅开发有限公司在白沙生态资源资产数字运行平台(简称“两山平台”)看中原南叉乡办公楼……更多
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支招”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植保技术人员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支招”本报讯(记者 严 瑾)为抓好病虫防控,助推小麦单产提升,近日,市县乡(镇)三级植保技术人员到纳雍县百兴镇开展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一喷三防”防控示范服务工作,累计培训县乡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种植大户及农民群众70余人……更多
星级院落管家“管”出和美乡村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记者昨日走进龙泉驿区洪安镇三村村的“乡梨院落”看到,干净整洁的村道、精心布置的文化墙、随处可见的轮胎造景与统一粉刷的房屋外墙,形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作为成都市文明村镇,三村村“筑景美院”示范点位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被评为“星级户”的72岁村民李泽金……更多
【天南地北春潮涌⑧】四川达州:一亩地种出两亩粮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01版)【天南地北春潮涌⑧】油菜花从山脚铺上山顶,把整个山坡染成一片金黄……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月岩村就在这大山上。“我们大山头的人,晓得良田来之不易,一分田都要掰做两分用……更多
小瓶“可乐”?千万别喝!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小瓶“可乐”?千万别喝!一些玩具外观做得像零食饮料,存在误食风险看上去像是乳酸菌饮料的起泡胶,安全提示并不明显 外观像小瓶可乐的泡泡水中小学、幼儿园附近的文具店里,时常会有一些样式各异的新玩具出现,以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但部分玩具却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更多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科学种植 枸杞更“红”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01版)【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3月的茨园,土地渐渐睁开惺忪睡眼。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花豹湾种植基地,历经3个月冬藏的枸杞枝条尚未抽芽,就迎来集中“理发”……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糖尿病饮食怎么搭配?一个盘子轻松搞定
关于吃什么,糖友可能会说,无非就是多吃蔬菜,少吃主食多吃白肉,少吃红肉这样的,我都能背出来了,还是老调重弹,而且我也不知道多吃是多多少少
2024-06-28 10:43:00
66岁老太太天天公园晒背,半年后去检查,身体最后怎么样了?
在我们社区,有一位66岁的老太太,她每天都会坚持到公园晒背。起初,大家可能都觉得这只是老太太的一个日常习惯,但半年后,当她再次去医院体检时
2024-06-28 10:45:00
糖友测准空腹血糖必知的6件事,缺一不可!
经常有糖友抱怨,自己测的空腹血糖不准确,是不是血糖仪坏了?有时候去医院测空腹血糖数据也不对劲。比如,明明头天晚上晚饭吃的很少
2024-06-28 10:45:00
不论男女,过了45岁后,还有这4个表现,你可能是“长寿”体质
常言:人过40,天过午,40岁意味着人生已经过半,40岁以后的人更加注意养生保健了,因为他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没有什么比健康长寿更重要的了
2024-06-28 10:47:00
糖友经验:10年糖尿病,血糖波动大,只因不会睡觉
现代人压力大,熬夜多,睡眠质量差,50岁的刘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熬夜族”,不过一开始,他是被迫熬夜,之后却是想睡却睡不着了
2024-06-28 10:49:00
失眠烦躁,脾气暴躁,分享一味中成药,泻火安神,助睡眠
睡不着多是因为肝火旺,分享一个中成药,泻火安神助睡眠。大家好,我是张医生。现在很多人,因为各种压力,都会有失眠的症状。总是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2024-06-28 10:47:00
肝血不足,人就睡不着,一味中药补肝血,深睡不起夜!
经常失眠会影响寿命!大家好,我是张医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入睡难,晚上容易醒,做梦又多,平时呢脾气还很暴躁,很容易发怒的舌像案例
2024-06-28 10:49:00
医生所说的尿毒症的确诊标准,别视而不见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肾脏的三大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
2024-06-28 10:48:00
大豆是高血脂“导火索”?提醒:不想血管堵塞,这3物再馋别碰
“老李,你最近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王阿姨关切地问道,她刚从菜市场回来,手里提着满满一袋新鲜的蔬菜。李叔叹了口气
2024-06-28 10:50:00
白天不咳,晚上睡觉的时候却咳个不停,这是什么原因?医生来解答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都有过咳嗽的经历,但是很多时候白天不怎么咳嗽,一到了晚上睡觉躺下来的时候就咳个不停,根本无法入睡
2024-06-28 10:54:00
乳腺癌发病率是全球第一,研究表明:易患乳腺癌的人,有3个共性
乳腺癌,犹如一朵阴暗的乌云,无情地悬挂在女性健康的天空之上。在众多癌症的阴霾中,乳腺癌赫然占据了首位的宝座,然而,这份“殊荣”却充满了沉重与无奈
2024-06-28 10:51:00
吃饭太快容易升高血糖,学会这4点能平稳血糖吃饱饭
每个人身边总有会有吃饭超级快的人,似乎只需5分钟,他们就能解决一顿饭。速度点餐、速度吃饭、吃完走人、投入工作,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啊~其实吃饭太快
2024-06-28 10:57:00
协和医生揭示:糖尿病不再是富贵病,而是贫穷病、无知病
糖尿病已是公认的健康大敌。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器官,如果不加控制,最终会给身体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曾经,它在欧美的患病率最高
2024-06-28 10:52:00
没学过医,也能防控糖尿病!超详细的饮食运动指南出炉!
很多糖友都表示,控糖知识很枯燥乏味,大多是专业术语,讲的也是深奥的医学知识,这让很多原本就不懂医的糖友表示非常苦恼,今天给大家带来维他狗营养家的经验分享
2024-06-28 10:53:00
不论男女,过了60岁以后,还有这4个表现,最少也能活到98岁
60岁,能走多远走多远,只要天不塌下来,只要腿脚还能向前,就慢慢的走吧,毕竟60岁的光阴,已经是人生的大半,不论男女,过了60岁以后
2024-06-28 1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