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春秋以后的战国时代
...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河西的地方,为魏国所夺。又因为僻处西垂,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到孝公的元年,前三六二年。《史记》上还说“河山以东强国六。……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如今...……更多
哪怕商鞅如此惨死,天下人才依然拥向大秦
...可这两个人,结局似乎也不太好,公孙衍在商鞅之后,从魏国奔赴秦国,很快被任命将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公孙衍的别称,作者注),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于是,他大显身手,率领大秦精锐,向...……更多
秦孝公与商鞅的改革之路,使秦国走向繁荣富强
...秦国,是战国前期比较落后的国家,当时通过李悝变法的魏国,是秦国的东邻,从秦国夺取了河西地区。公元前361年,新国君秦孝公即位,感到外有强国欺压,内有贵族专权,秦国的地位岌岌可危,他决心发愤图强,变法改革,...……更多
范雎入秦:从落魄贵族到秦国相邦的崛起之路
...不怕范雎将来成为第二个魏冉吗?还真不怕。因为范雎是魏国人,《史记》中对于他的人物介绍并不详细:《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从字面...……更多
白起的名声为何这么响
...前,为了打开秦军向东面进军的道路,白起带领秦军打败魏国和韩国共24万联军的一场大战。可以说是完全平定了秦军东进的道路。也是白起在秦军中开始受到士兵尊敬与崇拜的一战。自秦国占领了现今蜀地以来,其强大程度大...……更多
权谋游戏:范雎、魏齐与战国诸侯的较量
战国的时候,范雎侥幸逃出魏国并在秦国获得秦王的信任,最后又被秦昭襄王任命为秦国相国。此时秦国想要进攻魏国,魏国就派使者须贾入秦,范雎趁机报复了须贾,诠释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古话。在须贾离开前,范...……更多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从亲政到统一六国的传奇之路
...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先后打败楚国和魏国,拓展疆域千余里,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重用魏国人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魏国人范雎,削弱贵戚力量...……更多
六国人才为何都跑去了秦国?六国如何防止人才流失?
...寸不烂之舌,为秦国争取了各种国际利益,而张仪本身是魏国人。秦昭襄王时期,范雎入秦,他为秦昭襄王亲政做出了努力,并且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一统天下的策略,要不是私心作祟,秦昭襄王必然可以灭了赵国。秦孝文王...……更多
盘点秦国失败的三次战役
...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魏国。针对秦国的特点,魏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公元前419年,魏军首先在河西的少梁修筑城池,以便屯...……更多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国率先发起了变法。在原魏氏子孙魏斯的推荐下,原本在魏国开启的李悝变法改为发生在晋国全境,西门豹、公仲连仍然在变法中活跃。乐羊灭中山的剧本会变得更加简单,所以一定会触发,吴起经营河西并带起了一只“晋武卒...……更多
为何说秦国的成功,地缘优势也不容忽视
...都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改革运动,除了秦国商鞅变法之外,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等都提升了各国的实力。秦国之所以能够从七国之中脱颖而出、力战群雄,一定程度上还要考虑其地缘优势,秦国地处六...……更多
各国为反击强敌秦国,都做了哪些努力?
...后说服燕国的燕文公、赵国的赵肃侯、韩国的韩宣惠王、魏国的魏惠王、齐国的齐威王、楚国的楚威王,于是六国之君,由赵肃侯牵头,六国都任命苏秦为相,六国在洹水(今河南省安阳河)之上,签定合纵盟约,誓言共同抗击秦...……更多
魏惠王的弟弟公子昂,到底是草包还是大才?
公子昂,也称作“公子卬”,战国时期魏国的王族公子。是魏惠王的弟弟,跟商鞅是老朋友。公子昂的事迹,史书记载不多。由于《大秦帝国之裂变》中演义的公子卬喜好音乐,带着美人行军,让士兵演奏音乐,昏庸无比而且...……更多
为何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还是打不赢秦国
...半壁江山了。”据说魏公子冯掌握了上党,就等于掌握了魏国一半的国力。由此可见,当时的上党是富裕、繁荣、地理位置优越的。 从军事地理上看,上党堪称赵国都城邯郸的门户。此前燕、芝之战,就与上党山脉息息相关。...……更多
...位时间虽不长,但是他凭借张仪的连横之策,一步步蚕食魏国。在外夺回了被魏国侵略多年的土地,在内消灭了甘龙、杜挚等三朝权臣,让秦国的变法没有了任何阻碍,嬴驷是秦国中兴期间一位重要的君主,他起到了一个承上启...……更多
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国家的第一名将,分别都是谁
...秦国第一名将!我们第二个来说说战国第一个崛起称霸的魏国,魏国的第一名将非吴起莫属,魏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除了变法之外,就是因为任用了吴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魏武卒军队,现在河西之战当中...……更多
这位战神帮鲁国败齐国,又帮魏国败秦国,最后被杀
...领着晋国最大最重要的土地,因此实力强劲,魏文侯正是魏国的开国国君,吴起则是魏文侯踏出国门第一步时的前锋。单单打赢几场胜仗,仿佛并不能满足吴起心中的报复,50岁上下他又投奔楚国。历史记载,楚悼王认命吴起为...……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水利工程,为何有两个在秦国
...60余万亩,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2、魏国——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约公元前422年),这表明司马迁认为引水渠为西门豹所凿。而...……更多
马陵一战,魏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战国时期,魏国为了维持自身的霸主地位,为了统一三晋之地,同时也为了弥补13年前因桂陵之战的损失,魏惠王发动对韩国的兼并战。韩国眼见当年赵国的事情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就赶紧去找能帮自己的国家。赵国已经被...……更多
魏国崛起:从三家分晋到霸业初成
三家分晋时,魏国分得了原晋国生产发达、经济力量雄厚的地区,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地区,为魏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和吴起变法,使经济和军事迅速发展。李悝的变法,促进了魏国封建经...……更多
楚国一盘好棋为何下的稀巴烂
...次于齐国。楚国的地形可比秦国好多了,楚国北方的敌人魏国、齐国、秦国、韩国这几个国家根本威胁不了楚国,而南方的蛮夷小打小闹根本拿楚国没一点办法,反观秦国北方有强大的少数民族,西边又是一望无际的荒地,所有...……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的原因
...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秦国国力疲弱,河西之地被魏国侵占,诸侯都把他们当成野蛮之邦,野心勃勃的秦孝公,不满足现状,秦国内部又无大才辅佐,就决定向其他国家求才。人才是抢手货,各国都不敢过分苛刻,士子的...……更多
三晋联盟的兴衰史:从春秋霸主到战国附属
...当年晋国之强。即使晋国已去,继承其最核心部分土地的魏国依然强势崛起。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时期,三晋关系十分密切,共同进退,共同征伐敌国和抵御外敌,非常团结,曾攻占楚国的军事重镇大梁,挺进楚国腹地逼得举国...……更多
聊聊唯一一个以战争命名的时代战国
...将秦军赶到了洛水附近,阻止了秦国前进的脚步,壮大了魏国的势力。但吴起同样不能称作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大败秦军以后他留守河西,做了河西郡守。后又领导了楚国变法,比起军事家,他更像是一个多元工作的政治家。 ...……更多
秦孝公病逝前,做了什么反常的决定
...,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陷入内乱。尤其是河西之地被魏国占据后,秦国几乎被中原诸侯淡忘,昔日的春秋霸主,已经沦落为西方蛮夷。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了改变秦国落后的现状,他向天下发布了诚意十足的《求贤...……更多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
...君位之前,秦国发生了内乱,这时候通过变法强大起来的魏国,趁机派大将吴起一举夺取了秦国最为富饶的河西之地,并且压制的秦国丝毫没有脾气。秦献公继位之后,立志收复河西以及强大秦国,东出争雄的决心已暴露无遗,...……更多
秦献公为秦国崛起付出了什么
...,是为秦简公。此时的公子连为了躲避迫害,选择了流亡魏国,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这一去就是29年,不过也正是有了这段经历,他才能得以回国后,为秦国带去新的希望,因为他在魏国那时正值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的时期,这点...……更多
战国初期魏国称雄中原百年,为何没能统一六国
...会结构,寻求超越其它国家的机会。而在这七个国家中,魏国的实力在战国初期是最为强大的,当初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等人首先在诸国中实施政治改革,魏国通过奖励耕战,兴修水利等方式使得魏国国力迅速增强,一跃成为...……更多
...惨呢?第四名,张仪:武王嬴荡即位后失宠,最终病逝于魏国相位张仪本为魏国安邑人,早年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游历列国后入秦,受秦惠文王嬴驷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连横”破“合纵”,...……更多
秦国三公子:流亡成就的霸业之路
...磨难,被3个流亡公子改变的秦国,最终完成霸业。流亡魏国的秦献公。秦献公,名叫嬴师隰(xi),又被称为公子连,他是秦孝公的爹,虽然不是”奋六世之余烈“中六世的一员,但他对秦国的功绩却不容忽视。公元前415年,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谈及这个话题,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后周政权及后周先后三任皇帝的基本资料。后周始建于公元951年,开国皇帝是后周太祖郭威。后周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
2024-06-11 19:26:00
史学家章太炎,为何说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
引言: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关羽的死亡是三国时代的一件大事
2024-06-11 19:31:00
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为何对他封侯拜将还结为亲家
董卓之乱,对于东汉王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而言,无异于一场雪上加霜的灾难,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陷于分裂的直接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
2024-06-11 19:35:00
刘备曾两次得到徐州,为何每次都没守住
前言刘备,这位三国时代的英雄,曾两次掌握徐州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每次都未能守住。作为一代枭雄,刘备为何屡次在徐州失利
2024-06-11 19:40:00
秦朝吃牛肉可判刑,王翦为何让士兵尽情吃
前言中国古代,牛被视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吃牛肉甚至可能招致严厉的刑罚。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将军,王翦,在秦始皇的禁令下,敢让士兵们尽情享用牛肉
2024-06-11 19:40:00
众多军阀都曾想迎接汉献帝,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前言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汉献帝成了众多军阀争夺的对象。许多枭雄都曾试图迎接汉献帝以稳固自己的权势,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有曹操
2024-06-11 19:50:00
诸葛亮为何不学习技术,再组建一支藤甲兵呢
藤甲兵这个兵种,我们基本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获悉的。当时孟获请乌戈国当帮手,乌戈国派出了三万藤甲兵,刀枪不入,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024-06-11 19:54: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前言西汉时期的巫蛊之乱中,太子刘据在生死存亡之际,毅然起兵抗争,避免了扶苏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据为何未能像李世民那样成功夺权
2024-06-11 19:52:00
吕布杀义父虽然无耻,但丁原与董卓也是一丘之貉
前言权力的交替,家族的倾覆,政治的阴谋,无一不让人惊心动魄。但谁又能真正看清当时人物内心的博弈与抉择呢?又有谁能洞悉其中的惊天玄机
2024-06-11 19:52:00
哪三位隋唐顶尖猛将,都不在李世民麾下
在《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一百零八位,而隋唐演义同样猛将如云。我们常聚焦于李世民身边的英雄,但还有许多猛将未曾为其所用。有人断言
2024-06-11 20:08:00
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描绘了什么春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闲暇中结伴漫游庐山,在登上大林寺游览时,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山下芳菲已尽
2024-06-11 20:08:00
曹操的后代在唐朝穷困潦倒,杜甫送他一首诗成了千古名篇
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沦为他手中的傀儡。公元220年,曹丕公然篡夺皇位,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然而曹操和曹丕恐怕做梦也没想到
2024-06-11 20:03:00
李渊面对玄武门事变为何束手无策
回顾历史,看到唐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作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为何对玄武门之变束手无策?直到尉迟敬德杀到眼前
2024-06-11 20:01:00
开局即巅峰的西晋王朝为何快速衰败
在华夏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有的王朝国祚长久,传承十数位皇帝,对华夏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有的王朝虽然享国很短,却也能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
2024-06-11 20:07:00
杨广玄孙杨慎矜,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
2024-06-11 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