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3: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完全有可能,而且希望极大。

我们首先来看晋国如何避免“三家分晋”。这当然是极有可能的,或者说,只要智伯不作死,他已经走在和“田氏代齐”一样的“智氏代晋”的路上了。

我们假设在公元前453年,大水淹了晋阳城的那个夜晚,赵无恤在绝望中派出的说客张孟谈没有成功接洽到韩虎和魏驹,赵魏韩三家反攻智氏的谋划没有成立,结果最终晋阳城陷,赵氏被智氏屠灭,赵家二百余口被杀,采邑被智、魏、韩三家瓜分。至此,我们开启了一个战国版“三家归晋”的平行宇宙,但是在这个平行宇宙里,智氏远远强于魏、韩。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十年后,更加弱小的韩氏在智氏的欺凌之下崩溃,魏氏则最终和平交接了权力,换取子孙在智氏集团中的合法地位。至此,智氏取代了晋公室成为晋国新的国君。虽然智伯在灭掉赵魏韩三家的时候展现了窝里横,外面熊的态度,不过那明显是为了早日解决内战而在装孙子。在这个平行宇宙里,时间来到公元前406年,这一年智伯的子孙通过殴打齐国获得政治资源向周天子取得了“晋侯”的资质认证。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在和魏文侯主导下的三晋类似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强化自身,获得周王的册封,智氏在晋国率先发起了变法。在原魏氏子孙魏斯的推荐下,原本在魏国开启的李悝变法改为发生在晋国全境,西门豹、公仲连仍然在变法中活跃。乐羊灭中山的剧本会变得更加简单,所以一定会触发,吴起经营河西并带起了一只“晋武卒”队伍对秦国拳打脚踢,图中的韩、魏、赵面积全部囊括为智氏晋国版图,郑国、秦国面对晋国强大的兵威瑟瑟发抖。

因为晋国铁板一块,不存在魏国蛋疼的中空版图问题以及挖空心思坑韩、赵的情况,可以预料的是此时智氏晋国比起魏文侯时代的魏国更加强大。考虑到魏武侯时代的魏国都能和赵、秦、齐三线作战的情况下屹立不倒,这时候的晋国西线吴起蚕食秦国,东线吞掉卫国和郑国是富有余力的,而此时楚国还没有从吴国伐楚中恢复过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时间来到公元前381年。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没有赵国阻拦,平行宇宙的晋国丢掉中山的可能性很小。这时候晋国的目标应该主要还是对宋、卫等泗上诸侯。三晋中最弱小的韩国都有能力灭掉的郑国应该已经被灭了。同理,处在原赵、魏缓冲区夹缝求生的卫国此时也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大致和郑国同期被晋国吞并。

此时期晋国继续变法的内容主要由郑国人申不害带领。在他成为晋国国相的15年里,贵族特权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智侯的集权越发明显。

同期的国际形势,吴起在晋国受到排挤,一怒之下跑到了楚国,但其短时间对楚国的国力提升仍然有限,最重要的成果是楚国对国土南部的“西南夷”的开拓,这一点和真实历史无区别。

齐国也在此时完成了田氏代齐,在齐威王的治下也开展了一轮由邹忌主导的变法,其主要目标是整顿吏治。此时齐国是唯一能对晋国产生威胁的强国,但没有了三晋分裂,齐国打统一下的晋国基本上就没赢过。同时,在晋国咄咄逼人的威势下,齐国和老对手燕国、鲁国、宋国达成了钢铁同盟,一同抵御晋国对泗上领土的贪欲,形成了“合纵”框架。

西边的秦孝公则在疯狂地招揽人才,并成功挖角了被灭掉的卫国公族后裔公孙鞅,在其主导下开始了一轮变法。此时秦国已经有了一些赵氏、韩氏逃难人才(正史中则是智氏的逃难人才)的原始积累。

这种事态下,时间来到公元前365年。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在渡过了继位危机后,新的“晋惠王”将晋国的国都迁到了大梁,正式发起对齐国为首,宋国、鲁国等泗水之上的12诸侯国兼并的号角。

没有了“围魏救赵”,齐国实在想不到怎么能对晋国造成威胁。泗上诸侯的合纵联军遭到了庞涓带领的晋国部队的残酷打击。马陵一战中,庞涓夹道埋伏,将一颗大树砍白,刻字“孙膑死于树下”,斩齐将田忌、孙膑,俘虏齐国太子,一举灭掉了泗上联军20万人,成为小人得志的典范。

泗水之上,晋侯接受12诸侯的臣服,强迫齐侯互相认双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一仗齐国遭遇重大打击,国力衰退,东南部领土被灭掉越国的楚国吞并。兵威强盛的楚威王接棒合纵大旗,继续维持抗争晋国。

秦国此时仍然龟缩在函谷关以西,但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功,并开始在河西一代小动作不断。

也就是说,在这个三家没有分晋的平行宇宙里,到了公元前365年,在这个战国首霸魏国由盛及衰的转点上,统一而更加强大的晋国完全有实力和资本将最大的竞争对手齐国打残,从而基本奠定日后统一的霸权基础。

从公元前365年以后,晋国还需要在以下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做不犯下“齐闵王式错误”(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以达成“一统天下”的剧本触发条件。

野心勃勃的楚怀王会继续对晋国的霸权掀起最强烈的反补,这一次秦国大概率会站在楚国一边。而晋国为了制衡楚国,可能需要纵容在齐国吃瘪后宋国的做大;

地处晋、齐、楚、泗上中间的宋国会接棒原来由魏国负责担任的阴谋中心和纵横发动机角色并在其中反复跳跃,并且会在合适的时机由宋康王搞出一个类似“五国伐齐”的危险举措;

在某一个时间点,会发生类似“长平之战”的晋、秦两国的战略决战,地点假设在蓝田一带,不过这一次国力更强的是晋国,而不是秦国;

同样在某一个时间点,晋国极有可能会进一步的发生“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如果成功则可以保障对其它国家(尤其是秦国)的战斗力优势;

如果晋国在以上四个重要拐点中做出正确选择,那么一统天下的世界比起秦国可能会有效地提前100年左右,至于会不会发生“二世而亡”的这种问题,就无法推断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4: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没有晋阳之战,即使商鞅变法成功,秦国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公元前455年,晋阳城外,晋国三大卿大夫智瑶、韩虎和魏驹身穿锦衣华服站在高地,智瑶意气风发,手指远处晋阳城说:“原来大水真可以毁掉一个国家啊。”韩虎和魏驹嘴上说着,智伯大才,能力
2023-01-29 17:19:00
如果赵魏韩三家合并,能不能统一中原?
...国、赵国、韩国是战国时期的三个强盛诸侯国。三国同出晋国,原本是一家,所以关系非常密切。在战国初期,三国一直互相扶持,同气连枝,所以不管是齐国还是秦国,都吃了三晋的不少亏。不过
2023-05-10 19:02:00
秦国能统一六国一个重要原因,是春秋时期一个国家陷入分裂
...因,就是春秋时期一个国家陷入分裂,一分为三,它就是晋国。晋国在春秋时代位居如今中国华北地区,其国力在当时极其强大,有学者甚至认为春秋五霸中有四位是晋国国君。晋国地理位置极其优
2023-01-08 11:28:00
如果晋国没有被一分为三,秦国连崤函都出不来
...互相兼并后只剩数十。加上两大转折性重大事件的发生:晋国三大卿大夫家族韩、赵、魏共同攻灭执政智氏,瓜分晋公室,自立为诸侯;以及齐国妫姓田氏不断积蓄实力,争取民心,最终篡夺姜姓吕
2024-10-23 12:41:00
如果晋国不分家有可能统一天下吗
晋国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诸侯国,它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多次打败秦国和楚国,只是后来晋国一分在三(赵、魏、韩),实力大为衰弱,秦国才有机会一统天下,如果晋国不分家有
2024-05-18 19:59:00
为何说三家分晋事件深刻影响了整个天下的形势
春秋末期,晋国被赵国、魏国、韩国三家列卿瓜分,史称三家分晋。历史上将“三家分晋”视为春秋之末、战国之始的分水岭,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
2024-05-27 21:06:00
诸侯朝拜天子,为何请求册封三晋为诸侯
...的带领下,鲁国、宋国、卫国、郑国四国的国君,再加上晋国的国君,齐聚洛邑,前来朝拜周天子。此时已经是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数百年的混战之后,当时中原内部,已经不剩几个国家了。所
2024-04-26 20:19:00
三家分晋具有历史偶然性吗
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末期朝政逐渐被“六卿”所把持,而晋国国君的权力和地位也越来越低微。“六卿”指的是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和中行氏,其中以智氏势力最大,后来联合
2024-07-25 20:34:00
三家分晋,晋静公留下的遗言全部应验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是绝对的老大,经常吊打齐、楚、秦三大强国,长时间称霸诸侯国。后来三家分晋,晋国实力一落千丈。公元前376年晋国最后一位诸侯王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标志着称霸数百年的
2023-02-22 16: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