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古代文人的求职之路
...想与抱负,要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蓝图,则更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功名。获取功名,从隋唐开始就有了通途,这就是科举考试。隋唐所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社会制度的重大进步,从此来自社会底...……更多
“遇见”盛唐诗人|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小学素养闯关纪实
...小豆丁们还观察到了诗人李白最爱的月亮的变化。再见·杜甫跟着杜甫游唐朝——豆丁们陪同少年杜甫登泰山,分辨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方向。眼见中年杜甫遭遇安史之乱,四处战火弥漫,让小小的放大镜来点燃熊熊大火。晚年杜...……更多
李白浪漫至极的长醉捞月河-为何李白会对馥郁香浓的湘酒着迷?
...人的诗词歌赋愈演愈盛。著名的酒仙李白就是酒痴,诗圣杜甫曾评价李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不仅爱凭酒作诗,也爱以酒会友,可以说,杜甫与李白之间的感情就是喝出来的。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曾写,\"醉...……更多
杜甫生前穷苦潦倒无人问津,死后数百年却得到宋朝所有人的喜爱
...在地下的宝剑能够放出耀眼的光芒,直冲天际牛斗星宿,杜甫的诗文放射出的光华,又怎么能够被长久的掩藏呢?杜甫生前寂寂无闻,但在后世备受名臣尊崇。他为宋朝文坛注入许多奇闻轶事,也为朝臣熔铸赤子之心,成为砥砺...……更多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的酒量有多大
...些酒之后,我们就来看一看诗仙李白的酒量到底有多大。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里提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大概意思就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写一百首诗。那么一斗酒是...……更多
心中有暖 冬日不寒
...生活都不易,好在我们心中有暖,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成为一首耐品耐读的诗歌,拥有不平凡的味道。 ……更多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所写下的《读》《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这也是六本书首次结集出版。近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作...……更多
李白哪首名作,千年来仍是骂人典范
唐朝诗人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李白一生纵情高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李白一生肆意洒脱,酷爱美酒,无酒不成诗,而唐朝时期有一位大人物...……更多
氤氲书香满校园
...们心目中的“网红”打卡点。中学:与经典对话,过美感人生在中学校园里,各种精彩的课本剧演出让师生们与经典对话,用不一样的方式与文学亲密接触。日前,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读书节启动仪式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好戏。《...……更多
关于杜甫的死因,历史上先后有过如下五种说法:一、醉死;二、饫死,即撑死;三、淹死;四、毒死;五、病死。提出醉死说的,是唐人郑处晦。他说,杜甫晚年漂泊湘潭间,寓居衡州耒阳县时,当地官员都挺烦他。杜甫写...……更多
李白跑去参政了,等待他的是什么
...的。然而很快,他的豪情被他的天真打败,同时也让他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那年,李白五十四岁,他和他的大唐,都青春不再。叛乱爆发前夕,李白带着他结婚才四年的第三任妻子,往来于河南...……更多
红尘陌上,人来人往,谁是真正关心你,懂你的人呢
...没有回头路,唯有调整心态继续向前。那时候,尤其喜欢高适的一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期待着有一天,也能遇见一个真正的知己,彼此有着相似的灵魂,你知我不易,我懂你悲喜,漫漫人生路,并肩...……更多
2022-12-17 21:11红尘
杜甫,“诗中圣哲,笔底波澜”,我国现实主义诗人中毫无疑问的扛鼎者,他在国外比唐代其他诗人更受欢迎,甚至深远地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发展。有人曾说,杜甫之后,再无律诗。的确,杜甫的律诗古来称绝,无人不服。但...……更多
李白的诗作:浪漫主义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子。执青玉杖,辞黄鹤楼。不离五山求仙,尽我一生。”人生游名山,庐山显南豆瓣,画布九重云,影落明湖,青黑光中,金塔前有两道长盾,三根石梁倒挂银河,香炉瀑布遥望,后崖峰峦耸立蓝天,绿影红云映朝阳,鸟儿飞不...……更多
已婚女人嘴硬的底牌,不是婚姻,不是子女,而是这件事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这是唐代诗人高适在他的《赠韦中立》中所写的名言,它深刻地道出了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精神状态,时刻审视自身所犯的过错和错误,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对...……更多
...园区(内含约65家企业)参展。人形机器人“李白”与“杜甫”现场作诗,十公里半径内火点实现精准捕捉,几分钟定制意大利风情高级丝巾,大黑车居然可以护航企业运营安全……展区内,又一批“黑科技”上新,吸引了众人...……更多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你最喜欢谁?他们的代表作有哪些?
...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四大边塞诗人”的代表作有哪些,本...……更多
探访白帝城:巴楚文化融汇 千古诗词流淌
...峙江南,一边巍峨江北,长江自中间滔滔而出,颇有几分杜甫笔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气势。夔门正是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的西口,也就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长江上游之水正是自此入峡。“如果咱们...……更多
为什么李白在宋朝却不受待见呢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一起被郭沫若称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他的诗歌思想深刻,富有预见性。盛唐时期罕有匹敌。艺术性很高,个性特征显著。在唐朝时即享有...……更多
做好“五篇大文章”: 太平人寿以“养老金融”助力健康河南
...推动险资进入河南,加快落实总公司“医康养”战略,提高适老服务水平,助力健康河南,助力健康中国。在“创新推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太平人寿河南分公司做了大量工作:第一,积极推动险资入豫,支持河南地区发展。...……更多
三国时期的一对有才父子:曹操与曹植的文学造诣
...未酬,回想半生戎马,借酒遣怀,心生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连年征战四方,对人才的渴求愈加旺盛,要是能有英雄为他排忧解难该有多好!他一定会为...……更多
天秋月又圆
...真高兴天地间存在这种辽阔而苍茫的景致。彼时,岑参与高适都在长安当官,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他与高适等人相邀出城郊游,同登山上佛塔。登临慈恩寺塔,放眼望去,但见山若波涛,宫观玲珑。即便处江湖之远,依然割不下...……更多
李白与王维:同处一时代却未曾交集的文学巨匠
...者;而王维则信仰佛法,他尊崇当然,享有潜山,在他的人生道路过程里,童真与真实自我是较大的代称,他追求完美的是一种静谧、一种全身心之境,与李白的洒脱昂然彻底归属于2个层级,是相互之间抵触的。所以说,即便...……更多
李白为什么会被妻子嫌弃呢
...代的使命,传承前人的精神意志,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好青年,才能成就更好的明天。我们要始终相信披荆斩棘后方能万木丛生,更要坚信我们的付出终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更多
大将吹牛一流打仗三流,最后靠一文官收复失地
...,很多文人纷纷来到边疆,努力建立功业。李白、李贺、高适等等,都曾到过边境,并写下了不少诗歌。到了宋朝,因为边关守将作战不力,也有一位文人来到了边疆,并成功地打败了入侵的叛军,便是宋朝著名的词人范仲淹。...……更多
“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后一句,是白居易与元稹深厚友谊的体现
...诗人之间感情深厚,举例子的话一定会举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人之间也曾相互写诗祝愿大家,有那么一点小瑕疵的是,杜甫真的很崇拜李白,而李白的偶像却不是杜甫,而是孟浩然,李白曾给孟浩然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更多
单县县委书记耿振华参加第四届微山湖地区县域协同发展座谈会
...水、道法自然”的善文化千古传承,这里是李白、杜甫、高适、陶沔骑马游猎、流连赋诗之地,诗酒无双、千古风流;这里是湖西地委专属党、政、军驻地,红色基因浸润每一寸土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为单县这座古城...……更多
李白最不想提及的一首诗,全篇赞美一名将,结果名将却投降了敌军
...唐诗的代表大家,很多人第一个印象,肯定莫过于李白和杜甫了,出生于701年的李白,有着“诗仙”的美名,他的诗文具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不拘一格,“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然而即便...……更多
唐诗中的李龟年是个什么人
...,也是文人墨客的搭子与知音。王维以《相思》寄语他,杜甫在落花时节又逢他。这便是李龟年。▲《长安三万里》李龟年海报长安城名噪一时的“Rapper”李龟年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唐玄宗开元至代宗大历年间,出身赵郡音乐世...……更多
《庆余年》范闲背诗,背到李白这首庄墨韩才吐血,这诗有何杀伤
...人唬住。接下来,范闲就开始狂背了几百首诗。从李白到杜甫、苏轼、文天祥等,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虽然众人都惊呆了,但顶着文坛巨匠头衔的庄墨韩却故作镇定,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中似的,直到范闲背出了这最后一首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