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游梦天姥吟,一首别开生面的浪漫诗歌〔178〕
...或游仙梦,体裁是“吟”、即歌行体古诗。在体裁上,这首诗又突破了歌行体限制,散律给合,又兼用骚体,内容富丽雄奇,构思新颖别致,句式参差有致,语言酣畅淋漓,笔法潇洒,气势豪迈,充分彰显出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更多
永远的故乡,吟唱的游子
...,或如知己间的促膝长谈,秉烛畅聚。在《百岁老人》这首诗中,蒙土金说起山村里的一位老妇人,如同一位智者,关于时间,她没有什么对抗的想法,只是顺其自然:……她生活的模样以前是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她喜欢房前...……更多
张若虚:被遗忘的唐代诗人与他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人王维、李白、李商隐紧随其后,分别被收录了29、27、22首诗。我们知道,杜甫被誉为“诗圣”,王维被誉为“诗佛”,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们都是唐代文坛数一数二的人物,被收录这么多诗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唐代文坛...……更多
哪位弱女子的诗,杜牧不及王安石难追
...成为诗歌中千百年不变的元素。文人墨客对此写下了数百首诗篇,流传下来的就有百首之多。然而,有一首小诗是一个弱女子写的。这首诗一出版,就令许多名诗黯然失色。真诗百首,不如女子二十言。在这么多的诗歌中,这里...……更多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能被后人评为“七律诗第一”?实至名归
...首,被大众封为神作的诗作,它的名字就是登高。登高这首诗读起来,的确是流畅而又舒顺,难得的是登高这首诗,也有着一种特殊的美感,正因为如此才令登高这首诗,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神作。值得一提的...……更多
郑愁予去世
...蹄声响的印象一直潜存在他的意识里,直到写《错误》这首诗时,马蹄声的意象自然浮现在脑海中。儿时的一阵马蹄声成为郑愁予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痕,闭上眼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那段经历,能听到存在于时空中那种特别清...……更多
柳宗元的孤独诗篇:《江雪》的深远意境
...人的话也能激起我们的连带孤独。但小解接下来介绍的这首诗却是最正版的孤独,不必作者引导,每个读完这首诗的人都会感受到彻头彻尾的寒意,即便在炎炎盛夏,我们也能抗拒酷热。《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更多
杜甫这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其中14个字几乎人人会背
...律诗第一”。无论是在意境的建构还是情感的张力上,这首诗都深深震撼了人们。《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更多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一首最为著名,世代流传,也让他的身份被后人误会,这首诗词便是《题龙阳县青草湖》。图片:诗人漫画二、被误会的诗作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被收录在《全唐诗》中,要知道,《全唐诗》收录的都是出自唐朝时期的诗词...……更多
王勃的《山中》:一首充满秋愁的诗,人见犹怜
王勃最失意的一首诗,通篇没写一个秋字,却满是秋愁,人见犹怜!明说诗歌文化6一、盛唐时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别的时代,文化名人都是一个一个的出现,但是在盛唐,诗人几乎是成群出现的。李白、杜甫、白...……更多
王维写的朴素无华的《相思》,为何传唱千年成为最动人的情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的语言非常质朴,毫无辞藻堆砌,就像平时交谈的语气,但它却能直触心底,给人极大的震撼力。它说的无非就是红色的相思豆原来生长在南国,春天的时候长出多少...……更多
唐朝诗人崔护踏春偶遇绝色女子,写下一首凄美的“艳遇”诗
...体验,表达了一种人人都知道的普遍真理,所以才使得这首诗经久不衰,千年传颂,拥有强大的生命力。03、再寻访离世女子复重生,中进士大唐才子娶娇娘 崔护在城南的庄园门上留下了这首经典的诗以后,便失落地回去了。...……更多
聊聊哪些有写诗癖的古代帝王
...人的衣裳。像舜帝就曾和群臣集体创作了《卿云歌》,这首诗十分有名,北洋军阀时期曾以此诗谱曲作为民国的国歌。歌中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复旦大学从中取了两字作为校名,足见其影响力之深远。上古帝王是否...……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各写下首千年经典,高下立判
...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是29岁的王安石在任满返乡时所做。前两句写出了他的所见所闻,后两句借物咏志。其实这首诗并不难懂,大致意思就是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更多
7岁神童登山写下一诗,短短二十字,却成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
...缭绕,雄伟壮观的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便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站在华山顶上,放眼望去,仿佛只有天空在自己的头顶之上,再也没有其他山峰能够与华山相媲美。这两句诗从垂直的角度出发,用...……更多
聊聊宋朝的“懒”诗人苏麟
...中期是宋代散文最辉煌的时期。在北宋时期的诗集中有一首诗极具有特色,全诗仅仅只有两句话十四个字,也被后世称之为最“懒”的诗人,可仅仅这两句诗却成为了千古绝句,这首诗便是《断句》其作者名叫苏麟,这首诗与范...……更多
...其名,源于写家乡风土时,发现杜荀鹤曾于此地留下的数首诗句。其有诗《送人归淝上》: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杜荀鹤的诗文多偏向关心民间疾苦,是晚唐社会生活的一种缩影...……更多
聊聊王维的禅意诗篇——《鹿柴》
...多诗篇中,有一首被誉为最有禅意的诗——《鹿柴》。这首诗以其简练的文字、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鹿柴》全文如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首句“空山...……更多
孟浩然一首诗惹怒唐皇帝是真的吗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有人说正是这一首诗,葬送了孟浩然的仕途,否则凭借他的才气,必会有所作为。我到不这么认为,即使没有这首诗,孟浩然的仕途也不会太顺,不愿受科举之苦,想走捷径;贵人引荐,却...……更多
才女闻母国遭难后千里救国,写首令人热血沸腾之作,流传2600多年
...国女诗人。她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才女,平生虽只有三首诗存世,但每一首都被收入了《诗经》,后世文人对她的敬仰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许穆夫人的一首经典诗作,诗名《载驰》。当年已出嫁的许穆夫人...……更多
李商隐的哪首诗靠一个字,写出唐朝皇室的丑事
...小李白,在诗歌界也有一定的地位。这个人就曾经写过一首诗,通过诗句讽刺了当朝的皇帝,也正是因为他的这首诗,彻底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虽然李商隐在诗坛有一定的名气,但是他在官场混的却并不如意,一辈子也没能...……更多
...西岭笔录》分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四辑共139首诗,其中70首诗的标题直接用唐诗宋词的句子。在这70首诗的抒写中,黎阳饱满地运用古诗词的音乐美、结构美、节奏美元素,构建起他的汉语新诗的秩序,浮现出他的...……更多
李商隐哪首诗是打破世人偏见之作
...部员外郎。他从桂林出发回洛阳,途经巴蜀期间写下这一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学习这首诗,觉得特别唯美,首先押韵得...……更多
...禁令,不允许僧人在午后外出,贾岛愤愤不平的写下了一首诗表示不满。后来这首诗被韩愈看见了,韩愈觉得贾岛很有才华,于是劝他下山考取功名做官。《新唐书·韩愈传》记载了这段事:“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更多
...山石/突然,一只鸟/牵着一朵白云,从我身边飞过”。这首诗通过“山石”“花草”“树木”“大地”“太阳”“白云”等几个常见物象,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情的意境。 在《林间·光影》里,诗人又这样写...……更多
李白这两首诗,一首因气愤而写,另一首因得意而写
...可轻年少。这首《上李邕》是李白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整首诗歌写得看似不怎么样,读起来也没有朗朗上口的感觉,但是诗中的气势却是大得很。当时李白正处于青年时代,刚刚出川路过渝州(今重庆),顺便去拜访渝州刺史李...……更多
大唐有一位“呆”诗人,3年才写出2句诗,却成了名作流传至今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诗是他写的出色诗歌中的一首,但是,当年创作者首诗时,贾岛可是花了大功夫,也花了许多时间,尤其是第二句,他怎么改都不满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更多
...能力。在第一个实验中,参与者得到以随机顺序呈现的10首诗:5首由知名诗人所写,包括威廉·莎士比亚、拜伦、艾米莉·狄金森和T.S.艾略特;5首由ChatGPT3.5根据这些诗人的风格生成。参与者更有可能猜想AI诗歌是人写的,而他们...……更多
月光坐在石阶上
...充满着深邃与智慧,在语法的提纯上更为真挚而实诚。一首诗,就是诗人身处其中的瞬间感觉,措辞和节奏都是通过深思熟虑后用诗的形式高效而愉悦来完成的。W.H.奥登说:“诗歌无论内容或外在趣味是什么,每一首诗都必须...……更多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成为永恒经典
...加嘲讽: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首诗的前两句,以平静的语气,交代了地点、人物和背景。它将李白墓欲扬先抑,本来只是一堆土,却因为李白的大名,而变得十分重要和神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
2025-07-03 14:53:00
追《长安的荔枝》别光看热闹!这些“古代操作”搁在今天违法!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句诗美得醉人,但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却撕开了这层浪漫面纱
2025-07-03 16:02:00
婺源县中云中学九(2)班王星雨 指导老师:程慧芳第一次觉得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在初一那年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玻璃柜里躺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剑
2025-07-03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