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真实写照。1954年9月,该汽车部队开赴青藏线,执行修筑青藏公路的物资保障任务,辗下了“天路”上的第一道车辙印。70年间,该部队全身心奋战在平均海拔近4500米的雪域高原,常年担负进藏物资运输任务。先后被授予“青藏...……更多
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暨交通变迁与青藏高原现代化研讨会在蓉举行
...与青藏高原现代化研讨会13日在成都举行。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两路”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而四川是川藏公路的核心区域和“两路”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图为与会嘉宾参观...……更多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央视网消息:目前,总台青藏线车队已经来到了青藏公路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来看前方记者庄晓莹发回的现场报道。唐古拉山是青藏公路途经的最高点,平均海拔5500米—6000米。记者所在的位置是海拔5231米的唐...……更多
视频:两路上高原——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川藏线海拔最高兵站:科学训练 新兵克服高原适应难题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高原作战,自古以来就是部队训练的一大难题。初上高原的战士们怎样快速征服高原?高寒...……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两路”精神的时代回响
...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更多
口述丨“我们在海拔4000米处攻坚世界性难题”
...的朱学文研究员领着年轻的陈国靖、曾沛霖、武憼民,将青藏公路铺上沥青路面,那时的条件是何等艰苦。如今,在大数据、AI蓬勃向上的年代,我们又去走前人走了千百遍的路,难道不能用高算力的超级计算机模拟一下,或者...……更多
蜿蜒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是贯通四川与西藏、青海与西藏的重要交通命脉。1954年,两条公路正式通车。70年后的今天,青藏高原的道路建设已从两条路编织成了高原道路网。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更多
...开幕式并致辞。今年是“两路”精神提出10周年,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经中央统战部批准,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会同省委统战部联合举办“两路”精神学习研讨会,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使“两路”精神在...……更多
...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撑。同时,团队系统查明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重大冻土工程病害的发育机制,通过长期监测分析与模拟,揭示了典型病害的发展过程,研发了系列新型病害防治措施,为现役工程稳定性维护和未...……更多
首批47只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3001公里处迁徙
...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7日上午,首批47只雌性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3001公里处,向可可西里中心区域卓乃湖方向迁徙。藏羚羊迁徙是世界范围内气势恢宏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每年,来自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以及青海三...……更多
国道109宗格公路项目跨青藏铁路转体桥首桩完成浇灌
...经验。国道109宗加至格尔木东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地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是支撑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区交通运输质量、内联外通、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快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及项...……更多
...塔尔寺开始,领略青海湖、察尔汗盐湖、大柴旦翡翠湖等高原绝美风景,最后到达敦煌莫高窟感受飞天之美。站在“丝路梦享号”的观景车厢里,草原、戈壁、高山、荒漠……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风光让不少南方来的旅客赞叹不已...……更多
青藏科考:探明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介绍,“冻土冻融灾害与重大冻土工程病害”科考团队在青藏公路沿线开展的冻土病害现状调查,探明了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为解决这些病害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案。并建立和完善了山洪、泥石...……更多
西北研究院俞祁浩荣获首届“全国科创名匠”称号
...术难题,多角度研发冻土路基病害防控关键技术,解决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关键难题;在青藏电力联网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施工中,解决了塔基基坑冻土融化、坍塌建设受阻,冻土基础承载力形成困难等重大难题,成...……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路”精神10周年,也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川藏公路,从成都到拉萨,行程2000多公里,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翻越14座崇山险岭,跨越10条大河激流,横穿8条断裂带,穿...……更多
...西宁10月26日电(记者王金金)这几天,一头在可可西里青藏公路边的高原野狼,靠“乞讨”火了。对此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和管理部门认为,对野狼的投喂也许是“害”,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持距离、尊重自然,...……更多
109国道宗加至格尔木东公路改造工程跨青藏铁路转体桥首桩施工顺利完成
...条件。国道109宗加至格尔木东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地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国家规划的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内,其间连接青海省的十大资源县之“都兰”、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两个重要交通源,是支撑柴达木循环...……更多
...员通道”上面对面、零距离地讲述了青藏铁路人扎根雪域高原,在持续推动高原铁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责任担当。交通设施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青海气候环境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属集中连...……更多
七十年三代人筑梦雪域守天路
...新貌”调研采访活动来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探访青藏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安多养护段109养护保通点。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走进109养护保通点。人民网记者 黄玉琦...……更多
...常使用的一条。东起北京,西至拉萨,从华北平原到黄土高原再到青藏高原,109国道一路跋山涉水、穿山越岭,横跨中国北方多个省份,是连接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之一。都兰县曾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线重...……更多
三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驼队完成运粮援藏重任后,部分驼工追随慕生忠将军修筑青藏公路。直播过程中,张存虎再次踏上老青藏公路,用这样的方式触摸历史的脉搏。离纪念馆不远的地方,还保留着当年驼工们居住过的窑洞,很多驼二代出生在窑洞里...……更多
焦点访谈:天路送氧人
...”,它全长1956公里,其中有960公里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之上。为了保证这条天路的正常运行,许多铁路员工承受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常年坚守在这里。对他们而言,有一种物资重要性几乎就等同于食物和水,这种物资就是氧...……更多
G219国际自驾游目的地高峰论坛在北海举办
...指导下,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主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的G219国际自驾游目的地高峰论坛在广西举办。图为论坛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张锐瑞、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更多
... 董生成 何炳勋2月15日,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牵头承担的《高原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失稳演化机制及防控关键技术》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青海省科技厅专家成果评价。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电科院、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更多
...近六旬的先遣组负责人郭兆元表示:“青海威远路桥扎根高原,奋战青藏高原公路建设市场三十余载,在高海拔地区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相较过往建设的项目,杂查项目所在地海拔更高、路线更长、沿线气候变化较大、生态...……更多
...负责人刘军鹏介绍,同赛高速公路扎毛河特大桥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平均海拔3100米,大桥全长2.08公里,共计35跨,是典型的高墩大跨桥梁。沿线山高谷深、生态环境脆弱,无便道施工条件,本次封顶的10号墩高...……更多
【高质量发展看电信】青藏线上的电信线路检修者
...发泥石流,109国道多处被泥石流冲毁,造成格尔木至拉萨青藏公路交通中断,同时泥石流造成中国电信以及国防干线兰西拉、格那等干线光缆阻断,青藏线纳赤台至雁石坪段400多公里路段与外界“失联”。薛生全团队冒着随时可...……更多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爱国奉献坚守岗位 奋斗实干创造未来
...期,各行各业的人们用辛勤劳动,换来满满收获。在青藏高原,第二次青藏科考正在进行,队员们坚守在极高海拔地区,收获的是珍贵的科研数据。大家通过雷达测厚发现了目前青藏高原最厚冰川,厚度接近400米,对于研究青藏...……更多
...进入主梁施工阶段。同赛高速公路扎毛河特大桥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平均海拔3100米,大桥全长2.08公里,共计35跨,是典型的高墩大跨桥梁,沿线山高谷深、山体破碎。本次封顶的10号墩高151.7米,相当于50层楼...……更多
...汇演节被评为2023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环青海湖体育旅游产业基地获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青藏高原天路之约自驾车线路(三次十佳)、“激情穿越柴达木” 精品自驾游线路(三次十佳)、...……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青岛引航站护航亚洲最大无动力驳船“海洋石油229”顺利完成移泊作业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引航站成功移泊亚洲第一海工驳船“海洋石油229”至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码头,为世界最大在建模块的装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2-16 10:19:00
美国康奈尔大学收藏的圆明园老照片:风景优美,绿树成荫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组圆明园老照片。提到圆明园
2025-02-16 02:34:00
顿涅茨克领导人:顿巴斯锂和钛的主要储量位于解放区域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表示,顿巴斯锂和钛的主要储量位于已经解放的领土上,开发工作尚未开始,还需要进行排雷工作
2025-02-15 20:55:00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朝中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朝鲜国防省政策室长发表谈话,对美军方的对抗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并指出,朝鲜提升自卫力量是遏制敌人挑衅企图
2025-02-15 16:01:00
世界首艘带碳捕集功能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春节假期刚过,一批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陆续取得新进展。近日,在上海市长兴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2025-02-15 11:28:00
宜宾作家散文集《且听风吟》出版发行
宜宾作家散文集《且听风吟》出版发行2月15日,笔者从宜宾市作家协会获悉,宜宾作家李劲峰的散文集《且听风吟》日前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25-02-15 13:02:00
朝鲜国防省:提升自卫力量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新华社首尔2月15日电据朝中社15日报道,朝鲜国防省政策室长当天发表谈话说,朝鲜提升自卫力量是遏制敌人挑衅企图、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2025-02-15 13:52:00
航母战斗群最薄弱的地方是哪里?
提起航母战斗群,很多人往往只注意到编入其中的航母、舰载机、水面舰船和潜艇,却忽视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补给舰。航母战斗群的自持能力如果脱离补给舰
2025-02-14 23:59:00
财联社2月15日电,美国陆军当地时间2月14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陆军将不再允许跨性别者参军,并将停止为军人执行或协助与性别转换相关的程序。/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
2025-02-15 07:33:00
坠机又撞船,美军为何越来越拉胯?
中新网2月14日电(钟新军)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2日,美海军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在地中海与商船相撞。美联社称
2025-02-14 20:54:00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2月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有记者问,据报道
2025-02-14 16:22:00
美国候选防长:10艘航母对上中国,20分钟后一艘不剩
2024年11月,美国防长候选人海格塞斯,在一档热门节目中抛出了一个震撼性的假设:“一旦发生战火,仅需15枚高超音速导弹
2025-02-14 16:39:00
文在寅发声称提拔尹锡悦后悔,朴槿惠会不会就尹锡悦事件发声?
韩国宪法法院2月13日举行尹锡悦弹劾案第八次正式辩论。3名证人围绕总统是否指示逮捕国会议员、警方管制国会原因等问题出庭作证
2025-02-14 16:49:00
一旦美国关闭GPS,全球导弹将会“变瞎”?这是真的吗?
在军事领域,有一种观点认为:一旦美国关闭其GPS,全球导弹将瞬间“失明”。这一论断听起来颇为耸人听闻,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
2025-02-14 17:06:00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RBC-乌克兰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当天凌晨,俄军使用带有爆破弹头的攻击无人机
2025-02-14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