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21 00:21:00 来源:阿宅社会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央视网消息:目前,总台青藏线车队已经来到了青藏公路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来看前方记者庄晓莹发回的现场报道。唐古拉山是青藏公路途经的最高点,平均海拔5500米—6000米。记者所在的位置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这里是青藏公路通向拉萨的必经关口,来到这里距离拉萨又近了一步。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海拔每升高几百米,头疼恶心、胸闷气短的高原反应就更加明显了。这里海拔极高、严寒缺氧、终年积雪,一年当中绝大多数的气温都在0℃以下,最低可以降到零下40℃—零下50℃,异常寒冷。记者看到,在标注了海拔的石碑边上,静静伫立着一座西部军人雕像,默默守望着青藏公路,这是为了纪念和缅怀当年舍生忘死修建青藏线的先烈们,也代表着所有建功西部、扎根高原的军人们。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在现场,记者看到,过往的军车路过雕像时纷纷打开转向灯并且鸣笛,车内的战士们敬礼,用他们的方式向青藏公路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致敬。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70年前筑路大军修筑的公路翻山点,所有的施工区都在永冻雪线之上,工程队在这里修筑出了世界上最高的一段公路。从格尔木修路开始到上唐古拉,其实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筑路队员的体力消耗极大,他们的工具钢锹也磨成了月牙铲,两尺长的铁镐成了拳头镐,还要面对极高海拔的高寒缺氧、长期营养不良和高原病。“死也要头朝拉萨”,这是他们的誓言。就这样,筑路大军在唐古拉山鏖战40天,用不屈的意志战胜了唐古拉。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先人逢山开路,后人誓死守护。环境气候恶劣的唐古拉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代一代的官兵默默驻扎在这里。在这片生命禁区,我们看到了繁忙的唐古拉兵站,往来频繁的汽车兵战斗在泵站、仓库、哨位、运输线、通信线、输油线等工作岗位上的战士们,还有“天下第一道班”等养路人,在雪山之巅共同守护着这条通往拉萨的生命线。沿青藏公路记者探访“天下第一道班”刚才记者在报道中提到了公路道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公路进行清扫、维修等。1954年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后,被称为“天下第一道班”的109道班就一直守护在世界屋脊。接下来,我们就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海拔5231米,沿着青藏公路,记者来到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道班——109养护保通点,这里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道班”。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109养护保通点养护着青藏公路海拔最高、路况最差、工作条件最艰苦的路段,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对于109养护保通点工区长地嘎来说,这段“云端天路”并不陌生,曾经作为运输兵的他行驶在青藏公路。退役后,他加入到青藏公路守护者的行列,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青藏公路109养护保通点工区长地嘎称:“我以前当兵的时候,路况没这么好,现在比以前条件各方面好多了,路况或者是大型机械比以前好多了。”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随着往来青海、西藏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许多人在翻越唐古拉山时会感到不适,道班设立的服务区便成为唐古拉山上的“爱心驿站”,为过往人员提供免费的炉火、开水、氧气。今年3月,109养护保通点也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青藏公路“守护者”的工作日常

青藏公路安多养护段负责人万常兴称:“近年来,我们设立了司机之家、爱心驿站,为过往的游客和司乘人员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全力在咱们雪域高原上为大家带来一份温暖。”川藏兵站部某大站:弘扬“两路”精神争当保障先锋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川藏线。如今,川藏公路的大项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曾经靠人力开山架桥的年代已成为历史,但“两路”精神始终在一代代官兵中传承。近日,川藏兵站部某大站就通过组织辅导授课、参观红色历史遗迹波密红楼、观看舞台剧等活动,激励官兵练强本领,不断提升保障能力,争做川藏线上的保障尖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曾经,长江源区盗猎猖獗,盗猎获得的藏羚羊皮张通过青藏公路发往全国各地,公路两边野生动物无踪无影;如今,大批游客途经这条公路远眺江源风光,路边的藏羚羊、藏野驴或飞奔而过,或徜
2025-03-24 07:15:00
蜿蜒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是贯通四川与西藏、青海与西藏的重要交通命脉。1954年,两条公路正式通车。70年后的今天,青藏高原的道路建设已从两条路编织成了高原道路网。青
2024-12-25 23:00:00
首批47只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3001公里处迁徙
...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7日上午,首批47只雌性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3001公里处,向可可西里中心区域卓乃湖方向迁徙。藏羚羊迁徙是世界范围内气势恢宏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每年,来
2024-05-09 00:01:00
...真实写照。1954年9月,该汽车部队开赴青藏线,执行修筑青藏公路的物资保障任务,辗下了“天路”上的第一道车辙印。70年间,该部队全身心奋战在平均海拔近4500米的雪域高原,常
2024-08-23 21:35:00
国道109宗格公路项目跨青藏铁路转体桥首桩完成浇灌
...限公司承建的国道109宗加至格尔木东公路改造工程项目跨青藏铁路转体桥首桩顺利完成浇灌,标志着该项目今年复工复产工作的全面展开,为该项目后续大面积桥梁桩基施工积累了经验。国道1
2023-02-22 17:43:00
109国道宗加至格尔木东公路改造工程跨青藏铁路转体桥首桩施工顺利完成
...限公司承建的国道109宗加至格尔木东公路改造工程项目跨青藏铁路转体桥0#台桩基顺利完成浇灌,为该项目后续大面积桥梁桩基施工积累了经验,也为今年国道109改造工程施工快速推进,
2023-02-23 11:03:00
...三公司处获悉,由该公司承建的国道109宗格公路项目上跨青藏铁路转体桥主墩桩基顺利开钻,标志着该项目上跨青藏铁路转体桥涉铁施工正式拉开序幕。上跨青藏铁路转体桥是国道109宗格公
2024-04-29 04:40:00
国道109宗格公路项目跨青藏铁路桥首墩完成浇筑
...日,由中国中铁七局三公司承建的国道109宗格公路项目跨青藏铁路桥首墩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该项目跨青藏铁路桥下部结构墩柱施工拉开序幕,工程建设从地下转为地上。国道109宗格公路
2023-06-08 12:13:00
口述丨“我们在海拔4000米处攻坚世界性难题”
...的朱学文研究员领着年轻的陈国靖、曾沛霖、武憼民,将青藏公路铺上沥青路面,那时的条件是何等艰苦。如今,在大数据、AI蓬勃向上的年代,我们又去走前人走了千百遍的路,难道不能用高算
2024-01-05 15: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传递中秋温暖与诗意 《书香映月・诗韵融情》中秋诗会为“书香海淀”添彩
9月28日晚,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灯火璀璨、诗意满盈,《书香映月・诗韵融情》中秋诗会在此圆满举行。这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中秋文化盛宴
2025-09-29 10:3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今年10月1日起,钟山风景名胜区交通优化提升措施正式实施。该措施以金陵STYLE、紫金·钟爱里两个游客集散中心和苜蓿园
2025-09-29 07:08:00
“太感谢你们了!特意上门来帮忙,还这么耐心,真是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难题!”客户王先生紧紧握着建行牟平支行工作人员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激
2025-09-29 07:37:00
南京蓝,南京燃
8月17日晚,“苏超”第九轮南京队对阵盐城队,众多球迷在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观看赛事直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冯芃 段仁虎 王璠 沐剑平 摄9月6日晚
2025-09-29 07:42:00
与历史文明对话,开启“宝藏南大”的奇妙之旅今天,一起走进南京大学里的“大学”南报网讯(记者何洁)由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幕前夕
2025-09-29 07:42:00
机器人“医生”雍宁和印钞“匠星”马立项入选首批“大国工匠”,南京“双星争辉”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
2025-09-29 07:4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昨日,市发改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2025-09-29 07:4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郑毓欣)东盟国家是厦门的重要贸易伙伴。记者近日从厦门海关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厦门市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132
2025-09-29 07:45:00
西安的赵先生前些天过高速时,意外发现用了10年的建行卡ETC设备突然失灵,通过致电建行热线和柜台询问得知,建行与ETC合作终止
2025-09-29 07:45:00
广州番禺警方通报一起内部路车祸:致1死1伤 肇事司机被控制
9月28日,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9月27日21时40分,广州番禺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在小谷围街道中环东路附近某生活小区内部道路
2025-09-29 07:46:00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已成为城市生活的常见景观。电动车上外卖箱还在,但手机里已经没有待派送的订单
2025-09-29 07:46:00
城市生活,熙熙攘攘。一些看似琐碎的“身边事”,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华商报《法治周刊》陆续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官
2025-09-29 07:46:00
“跨越印度洋的文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
2025年9月26日至29日,“跨越印度洋的文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2025-09-29 08:01:00
中外友人共做月饼!烟台文化交流飘香迎中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通讯员 王云竹 许洁依9月28日下午,由烟台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芝罘区委宣传部主办,烟台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外文化交流面对面”中秋活动在烟台巧媳妇爱缇慕工坊举行
2025-09-29 07:36:00
江西19岁小伙带38位老人“看世界”(图)
一名19岁的大学生利用暑假直播,挣钱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38位平均年龄77岁的老人踏上旅行之路。这名江西宜春男孩的暖心善举在网络上引发刷屏
2025-09-29 0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