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华水塔”生机盎然 三江清水滋润华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24 07:15:00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千层汹浪滚,万叠峻波颠”……在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青海,每年有600亿到900亿立方米优质淡水从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之间奔腾而下,滋润着华夏大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始终高度重视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青海牢记嘱托,承担起“中华水塔”守护人的重大责任,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三江源。伴随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藏羚羊、雪豹等过去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频繁现身,山清水秀、稳固丰盈的“中华水塔”生机勃勃,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以严治水 守护好“中华水塔”

三江源,源起冰川,因水得名,从这里向下游输送的清洁水分别占长江、黄河、澜沧江水资源量的2%、49%和17%,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十四五’期间,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相继落地施行,让江源保护亮出利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说。

3月份,长江源依然春寒料峭,青藏高原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银装素裹。一抹“藏青蓝”划过无人荒野,可可西里巡山队正在进行每月一次的大规模巡山。

“我们的巡护范围已逐步扩大到整个长江源区。”青海省公安厅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公安局局长阿旺旦巴说,“经过近30年的严格保护,2009年至今,可可西里再无盗猎枪声。”

一包糌粑,一壶奶茶,一匹好马,长江源头附近的牧民龙周坚措已经当了8年的河长:“村里49名河湖巡管员负责周围15处河湖,每个月巡护两次。现在河道里的垃圾不见了,5、6条曾经断流的小河居然又回来了。”

青海从省到村共有5750名五级河湖长,覆盖了三江源、青海湖、黑河等全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仅在2024年,河湖长便累计巡护超过11万人次。

“如今的江源,所有的河湖都有了守护者。”青海省水利厅副厅长王永祥说,“青海还出台了水资源刚性约束、节约用水等制度,确保‘中华水塔’丰盈。”

监测显示,近年来青海向下游输送水量呈增长态势。2015年至2024年,青海平均出境水量达722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增加了21%;近5年,三江源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309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过去一年,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的保护治理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展排污口“查测溯治”,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和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界立标……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生态

伴随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推进,家住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热情村二社的才仁尼玛,从牧民变成了生态管护员,不仅每个月有了1800元的固定工资,也有了更多观察家乡的机会。

“巡护中,我用镜头跟周围的山川湖泊、野生动物‘对话’,当我们‘四目相对’时,我感觉自己也是这山山水水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名生态管护员。”才仁尼玛说。

如今,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的冰川、河湖和草场,像才仁尼玛这样的生态管护员已经超过1.7万名。从过去的草原使用者到现在的江源守护者,他们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成为国家公园名副其实的主人。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面积从试点的12.31万平方公里到扩大到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性保护。

同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理保护原则,针对体制试点范围内10多个保护地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旧疾”,国家公园进行了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完成了“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

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高水平推进,青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国家公园面积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

曾经,长江源区盗猎猖獗,盗猎获得的藏羚羊皮张通过青藏公路发往全国各地,公路两边野生动物无踪无影;如今,大批游客途经这条公路远眺江源风光,路边的藏羚羊、藏野驴或飞奔而过,或徜徉觅食,有时离公路仅十几米远。在藏羚羊迁徙产仔季节,当地还会专门指挥往来车辆为藏羚羊群过马路让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藏羚羊从“濒危”降为“近危”,雪豹从“濒危”降为“易危”……以水为邻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较20年前增长了2到3倍。“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使得‘中华水塔’更加稳固。”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说,青海建成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指日可待。

在长江沿线,土著鱼类更多了,“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美景在沿江省市频频出现;在黄河两岸,万余只白天鹅来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栖息越冬,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处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

科技赋能夯实“中华水塔”生态底色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是全球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青藏高原暖湿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趋多,水旱灾害风险更多、挑战更严峻。如何持续守护好江源,保障下游水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之技术手段有限,在三江源乃至青海全省开展系统性环境监测一直是个难题。2016年,青海开始建设“生态之窗”远程观测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千里之外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切换画面,就能实现对境内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实时监测。

从最初的6个观测点位扩建到现在的76个观测点位,“生态之窗”将“中华水塔”的大美风光逐帧呈现,积累的珍贵画面和相关数据,也被科研人员逐步应用到江源气候、生态环境分析研究中。

位于三江源头的玉树州不仅组建了由高空瞭望视频摄像机、实时传输专网和统一管控平台组成的生态监测系统,还实现了对重要河流、重点流域以及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实时监控和水体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报。科技力量的投入让玉树州水生态持续向好,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欧亚水獭频频在市区河道出现。

2024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布卫星“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综合监管体系技术规范、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地方标准,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进行长期、连续、系统的监测,一张筑牢生态安全的“空天地”守护网在三江源徐徐展开。

科技知识也在悄然影响当地牧民的生态理念。“现在道路通了,科技也发达了,有很多专家来三江源科考。我也想知道,家乡的水源地为什么变多了?远处的冰川为什么会融化?”2016年,玉树州牧民巴洪加罗组建志愿者队伍,对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聂恰曲开展水源观测。

这支以长江源区古冰川遗址“索布查叶”命名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目前有140多人,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他们对索布查叶古冰川周围767处水源、125个湖泊、70个不冻泉进行了位置、水深等多组数据的记录。“我在长江源长大,保护和了解家乡的山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巴洪加罗说。

从人力巡护到科技守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在三江大地不断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三江之水碧波荡漾,养育着江源众生,也滋润着华夏大地。

(新华社西宁3月23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4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热解读|为保一江清水 总书记再提这一“重中之重”
热解读“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6月19日,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特别强调。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对青海提出“保护‘中华水塔’”的
2024-06-23 08:31:00
“中华水塔”青海三江源源头成功实现5G网络覆盖
...澜沧江源头(扎西齐哇)的成功架设,标志着“中华水塔”三江源源头成功实现5G网络覆盖,开启了三江文明发源地与世界连接的新篇章。图为长江源头。(资料图)孙睿摄据介绍,青海省玉树州
2023-08-09 18:16:00
北京—玉树合作交流推介会举行 签约总意向金额约26亿元
...北京—玉树合作交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全面对外展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玉树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和国家清洁能源普惠区的建设成果。推荐会签约总意向金
2024-03-15 22:37:00
守护“中华水塔” 低碳计划助力书写“绿色答卷”
...硕成果。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谢群松。人民网 张启川摄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祥地,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的美誉,在自然生态保护、固碳增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绿色答卷”篇
2023-12-21 21:54:00
总书记两会关切事|三江源头的守护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誉,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16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
2024-03-02 20:48:00
纪录片《守护中华水塔》稳居8月热播榜第八名
...三集,每集时长25分钟,深度聚焦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通过高清镜头和生动叙事,揭示了这一生态宝地的独特魅力与面临的保护挑战。纪录片不仅展示了三江源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
2024-09-12 18:38:00
...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和草原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会签《关于建立“中华水塔”守护人+公共利益代表行政执法与公益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
2023-06-16 06:46: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平均海拔4500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园区党委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克服困难、有效保护
2024-07-01 12:10:00
透过镜头看大美中国 大江南北生机盎然
央视网消息:盛夏时节,绿树浓荫、水草丰茂,大江南北处处生机勃发。重庆:武陵雄两岸 酉水漾碧波这里是位于重庆秀山的大溪国家湿地公园。青江如带、山如玉簪,在蜿蜒的酉水河中泛一叶轻舟,
2023-07-02 11: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科技服务业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备受关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
2025-10-15 10:44:00
“场外预制好管线,现场拼一拼就成,既安全又省事!”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王岗采油管理区通10注采站员工,在王140区块三相分离器连流程施工现场
2025-10-15 10:44:0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因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罚款3万元
2025-10-15 10:45:00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成功举办
10 月14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
2025-10-15 10:47:00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技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8:00
南昌至抚州开通2条“站点巴士”线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3日,记者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昌福线唐村线路所施工至2026年1月26日
2025-10-15 07:04:00
问政快报(2025.10.1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3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47条,其中,南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15 07:04:00
南昌跻身增长最快10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0-15 07:04:00
“滴——”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通过5G车载终端,实时接收着智能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地下几百米的煤矿矿井,缘于AI视频分析系统
2025-10-15 07: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
2025-10-14 19:15: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潍坊青州:“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助力秋收“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通讯员 郑秀宝“这阵子一直下雨,道路泥泞,山坡上的蜜桃摘下来却运不出来,多亏了镇上的无人机
2025-10-15 01:05:00
打通“堵点”筑牢“防线”,潍坊消防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续秋雨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秋粮保收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025-10-15 01:05:00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丨唐山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
2025年度唐山市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摄河北新闻网10月14日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今天下午
2025-10-14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