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以来四百年的天下乱世,一统江山,但隋朝的天下,不是隋文帝杨坚打出来的,而是他利用自己的名位和势力从北周皇帝手中“抢”过来的。所以,他即位的第一件事,就要改革旧王朝、旧制度,诛杀反对者,另择一批忠于自己...……更多
武则天的这项发明,中国沿用了千年,世界各国都在效仿
...行不下去。武则天苦恼之余,想出了个办法,她大力推举隋文帝留下的科举制度,扶持寒门世子参加科举,凡是有才之人都给予他们功名。唐朝在隋朝之后,在唐朝,隋文帝创建的科举制度虽然一直在沿用,可是到了武则天这里...……更多
隋炀帝的功过:科举制度的创始与大运河的开凿
...还扩修了京杭大运河。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评价隋炀帝呢?隋文帝杨广原本的定的太子是杨勇。传说隋文帝曾经命令让善于看相的人把所有的儿子都看了一遍,看相的人说晋王杨广必定大有可为。隋文帝不久之后去杨广的府邸时注...……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及各个朝代所沿袭,郡县制的影子几乎贯穿中国历史。而隋文帝创造的隋制,也为汉朝以后的各个朝代所遵循。仅仅三省六部制这一政治组成,就直到帝制快终结时代依然存在。他的余荫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惠及后世数千年...……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造周朝反的皇帝
...。分久必合,结束了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的大混乱。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国家。实行三省六部制、州县两级行政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更多
重读隋炀帝杨广:历史书上说他是一昏君,客观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就是第二个问题,因为杨广无人可用。不得不说,其实在隋文帝的时代,杨坚应该就已经开始考虑人才的选拔问题。因为靠军事贵族和世族门阀毕竟解决不了中央集权后人才多元化的本质问题,所以在隋朝才开始有了科举制度,...……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更多
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答题2023
...:李宁77、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答:武则天78、古时的燕乐最初是在什么场合中演奏的?答:酒宴79、“濠梁之辩”的两位主人公是?答:庄子与慧施80、孔子于哪一年去世?答:公元前479年81、“金声玉振”这个...……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经的科举之后,各朝各代的考试科目都有很大的变化。在隋文帝的时候,科举制度仅仅有“策问”这一个科目,也就是给你一个题目,你自己写解,写好了答案让考官满意,就能当官。而到了隋炀帝的时候,就开设了“十科”,...……更多
...女诗人、女政治家也不少,但是女状元却是鲜有所闻。自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至清末废弃,在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592名文科状元和118名武科状元,全是男性。因为女人考秀才就是犯法,要吃官司,而且弄不好还要砍脑袋。在...……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当今皇帝,也不愿他破坏家族的正统血脉传承。还比如,隋文帝杨坚,对外宣称自己是弘家杨氏的后人,只为了在群臣和百姓心中,自己的身价能高贵一些。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都喜欢攀附名门望族?因为在那个阶级分明、重视出...……更多
武则天在位期间究竟有多少个男宠
...的。除此之外,隋唐时期是非常注重门阀制度的,虽然从隋文帝杨坚来就开始实行科举制,但是实际上,国家大部分的政治资源都被掌握在这些门阀世家手里。所以武则天的出身在他们看来不配当皇帝。所以对于武则天来说她的...……更多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始祖
...位巨星相比,接下来登场的这人就要低调不少了,谁呢?隋文帝杨坚!这人推出的《开皇律》可谓是开创了法制史的新纪元。在它的影响下,曾经那些惨绝人寰的酷刑都被一一取缔,而这正是后人对于他最为欣赏的一点。要知道...……更多
武则天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弥勒佛转世
...教。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隋朝宰相杨达之女,而历史上的隋文帝、隋炀帝都是以崇佛而闻名的。上行下效,当时佛教在社会上蔚为风尚,出身名门世家的杨氏自然是虔诚的佛教徒。父亲杨达死后,杨氏立志一心向佛、终身不嫁(...……更多
隋炀帝杨广被“好色”毁了,他还真不算很昏庸
...昏庸、暴虐成性。可不是嘛,影视剧中的杨广不但霸占了隋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还伙同一干人等杀了自己的兄长、气死自己的父亲,这样的人没有“被雷劈”,那简直就是天理不公。影视作品不可信,那咱们再来看看正史中对...……更多
古代读书人的力量:操控舆论与左右评价
...了自己的最高学府,其力量开始壮大起来;然后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开创科举制,读书人走入朝堂,更是慢慢的形成一支可以左右政局的重要力量。大家细读历史,其实可以发现,在历史上对待读书人态度不好的帝王,他的历史...……更多
大唐宰相裴炎,为何因一封密信被杀
...则天,帮他一起处理朝政。当时夫妻二人,还效法当年的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搞出了一个‘二圣临朝’。平常上朝的时候,李治坐在前面,而武则天坐在后面垂帘听政,陪李治一起上班。如此一来,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就...……更多
历代开国皇帝的祖宗之谜,他们都热衷于做这件事
...也没什么错,毕竟咱们都是炎黄子孙嘛。到了隋唐两朝,隋文帝杨坚宣称自己是关西孔子杨震的后裔,李渊更是有恃无恐,竟然认道家鼻祖老子为祖宗,并追封老子为“唐圣祖”,尊称“太上老君”。再到了宋朝,赵匡胤更是玩...……更多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做了3件事,让他扬名立万
...兴土木,爱好美色,穷奢极欲最终招致民怨,断送了其父隋文帝辛辛苦苦建立的隋朝。这样的隋炀帝,在历史上一直是亡国昏君的角色,其实,杨广在位时并非只是昏庸无道,他的政治生涯中,也有过一些建树。在还未即位时,...……更多
历史上最伟大的九位皇帝,成吉思汗未进前三
...选很主观,在你心目中谁才是最强帝王。第九位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隋朝虽然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但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取代。汉朝灭亡后,年轻的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战乱中,甚至出现了“五胡乱华”...……更多
哪个家族后世出了2个皇帝,11个宰相
...杨忠死后,其长子杨坚承袭父业。而杨坚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文帝。隋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小名那罗延。本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十四世孙也。震八世孙,燕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更多
揭秘中国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
...永昌元年65岁时,还只是一介县丞。然而永昌元年,正是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前一年,朝廷急需大量人才。当年常科只取进士八人,朝廷令开贤良方正、明堂大礼二科,广致人才,应考者千余人。科举放榜时的情景(公有领域) ...……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前言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为推动人才选拔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晚年却要亲自废除这一举国体制?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心酸故事和深刻内情?一、文帝早期重视教育,兴学治国杨坚在位之初,深感到人才的重要性。经...……更多
这三个短命王朝对中国历史贡献最大
...统国家。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统治制度问题。隋朝隋朝从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上台立国,历时三十八年。它结束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拯救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人。它对中国的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贡献很大,特别是...……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的结局
...有的是为人情,还有的只是为了……1.隋太子杨勇杨勇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子,开皇元年被立为太子,但杨勇生性好色,有许多妾侍,其中有位云昭训,特别得到宠爱,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这让文献皇后...……更多
大唐奇女子武则天、杨玉环、萧皇后和韦皇后的传奇人生
...广的皇后,不仅姿色过人并且精于谋略。她的公公也就是隋文帝杨坚曾经和独孤皇后感情很深,但独孤皇后独断专行,曾经为了争宠手段残忍,晚年的隋文帝对其非常失望,几乎是恩断义绝。萧皇后对独孤皇后的结局感到非常惋...……更多
中国历史中的圣人: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兵圣孙武等
...麟角,而且这些荣耀都是后人所公认更是实属不易。文圣孔子,武圣关羽,那么兵圣、画圣、酒圣、诗圣、医圣你知道分别是谁吗?文圣孔子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当然更重的头衔是儒...……更多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宰相之路
武则天玩了一辈子鹰,临了却被张柬之这只老公鸡啄瞎了双眼。其实武则天向来就瞧不上张柬之,她之所以提拔张柬之,纯属是被狄仁杰和姚崇坑了。张柬之的一生很奇特,他如同一束不起眼烟花,在冰冷的库房躺了一辈子,...……更多
独孤皇后:隋朝的铁腕守护者,一夫一妻制的践行者
...坚不敢偷腥,还在整个朝廷树立捍卫原配的风向标。原本隋文帝立的太子是杨勇,因为他贪恋美色,跟小妾生了儿子冷落原配,独孤皇后就很不高兴。杨广摸透了她的心思,把身边的美人全放走了,留下的都是又老又丑的宫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