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致敬“南方麦王”程顺和院士
...:新华日报一生致力于小麦研究致敬“南方麦王”程顺和院士□ 本报记者 张 宣“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研究,不断提高小麦品质,为农民增收做点实事……”4月10日,一生致力于小麦研究...……更多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姚雪青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0日20时20分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程顺和,江苏溧阳人,1939年9月2...……更多
...12日 04版)本报扬州4月11日电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0日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程顺和,江苏溧阳人,1939年9月2日出生。...……更多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加快专用小麦育种
...和稳产是确保我国口粮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其信表示,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世界上79%的小麦主产区受到高温胁迫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也受到气候影响,当前和今后的作物育种面临这一挑...……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盖钧镒、程顺和院士获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培育一粒良种,只为粮丰民富□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张宣 1月5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并进行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共有动物、...……更多
拜师“种子大王” 女大学生跨专业“学农”
...多方面的努力,联系到了我国著名的水稻栽培专家张洪程院士,吴珊同学把她的职业规划书带去了,给张院士当面进行了汇报,张院士也给予了肯定,并且给她指明了一个方向。”在交谈中,张洪程院士为吴珊引荐了全国农业农...……更多
为麦田育种,为农民代言(人大代表在基层)
...见有一些麦种上长出了麦芽——这可不是件好事。“白皮小麦种植‘看天收’的问题亟须解决。”他对育种团队人员说。高德荣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这次他走出里下河的“一亩三分地”来到江苏淮...……更多
...他生前奋斗的南京农业大学,来自全国小麦遗传育种界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汇聚一堂,追思他的爱国精神、治学理念、育人情怀。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吴兆苏先生。“三四十年前,吴先生就...……更多
1646万元,“扬麦46”昨“出嫁”
...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农科院)举行小麦新品种转让签约仪式,“扬麦46”被安徽马鞍山科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1646万元价格竞得,这一价格也刷新了我省小麦新品种转让纪录。据介绍,新品种“扬麦46”是...……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小麦育种联合攻关■ 本报记者 周月光“目前我国小麦单产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单产的提高对总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月6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更多
种源创新“藏粮于技”
...越的抗病性,并且还兼具优质强筋的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刘旭评价说。 攻克远缘杂交的世界难题冰草属植物是小麦的近缘野生种之一,生命力极其顽强,具有优秀的抗旱、抗寒、抗病性。它的穗...……更多
辛集市聚焦“强芯”工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质生产力5月19日,参加2024中国种子大会马兰小麦分会的院士、专家走进新品种选育展区,查看温热带异地选种的小麦长势情况。娄雅坤摄在辛集市马兰农场展厅里的成熟“马兰1号”麦穗。娄雅坤摄5月19日,2024中国种子大会马兰...……更多
盐都专注“盐”字号稻麦育种
...场应用推广,不断延续“盐”系列水稻育种的优势。创新小麦科研育种。多年来江苏小麦品种主要是“扬麦”“镇麦”品种,盐城处于红白小麦品种分界地段,小麦自主育种一直处于卡脖子状态。多年来盐都区农业科研小麦团队...……更多
...、重大品种选育等方面的7项成果上榜。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团队育成的郑麦1860上榜重大品种选育成果,其主要特点是在减肥20%条件下的可与正常施肥产量持平,实现了减肥不减产,为小麦产业...……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攥紧农业“芯片”。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但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超高产品种将促进单产提高,综合抗性更强的品种则有利于克服自然...……更多
...点为培育小麦优良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评价,这些大量未被利用的优异等位基因,对未来的小麦遗传改良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可用于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小麦新品种,未来...……更多
温县:“种”成高地 “麦”向丰收
...“早在2006年6月5日,国家粮丰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李振声院士带领专家组来到温县,对15亩豫麦49-198小麦进行实打验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专家组组长魏义章宣布: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温县设置的15亩豫麦49-198小麦超高产攻...……更多
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取得新突破
...召开的全国小麦抗赤病育种工作推进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透露,我国通过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系统开展育种研究与挖掘育种材料,以及建立全国性协同创新联合体,已攻克了限制赤霉...……更多
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开的2024年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生物育种主题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展开研讨。“随着前沿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生物育种正由经验育种、常规育种向智能育种方向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更多
大数据赋能智慧育种(2023·郑州 世界5G大会 5G变革 共绘未来)
...人工智能等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以“信息技术IT驱动的生物育种发展”为题,介绍了信息技术IT驱动的生物育种的发展进展和趋势,分析了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种业巨头在数字农业方面的布局。...……更多
四川小麦低筋取胜制作的南方馒头更松软香甜
...,产业化基地建设也比较滞后。在鉴评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许为钢介绍,此次选择南方馒头作为评价方向,筛选评价适合于我国南方馒头制作的优质小麦品种,可以调整强...……更多
...域性良种繁育方面具有良好的行业影响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张新友表示。作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小麦种业基础好、优势突出,焦作有底气:上世纪90年代,“温麦”系列小麦种...……更多
...事”的信条,大家喜欢称呼赵洪璋为“赵劳模”。赵洪璋院士的人生历程,用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的话说,就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足为农民,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耕地有限的情...……更多
甘州:小麦试验田开犁播种
...,省农作物优良基因挖掘与利用协同创新基地是经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批准,由河西玉米生物育种及制种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的省级协同创新基地,主要开展农作物优良基因挖掘、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研究,为我省农业...……更多
扬州两麦种入选全国优质品种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全国优质南方馒头小麦品种评出——扬州两麦种入选全国优质品种本报讯 (通讯员 陈以博 记者 丁佐春) 12月1日—2日,首届中国南方馒头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在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由江苏里下河地...……更多
良种一粒重千钧(坚决打赢  “三夏”生产攻坚战)
...地,麦浪涌动,即将收获。这方示范田种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团队培育的郑麦1860。“通过近期田间调查,预计亩产可达1400斤。”基地负责人、永城市益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陈坤说。 郑麦1860是由许为钢团队育成的优...……更多
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
...,又新收集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 中国工程院院士、种质资源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旭:“为什么大家关注种质资源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种质资源携带的优良基因是培育新品种的...……更多
院士巡麦田
...小麦拔节期,3月28日,应南阳市科学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在为农业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后,再次来到镇平县杨营镇白庄村想念农场,查看麦田长势,“把脉问诊”小麦春管。“这样的...……更多
科技加持,小麦育种一年收四代
...集,效率低、准确率有限。现在,在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院士的带领下,运用农业航空遥感技术和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平台,通过无人机和平台搭载多光谱、高光谱、激光雷达仪等各类遥感传感器采集光谱信息,将采集的光谱数...……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种业创新的平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看来,选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中国育种科研事业发展中,南繁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稻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海南是不可取代的。”国家...……更多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一个女人变得“强势”,往往是背后无人可依
你见过那种表面坚强但内心很苦的女人吗?她们的坚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逼出来的。我做咨询十来年了,我真的见过太多表面看似非常坚强甚至很阳光的好女人
2025-02-15 14:26:00
健康地活着你就是赢家,健康就像玻璃杯,一定要珍惜呵护好
人生不过短短3万天,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官厚禄,最终的结局都是殊途同归,都是走向死亡,化成一堆灰,化作一缕青烟。那么
2025-02-15 12:48:00
当你试着不带孙子的时候,其实你和儿子一家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了
人到了一定岁数,盼着儿女成婚,是人之常情。只要他们结婚,我们就觉得完成了人生任务。圆满了。但其实,儿女成婚后,又需要人带孩子
2025-02-15 12:59:00
小S感谢大家悼念姐姐大S
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2日去世,终年48岁。妹妹小S今日发文:“感谢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悼念我亲爱的姐姐熙媛,徐家诚挚的表达我们的敬意。”配乐是《萧邦离别曲》。
2025-02-15 12:59:00
女人对你是否付出真心,“拥抱”时,她的反应,就是最真实的答案
在爱情的世界里,人们常常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探寻对方的真心。眼神交流、言语表达、日常行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我们解读对方情感的线索
2025-02-15 13:07:00
孩子为什么不懂心疼你,从你帮他3种忙开始,就错了
父母有时候很伤心的一点:就是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让父母的付出,好像都是白白付出了,付出给了“白眼狼”一般。而且,父母也很害怕
2025-02-15 13:11:00
小伙相中35岁离异少妇,愿意给50万彩礼,坦言她肤白貌美很会疼人
男人多女人少是公认的事实,很多适龄男青年为了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并且也做出了不少让步。有些男人娶条件一般甚至条件挺差的女人
2025-02-15 13:13:00
五十岁后,不要再和老伴吵架,吵不来想要的生活,也改变不了谁
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的?但其实,气大伤身,有些时候,吵架也改变不了啥。有些事情,你就是再吵,也没啥用。人过五十之后,没必要天天两口子吵架
2025-02-15 13:26:00
《六姊妹》大结局:何家欢成为金融界的名人,最有钱的不是何家艺
何家的6个女儿终于都嫁出去了,刘美心对何常胜,也算有个交代了。只是之后的剧情,几个女儿的生活都不太顺遂。何家喜和闫宏宇结婚后
2025-02-15 13:33:00
为什么60岁之后,能不上班就别上班?看完你就明白了
60岁之后,人的年纪越来越大,体力跟不上从前。再出去工作,有可能会把自己累倒,挣来的钱都不够看医生。那还不如呆在家里养老
2025-02-15 13:37:00
仪式感拉满!渝北30多对新人集体领证
2月14日,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登记结婚。渝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携手渝北区“家和计划”项目组、区妇幼保健院
2025-02-15 13:41:00
无锡经开:家长取快递“丢”了娃,民警相助速找回
近日,无锡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华庄派出所接到一位市民报警,称其在取快递时一转眼自己的孩子就不见了,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已经找了一个小时了
2025-02-15 12:07:00
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
2025年2月4日,新周刊永远地失去了一位亲爱的同事、朋友。她叫吴玉燕,大家都叫她“玉燕”或“阿燕”。她是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
2025-02-15 09:55:00
杭州女孩冰岛吃饭忘买单 网友赶去帮她付了钱
近日,网友@牛郎跑了在社交媒体发文:在冰岛旅游时去一家餐厅吃饭,离开后发现忘记付钱了,请问有没有中国同胞帮帮忙啊……发帖网友姓王
2025-02-15 07:55:00
领证前来场\
“恭喜二位成为合法夫妻”“愿你们以法为约,以情为盟,执手偕行,共筑平等和睦之家”……昨天,一场别具一格的“爱情法考”在杭州市西湖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甜蜜上演
2025-02-15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