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找回现代小麦丢失的基因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9 06: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北京6月18日电(记者杨舒)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将小麦驯化至今,选育和推广了诸多高产优质的品种,但也丢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资源。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程时锋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利用基因组学等前沿技术,解析了上千份来自全球的小麦核心种质资源,找回了现代小麦品种丢失的遗传多样性“宝库”,这大大促进了小麦基因组设计育种的步伐,为现代小麦育种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程时锋介绍,小麦是最主要的全球性粮食作物之一,利用丰富的全球多样性种质资源,加快培育更多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追溯小麦在历史进化和驯化过程中已形成的遗传和表型多样性,构建小麦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所必需的源头数据资源和平台技术工具,是培育新一代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必然之路。

由此,研究团队先后引进了上千份优异的小麦核心种质资源,其中包含百年前收集于欧洲、亚洲和非洲32个国家的827份地方品种。研究团队综合利用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手段,构建了目前最全面的小麦群体基因组变异图谱、表型组变异图谱。研究发现,全球小麦可以分为7个祖先群,而现代小麦品种主要来源于其中两个,更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小麦品种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67%以上的遗传多样性已丢失。这一惊人的发现表明,现代小麦品种资源的遗传背景狭窄,品种单一,选育品种同质化严重,在育种方面的遗传增益潜能极其有限。

随后,该团队利用这些小麦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图谱,进一步开展了小麦性状和基因发掘研究,共发现了小麦氮高效利用新基因、高产抗倒伏新基因、籽粒钙含量高优质基因、抗稻瘟病和叶斑病的新基因等,这些新的基因和变异位点为培育小麦优良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评价,这些大量未被利用的优异等位基因,对未来的小麦遗传改良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可用于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小麦新品种,未来将这些优异基因应用到小麦育种中,培育创新型小麦新品种,将推动我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9日 08版)[ 责编:王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科学家克隆到新型抗条锈病基因
...该技术不需要构建遗传图谱,不需要获得亲本材料的参考基因组,可实现小麦目标基因的快速克隆,并且经济有效。性状关联突变体测序技术克服了传统图位克隆策略对精细遗传作图的依赖性,弥补
2023-08-09 02:44:00
小麦北“硬”南“软”有了科学解释(新知)
...究所研究员张学勇团队联合国内外科学家共同完成。小麦基因组极为复杂,经过长期培育,育成的品种丰富多样。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
2025-02-10 06:45:00
...文。研究团队完成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104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为全球小麦育种界“绘制”了一张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基因位点地图。《科学数据》审稿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描述了第一
2024-07-05 06:56:00
种源创新“藏粮于技”
...到“1”的重要突破。团队还完成了对野生供体种冰草的基因组测序和衍生后代的重测序,不断推动创新种质的有效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利用“小麦—冰草”多粒渐渗系亲本材料,选育出显著增产的
2024-06-12 03:16:00
...项。近三年来,陈锋团队通过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了大量的基因克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克隆出小麦茎基腐病抗性基因TaDIR
2023-01-04 02:00:00
...社深圳5月31日电(记者李晓玲)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与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农海稻”)携手研发的3个绿色高品质超级小麦新
2023-06-01 00:17:00
何以为“粮”
...,我们的优势在于快与准。我们清楚小麦育种所选亲本的基因组特点,知道抗病、耐逆等优良基因散落在哪些种质资源里,通过分子辅助育种选择等技术,可以实现优异基因快速组装和精准选择,从
2024-06-25 09:12:00
...点编辑效率达96%,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子植物两型结实基因组解析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油酸含量高达78%的棉花新种质。近10年,全院共审定新品种434个,育成济
2024-02-03 12:01:00
小麦突变体库创建
...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上。由于小麦基因组庞大,构建高容量、涵盖更多基因变异的突变体库对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非常必要,含有基因变异信息的突变体库可为作物功能基因研
2023-08-22 03:4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