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第一观察|总书记赴陕甘考察,一条文化脉络格外鲜明
新华社讯 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考察调研。行程之中,一条文化脉络格外鲜明:在宝鸡市,总书记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在天水市,考察伏羲...……更多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江西之行的文化足迹
新华社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察看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婺源县千年古村石门自然村。 这三个地方都具有显著的文化标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不久,我们用文化的...……更多
第一观察 | 春节足迹里的为民情怀
本文转自:新华社2月1日至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两天时间,总书记深入城市街区,走进村民家中,察看蔬菜大棚,看看大家还有哪些困难,听听大家新年有哪些打算,分享大家迎接...……更多
...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年轻的身影、悠久的文明、深厚的底蕴,共同构成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更多
...在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区。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积...……更多
...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二是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推进党史...……更多
总书记关心的重大文化工程|存史启智润民心
...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为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作序,指出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更多
...信 传承发展巴蜀文化”专题辅导报告,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汇聚推动广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会上,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曾明以《守护传承中华文脉 推进文...……更多
...创造 在历史中实现进步李亚娟■李亚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为...……更多
为千年蜀道撑起“蓝色保护伞”
...镇七柏村被伐古柏现场测量古柏伐桩直径。罗晨方摄说说总书记考察过的翠云廊翠云廊,就在金牛道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绵延300余里,有着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更多
时政微观察丨保护好“城市的灵魂”
...时代嬗变,更见证了文化的薪火相传。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城市有许多历史记忆,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最宝贵的东西,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破坏掉。”两个多月后,总...……更多
鉴往知来 | 云梦简牍里的文明辉光
4日下午至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考察。在孝感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云梦,地处江汉平原东北部,素有古泽之称。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更多
...文化之美交织,奥运舞台上刮起“中国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的,“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既悠久、又厚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绽放时代光彩的...……更多
【自信之源】汉字润泽
...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何尊之美。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造就了五千...……更多
...三者协同的平台本报记者 施晨露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鼓励推出更多具有较高思想含量或艺术水准、可读性强的精品图书,上海市新闻出版...……更多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凝结着两岸同胞的奋斗和汗水,需要两岸同胞同心共创、接续奋斗,也终将在两岸同胞的接力奋斗中实现。两...……更多
文脉华章丨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与总书记一起守护中华文脉
...厚底蕴。”去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一年间,习近平访古城、探文脉、看非遗,不断探寻...……更多
...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更多
...大繁荣。要把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围绕“赓续中华文脉”等主题深入调查研究,站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握巴蜀文化价值,站位...……更多
...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为我们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如何传承创...……更多
贵州文物“说”①|东汉铜车马:2000多年前的“商务车”长啥样?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穿越历史的长河,...……更多
...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不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更多
...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展现了强烈的文明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多
10月15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福建、安徽考察调研,指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福建,总书记深入漳州、厦门的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考察,要求“扭住建设机制...……更多
...彰显中国精神的新阵地、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条大运河串起沿线古韵新风
...文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进一步指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老运河的方向。水脉连着文脉,古老运河如何串连古韵新风?大型融媒新闻行动“追光...……更多
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并主持召开重要座谈会,前往甘肃途中还来到陕西宝鸡考察。总书记这次甘陕之行,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也是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的一次重要考察。《时...……更多
...成为当前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习...……更多
...传统文化走向社会大众,在新时代中绽放新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唐宫夜宴》《只此青绿》《长安三万里》以时代化创新性的表...……更多
...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2024年元旦前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饱含深情地点赞:“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个在吉林流传百年的婚俗为何“消失”了?
婚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展示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风格和魅力。曾经流传在吉林西部的札萨克图传统婚俗是中华民族传统婚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5-02-18 16:52:00
90后记忆,都知“花瓶姑娘”是骗局,你可能不知道她是如何行骗的
引言下车趋超市,艳阳照眼明。凛凛西风过,悠扬传乐声。寻声将三转,遥遥见残英。 树底迎风坐,衣单气和平。五指拨六弦,满耳清流萦
2025-02-18 16:54:00
季宇长篇新作《不朽》出版
大皖新闻讯 由季宇创作的长篇新作《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近日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该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晚清爱国将领刘铭传在民族危难时刻渡海保台
2025-02-18 19:28:00
十堰市新发现大丰仓记事碑,百年古粮仓再添新光彩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吴世平)近日,十堰市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整理时,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丰仓记事碑线索
2025-02-18 15:01:00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科技高度发达,如今已进化到更高维度?
咱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聊过金星,按照现代人类对于金星的探测,科学界判断金星可能存在过生命,而且很可能进化出了高级智慧,并且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2025-02-18 15:47:00
“网红鼻祖”犀利哥,十年前拒绝走T台宁愿流浪,如今现况如何?
引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的是命运无常,叹息的是漂泊生活何有尽头
2025-02-18 15:57:00
“人穷不砍三种树,后代子孙得佑护”,哪三种树?有什么道理?
老祖宗的智慧,经常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跨越时间和空间,给与我们生活的指导。其中的俗语和寓言,大部分是由田间人民创作并流传下来的
2025-02-18 15:59:00
原创众生不能成佛,原来是因为存在了十种业障
佛的本意就是“觉悟者”,因此又有佛就是自己的说法,佛陀之觉者,有三种涵义:一是正觉,即对于一切的法相都是无增无减的,如实了觉
2025-02-18 16:07:00
雍正驾崩,三朝老臣李卫随之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注
2025-02-18 16:16:00
90年代,一银行女职员3年贪污400多万,为灭口还杀害了情人!
谁人不爱钱财,钱财固然是好的,可以使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可这一定要是靠自己的双手赚出来的。如果这钱是不义之财,这金钱也会立刻变成凶恶的魔鬼将你吞噬
2025-02-18 16:22:00
南京发掘朱元璋女儿墓,发现有活人在里面生活37年
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十五年之间,遂成帝业,开明堂,礼上帝,功云烈矣。然而身在行间,手不辍书,礼致儒臣,深思治道。——《明史纪事本末》在明朝正史的眼里
2025-02-18 16:25:00
77岁还能二指禅倒立?海灯法师去世多年后,徒弟揭开真相:是假的
中国功夫是被李小龙传遍世界,正是因为李小龙的存在,才让很多外国友人了解到我国传统的功夫。其实大多数人都未曾真正的接触过中国武功
2025-02-18 16:31:00
橙友高先生向橙柿互动求助:“我家的族谱前十来页破损比较厉害,时间长久,传了好几代人了。我想问一下哪里可以修复,还想继续传下去
2025-02-18 08:41:00
杭州花圃东门石头上写的是啥?花港管理处回复:是古代乐谱
不知道是什么字体 也不知道怎么读橙友“139××××1090”向橙柿直通车反映:在杭州花圃东门看到很多块碑刻,里面的文字大部分都没见过
2025-02-18 09:11:00
黄葛树丨董运生:土生土长
土生土长文/董运生正月初二,山上的雪还很多,我和四叔顺着小道走到了老虎庙,方圆几里的制高点。四叔比我大三岁,但已有了不少白发
2025-02-18 0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