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盘点古代四大才子,个个才华横溢,第一堪称千古奇才
...家的形象大多也是年少多金、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唐伯虎十六岁时便以第一的成绩考取了秀才,十九岁时娶了第一任妻子。唐伯虎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钦被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晚年精神空虚...……更多
“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
宋神宗元丰二年7月28日(公元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被一群士卒押往大牢。直到当年12月份,宋神宗亲自颁布圣谕,免除苏轼湖州知州一职,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才偃旗息鼓。然而,...……更多
浸润一座城,点亮每颗童心!舞台剧《少年苏东坡》震撼来袭
...坡》在眉山市会展中心进行开演前最后一次联排,该剧以苏轼的少年成长为主线,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故乡情贯穿其中,以“古今对话”的独特方式为观众呈现出鲜活丰满的苏轼,该剧将于“六一”在眉山首演,为小朋友...……更多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更多
当你想不开时,不妨看看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人生犹如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境,有时可能会感到无法承受,想要放弃。然而当我们陷入困境、想不开时,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中那些伟大人物的一生,从...……更多
寻鉴历史“如逢故人”
...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双泉的自然美景,更融入了李光对人生、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同时,李光的《九月二日徙居双泉翌日徐自然使君李申之监郡携酒见过退成古调百三十言戏简二公一笑》《双泉亭》(诗并序)和散文《琼...……更多
...一个与历史互动、与文脉对话的空间。还原苏轼在海南的人生经历碟、盘、盅、铜钱……在专门讲述苏轼在海南时期经历的“居儋功业”展区,记者的目光驻留在一批从儋州桄榔庵旧址出土的文物上。苏东坡贬谪海南、寄居儋州...……更多
九百多年前的春天,苏轼来到铜鉴湖畔
...。定山慈岩院东坡题名(至微堂:奚珣强/陈洁)释文:苏轼子瞻定山风水洞北宋游茂先摩崖题刻(马鹰 摄) 这一次,苏东坡在铜鉴湖畔还留下了《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诗一:“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虚心闻地籁,妄...……更多
“东坡讲坛”第二场明天开讲 专访主讲嘉宾李公羽提前“剧透”亮点
...坡业余爱好方面的成就,更多地从治国理政、家国情怀和人生态度等方面,深刻解读苏东坡,以此来说明:苏东坡为什么千年不朽,人人喜爱?李公羽还“剧透”此次讲座的内容,讲座从历史构成、当代接受、文化基因、思想动...……更多
韩愈的《马说》与历史背景:人才被埋没的苦闷
...出狱,以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在黄州的四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友人的帮助下,买了一块废弃地,除草开荒,掘井筑室,躬耕其中。此时,他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审视自己得失波动、世路巉岩的一生。在此期间,...……更多
“美食家”苏东坡流传的8道名菜,至今仍然出现在大家餐桌上
苏轼,他的身份在人们心目中是文学家?诗人?抑或是一位老饕?这个问题常被提起,让人思考。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年轻二十出头便涉足京都,中举高中,受到欧阳修的赞誉,一时声名鹊起,其诗词被传颂于南北大...……更多
话剧《苏东坡》亮相首届东坡文旅大会
...活动形式,弘扬东坡文化,展现苏东坡的家国情怀、豁达人生、为民意识和文学成就。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将论坛、展览、演出、美食文化体验、文创大赛等活动有机结合,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东坡文化体验,旨...……更多
音乐剧《大江东去》于北京保利剧院上演
...与黄州百姓的深厚情谊,以及其在逆境中依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深受感动。《大江东去》剧照在音乐方面,全剧共精心编排了25首歌曲,巧妙地将现代音乐内核与中国传统音乐表达相结合,展现苏轼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更多
东坡豆腐:一道美食背后的文人雅趣与智慧交锋
...寺的方丈佛印和尚。佛印和尚乃一代高僧,学识渊博,与苏轼常在禅房论道,泛舟长江,吟诗作对,彼此引为至交。一日,秋高气爽,苏轼与佛印乘舟游于长江之上,江风拂面,酒香四溢。二人对饮畅谈,兴致盎然。酒过三巡,...……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古城黄州,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苏轼与黄州颇有渊源,他...……更多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人生海海,聚少离多他们一生唱和诗词七百多首手足之爱,平生一人他们共同迎接命运的风雨也一同擎起了北宋的文化高峰……他们就是宗师苏轼与苏辙这段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也被写进《宋史》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19日晚八点...……更多
苏东坡为啥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于、长于巴蜀大地的苏洵、苏轼、苏辙(以下称为“三苏”),自小受到三国文化的熏陶,自然对三国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再加上史学是三苏蜀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所以三苏写了不少关于三国的...……更多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个刺头赶走,于是苏辙就此被贬出京。在此之后,苏辙和苏轼两兄弟在官场都混得不怎么样,两人都满腹经纶却不懂人情世故,接连遭到贬黜。直到宋神宗驾崩之后,宋哲宗继位,苏辙才又重新被召回。在此之后的八年时间,苏...……更多
音乐剧《大江东去》:讲述苏东坡在黄州的故事
...演。“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东坡人生的转折之点、新生之地。《大江东去》着眼于苏轼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挖掘东坡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寓意,将宋代美学、中国传统审美、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展现黄州...……更多
今夜,谁不忆东坡?《西湖东坡》驻场秀亮相东坡大剧院
...坡大剧院首演。该剧着墨苏东坡18年间,两至杭州为官的人生际遇。他开河修井、疏浚西湖、修筑苏堤,造福杭州。全剧虚实交融,展现了苏东坡“爱西湖、爱杭州、爱百姓、爱生活”的立体形象。《西湖东坡》由杭州文化广播...……更多
三亚举办东坡文化主题讲座
...类社会提供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李公羽借东坡先生的人生经历,告诫青少年要研究一下“失败学”,一生中大大小小的失败和挫折,是任何人也不可避免的。苏东坡顽强的意志与宽阔的胸怀,对于新时代青年正确面对困难和...……更多
马天宇加盟河南卫视奇遇新年夜 于《此心安处》与苏东坡再梦故园
...绪为引,虚实相映,歌舞相和,带我们再次走入苏东坡的人生。 “我见历历浩渺青川,却未曾见,故梦从此远。”马天宇的低吟浅唱间,东坡先生一生身如浮萍的遗憾与无奈跃然眼前,年少离家,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更多
19名师生演员 安徽一高校原创话剧展演
...耗时两年,安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原创话剧《人生到处知何似》近日在安庆市大观区文化馆展演。记者了解到,该话剧以性格豪放洒脱的苏轼作为主角,紧扣苏轼生平,采用多重时空和主题并置的写作方式,分为“与...……更多
...史人文、社会经济的古今观照,阿来将还原一个具有强健人生观、豁达世界观的大知识分子——放达另面的苏东坡。 ……更多
澄迈思源高级中学“东坡学堂”揭牌成立 李公羽讲述苏东坡澄迈故事
...重重困难,“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生楷模。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明反对变法的人,就是苏辙。大宋的才子“愤青”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苏辙也毫不例外的将入仕作为自己的目标。经过几次科举,他与自己的哥哥苏轼如愿以偿,在科举考试中以高分入...……更多
...者谨重,成就或过之。”性格决定苏轼一生坎坷,苏辙的人生则简单平静了许多,苏轼一次次外任、贬谪,苏辙留守家中替他膝下尽孝。兄弟鸿雁传书,谈人生谈诗词。苏辙外圆内方,总是劝哥哥遇事避其锋芒,以求自保。苏轼...……更多
“唐宋八大家”眉山相会 纪念苏东坡诞辰987周年
...三苏祠博物馆开启了“唐宋八大家文化主题行记”,历时两个月先后走访了唐宋八大家其他五大家相关纪念地(馆)。此次“寿苏会”,成立了“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并共同发出倡议。“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更多
梁太后的强硬政策与北宋的失败:宋夏战争的转折点
...北部无定河的诗,唐朝时候非常多,都是感慨战事无常,人生无常,这里是自古闻名的古战场。能在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取得胜利,苏东坡难怪老泪纵横。但是梁太后也不是没有见识的妇道人家。她沉着冷静,并没有被宋朝的...……更多
...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君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北宋 · 苏轼苏轼知杭州时,治理西湖占据了他很大一块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
“直把并州作故乡——回望柯璜先生特展”,2月15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全面展示柯璜的教育事业、社会活动和艺术成就。柯璜(1876-1963年)
2025-02-16 19:20:00
春风初度 莺燕争鸣,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题创作作品赏析
展览前言岁序更新,龙蛇竞舞;春风初度,莺燕争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古代重要经济带、文化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