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被敌军称为“阎王”,无论谁遇到必死无疑
...得逃跑,认为他不同于凡人。起义军甚至管卢象生叫做\"阎王\",一遇到他就立马撤开,就仿佛他能够索命一样。而卢象生之所以会死,都是自己人导致的悲剧,毕竟当时的清军也没有人具备杀他的能力。后金的势力一直在扩大...……更多
明朝文弱书生弃笔从戎成了“阎王”,他一死王朝就灭亡了
...次出击起义军和清军,甚至成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卢阎王”。按理来说,以卢象升这种镇压清军和起义军的阵势看,他很容易就保住明朝,但令人遗憾的是,卢象升在蒿水桥战场上死于孤立无援,被清军一举歼灭。卢象升在...……更多
李任:明朝将领的荣耀与悲剧
...黎利的威逼利诱之下,蔡福最终还是弯下了膝盖,投降了敌军。不久后在黎利的要求下,蔡福跑到了昌江城下喊话,劝李任投降。李任就站在城墙上,大骂蔡福道:“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骂完,李...……更多
明末最后的猛将,一人独挡李自成百万军
...情况下,周遇吉死守不降,他斩杀叛将,亲自率领军队与敌军死战,给李自成造成巨大损失,但最终还是因缺乏粮草而撤守宁武关。宁武关是古代的天险之一,加上周遇吉和城内百姓的坚决抵抗,李自成数十万军队攻打数天都没...……更多
明朝刘聚的军事生涯
...部尚书王骥等人一起过去征讨,经过一番奋力厮杀成功将敌军首领思任发逼到缅甸去避难去。到了正统十三年的时候,面对福建百姓邓茂七和叶宗留所爆发的农民起义,已经使得福建、江西、浙江三个省份都为之震动不已。朝廷...……更多
明朝最可怕的人祸之一,杀良冒功成刀下冤魂
...国商鞅变法后,军功多采用“首级制”,也就是作战时凭敌军头颅的数量来计算军功。这一激励非但没有激励到将领英勇杀敌,而是促成本该被保护百姓成了他们敛财的途径,残杀普通老百姓,既抢了百姓,还可以报告朝廷说消...……更多
张献忠反复背叛明朝,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明朝虽然有着彻底消灭这些叛军的心思,但是真要想歼灭敌军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外部还有清军虎视眈眈,所以明朝便开始招抚这些叛军,想要稳定局势,再腾出手来解决清军。张献忠知道情势不妙,便果断投降,接受了招抚...……更多
攻略西北: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的军事才能展现
...脾气暴躁,有时候连徐达的面子都不给。面对这么一个活阎王,邓愈仍然敢捋虎须。在做湖广行省平章之时,邓愈听说名将常遇春攻克襄阳,这让他有些担心,于是立刻给对方写信:“你驻守襄阳,可一定要注意谨守法度……你...……更多
大明王朝从盛极一时到断崖式衰落,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都没有,又怎么能抵抗入侵者呢?四、天灾人祸俗话说,阎王爷要你三更死,你活不到五更天。明朝的灭亡,也有几分天意的推波助澜。明朝末年,天灾四起。当时整个明朝,都被旱灾寒潮笼罩着。那几年的严寒期特别长,有不...……更多
崇祯崩逝后,他的三个儿子活下来了吗?
...。后来大顺起义军攻克了北京,眼下时局正乱,到处都是敌军,敌军围城水泄不通,偌大的皇宫又岂是随随便便能出去的,崇祯三子终究未能逃出皇宫。待李自成率部众进宫时,明太子朱慈烺“仆地跪迎。”紧接着永王朱慈炯、...……更多
明朝开国元勋朱文正:功高盖主后的沉寂与悲剧
...谅再次来攻时,朱文正让西面的守军放松抵抗,把一部分敌军给放进来。这个时候,再让部下将领带着人,用火器将敌军给通通击毙。在朱文正层出不穷,和防不胜防的计策下,洪都被他守了八十五天。陈友谅知道战机已经延误...……更多
吴三桂从李自成手里抢回陈圆圆,晚年为何又厌弃了她?
...不少军功。最为著名的一件便是,他曾孤身一人深入清朝敌军内部,从皇太极的眼皮子底下抢救出了自己的父亲,也正因此事,吴三桂成为了明朝的道德楷模,大家都称赞他有勇有谋,遵守孝道。 但是好景不长,崇祯皇帝...……更多
2022-12-15 19:25李自成,厌弃,圆圆
萨尔浒战役:明朝衰落与后金崛起的转折点
...进辽东前线,按常理,大军初至敌情不明,首先应当侦查敌军部署、制定详细作战计划、修筑工事。但因朝廷财政吃紧,好不容易筹措的这点粮草军饷,十万大军集结辽东,每天人吃马喂,消耗巨大。万历皇帝要求杨镐迅速出战...……更多
盘点导致封建王朝衰亡的10大罪人
...官王振的话御驾亲征,结果50万明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敌军俘虏。虽然后来他逃了回来,但是此时明朝的大权已经逐步被权臣掌控,皇权受到严重制约。所以才会发生后面的皇帝一个个都不爱上朝,都是为了躲避这帮话语权过...……更多
曹正淳与明朝亲军卫的传奇
...支怎么样的军队。明朝灭亡后,东林党污蔑曹正淳投降了敌军,但是事实却是东林党叛变了,所以后人都认为曹正淳是个坏人,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曹正淳是一个英雄,虽然是个阉人,但是却带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亲军卫。...……更多
北京昌平为何树李自成塑像,又为何搬走
...,一路向南,抵达襄阳。虽然在荆襄地区大顺军成功击溃敌军,但在武昌,阿济格统领兵马追踪而至,围城数重。坐守孤城,实非长久之计,于是李自成放弃武昌,率部向江西转进,其间与敌交锋数次,皆以失败告终,被压制在...……更多
洪承畴:清朝开国功臣与明朝叛将的双重身份
...府颇为不满。当时,为了节省军饷,崇祯帝极力主张速清敌军。为此,他派了很多人去劝洪承畴。崇祯没有想到,这非但没有让明军继续取得胜利,反而直接导致了洪承畴向清军投降。皇太极对洪承畴十分器重,其他皇室成员也...……更多
李自成与孙传庭的终极对决:郏县战役的深远影响
...郏县境内的军民构筑深沟高垒,坚壁不战,想以此来疲惫敌军。然后又派出部分轻装部队,迂回袭击明军后方的战略要地白沙。白沙(河南伊川)是洛阳通往汝州的必经之地。起义军顺利地攻取了白沙,完全截断了明军的后方补...……更多
崇祯穷的揭不开锅了,明朝银子都藏哪了
...经做好了迎接新主子的准备,就是不肯把银子拿出来抵御敌军。李自成在皇宫没找到多少银子,对手下士兵不好交代,于是就把目标转向明朝的这些贵族和官员。李自成下令把大小官员关入大牢,根据官员品级不同,摊派数目不...……更多
卢象升殉国预示着明朝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
...赶紧进城,我凑过去听了他们之间的谈话,叹息道:“卢阎王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竟无一人去往救援,凶多吉少”,另一名赶过来的人说:“还救个啥子哦,我赶回来的那刻,听说人已经殉国了”,周围的人面面相嘘,有人...……更多
卢象升:被起义军称为阎王,用生命捍卫正义与理想
...时期,出现了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起义军戏称为“阎王”,然而,注定悲剧结局的是,他最终却被当时的皇帝崇祯坑死。这个独特的命运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无情讽刺?推辞拜谒阉党魏忠贤祠保住性命1627年,时...……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竟成敌军上宾的传奇皇帝
...瓦剌军围在了土木堡,身份尊贵的朱祁镇一下子就变成了敌军的俘虏。不过朱祁镇反而成了瓦剌太师的烫手的芋头,在杀和留之间左右为难。好在瓦剌太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建议,留着朱祁镇比较好,这样可攻可守,到时候还可...……更多
单独看宋朝和明朝为何觉得两个朝代隔得太远
...不过,当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却又有一个感觉:宋朝和明朝中间只隔了几十年,但是宋朝和明朝却又感觉是相隔很远的朝代,似乎两个朝代完全不一样。从总体来感觉,我们会觉得整个封建社会前后都没什么大的变化,单独看...……更多
崇祯皇帝的遗憾:勤勉却未能拯救明朝
...\"我孙传庭到底是为谁而战\"。这不仅仅是电影情节,在明朝末年,流民四起,边境危机,然国库空虚,崇祯皇帝央求大臣们能拿出钱财救国,结果没有一个人老老实实的捐钱。李自成破进入北京城后,从这些大臣的家中搜到几...……更多
英雄难过美人关,将军战败后宁死不降,敌军派来貌美妃子劝降成功
...一位忠臣大将开始讲起,他能力出众又聪慧过人,在刚被敌军抓获之际,宁死不降,然而之后却难敌美色,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这位大臣便是洪承畴。公元1593年,洪承畴出生在福建的一户普通家庭之中,由于他的家境十分贫寒...……更多
这个王朝灭亡后,百万皇家子孙被赶尽杀绝,只因民怨太深
...子孙几乎被赶尽杀绝,原因确实民怨太深。这个王朝就是明朝,提起明朝是最惨的很多人还会有很多疑问,那么明朝为什么是历史上下场最惨的王朝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惨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更多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锦衣卫去了哪里
...门时,李若琏亲自率领一小股锦衣卫勇士奋勇迎战。面对敌军如狂风骤雨般的攻势,李若琏视死如归,临危不惧。他亲自冲锋在前,手持钢刀大杀四方。虽然寡不敌众,但李若琏和他的亲兵们已拼尽全力,直到最后一人陷落。传...……更多
朱元璋:百战定江南,明朝基业的奠基者
...他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采取灵活的战术,多次击败敌军。同时,他也注重民心的向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争取民心,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业生产等。这些措施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为他的征战事业奠定了...……更多
明朝覆灭背后的血腥真相: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暴行与遗言
明朝打江山的皇帝是朱元璋,这个皇帝大家都很清楚,可是人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不然我国历史上也不会经历这么多朝代了,明朝在朱元璋树上慢慢走上兴盛,但是在朱元璋的子子孙孙辈就逐渐的没落了,尤其是明...……更多
贾瑞映射了谁,王熙凤为什么要设计害了他?
...是韩城最大的官,没办法临危受命,领兵出战,结果大败敌军,瞬间名声远扬。从此,洪承畴连连升官,在原来的上司杨鹤被罢官之后,洪承畴继任了总督职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他摒弃以前安抚的策略,转为全力清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5000年前在今天的河南郑州新郑出生、建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拜祖大典,纪念黄帝
2024-06-14 12:34:00
仰韶时期的彩陶、青铜时代的王鼎、精致华丽的云肩还有媲美“维纳斯”的菩萨雕像……在本集中,美国小哥Jason走进郑州博物馆,透过郑州本地的文物,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古都郑州的辉煌历
2024-06-14 12:27:00
泼墨酣足画天成
宋米芾《春山瑞松》轴如果画家是异想天开的群落,那么水墨便是他们在纸上的宣示。积墨破墨好似娓娓道来,泼墨如一腔冲动的啸傲
2024-06-14 13:02:00
汉文帝进京只有八人,为什么他没被架空
提及汉文帝,大多数人都感觉他的继位之路风平浪静。但实则不然——其实汉文帝刘恒坐上象征权力、地位的宝座的过程,同样是凶险万分
2024-06-14 13:54:00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前言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将军因其骁勇善战而被后人供奉了1300年。然而,这位将军却因在最惨烈的守城战中以血肉之躯捍卫大唐江山
2024-06-14 13:54:00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若能穿越回古代,应该有不少人想回到唐朝吧!大唐盛世的繁荣属实令人向往,想到万国来朝的场景,心中就不免涌上一股自豪。唐朝不只在经济
2024-06-14 13:55:00
何谓文物中的“工”与“巧”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
2024-06-14 13:55:00
聊聊晚清重臣彭玉麟
晚清时期是封建社会势力最后的疯狂,由于国力逐渐地衰退,清政府面临着很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少的官员为了自己安逸的生活而弃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2024-06-14 13:56:00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它与上一集我们讲的清福陵和位于新宾的清永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2024-06-14 13:58:00
年少翻阅《三国演义》,那些生僻字总是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人名,若是夹杂在句子中,还能勉强猜出个大概,但一旦独立出现
2024-06-14 13:58:00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消息传到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调集兵马,进行抵抗。可是,他却在半路上遭到一位武将的截杀
2024-06-14 13:59:00
聊聊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 《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是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堪称世界第一书。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他为文王
2024-06-14 14:00:00
侯景跪请溧阳公主,王思政兵败降高澄
宋子仙受了侯景之命南略钱塘,新城戍将戴僧遏战败出降,宋子仙引兵渡浙江,进攻会稽,邵陵王萧纶奔往鄱阳。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
2024-06-14 14:00:00
东汉时期,朝廷管理各州的官员,一般叫太守,太守的人选,原则上都是当地地头蛇们的代言人。但是朝廷并不想让各地不受控制的发展
2024-06-14 14:01:00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
2024-06-14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