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蔡强离任,保费步入下滑区间,太保寿险“长航行动”将驶向何方?
...落定。蔡强于2021年加入太保寿险并主导了太保寿险的“长航行动”,可以说是太保寿险改革尤其是个险渠道转型的主要操刀者。三年时间,在蔡强的带领下,太保寿险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蔡强主导推行的“长航行动”表...……更多
太保寿险“外脑”蔡强到期离任,去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9.1%
...管理团队共同推进建设高素质的代理人队伍,为寿险的“长航转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太保寿险新一届管理层的选聘将会继续秉持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也会及时跟大家保持沟通。”中国太保管理层当时...……更多
新天地,新航程:中国太保寿险总部大楼正式启用
...力,强化中国太保寿险“赋能型总部”建设,助力公司“长航行动”深化转型向纵深推进。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共同为中国太保寿险总部新职场揭牌...……更多
已连亏13年,小康人寿距离过上“小康日子”还有多远?|每财保
...一路走来的经历,不禁让人唏嘘不已,如今的挑战又来自何方呢?从山顶跌至谷底,“过山车”式的发展史准确来说,小康人寿是由中法人寿更名而来,在2005成立之时,由中国邮政集团与法国最大的寿险公司法国国家人寿保险...……更多
太保寿险潘艳红:去年下半年实施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组织变革
...,组织活力进一步激发。同时,公司承上启下,启动了“长航”二期工程,以组织变革做先导,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持续把“长航”行动向纵深推进。潘艳红表示,目前正在规划的“长航”二期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更多
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启动长航二期工程 新业务模式加快成型
...也是进一步的激发。在会上,潘艳红介绍了正在规划的“长航二期”工程。她表示,长航二期工程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推进:第一个方面是延续一期的多元渠道建设,新业务模式要加快成型;第二个方面是客户中台的建设要...……更多
非上市险企2023 | 寿险公司亏损过半,投资收益分化明显
...家公司中,2023年亏损的公司达到了35家。虽然非上市险企保费收入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增收不增利却是大多数,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亏损142.35亿元。此外,盈利与亏损的寿险公司,在投资收益方面出现分化。图片来源:壹图...……更多
解析2023年七家上市险企渠道端,改革转型行至何处?|每财保
...,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28.6%;中国太保在坚定“长航”转型发展步伐下,2023年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6051元,同比增长46.3%。可见,不少上市险企去年代理人产能均得到大幅提升,也意味代理人能够赚到钱,对其长...……更多
净利同比下降23.25%!A股五大上市险企如何重拾信心?
...在2023年各家上市险企业绩会上,“是金子总会发光”“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会低于5%”“人身险行业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等积极的市场展望信号频频释放。回首过往的2023年,寿险业经历了预定利率下调的洗礼,财险业...……更多
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离职,董事长潘艳红任临时负责人
...管理团队共同推进建设高素质的代理人队伍,为寿险的“长航转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寿险的新一届管理层的选聘将会继续秉持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下一步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也会及时跟大家保持沟通。”中国太保...……更多
收入5.12万亿元 保险业保费增速创四年来新高
...在法律不断完善等背景下,发展空间非常大。2024年路向何方回顾刚刚过去的保险业2023年,“不平凡”成为代名词之一。在着力化解风险的大背景下,利差方面,保险业经历了定价利率调整;费差方面,监管也在强化“报行合一...……更多
国寿寿险202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415亿元
...养老业务快速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有效提升,累计保费收入超9亿元,公司整体积累具有较强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准备金达1.8万亿元。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全年承保老年人等群体超1.6亿人次。持续发力乡村振兴,...……更多
中国太保傅帆谈蔡强是否继续履职:如果有进一步消息,会及时沟通
...的管理团队共同推进建设高素质的代理人队伍,为寿险“长航”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太保寿险新一届管理层的选聘将会继续秉持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下一步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会及时与大家保持沟通。 ……更多
中国太保寿险山东分公司2023年度“诚信服务明星”重磅揭晓
...范行动和诚信品质,充分彰显山东太保人的新风范。深化长航转型,践行长期主义,巩固合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太保寿险山东分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打造“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秉持金融...……更多
...险业将交出怎样的答卷?12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不同于财产险的稳步增长,11月的人身险保费仍在同比负增长中徘徊,当月保费收入同比下降0.67%,为1697.56亿元。不过,以寿险为代表的险种逐渐迎来曙...……更多
聚焦新市民新业态,国寿寿险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根据“两新”细分客群在风险保障缺口、产品险种偏好、保费支出意愿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精准开发普惠型保险产品。聚焦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典型新业态从业人员,开发了“新业态”系列产品,覆盖普通意外、骑...……更多
卖保险有门槛了?百万保险代理人或将分级考
...人寿的“平安最具价值保险代理人(MVP)”、太保寿险的“长航”转型、人保寿险的保险财富规划师、泰康保险集团的健康财富规划师(HWP)。 一系列改革之后,留存保险代理人的产能有所提升。今年,中国人寿三季报显示,个险板...……更多
保费破1700亿,2023年湖北46家人身险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区发布的2023年人身险行业数据中,窥见一二。超70%保司保费规模实现增长,新单业务亮眼据统计,2023年,湖北人身险市场实现规模总保费1752.8亿元,增幅较为明显,同比增长了8.0%。全省46家人身险公司中,约七成以上公司总保...……更多
人保寿险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影响监管质效
...《通报》指出,人保寿险涉及保险业务线操作风险中的原保费收入,印章管理操作风险事件次数、税收操作风险事件,子公司投资账面价值、总经理变动次数等14项数据填报不实的违规行为。人保寿险还面临偿付能力下降、增收...……更多
特稿丨国寿寿险上市二十年:如何让领跑融入自身特质
...性作用。上市二十年,国寿寿险的成长可谓沧海到桑田。保费收入由最初不足1500亿锐增到超6000亿元,内含价值由900亿跃升到1.23万亿,总资产和投资规模双双突破5万亿,服务客户数量从2.5亿人次翻番至超5亿人次,年理赔金额从2...……更多
...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全员实现保费正增长,人身险、财险均有亮眼增速;但受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及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五家上市公司投资端表现均不尽人意,拖累净利。记者统计发现,前三季度...……更多
“报行合一”打乱节奏,前俩月上市险企保费放缓
上市险企悉数披露2月保费数据,头部险企“开门红”表现得以窥见。目前,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皆已发布今年前两个月的保费收入情况。3月17日,记者梳理发现,整体来看,五...……更多
陈东升:拥抱新寿险,迎接行业高质量发展
...90年代水平,在低增速区间逐步发展;近20年全球寿险业保费收入增速不到名义GDP增速一半,且成本大幅上升。而在资产端,全球成熟市场基本都经历了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市场环境,投资收益长期处于低位。中国寿险业在经过高...……更多
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寿险新增保单保费飙升逾27倍
...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约590亿元,较2022年约21亿元,按年飙升逾27倍,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仅次于2016年的727亿元纪录高峰。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新造保单保费强劲增长...……更多
新华保险的危与机
...新的发展阶段。据公告,2023年上半年,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78.51亿元;2023年前7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195.69亿元(未经审计)。自2019年开始,公司总资产开始加速扩张,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20年年末,公司总资产...……更多
抬高保费追加门槛又紧急取消?长城人寿被质疑擅改规则,冤不冤
...改”,其很难接受。那么,长城人寿为何会调整万能账户保费追加规则?宣布调整后,短时间又“反悔”,长城人寿有何顾虑?限制追加保费,长城人寿引不满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一份关于长城金麒麟终身寿险(万能型...……更多
人保寿险被罚款435万:因变相销售已停售保险产品等
...分公司存在的违法违规事实包括:1.团单加保未确认应收保费和保费收入;2.长期险超宽限期应冲回未冲回应收保费和保费收入;3.通过业务展期方式变相销售已停售保险产品;4.通过后台修改核心业务系统数据;5.意外险手续费...……更多
...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至12月,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13%,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4%。多重因素影响下 赔付支出同比增长整体来看,...……更多
青岛保险业去年多收了“三五斗”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原保险保费收入去年前11个月同比增长36.7亿元,有的产品从年头“红”到年尾青岛保险业去年多收了“三五斗” 半岛全媒体记者文鸿飞“2023年1~11月,青岛原保险保费合计收入507.7亿元,其中,寿险收入排名第...……更多
人保寿险及其柳州市分公司被罚 2024-01-19
...司存在的违法违规事实有8项,包括团单加保未确认应收保费和保费收入;长期险超宽限期应冲回未冲回应收保费和保费收入;通过业务展期方式变相销售已停售保险产品;通过后台修改核心业务系统数据;意外险手续费率超预...……更多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小摩:重申华晨中国“增持”评级 目标价11港元
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华晨中国(01114)“增持”评级,目标价11港元,首选的代工生产商(OEM)为华晨及比亚迪(250
2024-06-29 00:09:00
大摩:下调香港电讯-SS目标价至10港元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称,将数码通电讯(00315)目标价由4.5港元下调至4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电讯盈科(00008)目标价由3
2024-06-29 00:09:00
花旗:予移卡“买入”评级 目标价16.7港元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予移卡(09923)“买入”评级,对其开启90日下行催化观察,目标价16.7港元。线下消费疲软将对移卡的总支付交易量增长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2024-06-29 00:10:00
招银国际:中国宏桥属全球铝供应紧张局面主要受益者
招银国际发表报告,恢复覆盖中国宏桥(11.82, 0.14, 1.20%),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7.9港元,基于预测今年市盈率8
2024-06-29 00:23:00
交银国际:重申信达生物(01801)“买入”评级
交银国际(0.26, -0.01, -1.89%)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信达生物(36.8, -2.25, -5.76%)(01801)“买入”评级
2024-06-29 00:23:00
国联证券:首予五矿资源“买入”评级 目标价4.19港元
国联证券(9.640, -0.19, -1.93%)发布研究报告称,首次覆盖五矿资源(01208),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
2024-06-29 00:24:00
民生证券:先进封装设备需求增量有望成为ASMPT主要成长动力
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次覆盖ASMPT(00522),给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收150
2024-06-29 00:24:00
中金:维持信达生物(01801)“跑赢行业”评级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信达生物(36.8, -2.25, -5.76%)(01801)“跑赢行业”评级,24/25收入及盈利预测不变
2024-06-29 00:25:00
华创证券:首予比亚迪电子“强推”评级 目标价49.4港元
华创证券发表港股策略报告称,首次覆盖比亚迪(250.250, 0.75, 0.30%)电子(00285),并给予“强推”评级
2024-06-29 00:27:00
第一上海:维持中国生物制药(01177)“买入”评级
第一上海(0.128, -0.00, -3.03%)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国生物制药(2.67, -0.03, -1.11%)(01177)“买入”评级
2024-06-29 00:28:00
浦银国际:预计必选消费下半年的股价表现可能优于可选消费
国联证券(2.88, -0.01, -0.35%)发布研报称,2024年上半年,从市场表现来看,在基本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2024-06-29 00:28:00
海通国际:维持东方电气“优大于市”评级
海通国际研报指出,维持东方电气(12.44, 0.58, 4.89%)(1072.HK)“优大于市”评级,基于公司2023年订单高速增长
2024-06-29 00:29:00
大和:华晨特别股息超预期 相信是次股价升势将为一次性
大和发表研究报告指,华晨宣派特别股息每股4.3港元,胜于该行预测的1.5港元。该行表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余额总计308亿元
2024-06-29 00:29:00
第一上海:维持恒安国际(01044)“买入”评级
第一上海(0.128, -0.00, -3.03%)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恒安国际(23.8, -0.30, -1.25%)(01044)“买入”评级
2024-06-29 00:29:00
国信证券:关注龙头 趋势不改 红利成长可兼得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前期风格极致化在上周有所中和,大盘风格的短期弱势为权重拖累。本轮白酒快速下跌、大幅跑输一定程度上拖累指数
2024-06-29 0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