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2023年全国保费收入5.12万亿 “控费”或为保险公司2024年首要任务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29 17:2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12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至12月,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13%,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4%。

多重因素影响下 赔付支出同比增长

整体来看,2023年度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人身险保费收入3.76万亿元,同比增长9.9%。

2023年全国保费收入5.12万亿 “控费”或为保险公司2024年首要任务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从公司的情况看,财产险公司2023年原保费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6.73%;人身险公司2023年保费收入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其中寿险业务增速达12.75%。

2023年全国保费收入5.12万亿 “控费”或为保险公司2024年首要任务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人身险保费增长主要是基于上半年3.5%预定利率寿险产品的热卖,随着3.5%预定利率的产品下架,下半年的保费增速回落,下半年的趋势如果延续,加上当前偿付能力承压的影响,2024年的行业整体发展或将遇到较大调整。

虽然年度保费收入稳步提升,不过记者注意到2023年整体的赔付数据产险和人身险均有不小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2022年因为疫情等原因,本身基数并不是正常情况;另一方面也是2023年疫情放开后,社会活动增加的必然结果。

对于人身险方面的赔付增长,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健康险业务结构的调整,健康险业务原本以储蓄性产品、返还性产品为主,重疾险赔付率比较低,现在医疗产品的比例在提升,尤其是短期的医疗险,其赔付的金额呈现上升的趋势。二是寿险方面,如相关统计包括年金、养老类产品给付,可能存在年金、养老等类型产品的给付增加的原因。

2023年全国保费收入5.12万亿 “控费”或为保险公司2024年首要任务

财险方面的赔付支出同样有着不小的增长,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许敏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财产险赔付增加有可能是车险赔付率上升、农业保险遭遇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保险赔付率上升等。

一位产险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表示,2023年疫情影响减轻,各方面活动增加,出险自然相较2022年有不小的增长,叠加去年洪涝、台风、地震等灾害影响,产险企业赔付水涨船高。

以台风“杜苏芮”为例,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掠过菲律宾海岸线,以约每小时180公里的风速登陆中国福建省晋江市。伴随“杜苏芮”登陆,特大暴雨引发了破坏性洪灾。相关研究显示,“杜苏芮”造成总损失约250亿美元。

针对车险方面的赔付,上述人士还认为,“当前新能源车险出险率、赔付率较高,一方面,新能源车本身车辆和零件就贵。另一方面,新能源车辆中的运营车辆(滴滴、出租等)比较多,运营车辆开车里程多,自然出险率、赔付率也就高了。”

新能源车险严禁“一刀切”限制承保

虽然新能源车赔付率高、出险率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对新能源车续保、投保增加阻碍,设置不合理条件等行为不可取。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向各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各有关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各财险公司要对系统内新能源车险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开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调整对新能源车险设置的不合理考核目标。

财险公司近期召开的车险工作座谈会上也有提及新能源车险亏损问题,明确提出,大幅提高新能源车险保费不现实,行业改革须符合社会接受度。

对于如何推动新能源车险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许敏敏认为,还是要在完善定价机制、提升行业能力方面下功夫,对于新能源车赔付率、出险率,财产保险公司应该更好地了解新能源车的风险特征,区别不同风险的车主,实现更精准定价来降低赔付率。

“报行合一”控费先行

虽然2023年整体赔付率上升,但业内人士认为,该现象不必过分担心。朱铭来表示,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以保障功能为主,以前储蓄性、投资性产品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以赔付型产品为主是未来的趋势,且暂时还不存在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他进一步表示,寿险行业未来的经营存在一定的挑战,当前主要集中在费用管理,“报行合一”要求下,寿险控费是第一要务。

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工作相关负责人针对“报行合一”系列行动表示,近些年,人身保险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保险公司费用管理普遍较为粗放,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强化“报行合一”是严格监管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行业算账经营、强化管理的必然需求。

“报行合一”是指保险公司报给监管的手续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是需要跟实际使用保持一致的。其中附加费用包含公司各种管理费用、佣金、税收及其他等支出。当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时,将导致收缴的总保费低于实际应缴的总保费,产生费差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经营。

1月19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列明附加费用率的期限和结构,明确附加费用率即可用的总费用水平,严格规范保险公司向银行代理渠道支付的佣金不得超过列示的佣金率上限。

而自去年开始,已经有多份文件对“报行合一”做出了相关指导,8月,《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下发,强调银保渠道“报行合一”;10月,《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发,针对市场热议的费用管控、销售规范等问题作进一步要求。

据悉,当前,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在保险公司与银行渠道新一轮签约中,销售费用腾挪空间压降,行业算账经营得到强化。

新华保险表示,当前,保险公司使用的预定利率和发生率差异较小。“报行合一”后,定价预定费用假设设计将会更加真实反映实际费用水平,可确保公平合理设计保险产品,优化产品供给。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让利于民是监管推行“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手续费率一致的情况下,“报行合一”倒逼保险公司在专业经营上下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2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寿寿险202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415亿元
...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6415亿元,同比增长4.3%。自2015年开展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以来连续8年被评为A类,信用评级结果保持国内最高水平
2024-01-17 19:01:00
前4个月陕西保险业保费收入613.9亿元 西安保费收入占全省51.94%
...内超过保费收入并无太多异常影响,但要注意的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果赔付支出增速持续高于保费增速,可能会带来较大赔付和经营压力,进而影响险企流动现金甚至对外再投资意愿。 华商
2024-05-29 07:31:00
天茂集团上半年转亏 子公司国华人寿保费增3成亏3.9亿
...司等共计111家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和主要保费大省。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华人寿总资产30,118
2023-09-04 11:10:00
合辑|深交所首家上市银行平安银行怎么了?中国太保“首次下滑”
...了平安银行,此次被行政处罚的,还包括平安旗下的两家保险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正式首发5月17日上午,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首发。根据发行安排
2024-05-20 19:13:00
“银保”发威 上市险企4月寿险保费大涨
...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补充表示,其中的因素也取决于,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方面的持续努力,为寿险业务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健康保险、养老保
2024-05-20 00:50:00
新华保险的危与机
...、内含价值之于险企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内含价值是评估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业务估值的最核心指标之一。通俗地说,内含价值就是在不考虑未来新业务销售能力的情况下,现有公司的价值。它直
2023-10-07 17:21:00
...性“炒停售”告别市场,人身险保费增速回落明显。加之保险公司“开门红”进入关键期,监管出手立规矩,种种因素交织,保险业尤其是人身险业的后续走势备受关注。寿险“元气恢复”保险业最
2023-12-27 00:13:00
保费、净利润、新业务价值等多项关键指标正增长
...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
2023-08-29 17:49:00
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农业保险全面铺开——“咱们种粮心里更踏实了”
...每亩保障额度提高400元。”近日,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为村民们讲解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相关政策。每亩27元的保费,农户只承担两成,其余由财政资金补贴……
2024-06-04 08:0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百年人寿威海中支扎实推进“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百年人寿威海中心支公司多维度、全覆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宣教矩阵
2025-09-22 10:18:00
【多彩新论】在大开放道路上迈开大步伐
贵阳咖啡、正安吉他等文旅产业中的原料进口、产品出口,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制造业产业走出国门……跨越追赶中的贵州,在开放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
2025-09-22 05:46:00
“RWA”“稳定币”投资是陷阱 投资者小心被“装”进去
当“区块链+实体经济”的组合成为创投圈的热词,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也顺势站上了风口。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肆意炒作“RWA”“稳定币”等热点概念
2025-09-22 07:26:00
重罚766.9万!上海金汇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假报出口骗税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金汇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因假报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被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罚款766
2025-09-22 07:57:00
维维股份旗下维维东北食品饮料因逃税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黑龙江)获悉,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因逃避缴纳税款,被国家税务总局绥化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罚款6
2025-09-22 07:59:00
存储芯片持续涨价 产业链市占率、产能居前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一览
财联社9月21日讯(编辑 平方)利好催化下,存储芯片股走强,周五盘中,江波龙、德明利、香农芯创股价均创历史新高。消息面上
2025-09-21 17:32:00
A股下一波的线索是什么?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财联社9月21日讯(编辑 若宇)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中信证券:下一波的线索目前整体的行业选择框架依然是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
2025-09-21 20:44:00
自研主控芯片部署规模将实现放量增长 国产芯片概念股单日涨超12% 本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财联社9月21日讯(编辑 宣林)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日,沪深两市本周共795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按行业划分
2025-09-21 22:49:00
32家冀企进入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32家冀企进入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数量居全国第5位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2025-09-21 08:13:00
老人三百万投资黄金 公司人去楼空 银行托管 保险承保全是骗局
王阿姨在业务员的数次推荐下,将自己与老伴的300余万元积蓄投入一家公司(下称“A公司”),购买了他们宣传的“稳赚不赔”的黄金产品
2025-09-21 08:21:00
平安产险济宁中支:亮相第五届山东牛人健康养殖大会
9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山东牛人健康养殖大会暨济宁市畜牧协会肉牛分会成立大会》在济宁市梁山县成功召开。平安产险济宁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济宁中心支公司”)作为大会副会长单位全程参与
2025-09-21 10:34:00
平安产险枣庄中心支公司:组织开展2025年枣庄市金融教育宣传“金融集市”活动
根据《山东金融监管局 山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 行山东省分行 山东证监局关于印发〈“2025 年金融教育宣传周 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鲁金发〔2025〕29 号)通知精神
2025-09-21 10:38:00
平安产险德州中心支公司启动多场景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筑牢群众金融安全屏障,平安产险德州中心支公司正式启动金融知识普及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2025-09-21 10:38:00
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农机产业贷”护航三秋增产增收
大众网记者 王帅 潍坊报道立秋以后,十月左右正值玉米、大豆谷物丰收时节,农用收货机械类销售进入旺季,经营农机销售的李哥此刻喜忧参半
2025-09-21 12:14:00
工银安盛人寿河北沧州中心支公司以案说险:保险营销陷阱要警惕
河北新闻网讯 在保险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类保险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保障。然而,保险营销环节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如暗藏的礁石
2025-09-21 1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