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公聘用了谁让北洋海军步入黄金期
...11月起支薪。所谓的库平银,是清政府所规定的国库收支银两的计算标准,并无白银实物存在,实际上只是一种“作为价值符号的虚银两”。确定银两的成色源于康熙朝,其成色约为935.374,即每一千两纹银含有935.374纯银。但在...……更多
盘点河北省最南端邯郸市区域内的古县都有哪些
...开皇六年(586)复置,移治古殷城(今山东莘县西南)。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并入贵乡县。圣历二年(699年)复置,移治王莽城(今大名县东北)。开元十三年(725年)又移治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旧府城),并与贵乡县同治。...……更多
甲午战争后,清朝最终被日本榨取了多少赔款?
...军费用150万两,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总共从中国勒索银两达2.3亿,约为当时清政府年收入的3倍。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从中国尽可能地榨取更多的赔款,新任日本驻华公使林董一到北京,便以“库平银成色不足”为由,提...……更多
“怨女三千放出宫,四百囚徒来归狱”的典故
...当众下旨,以“后宫无需三千佳丽”为由,派人准备遣散银两,将宫女放出宫去,恢复自由。当时共有三千宫女出宫,不仅减轻了宫中的开销,并且让单身的男子有了娶妻子的机会。那些宫女也十分感念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四处...……更多
晚清四大名臣留下多少遗产
...最终他留给子孙的财富并不多,根据记载仅有两万左右的银两。曾国藩不仅自身不重物欲,还叮嘱了后代也要尽量坚持这一原则,连同置办他的葬礼,也要以简为主,不仅如此,还特地告诉来参礼的人不携带金银。与曾国藩相同...……更多
...唐,都要归功于他老人家的努力,要不是太宗一手推出的贞观之治,唐朝根本不可能富成那个样子。与此同时,令人欣慰的是李世民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阶级制度的削弱问题上,由此以来更是极大的推动了唐朝...……更多
清朝500两银子就能买官,这居然是皇上认可的?
...官的弊端也是知道的,长此以往,坏处会远远超出收到的银两,所以在最初开始卖官的时候有规定,只有出现军需、海防、垦荒、赈灾、治河这五种情况才能够卖官,为了防止泛滥。而且还规定,这京官中大学士、尚书、侍郎这...……更多
道光身为皇帝为何却说君主不应该有私人财产
...这往往是亡国的先兆。比如清末的慈禧太后,曾想用国库银两报销修葺颐和园的费用,被户部尚书阎敬铭所阻遏。于是慈禧撤走了阎敬铭,把手伸进了国库,来给她修园子,导致军费被挪用,是晚清彻底走向灭亡的导火索之一。...……更多
这位皇帝把充裕的国库分给百姓,宁积于人无藏府库,说的就是他
...仓都堆满了,现在粮食都多得只能堆在外面。而且最大的国库都堆满了金银财宝,现在都找不着合适的地方存放了。皇上听了之后,他没有提出把那些金银粮食都放在自己的私库里,而是选择把多出来的都分给百姓。至今,隋文...……更多
为何李世民晚年会变得昏庸?他昏庸到了什么程度?
...面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国家需要拨款发展生产,所以国库并不是很充裕。于是李世民下令放生了宫廷花园中所养的鹰隼,并且不再收取各地进贡的奇珍异宝,带头节约开支。在他的影响下,长孙皇后也在后宫厉行节俭,从不...……更多
2022-12-22 21:14:00昏庸,李世民,程度
在古代,劫匪不劫这几种人
在古时的我们有很多的起伏,例如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国库已富有到存储三十年的粮食。当然,这也是碰上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后面也慢慢的走向衰败,一个朝代的衰落也伴随着另一个朝代的崛起,但是就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管...……更多
简介明朝官员耿裕
...禄御史田渊以光禄供费不足而拖欠行户物款,要求用国库银两偿还。裕等请求皇帝予以采纳。光禄御史田渊以光禄供费不足而拖欠行户物款,要求用国库银两偿还。裕等认为这样会侵蚀国库,助长舞弊,请明令禁止,得到皇帝批...……更多
明末一年税收超2000万两,崇祯却拿不出100万两的军费
...,但也不可不信。据1973年出版的《明代中叶后太仓岁出银两的研究》一书能明确得知:从崇祯元年至崇祯十五年期间,大明朝的税收是呈阶梯式增长。自崇祯十二年后,明朝每年的税收达到了2000万两白银,且与支出几乎对等。...……更多
2022-12-21 22:40:00崇祯,军费,税收
隋文帝统治时期为何社会经济一度发展繁荣
...隋朝向来将关中地区作为立足之本,关中地区又经常缺乏粮食,需要依靠关东地区来救济,因此杨坚还特意在洛州等地设置了仓库,专门用来储存全国各地用来的粮食。之后又在民间设立了义仓,鼓励百姓捐粮食来防止灾害之灾...……更多
崇祯究竟有多少私产呢
...祯有多少私产呢?通常情况下,每年100万两的税粮折收的银两(即金花银)构成了皇帝的主要收入。而官员赏赐、后宫开销、京师武将的俸禄等都要从这里扣,所以,最后皇帝并不会剩下多少。万历在位时,最初国泰民安,国库充盈...……更多
2022-12-12 14:28:00崇祯,私产
朱元璋开仓赈济难民,为何自己却扮成灾民去乞讨
...查是哪些官员对灾民坐视不管。他查出朝廷给淮南拨放的银两进了某些贪官的荷包,粮仓里的粮食也被贪官贪掉了,灾民真正分到手里的东西很少很少。朱元璋还抓到了贪污的官员,足足有61个,带头贪污的还是5个一品大臣,这...……更多
为啥古代中国这么重视“屯田”
...治区域常受到匈奴的侵扰,匈奴通过与汉和亲,获取朝廷银两与丝织,朝廷也希望用这种方法减少匈奴侵扰。然而事与愿违,西汉与匈奴的矛盾并未缓解,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的边陲地带,更是首当其冲,仅有的人口基本是被征来...……更多
普京亲自下令,要在半年内,开辟出一条,通向中国的粮食出口通道
...京亲自下令,要在半年之内,开辟出一条通向中国的粮食走廊,从而扩大俄罗斯的粮食出口。日前,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下令,指示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在10月1日之前研究与中国签署《俄罗斯...……更多
古代王朝都是盛极而衰,但这个王朝却是最强盛的时候倒下的
...征高句丽。结果是世家大族也开始不满,连年战败消耗了国库民生,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矛盾。虽然隋炀帝也有一些光辉战绩(打击了吐谷浑、突厥),但总体来说,隋朝战争带来的收入远比支出少,公司如果入不敷出,发不出工...……更多
乾隆有很多毛病,但他能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子仅此足可流芳百世
...普免全国钱粮的谕旨,还三次全免南方漕粮,累计蠲免赋银两万万两,相当于五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啊!这数量,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十年的时候,国库里头的银子只有四千多万两,按照那个“有多少花多少”的基本...……更多
巴基斯坦与中国发展合作可避免债务违约
...社 从瓜达尔到中国的新的海上出口走廊,将为巴基斯坦国库带来额外收入。中国向巴基斯坦提议,通过人民币结算来提高瓜达尔的效率。对瓜达尔港进行升级,可将其纳入中国的海上进出口业务。近日,5个装有巴基斯坦制药原...……更多
为什么说雍正与朱元璋一样,都犯了“官怨”
...有雍正朝的积累,以乾隆生性浮夸的脾气,国库中有多少银两可供其肆意挥霍呢?细读史书上关于“乾隆下江南”的记载,哪次的开销不是天文数字?既然如此,为何雍正给后世留下的印象如此糟糕呢?关于后人对雍正的批判,大多...……更多
雍正登基后,为何要实行“耗羡归公”的制度?
...为何要实行“耗羡归公”的制度?当时清朝百姓所交的碎银两因运输不便,最终要在火炉中重新铸造成金元宝,但是在火炉中必定产生损耗;因此百姓不仅要交税,就连火耗也要自行承担,相当于变相加税。康熙一生征战无数,...……更多
汉武帝时代:盛世繁华与危机并存,英雄辈出与命运多舛
...都堆满了,那些备用粮食都没机会吃,以至于放到腐烂。国库里储存的铜钱也都花不完,一直放在那里,以至于穿钱的绳子也烂了。经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也都不...……更多
朱元璋肃贪失败的原因
...盛瑞,他十分为朝廷着想,为朝廷省钱,当时朝廷拨那些银两根本没有用完,他只用了六十七万两银子,就将皇宫的修建工程干完了,剩下的银两也如数归还给了朝廷。但是贺盛瑞的这一行为却让其他官员感到十分恼火。于是,...……更多
乾隆死后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留下多少国库资金呢
...《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可知,康熙六十一年的国库留存为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下3453万两,由此可见雍正给自己儿子乾隆,还是留下一笔比较可观的国家“运用成本”。那么,乾隆死后又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留下多少...……更多
作为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底开始。乾隆期间,朝局稳定,但是花销很大,所以国库银两不足,甚至有人说,皇家银两还不如和珅家的多,这不是危言耸听,确实当时和珅的财富很多,抄没和珅的家就能充盈国库,解决国库亏空等重大难题。和珅也知道这...……更多
唐朝盛衰史话:从贞观之治到国都六陷
...经济已经恢复到隋文帝时期的巅峰状态,人口超六千万,国库年年出现盈余,民间更是富庶一片。当时有诗云:“公仓私癛俱丰实”。正因为如此,后世史学家便将这一时期的唐朝比作文景以及汉武时期的西汉,给之冠以“贞观...……更多
隋朝国运虽然短,但是实力远胜大唐
...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富裕的粮食由国家修建粮仓进行存储。当时国家出资修建的粮仓分布在经济军事重地,至今考古活动中还在持续发现隋朝时期修建的大型粮仓。隋文帝在恢复正统华夏文化上花费...……更多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贞观二十年,萧瑀因触怒太宗再度遭到罢免,这次更是被剥夺了宋国公的尊贵爵位。次年,太宗气消后恢复了他的地位,但此时的萧瑀已年迈体衰,在忧惧中病魔缠身。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
血色丰碑|抗日名将李红光:杨靖宇麾下“女将军”神话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就是千千万万烈士中的一位。这位杰出的抗日将领被毛泽东称赞为“有名的义勇军领袖”
2025-07-26 13:44:00
土木研究生摆摊卖“军火烧饼”,1元1个,小学生抢着买。
2025-07-25 17:3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2025-07-25 19:49: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大河网讯 7月24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的营员们,开启了“天地之中”登封的文化之旅
2025-07-25 07:28: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
2025-07-25 07: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
2025-07-24 23: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朱彦祝东秀漫步静静流淌的秦淮河畔、登上巍峨耸立的明城墙、走进雕梁画栋的金陵小城……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4 08:09:00
抗战中的太原|里应外合智取草庄头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草庄头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这次战斗是贯彻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经典战例。晋绥军区司令部特予通令嘉奖
2025-07-24 07:18:00
东北抗联英烈祁致中故居开始修缮
通讯员 李跃 王建节7月21日,曹县常乐集镇祁庄村,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彻村头,抗联英烈祁致中将军故居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25-07-23 21:31:00
银币上的真理之光
一枚银币,诞生于90多年前。马克思的“面孔”为什么变成了“中国人”的模样?1931年6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湖北房县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2025-07-23 08:51: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
2025-07-23 09:25: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刘一鸿:“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大皖新闻讯 烽烟遍江淮,赤心照山河。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刘一鸿挺身而出,他以“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2025-07-23 1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