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30 10: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两汉交替之际的英雄时代,众多豪杰纷纷崭露头角。颍川之子王霸,心怀壮志,他仰望着光武帝刘秀的辉煌身影,心生钦佩之情,遂带着一群忠诚的门客前去投奔。然而,随着刘秀的起义军不断转战各地,他的众多追随者开始逐渐流失。但王霸的心志始终如一,如鹰之在风云中仍坚毅盘旋,坚定地伴随着光武帝度过漫长的波折。在历史的记载中,《后汉书》留下了刘秀对王霸的深深赞赏:“我身边的人都离我而去,而唯独你留下陪伴着我。加油努力!疾风疾劲时方能识别草之坚韧。”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后来,王霸官拜上谷太守,封淮陵侯,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到了唐朝初年,唐太宗曾化用光武帝的这番话作诗一首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这首诗叫做《赠萧瑀》,而这个被唐太宗盛赞为“诚臣”的萧瑀相当不一般:他曾经贵为西梁皇子,后来当上唐朝宰相,还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九。

北周建德四年(575),萧瑀生于西梁皇宫,他是梁明帝萧岿的第七个儿子。提到南北朝后期,相信很多人印象中都是北方的北周、北齐与南方的南朝陈对峙,而西梁,或者说后梁的存在感相当微弱。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大军南下杀梁元帝,改立梁武帝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了方圆不过三百里的傀儡政权,这便是西梁建国之始。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隋开皇七年(587),隋朝轻易吞并西梁,十二岁的萧瑀跟随其余宗室成员一同迁居到了长安。值得一提的是,萧瑀同父同母的姐姐萧氏早在五年前就嫁给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成了王妃,且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得益于这层关系,萧瑀得到了杨广的照顾,开皇二十年(600)杨广当上太子后,萧瑀立刻被封为了太子右千牛。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驾崩,杨广正式登基,萧氏被册封为皇后,萧瑀也由此不断得到升迁。然而,性情正直的萧瑀几次直言进谏,逐渐招致了杨广的厌恶。另外一边,萧瑀之妻是隋文帝之妻独孤皇后的侄女,而唐国公李渊则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换言之,萧瑀是李渊的表妹夫,且二人关系颇为不错。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并很快占据长安城。此时,被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的萧瑀收到书信后率部前来归附,于是官拜光禄大夫、民部尚书,封宋国公。武德元年(618),萧瑀被封为内史令,也就是后来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史书记载其职权道:“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由此可见萧瑀在唐朝建立之初地位有多高。

在唐高祖李渊的辉煌时代,萧瑀作为尚书右仆射、左仆射一路攀升,风云一时。然而历史的转折点来临,唐太宗继位后,他的忠诚之臣有所更迭。面对新的信任格局,曾经依靠李渊的萧瑀深感政治风雨骤变,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权力蚕食和挑战尤为猛烈。那种新旧天子的更替背后的信仰格局变动使他深受压力,对此他在奏疏之中频频透露他的忧怨情绪与愤怒之声。李世民上位初期急切想要建立威信,没有纵容任何迹象的不和,他决定撤销萧瑀的官职,树立自身的权威与决策果断。对于萧瑀来说,这段历史的经历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没过多久,达成了夺权、立威两大目的的唐太宗又封萧瑀为太子少师。同年六月,尚书右仆射封伦去世,一时间百官群龙无首,唐太宗便又拜德高望重的萧瑀为尚书左仆射。好景不长,由于在唐太宗面前同侍中陈叔达激烈争论,萧瑀又被以不敬的罪名罢免。过了一年多,唐太宗才又封他为晋州都督。

此后的萧瑀几次拜相,又几次被罢免,尽管地位在群臣当中不言而喻,但仕途也可谓相当坎坷。虽说因为萧瑀刚直的性格几度将其罢免,但唐太宗也曾盛赞他道:“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贞观二十年,萧瑀因触怒太宗再度遭到罢免,这次更是被剥夺了宋国公的尊贵爵位。次年,太宗气消后恢复了他的地位,但此时的萧瑀已年迈体衰,在忧惧中病魔缠身。为了安抚他,太宗特意邀请他到皇家避暑胜地玉华宫调养身心。然而,即便在玉华宫的宁静环境中静养一段时间,萧瑀终究未能战胜病魔,最终在七十有四岁的年纪离世。他的离去,如同一位尊贵而疲倦的君子,缓缓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萧瑀死后,朝廷追赠其为司空、荆州都督,赐谥号“贞褊”。“贞”在谥号中表示坚定有操守,而“褊”则是狭隘急躁之意,可见唐太宗对萧瑀实在是又爱又恨。综上所述,萧瑀既是西梁皇子,又是隋炀帝的小舅子、唐高祖的表妹夫,在身份显赫的同时,他也的确拥有出色的治国才能。不过,因为性格过于刚直,他在贞观年间数次拜相又数次被罢免,最后还获得了一个绝对算不上多好的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江南称帝的萧铣(萧皇后的父亲和萧铣的祖父是兄弟)、唐太宗初期的宰相萧瑀(萧皇后的亲弟弟),还有唐高宗的宠妃萧淑妃,也都是出自“兰陵萧氏”。而整个唐朝,包括萧瑀在内,“兰陵萧
2023-10-21 16:36:00
唐太宗李世民:一首诗悲别魏徵,一首诗赞扬萧瑀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在位23年,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伤吏治,政治修明,薄赋尚俭,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同时,李世
2024-06-11 20:15:00
王霸: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智勇之将
唐太宗李世民在《赋萧瑀》中写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因此有人可能会以为,“疾风知劲草”最早是李世民说的,说的是萧瑀。其实不是!最早说这话的是东汉光
2024-02-08 15:10:00
皇室后裔萧瑀,是真名士自风流
...的贞观一朝,已经是老臣。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须知唐太宗李世民上位是靠着玄武门兵变的余威,逼迫自己的父皇李渊“禅位”的,自有从“天策府”时期就一起打拼的老班底,更有太宗自己为
2023-05-05 05:53:00
帝王写诗谁最有才,一起来看看
...,无论性格、做事风格、习惯与刘邦都是大相径庭的。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仿佛永远充满着无穷的自信,而丝毫没有神威莫测的帝王权术。比如:谈起怎么打胜仗,他说唯兵坚甲利而,没有其它原
2024-03-26 16:39:00
从隋朝外戚到唐朝宰相:萧瑀的政治历程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为褒奖开国功臣的功绩,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二十四人的画像奉入凌烟阁中。其中的一位显得非常特殊,此人出身皇室,姐姐是隋炀帝的皇后,本人是隋朝的外戚
2024-02-17 17:54:00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起兮云飞扬”将刘邦的慨然悲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唐太宗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更是将他对臣子的赞美之情表现得生动形象。而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一定是宋朝
2024-02-11 06:45:00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这其中的大部分帝王也只是能够接受"顺耳"的忠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样,他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虚心求谏,重视贤臣,从而实现了光耀史册的"贞观之治"。细说起来,千古明君李世民
2024-03-03 02:17:00
李世民第3子李恪,10岁就被封为蜀王
...显恪母不仅与四妃之位无缘,而且显然恪母在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论封建时还活着,所以连追封的妃位也没有,否则至少看在追封的四妃之位上,恪母的两个儿子不会连一个后宫位份不明,最多也只是
2023-02-26 23: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