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1 06: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自古以来,有作为的皇帝多少都是有点自负心理在身上的,而这些皇帝为了表现出对自己功绩的得意,往往会通过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不管是自己反复欣赏还是接受臣子们的奉迎都更方便。

比如汉初的时候,刘邦就曾写下了《大风歌》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大风起兮云飞扬”将刘邦的慨然悲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唐太宗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更是将他对臣子的赞美之情表现得生动形象。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而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一定是宋朝,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自然也少不了在兴致来了的时候吟上那么两句诗直抒胸臆。

而赵匡胤有一首残诗,当年他没有将后半首接上,直到400年后,另一位帝王看到了这首残诗,以同样慷慨的气度将它补充了完整。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一、侠士出山

众所周知,宋朝臣民对皇帝的称呼比起“皇上”或者“陛下”更喜欢用“官家”,原因之一就是赵宋皇室其实是得位不正的,宋太祖赵匡胤能坐上这个皇位并不是因为把天下打下来了而是通过篡位的形式成为了北宋的太祖皇帝。

因为得位不正,赵匡胤心中总是有点良心难安的,又怕百官因为这个理由日后不符他的统治,因此便自称“官家”,意思就是想告诉人们赵宋并不是篡权,而是代为管理天下。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赵匡胤的家族并不是什么寂寂无名的平民,从唐朝开始,赵家先祖就已经开始在朝廷做官,并且几代先祖的官职还不低,因此在唐末的混乱政局中,赵家凭借先前积累的人脉和本身就非常丰厚的家学得以保全自身。

因为先祖代代为官,因此赵家的家学渊源是相当丰厚的,在赵匡胤小的时候,家中长辈就开始教授赵匡胤诗书礼乐,致力于将长子长孙培养成一个风雅的文士。

赵匡胤一方面遵守着长辈的教诲,但是另一方面,他自己更喜欢的其实并非文学,而是武学。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小的时候,赵匡胤就已经学了一身武功,不管是骑射还是舞刀弄枪全都不在话下,甚至还带着伙伴们一起假装带兵打仗,过了一把将军瘾。

等到年纪更大之后,赵匡胤的个性更强,完全偏离了长辈的期待,从一个风度翩翩的文人变为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而他的仗义豪迈的名声也逐渐远博,结识了更多仗义的侠士。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当时那个世道非常混乱,各路势力混战不堪,因此赵匡胤决定结束自己的游侠之路,南下开始正儿八经地谋一份职业,最终,他在后周政权中谋到了一份工作,并受到了后周世宗柴荣的重用,逐渐成为柴荣的亲信。

然而没过几年,柴荣就重病驾崩,临终前,柴荣将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任为继任者,并让赵匡胤辅佐儿子当好皇帝,保护好后周政权。

但是他不知道,因为赵匡胤功高盖幼主,底下的人们逐渐开始产生了废幼主拥立赵匡胤的心。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二、兴来吟诗

随着政局的千变万化,后周也即将迎来巨变,因为赵匡胤为人仗义,和他交好的亲信们都是真心唯赵匡胤命是从的,眼看着赵匡胤竟然被无能的幼主压一头,亲信们于是就生了废幼主的心。

趁着一天晚上夜黑风高的时候,趁着赵匡胤醉酒,他的亲信们便伙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造了反,直接就将一件黄袍批到了赵匡胤身上,纷纷请求他登基称帝,赵匡胤再三拒绝无果,最终只能接受了拥立,成为了宋朝的太祖。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至于这个黄袍加身到底是赵匡胤的亲信们自发的行为还是在赵匡胤的授意下进行的如今已经不可考,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在北宋建国并且政局逐渐稳定下来之后,为了防止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现象再次发生,赵匡胤随即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削弱了武将的权力,将宋朝带进了中文请勿的重文轻武的时代。

为了将重文轻武贯彻好,身为皇帝的赵匡胤甚至搬出了多年不用的文学功底,数次开办诗词会等活动,鼓励鼓励文人们登上政治舞台大展身手。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而身为皇帝的赵匡胤更是以身作则与民同乐,跟臣子们进行诗词唱和,一边通过这样发扬文风,一边在和臣子们唱和的过程中观察人才并进行提拔。

话说这一天,赵匡胤的后妃在半夜为赵匡胤生下了一个皇子,赵匡胤大喜过望,次日晚上传召百官参加宴会,庆祝皇子的诞生。

这天晚上的月亮格外亮、格外圆,赵匡胤喝了几杯之后已经微醺,眼前有些恍惚地抬头仰望着月亮,心中开阔又激荡,于是肚中墨水翻涌诗兴大发,举杯对月吟道:“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这两句诗吟得很有一番官家的侠义豪爽风范,因此大臣们听后连连称赞赵匡胤这两句诗的气势磅礴,赵匡胤也被夸得飘飘然,不禁哈哈笑起来。

但是大臣们等了半天都没等到官家的下半首诗,于是便问道:“官家,这后半首是什么呢?”

然而只见赵匡胤已经醉倒睡了过去,这首诗只能不了了之,次日赵匡胤醒后也觉得这首诗很好,但是已经没了昨夜的氛围,他又不知道应当如何接,给百官吧,百官又不敢随便接官家的诗,最终这首诗也只有这半首残诗流传后世。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三、慷慨唱和

400年后,时间来到了明朝,朱元璋从卑微乞丐起家参加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并最终登上了帝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草根”的一个皇帝。

朱元璋出身贫寒,从小就没读过书,因此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传世经典“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就是出自这位洪武大帝之手。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朱元璋写诗没有技巧全是感情,让他写什么华丽辞藻他写不出来,但是他人生经历太丰富了,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就写出气势磅礴的诗句。

比如这句“传世经典”的后两句就是“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结合他从乞丐起义做到皇帝的人生经历,这句诗的慷慨之情就表现得无比豪迈。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在登基之后,朱元璋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赵匡胤这首残诗,他不禁感叹宋太祖和自己的胸怀竟如此相似,同样的开阔、同样的雄心壮志、同样的侠气凛然,于是突然被激起了诗兴,拿过笔来接出了后半句:

“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前两句与后两句的意境浑然天成,同样的壮志满怀,同样的气吞山河,400年之后,一首诗将两位开国太祖的灵魂连在了一起,形成了这首诗雄浑威武的气势,至今仍然在用他们慷慨的胸怀震慑着世人们。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结语

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朱元璋这样对诗并不代表着正确答案就应当是这样,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将这首诗的下半首补充完整呢?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做过诗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唯独漏掉了一个人,结果被他夺去了宋朝江山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世人也酷爱将他和朱元璋做对比。同是开国皇帝,两人的政治成就各有千秋,然而处理功臣的手段却截然不同。一个是“狡兔死,走狗烹”,一
2024-08-29 11:59:00
赵匡胤称帝与“官家”之称的由来
...演变得亲和了许多,自称为“官家”。一手建立起宋朝的赵匡胤,好不容易将天下大权紧握在手中,为何不延续此前更彰显身份的称谓,而要改“朕”为“官家”呢?也正是因为赵匡胤的天下是夺来
2023-09-04 13:25:00
宋太祖的温柔背后,依旧是杀气腾腾
...登基打天下的过程中,以石守信为代表的禁军将领,随同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当天下太平之后,这些领兵的大将,却成为了进行的“心腹大患”。无论
2024-04-29 09:57:00
开国皇帝中有不少猛将,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
开国皇帝有不少是猛将,谁最猛呢?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斩胡人使其灭种!他是谁呢?咱们慢慢说。说到开国皇帝猛将,五代梁的朱温(852—912)、西夏的李元昊(1003—1
2023-04-27 05:51:00
赵光义的死,历史记载是否证明了他有多么荏弱
赵光义害死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以及弟弟赵廷美的事情,似乎已经成为历史公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宋朝正史《宋史》,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冤枉赵光义。如果真是
2023-08-13 16:57:00
...团?各开国皇帝所使用的手段各有不同。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就选择了较为柔和的方式,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让开国功臣们交出了手中的权力,赵匡胤与这些功臣达成了这样的协定:你们
2024-06-04 06:40:00
为何只有宋朝将皇帝称“官家”,而不是称陛下?
...一个“家”字,这样的称呼,方便好记。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从小和底层人民打交道,十分清楚民众们的心思,“官家”两个字不仅通俗易懂,还可以拉近和子民们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亲和力。
2022-12-28 13:34:00
开国皇帝屠功臣,为什么他还能留下了一世英名
...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但事实上,刘邦徒有虚名,刘邦跟赵匡胤是一档,朱元璋真是拔尖,因为刘邦只屠一个,还有一个弄死八个仅次朱元璋,而刘秀呢,屠了两个却能留好名声。刘邦屠功臣是名声
2022-12-25 20:35:00
赵匡胤篡夺柴家皇位后,为何不斩草除根
...宋朝的柴世宗的后代真的混的这么好吗?公元960年,点检赵匡胤篡位当了皇帝,这在当时属于常规操作。在这个有兵就能当老大的年代里,50多年来,中原已经换了好几姓的皇帝。当然,赵匡
2024-03-29 1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