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怨女三千放出宫,四百囚徒来归狱”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七德歌》中。它讲的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两件事情。大家都知道,“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年号,“贞观之治”古今传颂。
首先说一下“怨女三千放出宫”的事:
公元628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后宫闲逛。看着在皇后身边侍奉的年龄大小不一的宫女,李世民好奇地问:“你们进宫多久了?”宫女中的女官回答:“回陛下,有的是宫中的老人,在隋朝时便进宫了,如今已年过三十;有的是刚进宫不久的新人,还没有多少年头。”长孙皇后看着身边的大龄宫女,也不禁为她们感到黯然神伤。于是长孙皇后请求唐太宗将那些达到出嫁年龄、且愿意离宫的宫女们,放出宫去。李世民也不愿让那么多的宫女老死宫中,于是朝会上朝时便在朝堂之上当众下旨,以“后宫无需三千佳丽”为由,派人准备遣散银两,将宫女放出宫去,恢复自由。
当时共有三千宫女出宫,不仅减轻了宫中的开销,并且让单身的男子有了娶妻子的机会。那些宫女也十分感念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四处传扬他们的美德。
“四百囚徒来归狱”是:
公元632年12月,唐太宗亲自到巡视大理寺监狱。在审核过程中,有几十名死刑犯提出:希望在死前可以再见家人一面。太宗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放他们回家探亲。大理寺官员听了太宗的想法,断然拒绝。他说:“这些犯人皆属好勇斗狠之人,要是放出回家,就有可能带给当地百姓危险;且将他们放出,他们多半是不愿再归来的,到时候抓捕也是困难重重。”
太宗听了此话,觉得有点道理,便给犯人立下规矩:准许他们回家探亲,前提是次年秋季前务必回来接受处罚,同意者签字画押。那些犯人早就想见家人一面,如今可以与家人再相处一段时间,自然求之不得。在死囚被放走后,太宗并未派人监督。转眼之间时间到了,390名死囚悉数归来,无一人借机外逃。太宗万分感动,觉得他们“孺子可教也”。于是一道圣旨,赦免了他们的死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