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朝代,也是中日交流史中最为密切的一段时期。于是,“遣唐使”就成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两国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从公元7世纪初开始,截止9世纪末结束,日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派出了19批遣唐使。其中,...……更多
...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人物生平来到中国阿倍仲麻吕,全名阿倍朝臣仲麻吕,亦名朝臣仲满...……更多
本文转自:劳动报中日航线新添智能环保客滚船“鉴真号”轮开启首航之旅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昨日,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简称“中日轮渡”)旗下的“鉴真号”轮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举行首航仪式。据...……更多
盛唐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
...的制度和文化,公元630年之后的两百年间,日本曾19次派遣唐使来华。这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基因,表现在建筑、宗教、服饰、语言、文学等方方面面。这次,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昇将带你了解唐朝的中日文化交流。阿...……更多
大唐1万水军全歼4万日寇,中日近千年再无战事,只有19批遣唐使
...打击。此后,他们开始改善与大唐的关系,先后派遣19批遣唐使,与大唐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交流。▲日本遣唐使 ……更多
杨玉环为何生前无政治野心,死后怪谈众多?
...的贵妃则由人秘密护送出走,由一个名为藤原刷雄的日本遣唐使护送其出海逃亡日本。当时的日本天皇孝谦天皇(性别:女)对杨贵妃的到来相当尊重,对其礼遇有加,后还将其许配给这个藤原刷熊为妻,据说杨贵妃去了日本后...……更多
为何我们都是宋朝的后人
...方法。 03.以佛教为媒介的中日交流可能很多人都以为,遣唐使制度废止了之后,中日交流就断绝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中日两国的往来不仅照旧,甚至还更加频繁了。比如,日本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兼知识分子藤原赖长(1120—115...……更多
...代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的外运,日本及新罗的遣唐使来访,中国高僧鉴真东渡,外国使者马可·波罗、苏禄国王、利玛窦、马戛尔尼的游历都离不开大运河。大运河是一条中国联通世界的文化纽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开...……更多
日本为何唯独没有对军事上羸弱的宋朝下手
...会主动挑起事端。北宋雍熙元年(894)当时的刚刚补任的遣唐使菅原道真以唐朝衰微和航海危险的理由,上奏请求中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当时的日本除了和周边少数几个国家保持联络外,基本处于锁国状态,关闭国门的日本在...……更多
唐朝的外交重要部分使节制度,给唐朝带来了什么?
...,也为各国带来了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上的变革。如日本遣唐使东渡前即已采用封建制度,而遣唐使东渡后日本则更是进一步巩固了封建制度。这一时期遣唐使将中国先进技术、文化带到日本,也促进了日本封建制度的发展,并...……更多
徐福的下落成了未解之谜,事实究竟如何呢
...渡也成为了两国之间重要的关系纽带。唐朝时,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李白、皮日休就曾先后写下了徐福与日本人存在继承关系的诗文,日本也十分乐意接受这种论调。此后两国的关系虽然更为复杂,但是日本却始终坚...……更多
大唐时期外交部鸿胪寺涉外为何不学外语
...的情况下来唐朝求学、谋利使臣之多,其中最多为求亲、遣唐使、吐蕃来朝,所以此时唐朝外交部将负责接待他们并安置好他们的住所及平时照料,且此些使臣因之不是同城者在吃食、环境适应、出行安全多多少少都将受到影响...……更多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的国外留学生,尤其是盛唐时期,大量的日本青年随日本遣唐使涌入唐都长安,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留学生(僧)群体。在中日交往史上,持续了260多年的遣唐使制度,使得长安成为日本贵族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他们能以到长安...……更多
唐朝是一个融合的朝代,唐朝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容乃大
...日本,为日本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也派出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来中国学习,这个阿倍仲麻吕来到中国以后把名字改成了晁衡。不得不说这真是个有能力的和尚,不仅在中国做了官,还和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与王维做了...……更多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交往,历史、影响及意义
...以及西亚国家三大类。其中,与日本的友好交往被称为“遣唐使”,成为双方友好外交的代表。同时,唐朝也派遣使臣到日本,主要任务是护送“遣唐使”回国。这种频繁的往来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还将中原文化传...……更多
白江口之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这一战也让倭国真正认识到和唐朝的差距,从此向唐朝派遣唐使学习。虽然白江口之战过去了这么多年时间,但是依然留给我们很多意义,最重要一个就是,对付日本人,只有彻底碾压他们,打服他们,日本人才服你! ……更多
唐朝为何能取得盛世繁华
...池都是仿照长安城建立的,在鉴真东渡之后,日本派遣的遣唐使从最开始的三五百人增加到后来的每次两三千人,其中,还有大部分人属于当时的留学生和学问僧,有些人来了就不再回去,有些人则是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回去...……更多
鉴真的东渡真的只是为了弘扬佛法吗
...都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而各个宗教的发展也是如此,鉴真作为唐朝盛世的见证者,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无疑是整个唐朝最好的时期,佛教的兴盛发展使得信徒广布,而外面的国家也是对佛教崇拜无比,那当年的鉴真为何不顾...……更多
唐朝文化对日本佛教艺术有什么影响
...式。另外,由此方法建造的还有供奉于唐提寺北开山唐的鉴真和尚坐像。鉴真东渡对于唐代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有些非法的意义,对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东征录》记载:据说鉴真的徒弟忍基一天晚上做...……更多
汉朝的郎官制度:贵族政治的体现与影响
...助他们更容易了解权力体系。而当时,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文化、经济等,被这批日本人学的有模有样,所以我们在今天依旧能够在日本见到许多唐式建筑,低低陈述历史的厚重。而中国的政治体系也不...……更多
人民日报丨2024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举行
...端《人民日报》2024年4月2日 15 版 版面截图原题:2024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举行本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王亮)2024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近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市民中心广场开跑,本届赛事设置半程...……更多
哪个国家诞生于隋唐时期的东北,后被辽国所灭
...国就看准了这一点,决定和日本搞好关系。毕竟,日本的遣唐使船队来往频繁,但横渡那片汪洋大海风险巨大,日本的船只通常会沿着近海,通过渤海国这个中转站来西渡。渤海国不仅帮助日本的遣唐使、僧侣来往唐朝,还负责...……更多
“租庸调”制为何在日本如此成功
...学的的唐朝先进制度给利用起来,较为著名的例如日本的遣唐使。他们在这其中收益颇多,把中国唐朝时期的租庸调制度给移植到了日本,还将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适用自己国家。在一段时间之后,日本本土化的租庸调制...……更多
李学武代表:建议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
...范围内,牡丹也广受人们喜爱。早在唐代,牡丹就被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如今,牡丹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牡丹走向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民族,对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起...……更多
平山郁夫与范曾的世纪友谊再谱新章,平山郁夫美术馆馆长再画明月,期待范曾
...前往唐招提寺当日,恰值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鉴真和尚圆寂纪念日。日本民众排成数百米的行列,徐徐前行,静寂无喧。寺中藏有一幅范曾赠送的泼墨鉴真和尚像,平山郁夫对此亦极表谢忱。1984年夏,时任日中文化...……更多
比较中国唐宋时期与日本平安时代典籍
...奈良时代(710-794),唐灭隋后,日本又先后组织十几次遣唐使团,[3]大规模地学习并引入唐朝各行业的知识及技艺,从而促进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至奈良时代为止,此阶段文化主要移植唐文化,故被誉为“唐风文化”。奈...……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近日,2024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在扬州市市民中心广场鸣枪开跑,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约3万名选手参赛。当天,3万名选手齐聚扬州,从文昌东路市民中心广场出发,途经东关古...……更多
唐朝使臣出访的国家有哪些,对当时的社会有何贡献?
...及西亚国家。唐朝的东边诸国以日本为主,人们熟知的“遣唐使”是当时两国友好交往的典型代表。随着“遣唐使”的频繁来访,唐王朝也派遣使臣前往日本,其主要任务是“伴送”“护送”日本“遣唐使”回国。除日本外,当...……更多
...平。唐代就是你有学问,任何人都能参加科举,比如一些遣唐使就通过科举在大唐做官,虽然仕途仍然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但底层的上升通道是打开的,尽管那时候普通人是读不起书的。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人尽其才,因此隋...……更多
唐高宗宠幸日本公主后,为何将她们关进铁笼?
...。唐朝时期,有很多的西域国家前来朝拜,日本还曾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时期我国不管是文化、经济还是人口,都达到了鼎盛时期。所以,日本派来的遣唐使名义上是来朝拜天朝,但是实际上还是以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