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21: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连日来,“学伴”一词爆红网络,也让来外来的留学生群体倍受关注。其实,早就隋唐时期,我国就接纳了大批的国外留学生,尤其是盛唐时期,大量的日本青年随日本遣唐使涌入唐都长安,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留学生(僧)群体。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在中日交往史上,持续了260多年的遣唐使制度,使得长安成为日本贵族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他们能以到长安留学为荣。日本留学生随遣唐使来长安学习,朝廷会现在的某地一样,给安排学伴吗?答案是否定的。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虽然如此,唐王朝对于来自东洋的日本遣唐使及留学生(僧)们还是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那时,由于交通不便,日本人漂洋过海来长安,一般得花上一年多时间,加之前期的准备工作,从入选使团到正式入驻长安,前后得三四年时间。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遣唐使团的规模都不小,初期的使团成员在二百人以上;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约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七次竟达651人。使团的成员由官员、杂役及留学生(僧)等组成。其中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杂役包括舵师﹑水手,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等等。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月自远方来”,当然会热情接待的。所以,当日本遣唐使渡海靠岸后,当地官府会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官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而留学生(僧)则不会随团返回,而是继续留存长安深造,等到学业有成后,再下批或下下批的使东返日本。如果不想返回日本,留在唐朝的留学生,可以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者都会得到妥善安置,可以入朝为官的。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倍仲麻吕,他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阿倍仲麻吕后来改汉名为朝衡(又作晁衡),历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病死长安后,还被追赠为从二品潞州大都督。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另如井真成,此人是随第八次遣唐使来长安的,在长安一呆就是17年,直到36岁突然病逝于长安,也没返回故国。据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井成真的墓志铭所载,井成真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学识渊博,成为大唐的正式官吏。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不幸的是,“束带立朝”的井真成却于开元22年(公元734年)因患急病去世,享年36岁。当时的唐玄宗十分痛惜,追封他为尚衣丰御。据《大唐六典》,“尚衣”为衙门的名称,“奉御”是尚衣衙门(称尚衣局)的长官。唐代,尚衣局设奉御两名,官阶为从五品。

遣唐使来长安有学伴吗

[附]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聘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隙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日,乃终於官弟,春秋卅六。皇上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人物生平来到中国阿倍仲麻吕,全名阿
2023-02-25 17:33:00
...朝代,也是中日交流史中最为密切的一段时期。于是,“遣唐使”就成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两国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从公元7世纪初开始,截止9世纪末结束,日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
2024-06-22 21:09:00
开元盛世时,巅峰状态的唐朝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繁华景象?
...学生等纷纷居住于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元时期,遣唐使活动频繁,许多来自日本、新罗等国的使者、僧侣和学生纷纷前来中国学习。著名的鉴真和尚正是在这一阶段东渡日本,对当地文化产
2024-12-14 10:47:00
...和《册府元龟》载,有唐三百年中,新罗至少派出过145次遣唐使团,前后入长安的新罗人至少3000余人。史学大家严耕望先生说:“中国文化四播,以朝鲜半岛所感受者最深。唐世,四邻诸
2024-07-28 16:39:00
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帝国的兴盛和衰落,两个女人决定了大明宫的命运
...曲,公元663年,白江口战役,倭国完败。来年,倭国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开始全面向大唐帝国学习。遣唐使请求赐予国名。武皇后说,既然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就叫日本吧。自此,倭国才有了
2023-02-02 15:00:00
山口百惠和杨贵妃这两个美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国文化,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日本朝廷一共派出十九次遣唐使,每批均在百人以上,来学习大唐的法律、建筑、医疗等技术。在日本能够入选遣唐使的人多是贵族,而且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是日
2023-02-08 10:14:00
盛唐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
...的制度和文化,公元630年之后的两百年间,日本曾19次派遣唐使来华。这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基因,表现在建筑、宗教、服饰、语言、文学等方方面面。这次,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昇
2024-04-23 13:28:00
杨玉环为何生前无政治野心,死后怪谈众多?
...的贵妃则由人秘密护送出走,由一个名为藤原刷雄的日本遣唐使护送其出海逃亡日本。当时的日本天皇孝谦天皇(性别:女)对杨贵妃的到来相当尊重,对其礼遇有加,后还将其许配给这个藤原刷熊
2023-01-30 14:55:00
刘亦菲的长相,被中国队员打哭!志田千阳来《唐诡3》演配角如何
...志田千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个角色,就让她以遣唐使团翻译和画师的身份,来到长安后,慕名找喜君来学习画技。然后卢凌风通过这个角色,找到了遣唐使团中与杨内侍勾结的武士高手的
2024-08-05 22: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