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水稻杂种不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后,在水稻杂种不育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为系统解析水稻杂种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015-6 ……更多
向极微观深入,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新,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其中,攻克“水稻杂种不育”难题是代表成果之一。籼稻多种植于南方,粳稻多种植于北方。两者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杂种优势明显。据测算,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更多
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科研团队图为万建民(左四)和团队成员。 南京农业大学供图【创新团队】◎本报记者 金 凤 通讯员 许天颖今年是万建民团队的“大满贯”...……更多
一“桥”飞架水稻籼粳
...籼粳匡敏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乐明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育种专家的梦想。然而,一个多世纪来,籼粳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应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教授、米甲明副教授...……更多
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农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育种技术方面,水稻等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国际领跑,攻克小麦染色体工程技术难题,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主要农作物广泛应用。基础研究是驱动生物育种发展的创新源泉。与种业发达国家相比,...……更多
...研究进程。万建民、谢华安和刘耀光3位院士分别就水稻杂种不育、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野败型恢复基因等作了主题报告。从矮化水稻成功到三系杂交稻问世,中国水稻育种的两次突破性进展中,广东野生稻均起到关键作用。...……更多
科技观察|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宇宙探索进展神速 世界对“生命”认识深入
...天和太空探索领域的共有4项,包括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以及“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更多
CRISPR与气候变化:如何利用基因编辑保护地球
...传染病(如禽流感)的动物。IGI 也在致力于开发耐旱的水稻及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作物,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过去的基因改造技术通过将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上,已经带来了重要的农业突破,如抗除草...……更多
三位皖籍院士获中国科技界“诺贝尔奖” 多次为家乡水稻育种出力
...、韩斌、钱前三位皖籍院士。三位皖籍院士均长期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三位皖籍院士不仅在科研道路上携手并进,也多次为家乡的水稻育种工作出力。这一奖项含金量有多高?何梁何利基...……更多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野败”,一批科学家集智攻关,成功攻克杂交水稻制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难题,显著提高了稻米产量,引领了“第二次绿色革命”,为解决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种质创新是育种的灵魂”,钱前认为,...……更多
海水稻育种专家杨记磙把抗盐碱水稻种到新疆喀什农民的稻田里,让盐碱地里长出了水稻;动物育种专家左二伟潜心钻研巴马香猪品种改良,让“好味道”得以延续推广;作物育种专家黄三文培育出的杂交马铃薯“优薯1号”,...……更多
广州厉害了!“‘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更多
17位专家三亚“论稻”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水稻与麦类论坛举行17位专家三亚“论稻”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 郭志华 实习生 何承儒)1月5日,水稻与麦类论坛在三亚举行,该论坛系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期间的分论...……更多
...过程中产生明显分化的两个亚种,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预期产量比目前广泛种植的籼/籼杂交稻提高约15%至30%。”沈荣鑫说,配置杂交种时,花粉要离开作为父本的籼稻,降落在作为母本的粳稻柱头上完成授粉。在...……更多
基因组选择技术助力奶牛育好种
...低、世代间隔长。因此奶牛育种工作无法广泛利用杂交和杂种优势,只能在原有品种群体基础上,通过长期系统性地本品种选育进行群体遗传改良。而随着分子育种技术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目前...……更多
大语言模型、量子计算、再生稻等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
...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再生稻。再生稻是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中国种植这种水稻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晋代。2023年,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再生稻实验...……更多
...报【研究进展】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卫斐)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0月8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鉴定了水稻籽粒大小的关键调节因子,并阐...……更多
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22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 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更多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生稻(ratooning rice)再生稻是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我国种植这种水稻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晋代。2023年,我国在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再...……更多
我省开展种业重大品种协作攻关
...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些成果具有实现重大突破的潜力。水稻抗稻瘟病、小麦抗赤霉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创制并示范推广了一批稻瘟病抗性强、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佳的水稻品种,初步解决了长江下游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的...……更多
...选出。其他入选科技进展还包括: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更多
科研“后浪”站C位丨种子的秘密
...田”依然是韶也工作的重要环节。36岁的韶也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水稻种质创新团队成员,同时担任镉低积累水稻种质资源创制项目主持人。2023年底,因为贡献突出,他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破格提拔为研究员。4月27日,韶也...……更多
空间培养水稻、脊椎动物……中国空间站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实现我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首次在空间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并完成空间再生稻培养,发现一套新的微重力响应开花途径分子调控;开展了线虫、微生物、水稻种子、生物大分子等16种样品舱外...……更多
...稻育种、基因组学、进化生物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植物科学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水稻等植物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植物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下,一些植物突破...……更多
少见、罕见驱动基因靶向药物研发飞速进展助肿瘤患者摆脱“无药可用”困境
...“对于这一部分人群,采用靶向方案治疗,其缓解率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都有明确临床数据。”周彩存教授称。相关方案目前国内外指南已有推荐,同时纳入了国家医保,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很多,可及性大大提高。少见靶点的...……更多
农业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武汉开建
...我国已经在武汉建立了整套的作物表型组学技术平台,在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中已经成功应用,对生命科学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此基础上全面突破种质资源卡脖子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先进的“作战装备”极...……更多
...稻育种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但杂交稻后代种子会发生杂种优势表型分离,因而无法再应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每年通过繁琐的程序重制新的杂交种子。杂交制种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生产成本高,种子产量低,价格十分昂贵。...……更多
...组、对14个自交系及其杂交种进行比较分析,解析了玉米杂种优势形成机理。该研究将大大促进世界范围内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推进,也为阐明玉米杂种优势机理及培育高产杂交玉米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遗传资源。杂...……更多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创造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自噬现象……中国空间站自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以来,凭借长...……更多
指纹揭秘:斗与簸箕的秘密,真相藏在基因中?
...的深入会给犯罪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带来哪些突破和进展?指纹模式和基因研究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方向,它们的深入研究将会给犯罪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带来许多突破和进展。指纹模式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光明肉业旗下梅林罐头承载记忆里的烟火味,百年老味道解锁假日新食尚
春深雨歇的街头,梧桐新叶在暖阳下舒展,弄堂深处飘来熟悉的酱香。五一假期前夕,光明肉业旗下的上海老字号梅林罐头以三款经典产品——红焖牛肉
2025-05-06 09:28:00
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占比高达40%,而“精子数量少”是常见的红灯信号。当精液报告单上出现“少精症”时,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科学应对?精子的「及格线」比想象中残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标准
2025-05-06 09:43:00
男性生育力“亮红灯”?关于少精症,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备孕一年还没结果,检查才发现是我的问题?”不少男性首次得知自己患少精症时既震惊又困惑。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约占40%
2025-05-06 09:44:00
连日来,杭州余杭区的张大伯总是感到上腹部隐隐作痛,起初还以为是老毛病慢性胃炎又犯了。但是连续服用几天胃药后,疼痛非但没有缓解
2025-05-06 09:50:00
搜狐养生 | 立夏养心正当时:谨避五忌以顺天时,调和阴阳方得长生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胡鑫编辑 | 袁月暑气初萌,万物并秀。立夏时节,阳气渐盛,正是顺应自然、调养身心的黄金期。然而
2025-05-06 09:34:00
南昌水煮:舌尖上的城市名片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报道:“五一”期间,首届“南昌水煮”美食文化嘉年华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民游客齐聚南昌西湖区
2025-05-06 06:55:00
今年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来了!中医专家为你支招立夏养生
昨天,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结束。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万物蓬勃生长。立夏时节如何科学养生
2025-05-06 07:18:00
近视的人,谨慎下厨房
原标题:杀掉5副眼镜后,我们发现下厨真的很费眼镜现代人浑身上下最贵的穿戴是什么?眼镜啊!一副眼镜动辄几百上千,但我们常常得到了就不知珍惜
2025-05-06 01:17:00
有胎心胎芽还会停育,这种情况提前预防,好孕近在眼前!
对于准妈妈来讲,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知道自己怀孕了,且有胎心胎芽了,却遭遇到了胎停育,而胚胎能够成功着床,那种喜悦对于孕妈来讲就像是中了大奖一样
2025-05-05 15:48:00
鹅得了腺病毒有什么症状?什么原因导致的?该如何防治腺病毒?
患病初期,鹅群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蓬松杂乱。随着病情发展,病鹅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呼吸急促且伴有啰音。同时
2025-05-05 11:10:00
汾酒香飘新西兰,亚太美食中新论坛即将盛大启幕
2025年5月9日,当南太平洋的海风轻拂奥克兰的海岸,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即将拉开帷幕——由搜狐美食主办,新西兰厨师交流协会
2025-05-05 12:56:00
怀孕刚一个月,有少量褐色血迹,是宫外孕吗?
在孕早期,胎宝宝在母体中还不太稳定,因此很多准妈妈都会有出血现象。其实,孕早期出血并不少见,有的出血现象是安全的。那么孕早期为什么会出血
2025-05-05 08:35:00
长期怀不上?这些“无声警报”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不孕的警铃往往不会惊天动地,反而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细节里。一、月经:诚实的“生育晴雨表”周期异常:<21天或>
2025-05-05 09:30:00
疲劳?颈椎病? 26岁女职员确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26岁的小张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工作勤勤恳恳,平日里琐碎的事务很多,但“累并快乐着”。半年前,她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劲”:下午工作时眼皮总是不自觉地往下垂
2025-05-05 08:30:00
富含嘌呤的蔬菜 痛风病人能不能吃?
63岁的林大伯已经快一年没有好好穿过鞋子了,从冬天到夏天,都只能穿松垮垮的拖鞋,罪魁祸首就是他大脚趾上“乒乓球”大小的硬包
2025-05-05 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