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开幕
4位院士在穗聚首讲“稻”理
5月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广州开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水稻种质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刘耀光共4位院士来到大会现场,共同交流野生稻的最新研究进展,研讨野生稻资源的创新利用方向。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观看了野生稻大会宣传片,详细了解全国及广东省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历史及研究进程。万建民、谢华安和刘耀光3位院士分别就水稻杂种不育、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野败型恢复基因等作了主题报告。
从矮化水稻成功到三系杂交稻问世,中国水稻育种的两次突破性进展中,广东野生稻均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在水稻品种育种日渐加快的大环境下,如何解决野生稻育种周期长的问题,受到全国与会专家关注。
对此,刘耀光认为,广东野生稻有望延续“高光”表现。“广东野生稻保存规模大,方法多,是其中一大优势;分子育种等新技术的应用,将简化野生稻育种过程,在此方面,广东也有自己的技术路线。”刘耀光说。
本次大会将持续3天,来自中国农科院及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的专家将分享野生稻保护和高水平利用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科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