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空间站实现多个国际“首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14 08:55:00 来源:缘之心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创造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自噬现象……中国空间站自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以来,凭借长期微重力、宇宙辐射等独特环境条件,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多个国际“首次”。

1月13日,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在上海举办。会上,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用发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近百种,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

实现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作为四大模式生物之一,斑马鱼因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且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模式生物的后起之秀,被称为“水中小白鼠”。

2024年4月25日,一批特殊“乘客”——4条斑马鱼随神舟十八号进入空间站。它们与4克金鱼藻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型水生生态系统,被安装在问天舱生命生态柜开展空间实验。实验期间,水生支持装置为金鱼藻提供了LED(发光二极管)光源,保证金鱼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确保这个生态系统的氧含量能满足斑马鱼的生存需求。

“这一水生生态系统在空间站实际运行43天。其间,斑马鱼成功繁殖产卵,航天员进行了3次水样样品采集、1次鱼食更换以及1次鱼卵收集等操作,并在实验结束后对斑马鱼进行了无害的固定和处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介绍,“我们通过天地对比发现,斑马鱼在轨出现背腹面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空间运动行为异常现象。”

王高鸿说,这项实验实现了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创造了国际上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这项研究为后续利用斑马鱼作为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开展全面系统的空间生物学理论研究和空间水产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王高鸿表示,“未来我们将开展从鱼卵到鱼卵的太空斑马鱼实验。”

获得空间发育水稻和再生稻新种质资源

微重力如何影响开花?微重力影响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能否在微重力环境下实现对植物开花过程的调控?

开花是植物结出新一代种子的前提。农作物的种子既是粮食,也是繁殖下一代的载体。想要真正解决人类长期空间探索的粮食保障问题,关于植物开花的基础探索必不可少。

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就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实验项目中,科研人员利用在轨实时图像和返回的拟南芥实验材料,获得了不同开花时间拟南芥响应微重力的生长发育表型数据和天地比对转录组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为深入解析植物通过调整开花时间适应空间微重力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利用相关的转录调控元件人为控制空间植物的开花时间、培育具有较强空间环境适应能力的植物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师王丽华介绍。

同时,科研人员还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空间培育,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并在样品返回地面后实现了大田种植。

发现空间微重力导致肌萎缩的可能机制

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占体重的40%。这些骨骼肌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代谢性疾病、肌少症等与骨骼肌功能和稳态异常密切相关。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会产生一些生理适应,比如肌萎缩。这与衰老、长期卧床等产生的生理或病理改变有相似之处。

因此,发现骨骼肌细胞对微重力环境的感知和响应规律,揭示空间肌萎缩发生的机制,寻找相应的对抗措施,将为保障长期在轨航天员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提高在轨工作效能以及防治地面人群骨骼肌萎缩等提供理论基础、实验证据和新的思路。

在空间微重力环境对骨骼肌影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项目中,科研人员利用载人空间站提供的长期微重力条件,研究了空间微重力对骨骼肌细胞的影响,重点关注了细胞的生长、分化等情况。

2023年6月15日,该研究项目的实验样品通过神舟十五号返回地球。科研人员成功实现骨骼肌细胞的在轨培养和分化,观察到了细胞融合和肌纤维形成等现象。同时,通过天地比对分析,科研人员还发现了空间微重力环境影响骨骼肌细胞自噬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我们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了空间骨骼肌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发现了空间微重力环境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肌萎缩的可能机制及潜在分子靶标。”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俞莹说。

(科技日报上海1月13日电)【编辑:王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现精准化链接,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设立涉港澳科技创新空间站,徐舍镇与武汉光谷人才港合作设立宜兴武汉光谷科学双创中心。眼下,科技招商已成为增强科创动能、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环。此
2024-03-31 06:43:00
波音事故频出之际,C919公布亮眼成绩单!中国这一局赢的太漂亮了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两名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将于2025年2月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返回地球。据此前报道,2024年6月5日,
2024-09-04 13:39:00
打不过就加入?中俄联手后,美国主动求和,要求中方敞开合作大门
...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绕月探索方面,还是在空间站的建设方面,中方给出的成绩单可以说是十分亮眼,每一次中国航天器飞入太空,总能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不小的关注度。在此情况下,
2023-10-10 18:05:00
嫦娥六号、载人航天、鹊桥二号……中国航天今年有这些看点
...项测试准备工作,嫦娥六号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空间站安全高效运行、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正式发布、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次发射、全年近70次宇航发射……2023年,中国航
2024-01-11 10:12:00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4年,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新的“访客”,嫦娥六号将首次把月球背面的土壤带回地球,商业航天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航天将延续精彩、
2024-01-03 03:47:00
2024年中国航天大事记!这些精彩瞬间令人难忘→
...克“问天”之旅从未停止“奔月”的脚步亦更加坚定中国空间站更是迎来了多个重要的里程碑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十九号乘组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这一年
2024-12-29 09:42:00
...式卫星编队,“天舟六号”首飞配送新“快递”抵达中国空间站,“澳科一号”引领内地与澳门科创合作站上新起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2023年发射次数近70次,
2024-04-24 10:59:00
筑梦“天宫”|“货运专列”再立功,长七向“智慧”火箭迈进
...这是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本次发射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为长七火箭)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第六次携手奔赴太空
2023-05-10 22:47:00
...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航天的生存法则。从当年测控覆盖率仅15%到如今“舱落机到”的精准搜救,从依赖国
2025-06-19 21: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5秒紧急救援!太和东站民辅警扶梯旁救下后仰母子
大皖新闻讯 10月25日15时许,高铁太和东站正值出行高峰。一对母子准备乘坐D5565次列车前往合肥,在乘坐自动扶梯前往二层候车厅时
2025-10-25 20:29:00
闽台书画联展共庆台湾光复 台湾女画家手绘牡丹向祖国告白
福州新闻网10月25日讯(记者 朱榕 通讯员 郑婷 陈晓静)23日,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为主题的书画展在马尾区总工会职工之家举办
2025-10-25 20:53:00
单腿夺冠 她“泳”不言败
福州新闻网10月25日讯(记者 陈君沂/文 张旭阳/图)25日下午,由福州市冬泳协会主办,福建省游泳协会、东南地区海峡两岸冬泳联合会指导的第十届东南地区海峡两岸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
2025-10-25 20:55:00
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首站 临沂)在临沂开幕
10月25日上午,“承古融今 文脉流长”——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首站临沂)在临沂新闻大厦美术馆盛大开幕
2025-10-25 20:59:00
化疗恶心呕吐,对治疗丧失信心!宁阳县一院多学科协作救治暖人心
近日,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成功救治一位贲门癌术后化疗反应严重的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与护理
2025-10-25 22:10:00
知名导演方励发律师声明回应涉于朦胧坠楼案等传言:不实言论、恶意造谣
大皖新闻讯 10月25日,知名导演方励委托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发布律师声明,就涉及他的“与于朦胧坠楼案有关”“与某导演亲吻照”等网络传言公开回应
2025-10-25 22:13:00
10月25日,“河北五超”第十一轮,保定队vs唐山队第一节结束,保定队3:0领先!
2025-10-25 22:40:00
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长春师范大学承办分会场重要交流活动
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日前在上海开幕,长春师范大学作为承办大会活动的唯一一所师范院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承办了“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分会场系列人才交流活动
2025-10-25 22:49:00
“河北五超”第十一轮,今晚(10月25日)沧州vs雄安新区,著名主持人俞迈携手河北日报资深体育评论员梁韶辉,直播间畅聊“河北五超”。
2025-10-25 22:50:00
10月25日,河北衡水,“河北五超”第十一轮衡水vs辛集,赛前交换礼物,衡水老白干:兄弟,拿住!
2025-10-25 22:53:00
李美贞诗集《仓库乐园》出版
大皖新闻讯 近日,“85后”诗人、摄影师李美贞的最新诗集《仓库乐园》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正式出版。被誉为一部“青春与异乡的梦中梦”
2025-10-25 23:22:00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5日19时45分在吉林延边州珲春市(北纬43.08度,东经131.10度)发生5.5级地震
2025-10-25 23:52:00
10月24日,记者从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由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鹏宇发明的“初起火灾扑救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25-10-26 07:29:00
今天是环卫工人的节日——环卫工人节。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已经有16个省级行政单位设立环卫工人节,其他省(区、市)也有42个地级市
2025-10-26 08:1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张晓岚)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南乐团获悉,由福建省曲艺家协会选送的厦门市南乐团青年演员潘文龙
2025-10-26 0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