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3 03:4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3日 第 09 版)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进舱前转运设备。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国旗。

新华社发

2023年,中国航天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4年,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新的“访客”,嫦娥六号将首次把月球背面的土壤带回地球,商业航天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航天将延续精彩、不断创新,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新贡献。

“天宫”将迎来4次发射

自2023年10月26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转眼间,神舟十七号乘组为期6个月的空间站“出差之旅”已完成约1/3。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相继完成了平台维护、科学试验、首次出舱进行天和核心舱太阳翼试验性维修等既定任务。在轨期间,空间站里的“太空菜园”喜获丰收,航天员在轨采摘、品尝由两个乘组共同栽培出来的蔬菜,并将采摘的新鲜蔬菜分别进行封装。接下来,神舟十七号乘组还将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空间站任务。

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4次飞行任务,分别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其中,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乘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这意味着今年空间站将上演两次在轨“换班”,6名航天员将陆续进驻“太空之家”。

据介绍,天舟七号和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后,将分别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者发射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者发射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目前,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已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在进行总装和测试,等待年初的发射。

从2023年发射的天舟六号开始,天舟货运飞船采用了改进型货物舱,装载空间增加了约24%,装载重量提高了约22%,从以前的6.9吨提高到了7.4吨,是世界上运货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之一。

随着建造阶段任务在轨数据的累积,天舟货运飞船的补给效能不断提升。据介绍,天舟七号发射时的在轨库存和货运飞船的上行量,合起来可支持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1年。因此,天舟七号发射时的物资补给可以支持神舟十七号、十八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执行任务。

嫦娥六号将月背取土

2023年,中国启动载人登月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根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024年前后,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和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将发射升空,嫦娥六号将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嫦娥六号的探月之旅,近日入围了《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外媒发布的年度关注事件。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区即选择了艾特肯盆地,以期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在国际合作方面,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间的通信,中国新研制的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计划2024年上半年发射。而在嫦娥六号任务完成后,鹊桥二号将会择机调整轨道,继续为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以及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服务。同时,鹊桥二号还要接力鹊桥号,为在月球背面探测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除此之外,鹊桥二号还承载着科学探测使命。

目前,中国正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拓展人类认知疆域,为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近日,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形成发射能力过程中取得关键进展。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其一号发射工位是国内新一代中型火箭长征八号的专用工位,塔架高83米,包含固定勤务塔、发射台等11类设备设施。与传统发射工位相比,其取消了导流槽、采用模块化钢结构发射塔架方案,使建设周期缩短了一半。

2024年,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有望迎来首次商业发射。同时,该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也已完成导流槽主体封顶,计划于2024年5月底完成设备现场安装调试。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2023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朱雀二号遥二、遥三火箭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首款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的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也取得成功。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有望延续惊艳表现。今年,朱雀二号火箭计划实施3次发射,将通过全过冷加注技术、发动机推力提升、二级发动机两次点火技术等提升火箭运力,从而降低每千克载荷进入轨道的成本。双曲线二号则计划于2024年在海上开展一次回收试验,为双曲线三号火箭在2025年底首飞做好准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嫦娥六号、载人航天、鹊桥二号……中国航天今年有这些看点
...复使用航天器再次发射、全年近70次宇航发射……2023年,中国航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嫦娥六号、载人航天、鹊桥二号……中国航天将延续精彩,亮点不少。嫦娥六号预
2024-01-11 10:12:00
改写多个领域的最高纪录!人类太空探索掀起新高潮
...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发射次数世界第一,同时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次数的新纪录。美国在2021年进行了51次航天发射
2023-12-29 10:36:00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空间站全面建成,揽月、探火、逐日成果频出……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突破60次,创造了发
2023-01-12 05:50:00
中国航天 星河闪耀
...摄(新华社发)极目楚天,共襄星汉。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从神舟十八号乘组确定,到一系列展览和科普活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精彩纷呈,展现了中国航天逐梦太空的新进展
2024-04-25 06:01:00
嫦娥六号上半年发射 将从月球背面采样
...样返回。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完美收官。中国航天今年看点多:中国空间站将迎6名航天员正在太空高效运行的中国空间站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今年,我国将实施四次飞行任务,
2024-01-23 09:42:00
(年终特稿)从2023高燃时刻感知中国航天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从2023高燃时刻感知中国航天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2023年已行至尾声,中国航天仍保持高密度发射。 回望这一年,从开启新篇的中国空间站,
2023-12-28 16:19:00
观察|登月后又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印度算航天强国了吗?
...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这一航天强国的官宣的背后是中国航天近年来多个航天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多次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嫦娥四号/五
2023-09-04 07:40:00
神舟十六今日发射 登陆月球提上日程
...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组合体在转运途中。 新华社发中国计划在二○三○年前实现首次登陆月球据新华社酒泉5月29日电 我国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2023-05-30 02:44:00
...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也使2025年中国航天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航天器,今天发射的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就是一颗高轨卫星。长
2025-01-07 10: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记者在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前瞻布局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7 16:24:00
京东11.11直播技术全面升级,立影3D技术、JoyAI大模型重构沉浸式购物体验
随着京东 11.11 大促的火热进行,京东直播再度升级技术布局,以 “立影 3D 技术”“Joy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2025-10-27 15:39:00
电机能效提升领域再添标杆!25 项产品 / 技术入选全国节能降碳示范名单
为深入贯彻国家 “双碳” 战略,加快电机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此前启动 “全国节能降碳示范产品 / 技术推荐” 征集工作
2025-10-27 15:42:00
吉刻现场|硬核登场!吉林选手角逐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晋江)开幕。本届大赛,吉林省派出23个项目团队组成的参赛队伍角逐三个大赛道
2025-10-27 14:09:00
厦心医院实现手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许良友 付磊 刘云芳)10月23日,一项载入医学史册的创新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圆满完成
2025-10-27 08:11:00
新闻纵深·解码钢铁大模型|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
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编者按当钢铁遇上人工智能,一场“智变”正悄然发生。为生动展现人工智能为钢铁产业生产
2025-10-27 08:12:00
第十一届NJSD软件开发者会议在软件谷举行江苏规模最大,1400名软件工程师在宁“聚会”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林园园)70多位业界“大咖”登台演讲
2025-10-27 08:2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瑞于品华杨刚记者徐宁)近日,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橡胶防老剂中间产品RT培司(4-氨基二苯胺)除盐技术取得突破
2025-10-27 08:2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淏涵记者张希)日前,南京林业大学与乐惠国际南京基地签署《校企全面合作协议》《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全面开启校企战略合作
2025-10-27 08:22:00
高效,是都市青年的通行证:InstaShake以“一杯营养”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 新锐品牌以“零添加、无预制、纯手工”的坚守,为上海都市人群注入鲜活能量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上海,追求健康与追求效率似乎成为一道单选题。然而,新锐健康饮品品牌InstaShake正以其独特的“零添加
2025-10-27 08:39:00
济宁银行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维发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鲁网10月27日讯近年来,济宁银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洞察科技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重点产业链金融需求,以产品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2025-10-27 11:07:00
汪昌莲据《经济日报》报道,“两三元就能买品牌饼干薯片”“上百种散装零食任意挑选”……从县城到乡镇,在街角与量贩零食店不期而遇已成逛街“标配”
2025-10-27 11:10:00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先降后升,27日早晨气温较低。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晴间多云,北风转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4℃左右
2025-10-27 11:28: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雷神科技聚焦信创生态构建
鲁网10月27日讯虚实无界,智享未来。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即将在崂山区拉开帷幕。2017年以来,由崂山区成功承办的虚拟现实创新大会
2025-10-27 11:4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北京一市民反映有陌生男子在她家中无人时,通过指纹解锁智能门锁多次进入她家。当事人焦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2025-10-27 1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