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年终特稿)从2023高燃时刻感知中国航天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8 16: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从2023高燃时刻感知中国航天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023年已行至尾声,中国航天仍保持高密度发射。 回望这一年,从开启新篇的中国空间站,到再创纪录的长征系列火箭,从进展显著的商业航天,到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人们可从一系列高燃时刻感知愈加自信开放的中国航天。

(年终特稿)从2023高燃时刻感知中国航天

资料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拍摄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中国空间站开启应用与发展新篇

2023年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开局之年,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作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任务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应用已成为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词,随着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航天员们可以开展更大规模的科学实验,相信未来实验的体量、深度、广度都将产生质的提升。

随着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升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累计将20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四次出舱,成为中国出舱次数最多的乘组,景海鹏四上太空,创下中国人飞天次数最高纪录,中国空间站首迎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汤洪波成为重返中国空间站第一人,中国航天员们在太空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新纪录。

从天上到地面,从国内到海外,一年来,中国航天员们通过天地连线、亲临现场,活跃在航天科普一线。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太空授课”,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问港澳……航天员们和青少年分享自己的太空生活故事,播撒“航天梦”的种子。

长征火箭屡创纪录 商业航天进展显著

作为中国航天发射的主力军,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今年突破500次。其中,长征二号丁火箭以“一箭41星”,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纪录,长征四号系列火箭跻身中国火箭“百发俱乐部”。杨宇光表示,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5个100发仅耗时2年,随着近几年航天发射活动越来越密集,长征系列火箭百次发射所用时间逐渐缩短。

除了发射次数,入轨质量亦是衡量航天发射品质的重要指标。杨宇光称,在第5个百次发射中,载荷入轨总质量和新一代运载火箭占比都进一步提升,这说明中国火箭一直在升级换代。

长征系列火箭稳定发挥,保持100%成功率的同时,商业航天“异军突起”,表现令人惊喜。谷神星一号火箭开启高密度发射交付,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首次实现复用飞行,国内首枚民营液氧煤油火箭天龙二号首飞成功,世界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实现商业化交付,这些进展为航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杨宇光指出,中国商业航天这些年得到蓬勃发展,火箭发射次数明显增加,火箭型号更加丰富,越来越成为国家航天活动的重要补充力量。

重点领域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这一年,中国在空间站、月球探测等重要领域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当前,月球探测已成为国际空间科学研究的热点,中国亦在着力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国家航天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联合声明,同时,中国还向世界发起成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组织倡议,共商、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共同管理科研站设施,共享科研成果。今年下半年,委内瑞拉、南非、白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埃及等多个国家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杨宇光表示,航天多领域国际合作得以稳步向前推进,一方面在于这些年中国航天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国际广泛关注与认可,另一方面,中国向来注重航天国际合作,重视航天发展成果共享,国际合作也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航天来说,2023年收获满满,即将到来的2024年又是令人期待的一年。中国空间站将在太空迎来两艘货运飞船、两个航天员乘组,嫦娥六号任务将在2024年前后进行国际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一系列重大发射将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1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中国经济这一年:经济增长动能在哪?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定调来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走过2024,眺望20
2024-12-13 12:11:00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高端医疗装备......2024年,中国制造新赛道新领域热点频出。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试点,从技术攻关到场景
2024-12-21 19:11:00
近观|这一历史时刻 习近平念念不忘
...功的消息,非常激动!”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航天集团公司“东方红一号”总装历史图片前,回忆起当年那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4月24日,这一天自
2024-04-24 20:34:00
张扬说丨航天员太空之旅中的惊险时刻
...站,又是如何在太空中建立起来的呢?在4月24日第8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跟随新华社记者张扬一起,回顾中国载人航天高光时刻。2003年,在西北戈壁滩深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
2023-04-21 11:37:00
天立教育学子亲历“神舟十八号”发射,见证中国航天辉煌时刻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深入“两弹一星”发源地,探秘中国航天梦开始的地方,聆听航天故事,走近航天工匠,触摸航天重器,感悟航天精神。 在神舟十八号发射前夕,春雨学子白淇尹更是
2024-04-26 21:00:00
中国登月服在重庆亮相 “世界设计之都”迎来高光时刻
...9月28日,重庆,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9月28日,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的“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在重庆举行。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首次公开了中
2024-09-29 23:57:00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 题:中国民营企业出海现新趋势作者 王梦瑶“现在中国电动三轮车在海外确实很火。”近日,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举办的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
2024-12-19 20:31:00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特稿:中国何以成为创新大国新华社记者张晓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
2023-07-21 21:32: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 曲伟《&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3-12-30 04:0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