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1-12 05:5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L-SAR 01组B星发射升空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试验二十号A/B星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 新年新飞跃

遥感三十三号02星发射升空

新华社发

1月9日6时,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

空间站全面建成,揽月、探火、逐日成果频出……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突破60次,创造了发射次数的新纪录。

2023年,中国航天依旧精彩。在继续保持高密度发射频次的同时,新的运载火箭、新的发射任务将进一步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贡献。

空间站进入运营阶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2023年,该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宇航、星河动力等航天企业计划安排10余次发射。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保持“60+”的高位。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共实施了6次发射任务,长征二号F、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三型运载火箭接力亮相,分别执行载人飞船、空间站舱段、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从天舟四号、天舟五号两艘货运飞船,到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再到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艘载人飞船,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强国之梦。随着国家太空实验室搭建完成,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将进入崭新阶段。据了解,随着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继续开展空间站运营阶段发射任务。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中方正在开展对接协调,并积极进行国外航天员培训的相关准备工作。目前,中方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2023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研制嫦娥七号、天问二号

嫦娥逐月、天问探火将开启新篇章。2023年,中国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

2019年1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如今,嫦娥四号落月已4年有余,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背行驶1455米,工况正常。嫦娥五号任务带回的1731克月壤样品产出诸多成果,近百个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陆续发布,不断深化着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预计2025年前后,嫦娥六号任务将实施并为人类取回月球背面的第一批月壤。即将开展研制的嫦娥七号,则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主要开展飞跃探测——到月球南极的阴影坑里现场勘查,在月球上寻找水的踪迹。

2021年5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一年多的时间里,天问一号的一举一动备受世界关注。2022年9月举行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而在科研成果方面,中国科学家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水活动迹象,表明火星该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按照规划,中国将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等关键技术攻关。今年,天问二号研制工作的推进,将让中国的行星探测走得更远、更稳。

长征六号丙火箭将首飞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22颗卫星,实现“一箭多星”的新纪录;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飞;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2022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53次,刷新了成功发射的“连胜”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全面进入应用性发射阶段,其发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22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全年发射占比约为27%。

2023年,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改进型——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将进行首飞。据介绍,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长征六号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空白。

今年,中国民营商业航天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近日,谷神星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将搭载的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民营火箭型号的规模化商业发射交付取得新进展。今年,“谷神星”系列运载火箭计划完成8—10次发射交付。

链 接

2023年 全球太空探索亮点多

新的一年,全球太空探索活动丰富多彩,月球探索成为热议话题,各类深空项目也排上日程,各国竞相推进太空探索的势头仍将延续。

月球探测是重点。俄罗斯计划把“月球25号”探测器送到月球南极勘察水冰资源并验证软着陆技术。印度“月船3号”探测任务几经推迟后暂定今年发射,再度尝试将着陆器和月球车送往月球南极。日本企业“白兔-R”1号任务计划4月在月球表面的阿特拉斯陨石坑进行软着陆。美国航天局的小型卫星“月球手电筒”也将进入绕月轨道,利用红外激光脉冲从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的陨石坑内寻找水冰。

深空探索领域,今年一大看点是发射窗口定于4月的欧洲航天局“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该探测器预计2031年飞抵木星附近,届时开始对木星及其卫星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复杂性进行深入调查。此外,美国航天局计划于10月发射名为“灵神星”的航天器,其任务是观测小行星带内一颗同名的小行星,预计2029年飞抵目标天体附近。

更多太空观测装置今年内也有望部署就位:欧航局的“欧几里德”空间望远镜旨在通过观测数十亿个遥远星系的分布绘制宇宙“三维地图”,揭示宇宙为何加速膨胀及暗物质、暗能量等谜题。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X射线成像和光谱任务(XRISM)”将接替发射后不久失联的X射线天文卫星“瞳”,捕捉来自遥远恒星和星系的X射线辐射。

据新华社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地通话的图像话音哪里来?载人登月的新飞船长啥样?航天专家带你逛展→
...同步展出。 总台记者 窦筠韵:在我身后就是载人登月的新飞船和月面的着陆器,和空间站任务不同,如果航天员要实现登月需要分两步走,首先是将月面着陆器通过火箭发射至月球轨道,随后
2024-01-29 11:49:00
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m中国人将实现“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有国家制定登月计划时都选用了这一方案,没有例外。据中国航天报报道,我国的绕月轨道对接方案,既借鉴了“阿波罗”环月轨道对接设计,又有很大的创新,与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部分登月
2024-02-26 10:55:00
“梦舟”“揽月”!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正式确定
...室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后,登陆月球成为中国人探索太
2024-02-24 10:31:00
...飞奔状”。航天事业是“狂奔着”一路向前的。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刚刚过去,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拉开序幕。“嫦娥”揽月、“祝融”探
2024-04-26 14:21:00
...向宇宙的漫漫征途里,这是又一个光辉的起航。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刚刚过去,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拉开序幕。惊雷一声平地起,“巨龙”
2024-04-26 04:39:00
5年实现第二个100发,上海航天都研制了哪些长征火箭?
...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八院抓总研制。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92次发射,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2023-10-24 17:26:0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
第500次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12月10日9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23-12-11 09:53:00
...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记者从火箭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获悉,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8次飞行,也是
2022-12-29 13:52:00
中国航天 星河闪耀
...摄(新华社发)极目楚天,共襄星汉。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从神舟十八号乘组确定,到一系列展览和科普活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精彩纷呈,展现了中国航天逐梦太空的新进展
2024-04-25 06:01: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