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荀彧为什么愿意跟随曹操
...是篡汉的吗?但这样一个人,却让三国时期的两大谋士:郭嘉、荀彧,对他死心塌地,又是为什么呢?郭嘉愿意跟随曹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想找一个真正有本事的雄主,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所以,他离开袁绍,投奔...……更多
为何说《隆中对》本来就是三分天下计,而不是一统江山谋
...相对明朗:北方的曹操雄才大略,但是谋臣不少:荀彧、郭嘉、贾诩、程昱、荀攸、董昭、刘晔、蒋济等等。虽然诸葛亮有才,但是如果前去投效不一定受重用;东吴有张昭、鲁肃、周瑜等都是江东俊杰,也不是很好的投效对象...……更多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有道理吗
关于“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言论,不是说郭嘉的智谋有多深广,其实他与同时代的诸葛亮、庞统、徐庶、贾诩并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郭嘉之所以能够被史学界看作是可能辅佐曹操完成三国大一统的人,更多的是他比诸葛...……更多
为什么曹操就坚持要把一些事情托付给鬼才谋士郭嘉呢
为什么曹操就坚持要把一些事情托付给鬼才谋士郭嘉呢?第一点就是郭嘉的岁数比较小,其要比他大20岁左右,所以等到其死了后来,郭嘉还会是在壮年时候。就比如另外的荀彧,他一方面是年纪比较大,还有着也是他和曹操的...……更多
三国最特殊的三个官职,两个是为专人设置的
...位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第二个官职:因此曹操为了郭嘉首创了军师祭酒这个官职,军师就是参谋,出谋划策的人。而祭酒指的是长者,地位尊贵的人,引申为首席,首位的意思,因此军师祭酒就是首席军师的意思。这个职...……更多
三国中很多人都自称为汉室忠臣,但真正心系汉室的只有2人
...是加入曹营,同时还拉上了他的族人荀攸、同学戏志才、郭嘉、钟繇等人,这些人都曹操集团最核心的人物。尽管曹操起兵初期的势力弱于周边的诸侯,但因为有荀彧这些谋臣的辅佐,曹操总能得到克敌制胜的策略,曹操也凭借...……更多
荀彧一生维护汉室,女婿陈群却助曹丕篡汉
...,在这里他得到了“王佐之才”荀彧,荀彧为他举荐了以郭嘉为首的一大批人才。但这批人才没有陈群,最大的可能是当时陈群年幼,没有经历汉代做官必要环节“举孝廉”。陈群最早出仕是在当时的豫州牧刘备手下,劝说刘备...……更多
曹操眼中,刘备真的是英雄吗
...同理想就轻易放掉对自己最大的威胁。故刘备走之后,在郭嘉的提醒下又派兵去追。其二,此时的刘备没有军队,没有地盘,没有战功、没有名气,还称不上真正的英雄。曹操没必要对他有特别的戒心。即使放出去了也难有作为...……更多
曹操的三大谋士:郭嘉、程昱、荀彧的传奇故事
...很多人的帮助,其中三大谋士对其的帮助极大。第一位是郭嘉,原来郭嘉是奉袁绍为主,但是袁绍对于如何合理利用人才并不精通,因此郭嘉在这里并没有获得发挥智慧的机会,因此就决定离开。一直到6年后,遇见了曹操,投...……更多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才举荐一般都是由官员直接举荐,例如荀彧认识一个人叫郭嘉,他觉得郭嘉很优秀,于是直接推荐给曹操,曹操一见郭嘉,觉得这人真有才华,于是就重用郭嘉。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他是希望自己能够像管仲、乐毅那样...……更多
三国第一谋士远胜郭嘉诸葛,他是谁呢
...,想要排除第一来谋士,则千年来争议非常多。有人认为郭嘉、荀彧,有人认为诸葛、庞统,还有人认为是英年早逝的江东周郎,这些2000年以前的智者各有千秋,如果从他们平生的得意之作去看,水平大致相当。郭嘉在官渡之...……更多
郭嘉在曹营混了十一年,官不过军师祭酒(司空军祭酒),爵不过亭侯,食邑只有二百户。郭嘉于建安十二年病逝的时候,荀彧荀攸贾诩的官爵已经高出他不止一个档次,就是与郭嘉同在一传的程昱也已官至奋武将军,跟郭嘉...……更多
看看刘备取名的用意,养子名“封”,亲儿子名“禅”
...皇帝的梦想。刘备作为刘姓皇室的后代,他一直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为他打天下的一个口号。就是说,自己的家族已经凋敝了,自己要把它兴旺起来。天子已经到处流浪了,要让天子回到旧都。有人一直很疑惑,当曹丕...……更多
他是曹魏三朝元老,若用此人之计定能一统三国
...为曹操的臣僚。而在曹操身边的刘晔更像是一个悲剧版的郭嘉。这两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料人料事极其准确,“极其准确”的意思是至少在有记载的史料上,一次都没说错过。可以说当得起“算无遗策”四个字。《三国志》作者陈...……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的谋士,法正与郭嘉的四大相似之处
...其程、郭之俦俪邪?”这句话是说,法正与曹魏的程昱、郭嘉非常类似,其实在我看来,法正之于刘备,正如郭嘉之于曹操,他们两人有四大相似之处。一、与主公一见钟情,君臣相得先说郭嘉,郭嘉一开始投奔的人是袁绍,可...……更多
出自河南的五大谋士:从春秋到三国的不朽智慧
...专心修行黄老之术,潇洒自在于天地间。 第四位:三国郭嘉,河南禹州人。郭嘉本来是在袁绍手下做事,待了六年发现袁绍终究难以成事,于是投奔曹操。凭着自己的谋略,以及对袁绍集团的透彻了解。帮助曹操打败了袁绍,...……更多
刘备投靠曹操时,郭嘉和程昱为什么建议曹操除掉他?
...的。例如,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击败后,投靠了曹操,此时郭嘉和程昱建议曹操除掉刘备。那么这两个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呢?其原因有两点。1、刘备是皇室后裔刘备是皇室后裔,程昱和郭嘉觉得刘备在曹操营中,就是个炸...……更多
...彧的弟荀谌及同郡辛评、郭图,曾共同在袁绍手下效力,郭嘉在投靠曹操之前,也是先“北见袁绍”。 袁绍输给曹操,并不是地盘少人马少,甚至在文臣武将的综合素质方面,袁绍阵营也曾高于曹营——只不过后来袁绍的肱骨...……更多
孙权的偏安一隅:东吴在三国时期的战略选择与困境
...后,曹操彻底的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此时曹魏的谋士郭嘉已经去世,这就相当于曹操失去了一臂。蜀汉的国力相比来说是比较弱的。刘备仍然有一统天下的野心,毕竟刘备想要匡扶汉室。在这样的情况下,蜀汉吸引了众多人...……更多
他是曹操手下真正第一谋士,却被曹操逼死
...实,或许有些人并不是太认可荀彧第一谋士的地位,因为郭嘉等人的存在似乎远远超过他。但实际上,荀彧虽然名气不比郭嘉,却是极其重要的谋士。而在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荀彧就算不超过郭嘉的才干,也是一点不差于郭嘉...……更多
为何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并非奸贼的典型
...模糊组合。 赤壁大败,逃归南郡,曹操“仰天大恸”哭郭嘉。众将问他“此哭何意”,他回答说:“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大失矣!”并越哭越伤心,致使“众皆默然”。对此,罗贯中在引了史官诗评“曹公深识真梁栋,兵...……更多
孙权、曹操、刘备三大枭雄帐下的首席谋臣和头号名将,都是谁?
...国理政的能手,他为曹操治理国家,同时还为曹操推荐了郭嘉、荀攸等众多人才。荀彧,为曹操夺取北方各地立下了不朽之功,曹操称呼荀彧是“吾之子房”,自己的张良。曹操,起初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帜起兵的,荀彧也...……更多
...定统一中国,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时代了,而这个人就是郭嘉。择良主而栖郭嘉,字奉孝,出生于汉灵帝年间。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他的小时候亲眼目睹东汉王朝的政治没落,统治日趋腐朽,外戚和宦官专权把持朝政,各地的...……更多
盘点三国死得可惜的3位豪杰
...,肯定能拯救蜀国于水火之中,能让蜀国延续时间更长。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他曾经是袁绍部下,后来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称其“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也称赞他见识过人,是...……更多
为什么曹操要称帝,荀彧反倒第一个阻止
...高,也出于曹操对荀彧的看重,之后由荀彧推荐的荀攸,郭嘉,程昱等人,也都非常的深得曹操的信任。荀彧跟着曹操,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曹操可以得到以荀家为首的颍川士族的支持,而荀家则可以抱着曹操这条大腿,过...……更多
曹操考虑要不要除去吕布时,为何问刘备而不是郭嘉?
...个问题,其实曹操当时身边站着的不止刘备一个人,更有郭嘉等人。当时的刘备实力并不强,为何曹操并不去问郭嘉等人,而偏要问刘备呢?其实,曹操的城府非常深,他早就明白吕布虽然实力强悍,但是性格反复,不是一个可...……更多
诠释性格决定命运,吕布与刘备为何命运迥异?
...卓部将的身份。董卓死后,他虽然短暂与王允合作,共保汉室。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依然被王允呼来喝去,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意志,跟王允的部下无异。就算是从关中独立出来,到了关东,他还是一直走着投主为生的道路。结果...……更多
三国时期的隐世奇才:刘晔的智慧
...最为强大,谋略超群的谋士也最多,比较知名的有荀彧、郭嘉、荀攸及贾诩等,后期则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反观当时的蜀汉,虽然曾经有庞统、法正等人辅佐,但他们都英年早逝,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基本上都是诸葛亮一个...……更多
荀彧为什么不去辅佐刘备
...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我们可以看出荀彧这个人胸怀大略,才智多谋,非常受曹操的喜欢,他被曹操疏远...……更多
刘邦和刘备总部同样在四川,为何一个立国一个灭亡?
...接近诸葛亮的隆中对中的构想了,是有机会一统江山光复汉室的。但这时孙权差人来索要赤壁之战中刘备借的荆州城,刘备当然不会给,只敷衍的说等我拿下西凉就还你荆州,孙权也不傻当然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