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三条战略妙计改写了汉末历史,也改变了曹操刘备孙权的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20: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末乱世,最悲催的可能就是汉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了:这哥俩一辈子就没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先有董卓后有曹操,太师和丞相比皇帝权力还大,这皇帝当得确实憋屈。

刘辩和刘协之所以如此悲催,跟他们身边缺少靠得住的文臣武将有关——东汉末年的宦官、外戚和文官集团,谁也不服谁,最后一旦武将发飙,这三个集团就只能哭哭唧唧引颈待戮了。

没有刀枪的座谈客说一万句,也未必有军阀一声怒吼好使,但是军阀缺少谋士的辅佐,也混不久长,比如很能打的吕布、公孙瓒,最后都惨淡收场,汉末数十路诸侯,只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笑到了最后——我们甚至可以说,是三位谋士的三条计策,改写了汉末三国历史,也改变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命运,至于哪一条计策最高明并可评为三国第一计,那就得有请熟读三国史料并同样具有战略眼光的读者诸君来品鉴了。

曹操有一句名言:“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曹植扩展了父亲的说法:“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夫相者,文德昭者也;将者,武功烈者也。文德昭,则可以匡国朝;武功烈,则可以征不庭,威四夷。”

我们不要小瞧了被称为“绣花枕头”的袁绍,当年他也称得上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孔融对袁绍还是很佩服的:“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

有些话孔融没好意思说,官渡之战时替曹操看家和在前线当参谋长、作战参谋的重要谋士,原本都是袁绍的部下:袁绍夺取韩馥地盘后,待荀彧以上宾之礼,荀彧的弟荀谌及同郡辛评、郭图,曾共同在袁绍手下效力,郭嘉在投靠曹操之前,也是先“北见袁绍”。

袁绍输给曹操,并不是地盘少人马少,甚至在文臣武将的综合素质方面,袁绍阵营也曾高于曹营——只不过后来袁绍的肱骨,后来有很多都跑到曹操哪里去了,跛脚鸭袁绍就只能活活气死了。

袁绍不缺战术谋士,他缺的是有战略谋士,而战略谋士的作用,就是为主公制定宏图伟略,袁绍东一榔头西一棒胡打乱敲,缺的就是一个超级战略谋士。

曹操击败袁绍,不但占据了袁绍的地盘,还留用了绝大部分袁绍旧部,如果列一个曹营“贰臣”名单,那肯定比百家姓还长——五子良将只有乐进是曹操的老班底,五大谋士中有四个出自其他阵营。

诸葛亮说曹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个谋略,指的应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汉末三国三大计中的第一计:“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向曹操献上此计的是兖州治中从事(大致相当于副州长)毛玠——毛玠是被《三国演义》抹黑了,好像曹操兵败赤壁,就是因为杀了蔡瑁张允、用了毛玠于禁当水军都督。

事实上蔡瑁并没有被曹操斩杀,两人的关系还十分密切,毛玠也不是统兵大将,他当时是丞相东曹掾,与崔琰一起主管官员考核,更不会指挥水军作战。

毛玠或许算不上曹营一流谋士,后来的地位也不高,但是他的策略,不但让曹操抓到了汉献帝这张王牌,还为天下“忠臣良将”投靠曹操找到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就连关羽降曹的时候,心里也不是十分抵触——有大汉天子刘协在曹操身后戳着,谁投降曹操都不磕碜。

关羽降而复逃,其他降将则死心塌地追随曹操,即使跟曹操不是一条心,像孔融那样的“名士”,也没有去投奔老朋友刘备——有汉献帝那根绳子拦着,刘备和孙权招揽人才都很费劲,比如刘备最早的“刎颈之交”牵招、帮助刘备取得徐州的陈登,后来都跑去给曹操打工,“诸葛四友”至少有三个成了曹魏高级干部:徐庶徐元直为御史中丞,石韬石广元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孟建孟公威为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毛玠这条计,后世很多开国之君都在用,朱元璋采纳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实际就是毛玠之计换了一个说法而已。

说毛玠的“挟天子(原本是奉天子)”之计是三国第一计,可能有读者会不同意,因为改写汉末历史的战略大计,还有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笔者要是敢复述,肯定会被很多读者骂:中学课文《隆中对》,谁不会背?

《隆中对》几乎人人会背,每个人对此计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是没有《隆中对》,刘备就不可能跟孙权联盟抗曹,而是可能跟老同学公孙瓒作伴去了。

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兴复汉室为宗旨,而鲁肃的“榻上策”,则是明目张胆地撺掇孙权坐看汉室倾颓,并准备在乱世中捞取好处:“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从“榻上策”来看,鲁肃和孙权都不是好人,事实上鲁肃也不像小说和电视剧演的那样“厚道”,这个能一箭射穿盾牌的高手,对汉家朝廷是没有半点忠心的,他之所以能跟孙权一拍即合,是因为孙权这个黄胡子绿眼睛的“朮赤”也有一颗不臣之心。

细心的读者可能早就发现了,“隆中对”和“榻上策”是有冲突的,因为诸葛亮想通过辅佐刘备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鲁肃则希望天下越乱越好,只有天下大乱,江东杰瑞才可能坐收渔人之利,至于生灵涂炭,那显然不是孙权和鲁肃关心的事情。

鲁肃力劝孙权把半个南郡借给刘备,就是想让刘备跟孙权死磕,他们好躲在后边看热闹,所以“孙刘联盟”的促成者鲁肃,一开始也没完全安着好心。

正因为孙权鲁肃都想拉刘备垫背,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就很难实现了:你想以孙权为援,孙权却惦记着你的地盘,世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更何况孙权绝非靠得住的盟友。

诸葛亮一心想跟东吴结盟,确实有点一厢情愿的意思——孙权是连哥哥孙策的好处都不念的,又怎么会对“妹夫”刘备实心实意?

孙权背刺,关羽陨落,荆州丢失,“隆中对”成了空中楼阁,这可能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的。

不管怎么说,没有隆中对,刘备就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诸葛亮的理想,无疑已经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比鲁肃的“榻上策”至少高尚十倍。

汉末乱世,高尚并不管用。毛玠、鲁肃、诸葛亮的三条战略大计,改写了汉末三国历史,也改变了曹操、刘备、孙权的命运,却并没有让汉天子刘协的日子变得好过,所以这三条计就像摆在谢若林、李涯、吴敬中面前的三根金条一样,是不能用高尚和卑鄙来衡量的。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武将凶悍,谋士歹毒。乱世是贾诩程昱那类人的舞台,毛玠在曹营的地位和名头,既不如荀彧荀攸,也不如贾诩郭嘉,但是读者诸君慧眼如炬,一定能评出这三条计的高下:如果诸葛亮投奔曹操、鲁肃投奔刘备、毛玠投奔孙权,他们的改写历史之计,还会被采纳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程昱和贾诩到了刘备阵营,只需三条妙计,就能干掉曹操灭掉孙权?
...乱世,根本就没有仁厚的枭雄:曹操是东征西讨打地盘,孙权是继承了父兄基业,而刘备则是专对“本家兄弟”下手,荆州和益州原本属于刘表和刘璋,最后虽然没有改姓,却都换了主公。督邮是刘
2024-11-12 11:27:00
刘备迎娶孙尚香时,为何要带赵云,而不带关羽张飞
...?刘备迎娶孙尚香曹操南下,占领荆州,剑指江东,于是孙权和刘备被迫联手,对抗曹操。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狼狈撤退。而曹操这一退,就是孙权刘备
2024-05-14 09:11:00
她是三气周瑜的关键?别被三国洗脑了!真实的周瑜让人刮目相看
...她就是孙尚香。赤壁大战后的三国局势在赤壁大战之后,孙权和刘备双方为争夺荆州而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军事和外交斗争。这场争斗的本质是为了控制长江以南的主导权。刘备渴望占领荆州并图谋
2024-08-06 10:36:00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么内斗、内部矛盾存在。然而即使如此,当年在合肥面对孙权10万大军来犯,李典、张辽、乐进等依然可以把私下矛盾放一放,全力对战孙权。总体来说,单从格局上来看,刘备与曹操还是有不少
2023-06-13 14:09:00
刘备死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诸葛亮知道吗
...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结果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腹背夹攻,兵败被杀,一时震动天下。这起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刘备的蜀汉。刘备失去了最为得力的大将关羽,精锐的荆州军团全
2023-05-14 06:51:00
刘备为何能活着离开东吴
...定要帮主君排忧解难啊,就献计:趁着刘备丧妻,不如将孙权同父异母的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待刘备入吴后,扣为人质,以此来还回荆州,还回来还好说,若蜀军不换,就杀掉。就派吕范作为女方媒
2024-04-11 21:54:00
浅谈三国时期各个君主的外交手段,谁的最高明?
...战,曹操得益于朝廷大义的名分不浅。 就算是对刘备和孙权,曹操也没有放弃外交的努力。他依然沿用对袁绍的方法,只要你们承认汉室的统治,不独树一帜,我就依靠汉室的官职来约束你们。
2023-04-17 17:13:00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不进攻战败的蜀国
...战前,另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后。在刘备兴兵伐吴之初,孙权两度派遣使臣向曹丕称臣,遣使纳贡,态度十分谦卑,还把当初扣留在东吴的于禁等人送还曹丕。孙刘联盟本身就是为了结盟对付曹魏的
2024-05-25 16:40:00
《隆中对》的本质是什么
...诸葛亮先给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曹操是“不可与争锋”,孙权是“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知道了天下大势,那么刘备该如何行动呢?诸葛亮提出了“跨有荆、益”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
2023-05-10 2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