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人在做,天在看”,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
人在做,天在看。——(东汉)杨震。别人给杨震送礼,说是如此深夜没有人知道,谁知杨震指天指地,这样告诚行贿人。我国历史上有位著名的清官叫杨震,他学识渊博,培养了无数弟子。后来做官,又提拔了许多品行高洁的学...……更多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跟三国杨修有何关系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什么是无知?”“这句话,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人们,不要以为做坏事就没人知道,但是,这个故事的来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在三国是谁的家训?这个故事起源于东汉弘农县华阴县人杨...……更多
山东巨野:修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四知苑”。“四知”源于历史上“杨震却金”的典故。东汉时期,杨震调任为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当年的举荐之恩,怀揣十斤黄金深夜拜访杨震,欲赠送以作盘资,杨震拒绝。...……更多
一个人,若能拥有三颗心,便会得贵人相助
...心怀敬畏,内心便少生邪念,处事便持中端正。东汉名臣杨震,素以公正清廉为人所称道。他前往东莱郡当太守时,恰巧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前来拜会,为报答当初的提携之恩,临走时特意将所带的黄金全数奉上。杨震见状,...……更多
2022-12-19 20:15贵人,个人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哪五位“孔子”
...因此,关西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1、关西孔子——杨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家。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汉,欧阳生所著今文《尚书》),师从于太常桓郁。杨震继承了父亲的学术传统,自...……更多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更多
...深省的故事。 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春,东汉名士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当地县令王密是杨震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见杨震到来,晚上携带10斤黄金悄悄前往拜访。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也是...……更多
明代朝鲜使团日记中的莱州
...十里,以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故也。四知庙在昌邑东北,汉杨震却金处也。宁戚墓在平度州西六十里。郑玄墓在高密县西北五十里。即墨故城在平度州东南六十里,田单破燕处。傍有乐毅城,即攻即墨时所筑云。东莱书院在府治西南,...……更多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农杨氏。被曹操杀掉的杨修也是弘农杨氏家族成员。东汉杨震及其子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孙四代都官至太尉,“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明经博览,无不穷究”。他的父亲杨宝,是东汉隐士,是...……更多
...立碑于墓。又赠修之母为冯翊郡夫人。及宗从追赠太守、县令、侯、子、男者十六人,其临民者七郡、五县。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姿容严嶷,非礼不动。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华为冯翊太...……更多
《维和防暴队》首映礼 黄景瑜王一博钟楚曦获赞
...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当钟楚曦动情说出这句话时,在场观众也无不被深深打动。 阵容获赞“集齐内娱兵王”刘伟强分享选角标准场景代入感十足 李达超追求真实“复刻完整非洲小镇”不少观众观影后感叹电影...……更多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国事便是家事,战场上,我不会顾忌那么多。”高长恭说这句话完全是肺腑之言,却使得皇帝后来对他深深的猜忌。 自古以来,没有猜忌之心的帝王很少,加上高长恭后来立下的战功,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皇帝对他更加...……更多
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他是如何从县令之子成东汉开国皇帝的?
...有理想的文章:“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广为流传,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另一方面,我们的“穿越者”王莽在连续换了两个皇帝之后,终于忍不住了,初始元年,王莽废孺...……更多
兰陵萧氏:从寂寂无名到建立两大王朝的崛起之路
...的高祖、南梁开国之君萧衍的天祖萧整,只是东晋的淮阴县令,这官职实在是不值一提,可又没法子作假。 萧整的两个儿子,在南朝划分出这么两个分支:第一支:萧整生即丘令萧隽,萧隽生辅国参军萧乐子,萧乐子生右军将...……更多
...。为了推行他的思想,萧衍还下诏书到全国,如果有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里做县令。大县令有政绩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执行起来后,梁的官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更多
...的乐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徐艳玲的创业故事还要从这句话说起。2013年,在北京工作期间的徐艳玲收到了朋友赠送的一盒玫瑰花茶,花茶入杯,一朵嫣红开在水,一缕花香沁入脾,当真是“看着美,喝着香”,于是,她有...……更多
曹魏有哪些大臣去世后,被朝廷追谥为“景侯”
...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满宠曾担任督邮,后来又代理高平县令。初平三年(192年),满宠被曹操招募,后来任许县县令,转任汝南太守,曾参与赤壁之战。到了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劝阻了弃城而逃的计...……更多
史料记载兰陵王每次上战场都要戴面具,背后有何玄机?
...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这话用来形容女子尚可,但这句话写得却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他叫做高长恭,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兰陵王。因为长得太帅,兰陵王在战场上一度被敌人轻视,无奈之下他选择戴上凶狠的面具上阵...……更多
汉朝谚语“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出处
汉朝民间流行一句谚语: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最早见于《后汉书.虞诩传》,关指的是函谷关,位于现在的河南地区。关东出相,函谷关以东为齐鲁大地、孔孟之乡,饱受儒学熏陶,逐渐形成崇尚诗文的民风,因此关东...……更多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战功显赫,最后含冤被昏君赐死
...什么?\"。从全局观分析高长恭所言,虽然一心为国,但这句话确实值得考量,在皇帝心中,自己才是受命于天,如果臣子将自己的位置抬高,甚至与自己举案齐眉,无论是否有二心都会受到猜疑。565年,高纬如愿登基。大权在...……更多
揭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的花样死法
...人的语言有点匮乏,所以就有了卫玠长得像个玉人似的,这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卫玠相貌也更加英俊。结局卫玠身体不好,常常患病。至于卫玠的死法,因为有一天,卫玠要去京都办事,前来看...……更多
十八路诸侯势力是怎么崛起的
...永恒的利益。”。当然,对反董卓联盟的各路诸侯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 ……更多
杨修被杀:曹操与弘农杨氏的恩怨情仇
...无日磾(金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杨彪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惭愧没有金日磾那样的远见(金日磾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磾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更多
...我。不是我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我都是被他们逼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吕布哭得像孩子,而刘备脸上挤出一丝同情,皮下却藏满鄙视:丁原怎么死的?董卓怎么亡的?王允又是怎么遇害的?你管谁叫爹谁就倒大霉,十足的三姓...……更多
河北只有三镇兵马,何来底气反叛大唐
...唐朝在统一过程中和江南士族没有太大的冲突,反而让像兰陵萧氏、吴郡陆氏这样的南方士族入朝当宰相,所以南方一直源源不断给唐朝中央输血。而南方也得以休养生息,淮南道和江南东道逐渐取代河北道,成为天下最繁华的...……更多
《为有暗香来》长公主身份如此高贵,为何会下嫁到仲家?
...主曾对华浅说:“说仲家富可敌国,这不是空穴来风。”这句话足以说明仲家的财富之巨。但是,仲家的财富也成为了他们的一大软肋。皇家对仲家的财富垂涎三尺,自然会想方设法地控制仲家,以防止其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多
隋文帝杨坚竟然出身豪门?他与西汉司马迁有渊源
...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杨敞的妻子乃是太史记女儿。所谓的太史记也能称之为太史公,其实就是司马迁的别称。还有不少历史文献都能证明,司马迁确实是有一女留存在世。...……更多
北齐亡国之君高纬:荒诞统治与自毁长城
...入阵曲》。早在几年前南朝宋已经有人喊过“自毁长城”这句话了,现在高纬这样做无疑也是自毁长城。只不过一次性杀了两位长城而已。兰陵王高纬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次子,但是次子又如何,并不能说他坐稳了皇位,他弟弟...……更多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因祸得福官至四川
都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在清朝县令吴棠身上那可谓是极其适用。这位吴县令的人生颇为传奇,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举人入朝为官。为官之后,吴县令坚守本心,以铁面无私、克己奉公而...……更多
... 李巍 杨伟坤(女) 杨会芳(女) 杨保新 杨瑞硕(女) 杨震生 时清霜 吴相君 辛向阳 沈政昌 宋华英(女) 宋志慧(女,回族) 张才芳 张军(女) 张国华 张国强 张妹芝(女) 张艳秋(女,满族) 张晓建 张雪松(回族) 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