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1: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的名人有很多,其中也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在古代有两位这样的将领,他们能征善战,并且有勇有谋,但是在战场上却不以真面目示人,因为他们害怕敌人嘲笑他们长得太秀气。这两位绝世美男,被人称为面具将军,一位是高长恭,一位是狄青。

高长恭大家想不起来是谁的话,他有一个爵位叫做兰陵王。

高长恭是北齐皇帝的儿子,可惜他不是嫡系,所以没有能够继承皇位,而是成为了一名王爷,封号兰陵,带领着北齐的兵马南征北战。

史书上记载:高长恭性格敦厚,貌美心壮。高长恭因为长得太好看,所以每次作战的时候都会带上面具。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在一次救援金镛城的战役中,史称邙山之战,高长恭带领着五百名的骑兵,直接冲入到了敌军的包围圈之中,最后硬是杀出了重围到达了金镛城下,因为头盔和面具的遮挡,金镛城上的人根本看不清是敌人还是友军。

当高长恭摘掉护具之后,城上的士兵们才反应过来,是他们的兰陵王来营救他们了。此后兰陵王戴着面具破敌的故事也被传了开来,并且越传越神。

高长恭带领着金镛城的士兵里应外合击败了敌人,成功救下了金镛城,为此,士兵们作了一首战歌来歌颂高长恭的英勇事迹,就是现在的《兰陵王入阵曲》。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如今在我国的这首战歌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当初这首战歌流传到了日本,因此在日本还能够看到这首战歌往昔的三分神态。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也正是在这场邙山之战当中,在冲入敌军前,皇帝对高长恭说:“你这样冲到敌人阵营当中,刀剑无眼,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说道:“国事便是家事,战场上,我不会顾忌那么多。”高长恭说这句话完全是肺腑之言,却使得皇帝后来对他深深的猜忌。

自古以来,没有猜忌之心的帝王很少,加上高长恭后来立下的战功,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皇帝对他更加的猜忌,虽然他们算是兄弟。

高长恭为了保命还故意的贪赃,就是为了给自己抹黑,消除皇帝心中的猜忌,但高长恭的这种做法被属下给阻止了,因为这样做恰好给了皇帝除掉他的借口,属下建议他归隐。

作为一个王爷,还是赫赫有名的兰陵王,不是想归隐就能归隐的,在攻打陈朝的时候,高长恭又被皇帝起用为将军,带领大军出征陈朝,这期间皇帝派人送给了他一杯毒酒,他就这样不明不白含冤而死了。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除了兰陵王高长恭,在历史上还有一个面具将军,他叫做狄青。

狄青是北宋的将领,他贫苦出身,很多人把狄青说成绝世美男,其实并不是说他长得绝世,而是因为他的那种刚毅美,狄青自小便入伍当兵,混了十多年,才开始摆脱下级的身份。

因此狄青的脸上留下了很多的伤疤,皇帝曾经对狄青说道:“用药草敷一下就能够去掉。”狄青说道:“臣这些疤痕,我之所以留着他,是因为我想让它好好的鼓励军队。”皇帝听到之后对狄青这种做法很是赞扬。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狄青在宋朝人缘不错,范仲淹对他非常的赏识,曾经亲自送给他一本史书,并且说道:“身为一名将领,如果不能通晓古今,也只能够逞匹夫之勇。”

狄青欣然接受了范仲淹的意见,从此喜爱上了读书,并且对于兵书也研究颇深,这些都为狄青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狄青一生前前后后征战25次,每一次都披头散发,带着他的铜面具,因此很多的人也称狄青为“面捏将军”。狄青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有一次狄青受伤很重,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去,狄青再次上马杀敌,最终带领士兵击溃了敌军。接着狄青平定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因此功劳甚大。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由于狄青的人缘太好,而且脸上的伤疤和气质加在一起有一种绝世之美,很多的人都说狄青的好话,士兵们对于狄青也非常的爱戴,宋朝时期自从赵匡胤把兵权收了之后,对于这些有声望的将领一直防范着,所以狄青遭到了很多谏官的弹劾。

甚至说狄青家中养的宠物狗都生出了角,狄青想要保全自己,就请命远离京城,结果皇帝不同意。

后来京城发大水,狄青一家搬到了相国寺的大殿居住,又引起了谏官们的不满,他们鼓动百姓说狄青的不对。

被称面具将军的除了兰陵王高长恭,还有一个是谁

朝廷便把狄青给贬了官,让他去陈州上任,狄青非常的气愤,因为他请命离开的时候不准许,现如今把他给贬了出去。狄青有理说不清,不久郁郁而终。

这两位面具将军皆是一心为国,但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不管是功臣,还是兄弟,在皇帝的眼中,有的只是权力,伴君就如同伴虎,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3: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料记载兰陵王每次上战场都要戴面具,背后有何玄机?
...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他叫做高长恭,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兰陵王。因为长得太帅,兰陵王在战场上一度被敌人轻视,无奈之下他选择戴上凶狠的面具上阵杀敌,这才让人们见识到了他真正的实力,多
2023-05-07 19:05:00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兰陵王一生战绩如何,又是怎么死的?
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字长恭。北齐王朝宗室将领,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
2023-01-18 12:41:00
大名鼎鼎的美男子兰陵王总是戴着面具,他为何要挡住自己的脸?
兰陵王此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他还是大名鼎鼎的美男子,兰陵王总是戴着一副面具示人;那么帅哥兰陵王为何要挡住自己俊美的脸庞呢?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精彩呢?请跟随编者,一起走进美男子
2022-12-19 13:35:00
高长恭为什么要在战场上戴面具
...较广泛的说法有好几种,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
2023-01-09 15:49:00
盘点中国历史上戴面具打仗的3位名将,最后是一位不败战神
...面具,列好阵法。3、高长恭最后一位就是高长恭,也是兰陵王,他是北齐文帝高澄的儿子,北齐后主高纬的兄弟,《兰陵王入阵曲》的主角,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兰陵王的美貌。 他是南北朝时期
2023-01-28 17:56:00
风雨飘摇时高纬杀了兰陵王就能保北周不灭
...下基础的,整个北齐的皇帝大多都是荒淫无度的,所以像兰陵王这样的有才的人注定没什么好下场。自己的堂弟高纬在没坐上皇位时就看他不顺眼了,将高长恭赐死只是早晚的事。大家好,我是搜史
2024-03-31 20:10:00
北齐王朝颜值担当兰陵王高长恭,美得被误认成女子
...之人,他们为政不谋、昏聩残暴,若不是朝中有斛律光及兰陵王高长恭这样的忠臣猛将存在,恐怕早就国亡族灭了。到了北齐晚期,昏庸疯癫的皇帝仍然没有意识到功臣良将拼死厮杀、保家护国所带
2024-01-14 11:38:00
兰陵王高长恭:美貌与勇武并存,最终却悲剧收场
...国留下了一个非常正面,也非常特殊的文化形象,也就是兰陵王。而兰陵王就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侄子高长恭(本名高肃,长恭是他的字)。高长恭在19岁时被封为了兰陵郡王(今山东临沂周边
2023-11-12 22:11:00
...直到面具侠揭开自己的面具,城头的齐军这才全军高呼:兰陵王来了,我们得救了!没错,这位“天神”就是兰陵王高长恭,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子,北齐后主高纬的堂哥。齐军士气大振,他们开城
2024-04-24 09: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