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马周:从教书先生到贞观宰相的传奇之路
...很受用,因此他的官也越来越大,官到了宰相。他是太宗贞观之治的大功臣,而且是太宗的一大臂膀,也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太宗对他,完全没有下臣之意,对他非常好。而马周这个人,生活了一辈子,一直都没有住上比较好的...……更多
北宋名相寇准:从荣宠到贬谪的传奇之路
自古以来,在封建王朝中,时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句话来形容宰相,由此可知,宰相的权利仅次于皇帝,拥有实权。在中国的历史中,宰相约有1500多人,在历史的记载中,王安石、诸葛亮、狄仁杰、范仲淹、李斯等...……更多
从侍女到皇后,揭秘三位传奇女性的崛起之路
...家人拥有特殊权力,劝阻他哥哥登上宰相高位。可以说,贞观之治有一小部分的功劳是她的。李世民能有如此聪慧贤德的皇后真是他的福气。 ……更多
房玄龄:唐朝宰相模范,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
房玄龄,唐代贞观年间一代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辅佐李世民长达三十二年,担任宰相二十二年,可以说“贞观之治”这盛世之景同他离不开关系。正是有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在旁辅佐,李世民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更多
马周:唐初最有才的人,从门客到宰相传奇人生
...的那种。他是怎么被李世民发现的呢?那是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这可把常何难住了。他是个武将啊,哪里全写文章。回到家里,他唉声叹气,不时地发脾气...……更多
刘洎: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另类忠臣
...、李靖、李勣等一批贤臣良将阵容的辅佐,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局面可谓是星光熠熠。尤其在李世民统治的二十多年里,他任用的宰相也多达二十八人,且各有特色:房玄龄谦恭谨慎,魏徵直言敢谏、王珪嫉恶扬善……但其...……更多
从权臣到忠臣:裴矩的传奇人生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
...的。还有一位甚至活到了唐太宗时期,还成了太宗李世民贞观一朝的宰相,甚至还成了与魏征齐名的诤臣,也是颇够传奇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隋末大乱时,当朝五位宰相的人生抉择,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思考。《新唐书》中...……更多
辽国玉田韩氏:从战俘到宰相的传奇之路
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但在统治区域有着大量的汉人,因此辽国的统治者实行“南北面官”制度,来进行管理。汉人在朝中的地位虽然不如契丹人,但仍然有一些汉人世家出现,他们中的一些家族非常显赫,其中有一支...……更多
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从尼姑到女皇,她是如何一步步造就辉煌的?
...武周时期,武则天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使得她被称之为“贞观遗风”呢?三、武则天的皇帝生涯 1.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寒门子弟崛起武则天称帝后,门阀氏族大力抵制她的统治,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天下,武则天派遣官员到全国...……更多
揭秘大唐宰相房玄龄的“惧内”传奇
...的关系,一个字叫铁,两个字叫瓷实,三个字叫没话说。贞观元年,李世民在举行封赏的时候就曾感叹:“房玄龄运筹帷幄,把握全局,功劳最大,当位列第一。”在他老年病重之时,李世民还亲自把他接到宫中来照顾。这样的...……更多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快他便遇到了他的贵人。贞观元年(627),上官仪得扬州大都督杨仁恭的赏识,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唐太宗御笔钦点为弘文馆直学士。弘文馆的前身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是在自己府中...……更多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女皇帝武则天有哪些贡献?
...时的世界上已经名声显赫,万国来朝。当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你是否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隋朝末期农民大起义中,驻守太原的隋朝官员...……更多
为何说房玄龄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
...浪得虚名。他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帮李世民料理朝政,能让贞观精英们各尽其才,各得其所。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无私忘我的人,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大唐王朝的人。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他自小聪明,博...……更多
李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仍获唐太宗重用?
...相。唐太宗执政之后重用李靖,李靖也非常尽心报效。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冬十一月,唐太宗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李靖奉诏率大军十余万分六道征讨东部突厥。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带领三千精锐骑兵,夜袭东部突厥颉利可...……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之路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唐朝,它是怎么发生的呢?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首先是顺应民心,天下久乱思安,发展经济,国泰民安才是最大的政治。李世民在完成权力获取后,没有大清洗,这有其政权稳固的考虑,更有收买...……更多
贞观元年(627年),一位宰相在尚书省工作时突然发病,李世民得到消息后亲往探视,并让人用辇将他送回府中。不久后,这位宰相病死,李世民非常悲伤,“废朝三日,册赠司空,谥曰明”。然而到了贞观十七年(643年),...……更多
唐太宗智破谋反之谤,房玄龄忠诚获信任
...。之后,这三人也辅佐太宗开创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贞观之治“。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关于房玄龄的故事,唐太宗在位期间,一直对房玄龄非常器重,每次唐太宗离开长安时,都会让房玄龄担任留守京师的重任。另外,还...……更多
杜如晦为何甘愿追随太宗
...担任重要官职。做事果断,与房玄龄合作,史称房谋杜断贞观三年,杜如晦担任尚书右仆射一职,但是却仍然负责官员的选拔。在他的选拔之下,一批真正有才能的人,从此进入朝廷为官,使朝堂展现出了生机与活力。与唐朝时...……更多
狄仁杰:唐朝传奇宰相的崛起与成就
...史上以其卓越才能和聪明智慧而著称。然而,关于他成为宰相的故事却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狄仁杰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独到的观察力。在年轻的时候,他就被许多人视为是一位未来的官员。然而...……更多
杜如晦智勇双全辅佐太宗的传奇人生
...事家,与房玄龄并称为“房谋杜断”,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出身世家,才子佳人杜如晦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果官至隋朝的工部尚书,父亲杜咤也曾在隋朝担任过郎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更多
唐高宗李治:被忽略的盛世皇帝
其实提及唐朝的历史,最广为人知的一定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亦或者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很不巧,唐高宗李治就夹在这两位皇帝中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的发展可以说是得到了一个“质...……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与徐惠: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传奇
...,宫廷无情。然而,无情的宫廷却也有多情之人。在唐初贞观年间,一位11岁的少女入了宫,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她的聪慧与才气让李世民十分喜欢。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嫔妃众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曾为才人的武则天。据史书记...……更多
刘娥的崛起:从银匠之妻到宋朝皇后的传奇之路
中国自从出了个武则天之后,算是给那些高高在上的男权主义者们,留下了深刻的童年阴影,此后数百年避免后宫干政,再出一个武则天,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必修课。正如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形。只有通...……更多
杜如晦:唐太宗左膀右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
...如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地位颇高。房谋杜断,深受追念贞观二年,李世民又任命杜如晦为吏部尚书,仍然负责管理东宫兵马。在任期内,杜如晦十分负责,他为人正直,从来不会为了个人得失而损坏国家的利益,实在是一位为...……更多
...彻底失败告终。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他重新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的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也曾经想根除宦官,但鉴于甘露之变的前车之鉴,未能有所行动。...……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驭人之术:揭秘贞观之治背后的帝王智慧
...。更是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休养生息,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能开创“贞观之治”呢?那就要说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驭人之术”了。他十分了解驭人之术的奥妙和效果,并能熟练地使用这个技能。...……更多
唐朝是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朝代,它的发展历史简述
...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 一、贞观之治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更多
唐朝宰相制度探微:“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权力与地位
...个头衔就是后来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雏形。 到了贞观八年,尚书右仆射李靖因病辞官,但太宗不忍他就此离开官场,于是并下诏:“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就是可以让他辞官,但他需每隔几天去一下中书门...……更多
唐太宗宠子李承乾:从皇太子到谋反之路
...承乾并未因此荒废学业,私底下,他极为注重读书一事。贞观八年九月,李承乾在向唐太宗请安的时候,太宗想试试他的才能,便让他针对治国之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出乎唐太宗意料之外的是,李承乾完成得非常棒,以至于唐太...……更多
魏征:从道士到唐朝名相的传奇人生
...姓能够安居乐业、发展农桑。3年之后,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盛况。 敢言“做良臣不做忠臣”的魏征魏征因为遇见了明主李世民,便竭诚辅佐、知无不言,为了让李世民能接纳自己的主张,魏征还敢于直言进谏。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