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可以踏上朝堂的一席之地。时间推移到了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度的时候知识分子的最主要出路变成了完成科举考试从而走上仕途,科举制度也就成为了知识分子参与朝堂中的事件并且开始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利的一大主要方法。...……更多
王勃才华横溢众人仰慕,为何却屡遭皇帝贬斥?
...误的地方,令世人十分惊讶。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的成绩,一举成为了当时唐朝朝堂中最为年少的官员。唐高宗李治也颇为赏识他,只是无奈最后因为写了一篇《斗鸡檄》被皇帝迁怒,从而被罢官...……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文昌里的“临川四梦”——汤显祖
...处保存较好的明清赣派古建筑。历史上,东晋的王羲之、谢灵运,唐朝的颜真卿、戴叔伦等文人大儒相继在临川为官,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时,也开启了文昌里的一脉文风。文昌里最大的骄傲是汤显祖。400多年前的1617年,文学巨...……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严苛?大诗人李白也要走偏门
...念,赖以破除焉。中国的选官制度一直在发生变化,直到科举的出现,这才彻底定型。在隋唐之前,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着权力核心,各个阶级的上升通道被封闭。说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根本...……更多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七绝成名作——《题都城南庄》。提到这首诗的名字,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但是说起“人面桃花”的故事,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这...……更多
盛唐诗人李白、王维同年出生,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身份,所以王维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很高,仕途行得也是科举正道。他21岁就考上了进士,后来还成为了新科状元,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而且王维靠着自己的出身、才华、情商,官运一直不错,和他打交道的除了文艺发烧友...……更多
韦应物与《滁州西涧》:一首诗的传奇与解读
...宋徽宗考试的题目。宋徽宗以绘画为爱好,甚至将其纳入科举考试科目。有一次,他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的意境。大多数考生在江河湖泊之上画出了孤舟,但徽宗却对一幅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在那扁舟...……更多
诗圣杜甫为何满心抱负不得实现,死因更是令人难以接受
...想过离开官场干点别的,因此一生都过得非常潦倒。参加科举遇到了李林甫 想走仕途科举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而且杜甫自幼聪慧,他对自己也十分有自信,所以一直到了35岁在游历过之后才决定入官场,实际上凭借杜甫的才华...……更多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选拔了数不胜数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而在考场上发生的许多奇葩事情,则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北宋初年,考生王嗣中考了第二名,他不服第一名赵昌言,就告到宋太祖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说:“...……更多
唐朝最值得一提的诗人罗隐,一句诗成为千古第一
...他逐渐养成了恃才傲物的脾性,这样的性格也为他后来的科举之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中十三年,即公元859年,罗横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科举应试,遗憾的是,第一次便铩羽而归。落第之后的罗横并没有因此消沉,他索性在返程...……更多
魔道盛世:《雪中悍刀行》的北莽江湖十大魔头有谁?
...的生命将在与徐凤年的战斗中结束。10号魔头吃人心肝的谢灵,二十余年隐姓埋名,苦心修炼一本名为《蛇吞象》的魔教宝典。这本宝典需要吃人心肝才能获得强大的力量。在达成他与洛阳决战的目标之前,他残暴地吸食着人们...……更多
【田氏文化】吉水名流邹元标(外一首) 文/田先奇
...的一页。像一颗闪烁的星星。九岁通《五经》二十出头中科举,文武全才硬栋梁,两袖清风,脏钱分毫未取。忠诚与公平促使你,冒险评击时弊,受八十廷杖的酷刑,你仕途不祺,民间流传:“打不死的邹元标,割不完的菲菜蔸...……更多
范仲淹:从贫困中崛起的科举奇才
...仲淹,一个寒门贫寒之家的孩子,却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科举的殿堂里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范仲淹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他还是个十几岁少年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漫漫的求学之路。【穷根穷底的家境并未磨灭他的兴趣】范仲...……更多
01八股文明清时代,科举最重要的考评文体,没有之一。了解这种文体的人,几乎都对这种文体深恶痛疾,因为它非常的死板,甚至还有人说它就是一种给民众洗脑的工具。另据一些文献记载,就是当年那些凭借八股文入仕的古...……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年的守丧。元和五年(810),李贺总算得以前往京城参加科举。然而,此时却有人指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这与“进士”谐音,因此李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尽管韩愈极力争取,但李贺竟还是因为这一离谱的原因失去了考试...……更多
唐代文人元稹与白居易相知相惜的故事
...识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和比其年长7岁的白居易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同登书判拔萃科。书判拔萃科是个科目名称,如同现在的专业称。简单地讲,报考此科目的学子,对文字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较高。碰巧上榜的两人一起被分配到...……更多
他九次科举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抱憾病卒
...性格。虽然不像唐代那样有“行卷”的不良风气,但明代科举考场上的舞弊之风十分厉害。归有光肯定知道这方面的内幕,但他绝不从旁门左道跻身仕途。当年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文毅对他十分欣赏,多次表示在科考上要助他一...……更多
...三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来到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陈子昂连续落榜。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他在长安的大街上,用高价买来...……更多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大,离不开唐朝的邮政制度。一、通过邮路张贴诗歌由于科举、升官、贬谪和旅行,诗人们又聚又散,因此诗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完全依赖于古代的邮政服务。以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诗帖为例。这两位诗人在贞元十年通过了正式考...……更多
从科考到贬谪:王昌龄的跌宕人生与交友传奇
...立之年的王昌龄告别了军旅生活,由边塞返回就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补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他又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榜上有名。校书郎的官秩是九品下阶或上阶,是朝廷里最基层的官位。博学鸿词科是...……更多
白居易如何在官场沉浮仍坚守本心的
...身学问。 因生性正直,仕途不顺成年之后,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被朝廷录用,多次遭到皇帝的提拔。在担任左拾遗的时候,白居易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被屡次提职,都是来源于皇帝喜爱文学,因此他想要成为一名言官来报导皇帝...……更多
李白的生平与诗:从蜀中到长安的漫游与求官之路
...望成为官员。根据唐朝的规定,商人出身的家庭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可能是因为他家世复杂,以及来自商人家庭的出身,李白一生未能参加科举。在唐朝,除了科举,官员还可以通过达官贵人的推荐来担任官职。由于无缘科举,...……更多
简介清代诗人沈德潜生平
...沈德潜热衷于功名,但这样一个满腹才学的读书人,竟然科举屡不中,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录为长洲县庠生后,40年间屡试落第。在雍正十二年(1734)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又被朝廷斥贬,他的诗作被禁止流传。四十岁所作《寓中遇母...……更多
探讨大唐多少年来的传承与创新
...多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唐朝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朝的科举制度,不仅选拔了大量的...……更多
柳宗元:唐代改革的斗士与文学的巨星
...仕途习文武,授于皇族。柳宗元学习知识,自然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他不仅顺利考上了进士,而且在21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要知道,三十岁的明镜,五十岁的进士。由此可见科举是多么的艰难!柳宗元也一时名声大噪。然而...……更多
诗圣杜甫是如何吸引万千好诗尚儒者,模仿其作的?
...着密切的联系,是明初地域文化的繁荣、刻书业的发展、科举诗文创作风尚等交互作用下的重要表现。对这些文学创作的外在环境因素的解读,将更加清晰地展现张楷等人和杜诗所具有的时代特性。1.“宗唐正音”的复古诗学思...……更多
2022-12-18 11:32诗圣,儒者,杜甫
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评价非常客观
...家公务员考试”。 宋神宗的父亲宋仁宗,当初是通过“科举”才发掘出苏轼的。对于苏轼的文学功底究竟怎么样这个问题,宋仁宗当年已经按照自己的认知,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参加完...……更多
聊聊仅次于李白、杜甫与王维的大唐诗人李商隐
...很麻烦,因为涉及到在此之前的一段故事。808年的时候,科举考试举办,皇甫湜,李宗闵,牛僧孺三个人就直接在考试的试卷之中,大胆批评了一番唐朝的政治,而考试的官员则认为李宗闵和牛僧孺这两个人是符合他们对于官员...……更多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何到宋朝才出现下句
...韩愈等人知道李贺本身的实力,因此也时常劝李贺去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在元和五年之时,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了房主持,但是后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由于被奸人所害,李贺气愤离开了考试院,放弃了机会。事后的李贺十分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税务报本报讯(记者肖江浩 通讯员黄蔚)近日,由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组织的“热土潇湘 青春交响——12366青春行”宣讲活动拉开序幕
2024-05-27 09:18:00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高 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江淮大地,人杰地灵,豪杰辈出,其中就有一位独树一帜的人物——北宋年间的庐州人包拯(999-1062)
2024-05-27 10:10:00
山东青岛:刘兰芳添小徒孙 醒木传情寄厚望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山东青岛向徒孙赠送醒木。王宇轩 摄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其弟子收徒仪式上讲话
2024-05-27 10:34:00
有新票啦!“唐风宋韵”石家庄上市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丁子轩)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唐风宋韵”不仅是对唐宋文化的称呼,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2024-05-27 10:51:00
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明朝福宁(今福建宁德)曾有这样一位知州,他为当地百姓喜爱、尊敬,百姓在其离任时立碑建亭纪念,二十余年间碑亭两遭火毁又两次复建
2024-05-27 10:56:00
说起梁山好汉的大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十分具有戏剧性的事情,短短时间就集齐了36位天罡以及72位地煞,似乎这一切都是暗合着天意
2024-05-27 06:43:00
首先来说一下关胜,关胜自诩是关羽后人,关羽的义薄云天人尽皆知,关羽当初被曹操俘虏之后,宁死不降!就算是高官厚禄也没有被打动
2024-05-27 06:46:00
有些东西原本属于自己,但就是得不到,于是干脆理直气壮或心虚地去抢。皇位原本就是李显的,武则天也承认归还,只是迟迟不见行动
2024-05-27 06:42:00
公元239年,明帝曹叡病危,将太子曹芳托孤于曹爽司马懿。少帝曹芳即位之后,封曹爽为武安侯,其与司马懿共同执政。刚开始两个人商量着就把事情给办了
2024-05-27 06:43:00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清朝的皇帝一共有十二位,从皇太极改写国号开始,清朝一共存在了276年。每个朝代都有巅峰时期
2024-05-27 06:48:00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统治者,在经历一番争斗之后取得了胜利,一般都会对自己的对手采用最残酷的手法来折磨他们,更别说是对待他们的亲属
2024-05-27 06:47:00
《康熙王朝》在我国所有的电视剧中算是非常经典的,与《康熙王朝》同时奉为经典的还有《雍正王朝》这两部电视剧都是良心巨著。两部电视剧都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
2024-05-27 06:47:00
在第六十二回,吴用到卢府给卢俊义算命,说卢俊义有灾,要他出门避避。卢俊义信以为真,就真出去了,没想到这一避就避到了梁山
2024-05-27 06:48:00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古代大多数的君主都遵从孟子的思想,实行仁政,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宽厚的对待子民
2024-05-27 06:49:00
一、王平说起王平,还是一名魏国的降将,他大字不识几个,却遇事十分用心钻研,不仅精通军事地理,还擅长利用地形作战,准确的来说
2024-05-27 0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