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武死战、文死谏”:揭秘古代谏官制度,连皇帝都敢“怼”
前言《武死战、文死谏》——挑战权力的谏官们究竟有多勇敢?在历史中,曾经有一群人,他们身负着艰巨的使命,面对着权势的高墙,却毫不畏惧,用尽言辞之锋,甚至不惧于以生命为代价。这些谏官们不仅仅是朝廷的声音...……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两大“青天”
...在谏言(这才是历史上的包拯)。他的一生,最出彩就是做谏官,怼天怼地怼皇帝。说急了,甚至对着宋仁宗发连珠炮,喷得皇帝满脸口水。搞得仁宗同志回到后宫就拿张贵妃出气:都是你,非要替伯父跑官要官,你不知道包拯把...……更多
宋朝时期台谏制度,对皇权、相权的影响有哪些?
...度,简单来说“台”就是指御史台制度,而“谏”就是指谏官制度,台谏也可以视为御史台和谏官的统称,如上述所言这一制度由来已久。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台谏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比如唐朝时期在台谏的基础上就有私...……更多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快皇帝,便开始懒政,那这又是为何?其实多半还是因为谏官骂的,谏官顾名思义就是给皇帝进谏忠言的官员,但谏官并不是一个官职,这些官员在明朝的地位极其特殊,明朝虽然制度森严,但对于谏官而言还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更多
宋朝成也台谏,败也台谏,为何宋朝的台谏制度“变了味”?
...也台谏”的感慨。“台谏”在宋代以前分别指御史台官及谏官,经过宋真宗时的整顿和建设,台谏合流,至仁宗时进一步完善,台谏制度进入良好的运转期。然而北宋中后期的台谏制度逐渐崩坏,台谏官的地位随之下滑。宋代台...……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也是全面退步的节奏。唐朝之前,宫廷政治是接受御史和谏官的监督的,秦汉时,御史中丞监督皇室,唐朝时,门下省的谏议大夫、拾遗、补阙都是给皇帝挑刺的人。而宋朝的监察机构不管是台官还是谏官都只是针对百官,皇帝...……更多
为何说宋太宗赵光义的人格非“泾渭分明”
...这个就是宋太宗为大宋王朝做出的第二大贡献!3,改变谏官制度和登闻鼓制度 第一,所谓谏官制度,其实就是指言官进谏的通道,一个皇帝是否有所作为,言路的开明是非常重要的体现,皇帝虽然是一言九鼎的存在,也可以一...……更多
韩琦为什么要同时弹劾四个宰相?四个宰相的背景如何
...通称为台官,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由于二者职责相近,故合称台谏”。 通俗解释就是:御史与谏官的结合体,专司监察百官、谏言皇帝之职,属于古代官僚系统内部的监察机构,即所谓“言官”“...……更多
李世民如何实现从谏如流、亲贤臣远小人的
...力;制度的创新,则是现实保证。被玩出了新花样的古老谏官制度,为魏征这样的谏官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服务于封建王权的古老谏官制度从秦汉两朝起,结合秦国变法实践打造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更多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鸿波给出了这样的分析!宋朝防范外戚制度,敢言天下的谏官赵匡胤取代柴氏而自立,为了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定了严密的亲属回避法,甚至限制宗室,外戚。因此宗室的权力很小,皇家贵族的亲戚更是难以在朝中任要...……更多
...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担任谏官的左拾遗刘蜕提出劝谏,希望皇上能够以国是为重,向天下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姿态,减少娱乐。对此,他根本听不进去。咸通四年(863)二月,懿宗竟将高...……更多
一代明君因太过善于纳谏,导致最后皇位无人继承
...掌,宋仁宗大怒之下以“无子”的名义废后。消息一出,谏官们振奋了,台谏官员在皇帝寝宫门前集体进谏反对,折腾了很久,宋仁宗才终于得偿所愿。结果第二次选后,宋仁宗本想选寿州茶商之女陈氏当皇后,结果宰相吕夷简...……更多
胡惟庸案与明代科道官的设立:皇权加强与监督体系的形成
...与背景一、制度源流在我国古代传统社会官僚制度中,台谏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一方面代表皇帝对各级管理实施监察,另一方面对皇帝“谏诤封驳”,劝告其改正过失。汉代沿袭秦制,设谏议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更多
书生余靖以十余骑退敌数万,为进谏喷皇帝一脸口水
古时的谏官在大多数时候都形同虚设,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挑战皇帝的权威,唐朝时期的唐太宗和魏征算是一对特例,唐太宗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魏征忠肝义胆,为民上谏。而在...……更多
孝子、谏官与清官:包拯的道德形象与历史地位
...多大的官?他果真如戏曲评书中所讲是宰相吗? 孝子与谏官包拯,字希仁,28岁考中进士被授予建昌县知县职位,不过包拯老家在今安徽合肥一带,而建昌县则在江西永修县附近,两者距离有些遥远,包拯担心家中父母年事已...……更多
北宋文豪欧阳修,为什么要害立下不世之功的狄青?
...一天欧阳修,去一位即将被贬的人家做客。同去还有一位谏官,也是欧阳修的朋友,叫高若讷。他在宴会上大放厥词,不停地抹黑范仲淹。那时欧阳修还未满三十,年轻气盛,回家后就铺开纸笔,给这位姓高的谏官,写了一封在...……更多
...,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甚得清帝宠信。人物生平早年时期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陈宝琛出生于福建闽县螺洲,他的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陈家在唐末从河南固始南迁福建,明洪武...……更多
唐太宗有多怕魏征?玩鸟要偷偷藏在怀里
...颁下施行。 唐太宗还鼓励大臣们反对自己,进一步完善谏官制度。有一次,唐太宗弄到一只小猎鹰,他正拿在手上玩,这是魏征来要商量事情,唐太宗怕被魏征批评不务正业,就赶紧把小猎鹰揣在怀里。魏征看到皇帝衣服鼓囊...……更多
清代前期的朝政监察措施“风闻言事”,对大清有什么影响?
...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因此宋代官员尤其是台谏官——御史台和谏官的合称——在与皇帝的辩论中可说是寸步不让。宋代“风闻言事”制度也在言官与皇帝的不断争辩中形成了与唐代截然不同的特征:首先,宋代“风...……更多
绍兴更化:宋高宗对秦桧势力的清除与对和议路线的坚守
...免了成为众矢之的;而忧的是充分放权导致了秦桧利用台谏官员,起初只是弹劾主战派,后来便党同伐异,政见只要不合,都被排挤出权力中枢,渐渐地,南宋的政局由秦桧势力所把持,开启秦桧长达10余年的“独相”时代。直...……更多
皇位背后的孝与礼:宋英宗濮议之争揭秘
...。消息一出整个朝堂瞬间炸锅。以司马光、范纯仁为首的谏官坚决反对,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选择支持。影视剧中的宋仁宗赵祯 影视剧中的濮议支持的理由很简单,宋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就要给百姓带个头,追尊自己的...……更多
朱元璋说要恢复宋代开明统治,为何还要40个妃子陪葬?
...调得很不错。此外,唐代政治文明的另一个进步,是完善谏官制度。唐太宗说“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就是说,做皇帝也要有敬畏之心。唐代的谏官权力很大,比如朱敬在奏折...……更多
历史冷知识:宋仁宗竟然是乾隆皇帝最佩服的三个皇帝之一
...有文书,问是什么。赵祯告诉她,这几天阴雨连绵,朝中谏官认为是阴气太盛所致,上书要求裁减宫中的侍妾与宫女。女官问:“必须要执行吗?”赵祯诧异地说:“谏官的上书,怎么能不执行呢?”这位女官平时深得皇帝宠爱...……更多
余靖:宋朝的铁骨谏臣与外交家
古时的谏官多半是名存实亡,因为鲜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挑战皇帝的权威。然而,在唐朝时期,唐太宗和魏征成为了一对特例。唐太宗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魏征则以忠肝义胆为民上谏。而在宋朝,文功武...……更多
宋仁宗要废郭皇后的原因有哪些
...纵观宋仁宗的废后过程中,以范仲淹、孔道辅等为首的台谏官因反对宋仁宗废后被惩处,台谏官被惩处一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因废后所致,但实际上宋仁宗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宋仁宗自即位起,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章献太...……更多
宋朝立国以来第一起废后风波,皇帝“离婚”后又想“复婚”
...郭皇后仅因为怨怼而被废。何况今日皇后打伤了陛下!”谏官范讽在吕夷简的授意下附和,说”郭皇后身居中宫九年,却没有子嗣,应当废去。“你一言我一语之下,年轻的宋仁宗激愤起来,决定废除郭皇后。大臣进谏,力保皇...……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人文、民俗、军事甚至外交活动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谏官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为君主指出错误、提出建议的官员。在宋太宗时期,谏官非常清正廉洁,能给皇帝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意见很有见地。他能够顺应...……更多
中国古代最“仁”皇帝赵祯简介
...仁宗性情宽厚,虚心纳谏,他在位期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谏官最有话语权的时代。即便被唾沫溅到脸上,也能接受包拯等谏官的意见。仁宗知人善用:在位期间提拔的名臣包括包拯、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欧阳修、富弼,韩琦...……更多
...帝,也并不能像想象中那么无忧无虑,首先,我国古代的谏官系统对他们产生了很重要的约束作用。其次,百姓对君王的评价也深深影响着君王的举动。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一个皇帝受到天下人不满,遭到天下人唾弃时...……更多
汲黯是谁,为何敢经常怼汉武帝
...偏的作用。而随着儒家对纳谏和进谏重要性的反复强调,谏官谏议制度逐渐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辅政措施,被后世各王朝所承袭。后世那些以勇于给皇帝提意见著称的大臣们,如唐朝的魏征,明朝的海瑞,身上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后羿射日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相又到底是什么
“后羿射日”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吧,“后羿射日”是我国传统神话故事当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与“后羿射日”相似的神话故事
2024-06-03 16:53:00
闻仲能号令自己的师叔,为何姜子牙却连师兄都不敢指挥
在封神中,闻仲是商纣太师,姜子牙是西周丞相,在战场上他们两人属于是敌对方,但在各自阵营里,他们却都属于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2024-06-03 16:59:00
姬旦是谁?为什么他有这么高的知名度
今天我们从一个叫姬旦的人身上探讨起。姬旦是谁?你睡着的时候会常常去找他,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公。为什么周公有这么高的知名度
2024-06-03 17:15:00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江南时报讯 汉服,是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和“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高超的工艺和美学
2024-06-03 17:24:00
鬼谷子送庞涓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最后全部应验
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的故事在野史中广为流传。庞涓是当时著名的战略家和将领,曾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然而,他的成功并不长久,这可能与鬼谷子在他下山前给他的警告有关
2024-06-03 17:42:00
是什么原因导致赵国成为了秦国第二个消灭的国家呢
在中国历史之上,经常会出现军事实力明显,但政治建设却滞后的朝代,而这尤其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尤为突出,无论是五胡乱华时期,还是北魏亦或者是南北朝时期
2024-06-03 20:08:00
肩高一米六的战马是将领常备品吗
战马是古代将领和高手们的必需品,好的战马价格不菲,不是一般的将领可以购置的。而且就算是将领们不差钱,他们还要面临一个问题
2024-06-03 20:09:00
战国最强将军是谁,打败四大名将李牧
秦朝消灭六国,一统中原,这中间少不了名将的帮忙。而在当时秦始皇手下,便有两名在中国历史上拍的上号的名将,那便是白起和王翦了
2024-06-03 20:10:00
杀神白起真的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吗
长久以来“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成为历史爱好者的口头禅,在人们心目中这四十万赵军是被“活埋”。那么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2024-06-03 20:11:00
吕不韦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吗
公元前267年,25岁的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生意期间,偶遇当时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也即秦昭襄王的孙子,名叫异人,正在赵国做人质
2024-06-03 20:12:00
战国时期最危险的职位是什么
商鞅:他在秦国推行新法,是旧贵族的眼中钉,后来秉公执法,得罪了公子虔和太子嬴驷。秦孝公去世后,商鞅逃离秦国,结果因为没带“身份证”无法住店
2024-06-03 20:12:00
为何有人说章邯是大秦最后的武将,能横扫六国
章邯扫六国章邯真的能横扫六国吗?搜史君觉得这有点夸张了吧!秦灭六国经历了几代君王的努力,虽然说最后在秦始皇手里统一了六国
2024-06-03 20:13:00
看看战国最具盛名的特种兵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各国都也有就了一些精锐也就是俗称特种兵。秦之锐士、赵国骑士、魏之武卒、齐之技击。这其中的赵国骑士相比其他三位就逊色了很多
2024-06-03 20:13:00
战国墓里为何发现了现代同款玻璃杯
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同款的玻璃杯,在现在听来,似乎这是很诧异的一件事。毕竟战国时期距离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个年代怎么可能有现代同款的杯子呢
2024-06-03 20:14:00
屈巫臣帮助吴王称霸,建立强大陆军
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寿梦。其实说起他的名字,我想大家都不知道,但是说起他的称号应该无人不知吧
2024-06-03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