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06:5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应该算是我国古代比较黑暗的一个朝代,其原因归根于明朝的制度,明朝规矩众多,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设立了诸如锦衣卫等职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大杀功臣。

不过明朝倒也是我国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朝代,在明朝之后,满清入关,一统江山,当时很多人都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归根在万历皇帝身上。明朝皇帝虽大多残暴,但很多人都很勤政,而唯独万历皇帝是个大奇葩,他在位几十年就连上朝的次数都极少,于是很多人便挑出了万历这个另类,对他嗤之以鼻,把灭亡的原因也归根在他头上。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而其实在万历皇帝刚刚执政的那几年,还是十分勤政的,当时百姓安康,俨然太平盛世,只可惜万历皇帝当了还没几年勤快皇帝,便开始懒政,那这又是为何?

其实多半还是因为谏官骂的,谏官顾名思义就是给皇帝进谏忠言的官员,但谏官并不是一个官职,这些官员在明朝的地位极其特殊,明朝虽然制度森严,但对于谏官而言还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朝代,因为明朝讲究言论自由,所以明朝帝王都不会对谏官痛下杀手,整个明朝时期都没有因为进谏而身死的臣子,所以他们可以怒斥皇帝的不对而不会招来太大的报复。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话虽是这样说,可谁敢得罪皇帝,所以一般明朝的谏官给皇帝进谏态度都十分谦卑,唯恐皇帝记恨他。万历皇帝是个例外,史册记载万历皇帝曾被大理寺一位评事骂成一个贪婪,凶恶,残暴,几乎一无所长的皇帝,这根本就不是进谏忠言,而是讽刺外加严重地侮辱,若是别的皇帝或许会严罚这位评事,但万历皇帝脾气算是很不错的,他只是把这位评事给贬为了平民。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而就此也开创了一个骂皇帝的风潮,后来人看见这位评事的处罚并无太重,也都心痒痒地想进谏骂骂皇帝,凸显一下自己的胆气以及见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谏指责万历皇帝的种种过错,万历皇帝一开始懒得理会,结果这些臣子就认为万历皇帝十分懦弱,十分好欺负,更多的人加入了进谏的行列,万历皇帝渐渐地也习惯了此事,不再搭理这些臣子的进谏,选择了逃避,依旧我行我素,倒有几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我所思”的风范。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万历皇帝越是这样,那些谏官就越是猖狂,他们最后觉得骂皇帝不过瘾,开始骂起了重臣,他们挑出重臣的一些鸡毛蒜皮的过错来作为谈资,以此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哗众取宠,很多之前默默无名的小官便是因为骂重臣或者是皇帝而变得声名鹊起,不过这名声是好是坏,想必大家心中也有数。

当时明朝的一干名臣都曾受到过谏官的责骂,崇祯在位时,大明江山岌岌可危,而这些人依旧在责骂当时立下赫赫战功的明朝大将袁崇焕骂了个狗血淋头,若不是他们的责骂,或许皇太极的离间计还没有那么容易就能成功。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这些谏官骂到最后是骂上了瘾,动不动就给别人挑毛病,指责别人的各种不对,骂的人心惶惶,满朝上下文武大臣有很多人为了留个好名声,做事如同如履薄冰,根本施展不出才华。最后明朝快要灭亡,这些谏官依旧在互骂,推卸责任,却无一人想为明朝真正做点事,如此下来明朝怎能不灭?

或许有人会好奇,这些谏官的骂有那么厉害吗?能把一个国家给骂毁,能把一个皇帝给骂毁。其实结合实际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我们现在就有很多键盘侠,他们喜欢在网络上无缘无故指责别人,那些地域黑跟种族歧视更是可怕,铺天盖地的恶面言论真的能毁了一个人,所以永远不要小瞧了言论的威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权贵人士,国家财政,百姓经济生活都出现了红色警戒,大明江山的危机来了。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崇祯帝四处找大臣借钱用以军饷,然而,这些臣子们不是哭穷就是无动于衷,大明没钱应敌,最
2023-01-17 15:29:00
嘉靖皇帝久不上朝痴迷道教,居然可以把大明管理的井井有条
...熜继皇帝位,这个人就是嘉靖皇帝。15岁的朱厚熜坐上了大明的皇位,从一个没有什么权利和自由的藩王到大明江山都在手中,并且名正言顺。第二年改元嘉靖,嘉靖皇帝于是开始书写明朝的历史
2023-04-23 12:32:00
“武死战、文死谏”:揭秘古代谏官制度,连皇帝都敢“怼”
...信念和勇气,让他们敢于与皇帝“怼”起来?权力的博弈大明嘉靖二十六年,一名七品小官海瑞做出了令天下震惊的事情。他不畏强权,直接向嘉靖皇帝上书《治安疏》,狠狠地斥责了皇帝的昏庸无
2024-05-09 21:28:00
万历帝不上朝的原因是因为任性吗
...是大家熟知的朱元璋,老朱草根逆袭,白手起家,开创了大明王朝,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励志史,堪称传奇。其次便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但同时
2023-06-14 17:21:00
夏言机敏聪慧善察言观色,但生性耿直易冲动,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州夏鼎的儿子。1482年,夏言诞生在这个军籍家庭。根据大明旧例,军籍家族,父死子替,代代世袭,唯有家族中出现兵部尚书,方能脱离军籍。因此,在夏言很小的时候,夏鼎就经常对他灌输
2023-01-06 20:37:00
崇祯向大臣借钱为何借不出来
...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刚愎自用又极爱面子的皇帝,为了大明做最后的努力,他放下九五之尊之躯,向自己的臣子借钱,可是臣子们却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表示两袖清风,最后崇祯心灰意冷,也为大
2023-05-15 20:54:00
明代宗为什么不杀明英宗还尊其为太上皇
说起大明王朝,一定是有很多人喜欢的。不只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情,更是因为一本《明朝那些事》的通俗易懂,使得大明王朝拥有了大量的粉丝。熟悉大明王朝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土
2023-04-24 12:19:00
孙传庭:大明王朝最后的支柱
...帝刚登基的时候,此人就有雄心抱负,希望可以一举扭转大明王朝的颓势。但是由于经济的凋零,政治一时也无法改观,所以最终崇祯皇帝失败了。而在大明朝灭亡之际,崇祯皇帝曾经由衷的说出了
2023-11-22 07:38:00
大明开国功臣周德兴,为何被儿子牵连死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朝代的建立,除了一个贤明的皇帝之外,还需要一些臣子的帮助。很多的对江山建设有功的臣子,在开国之后都会得到赏赐,但也有很小一部分人本应该靠着赏赐来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
2023-08-03 20: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