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46期,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钱前。嘉宾简介:钱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更多
建院30年,这里为何能成为科技大师荟萃之地?
...准成立中国工程院。当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同时举行,大会选举朱光亚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也是在这次大会上,除了产生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是真正的南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事,做成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数十年如一日,把科技创新写在大地上,推动国家种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研人员共同的使命。琼岛沃壤无言,但这片热土上孕育的农业硕果...……更多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世人皆知,杨振宁的成就是什么?
...主,另一位是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可以说袁隆平这杨振宁这两位老先生都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不少人喜欢将这两位科学家进行比较,有人说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的开创人,如今...……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拿着手电和木棍驱赶老鼠、保护稻田的情景历历在目。”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如今有了明亮宽敞的实验楼、高端的实验设备,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为育种接班人,希望能够早日培育出兼具较高水平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四喜致辞,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阿杰伊·科利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位院士,各省农业科学院、高校以及种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回顾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创新过程,总结50年来中国杂交水稻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成果,展...……更多
...立了(国际)工程技术科学院理事会,我国曾六次应邀派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列席该理事会,并于1990年正式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名义申请加入该组织,但因故未被接纳。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为我国工程科技创...……更多
在沙漠造水?看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如何拉近普通人与前沿科学的距离
10月28日,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两位诺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首颗系外行星发现者迪迪埃·奎洛茲,以及“网状化学”领域开拓者奥马尔·...……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破4000斤,刷新了我国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种植的新纪录。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三亚通过探索一年三季水稻种植,协同攻关努力提高主粮的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升级创新、栽培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为...……更多
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本报记者 李梦楠 见习记者 余佳琪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12月14日,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更多
...江日报曹源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其中,来自江苏高校的6人当选。院士是我国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称号,是新时代中国最可敬的人,也是我们心中“最闪...……更多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
...为种业振兴出谋划策。在17日上午进行的主旨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更多
...平一起获国家科技特等发明奖的高级农艺师韦裕廉;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品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成等。他们的杰出成就和卓越才华,为...……更多
...三亚现已聚集中种集团等1200余家涉南繁产业企业,吸引中国科学院等24家顶尖科研机构和中国农业大学等6家重点涉农高校入驻。下一步,将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健全“引进+培养+服务”人才聚合机制,大力引育...……更多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张萍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主持人发现她脚上穿的鞋因为老化,在舞台上掉下不少黑渣。王志珍自嘲出了“洋相”,现场的观众纷纷感动鼓掌,...……更多
三亚“稻”喜!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国饭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三亚力量。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领衔。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开割……”12月30日下午,在三亚市热带农业...……更多
2024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在云南文山举办
...基地。‘含金量’最高的是今年5月15日授牌的云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普教育基地。” 文山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庆辉说。他介绍,2023年,文山州举办了95场老科学家科技报告,今年已举办了30场。 中国科...……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新品种
...是中国农业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工作生活过的湖南,近年来在杂交水稻、辣椒等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引领世界。每年春天,海南三亚迎来南繁育种季,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的专...……更多
在跨界中提升,在比较中互鉴
...的弟子,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荣休教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邵逸夫数学科学奖获得者……在书中,丘成桐展现了数学家的风采。《回首哈佛数学150年》等文章,...……更多
...,与会专家认为,这类问题不妨通过科普阅读寻找答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指出,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从宏观层面看,是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重要支点;从微观层面...……更多
尹飞虎:把论文写进农民心里
...是真的好尹飞虎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学习,从事过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当时在海南,我们白天在田里工作,晚上听袁老给我们上课。”他至今还记得袁隆平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无论做什...……更多
南非科学家:中非农业合作将实现双赢
...室”,开展遥感监测和水源高效利用的联合研究。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立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在非洲农业研发能力建设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已为卢旺达、坦桑尼亚、毛里...……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连续三年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
...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这也是海南连续三年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11月6日,2023年晚造双季稻亩产3000斤试验示范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南繁基地进行。记者 利...……更多
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
...,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开展相关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务委员、科研处处长李禄军说。眼下,兴安盟正因地制宜采取借“光”治碱、生物治碱等方式,探索运用风电光伏、“草光互补”...……更多
...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研究员严小微说,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院士在三亚发现的“野败”,就是“三系法”不育系的鼻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严小微表示,他们团队主要的育种方向就是把野生稻资源保...……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续11年成为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南繁加代这一“助推器”功不可没。“常规选定一个自交系需四五代,再加上组配二三代,要六七年时间。但通过南繁加代,三四年就能培育出一个品种。”李登海说,玉米生长期一般为90-120天,...……更多
...来,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技术家和发明人才,例如袁隆平、欧阳自远、屠呦呦等,也出现了许多领先全球的技术,例如高铁技术、航天技术、潜水技术等,但是我国在科学领域却没有什么建树,我们在世界物理学、数学、...……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满仓好粮
...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揭牌。基地负责人戴扬介绍:“我们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100余家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20余家南繁单位搬进专家服务基地。一支汇聚300多人的南繁科研育种团队,围...……更多
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
...本报记者 郭志华●人物档案钱前,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一粒种子,孕育希望,造福人类。提起关于种子的故事,今年61岁的钱前眼神中闪烁光芒。“1983年7月,我从南开大学生物遗传...……更多
崖城自古“名”且“特”
...崖城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和颜龙安、“玉米大王”李登海等农业科学家的引领下,以其“天然大温室”和“绿色基因库”的独特优势,创造了中国南繁育种的光彩业绩。再如...……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加贝运动:引领城市绿色出行的国货品牌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对绿色出行的需求日益增加,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作为国内自行车行业的领军者
2024-06-05 20:40:00
关注低空经济 | 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在合肥交付,实现核心零部件100%国产
5月18日,国内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白龙机场正式交付
2024-06-05 21:06:00
电商平台、主播达人齐聚山城,助力重庆好物“卖爆”全网
用好互联网手段,将重庆好物推向全国,“卖爆”全网,是推动重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6月5日,“2024重庆6·18电商节资源对接大会”在渝州宾馆举行
2024-06-05 21:07:00
北京商报讯(记者赵述评 王思琦)6月5日,时尚商业发布消息称,法国香水品牌Matiere Premiere日前宣布,开云集团旗下美妆部门Kering Beauté在今年四月收购了该品牌少数股权
2024-06-05 21:31:00
怪兽充电举办2024年合作商交流会,与代理商一起聚力融合、笃行致远
5月27日,科技消费公司怪兽充电(NASDAQ:EM)2024年合作商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本次交流会以“聚力融合
2024-06-05 21:32:00
北京商报讯(记者赵述评 王思琦)6月5日,时尚商业发布消息称,美妆集团雅诗兰黛于日前完成对平价护肤品牌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的收购
2024-06-05 21:32:00
快手引领低碳端午新风尚 160万个塑料水瓶循环再生打造创意礼盒
鲁网6月5日讯粽香渐浓,端午将至。今年端午假日,除了观龙舟、品粽子,和快手一起来一场感受纯净自然的徒步之旅。近日,快手推出2024“步履生风
2024-06-05 21:37: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何倩 乔心怡)6月5日,淘宝宣布面向企业家推出一项直播全托管服务。据了解,想要为自家企业“代言”的CEO可以通过这项服务在淘宝进行直播,淘宝直播将提供从盘活到直
2024-06-05 22:03:00
中新经纬6月5日电 6月5日,视觉中国举办媒体交流会,视觉中国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商业模式、业务形态,以及AI赋能视觉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创新实践
2024-06-05 22:10:00
苹果又搞了一些细节小调整,是无关紧要还是真有大用?
众所周知,苹果非常注重对产品细节的把控,一些小优化上线后,用户会存在看法不一的情况,有人觉得用处很大,但有人觉得是“屎上雕花”
2024-06-05 17:08:00
苹果新推出的M2 iPad Air只有9核GPU
苹果已经悄悄地将M2iPadAir的GPU核数从10核改为9核,Metal的基准测试表明,9核的规格是准确的。在2024年5月7日的最初新闻稿中
2024-06-05 17:09:00
松下LUMIX S9官网宣传页竟然是尼康相机拍摄
前不久松下正式发布了新款L卡扣无反相机LUMIXS9,相机行业的目光也都聚焦在这款入门全画幅相机上。然而根据外媒的报道
2024-06-05 17:08:00
9月见!华为Mate 70和iPhone 16巅峰对决
一位消息人士称,华为Mate70和iPhone16系列可能不仅在连接或规格上对比竞争,在人工智能功能上也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2024-06-05 17:10:00
彻底躺平的家务清洁真存在?天猫洗地机榜认证!618买Ta!
打工人本来就因为久坐腰疼,回家只想“躺平”,可是自从有了宠物,基本告别“躺平”,不仅伺候吃喝,还得时刻保持地面干净,不然一不小心就是一个“爆雷”
2024-06-05 17:11:00
华为算盘打得太响了!与北大合作开发鸿蒙应用,实则是来抢人才?
据华为鸿蒙官方介绍,作为首批加入鸿蒙生态的高校之一,北京大学校园APP正式启动了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据悉,北大校园APP将集成众多学生与老师常用的各类功能
2024-06-05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