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都是蚕豆惹的祸——你不知道的蚕豆病
...因进食蚕豆而诱发,因此又叫“蚕豆病”。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由于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携带突变基因就会发病;女性则需要两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发生突变才会发病,如果仅一条X染色体发生变异,那么她们可以成...……更多
男性Y染色体最终会消失吗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张田勘在人类繁衍生存的历程中,Y染色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它携带着决定男性特征和用于生产精子的基因。但在人体研究中,对Y染色体进行全面测序一直是个难题,原因是Y染色体个头小,所携带基因...……更多
最适合涮火锅的鱼,不是谁都能吃
...东中山人的发明,它并不是一种新物种,而是给鲩鱼喂食蚕豆之后长成的,肉质变脆,很适合打边炉,另外香煎或者爆炒也很适合。(图/图虫创意)脆肉鲩的出现,一举将鲩鱼(草鱼)价格往上翻了两三倍,而由于养殖时间更...……更多
...血患儿。当日,该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9岁的儿童,进食蚕豆后出现全身皮肤苍白的情况,家长诉患儿既往无“蚕豆病”病史。患儿来院时精神反应差,病情危重,尿液呈鲜红色,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网织红细胞明显...……更多
尼安德特人的DNA存在于人类体内,但其中一块神秘失踪
...安德特人基因组的每个部分 —— 除了负责制造男性的Y性染色体。那么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它可能是意外丢失的,也可能是因为交配模式或功能低下。然而,答案可能在一个关于物种间杂交健康的百年理论中。 尼...……更多
...张佳欣)美英两国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制造的超过7条合成染色体组合到一个酵母细胞中,产生了一种“半人造”菌株,其合成DNA超过50%。它具有和天然酵母菌株一样的生存和复制能力。该团队现已合成并调试了所有16条酵母染色体...……更多
全球首例!中山六院诞生阻断环状染色体传递的健康婴儿
...测序的长片段二代测序技术,成功实现了端粒融合型环状染色体的单体型构建,应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成功阻断环状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的健康婴儿在中山六院诞生,目前已满百天。难题: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一方基因...……更多
【揭秘禁忌】人类染色体20号上的朊病毒,隐秘的基因禁令终曝光
在人类染色体20号上,隐藏着一个神秘而禁忌的基因编码。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围绕着这个谜团展开了无数次的研究和推测,但是这个基因的秘密一直被紧紧封印在科学界的黑匣子中。然而,近日却有惊人的消息传出,这个隐藏...……更多
宾夕法尼亚大学人工染色体研究成功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类人工染色体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一种简化人类人工染色体构建的新方法。这项创新有望加速DNA研究,并将对基因治疗和生物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为当前的基因传递系统提供可靠...……更多
秃顶是天生的?不止它,“偏爱”男性的遗传病,基因早已“出错”
...就从中抽取4个常见的性遗传病为大家做一下科普。关于染色体,你需要知道的事我们知道,在医学上,女性的染色体为xx,男性的染色体为xy。当夫妻双方基因结合时,女性的x染色体与男性的x、y染色体结合几率是对半分的。哪...……更多
工程酵母新纪录:合成DNA含量过半
...国科学报工程酵母新纪录:合成DNA含量过半包含7.5条人工染色体仍能存活和复制含有7.5条合成染色体的酵母细胞能够正常分裂成两个细胞。图片来源: Cell本报讯 11月8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Sc2.0)在《细胞》和《细胞基因组...……更多
基因重启让女性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在雌性哺乳动物中,X染色体一个拷贝上的基因通常是失活的。图片来源:vchal/Shutterstock本报讯 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表明,雌性哺乳动物患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更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X染...……更多
章鱼拥有最古老性染色体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章鱼拥有最古老性染色体可追溯至2.48亿年前悠悠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性染色体出现于章鱼和乌贼体内,其历史可追溯至4.55亿年至2.48亿年前,而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1.8亿年前的远古鲟鱼。...……更多
...自:海南特区报遗传物质的传递是指父母将自己的基因与染色体遗传给子代,决定了子代的遗传特征。遗传物质的传递涉及基因和染色体的传递方式,以及可能带来的遗传疾病风险。本文将介绍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并提供相应...……更多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目前已经发现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畸变2万多种,染色体病综合征200多种。通过对流产、死产、新生儿和一般人群的调查表明,染色体异常占流产胚胎的50%—70%,占死产婴的10%,占新生儿死亡者的10%...……更多
新工具低成本快速创造合成染色体
...日报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突破新工具低成本快速创造合成染色体试管中的合成染色体艺术图。图片来源:美国南加州大学官网科技日报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或将彻底...……更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
...此外,除了这些已知的基因突变外,还有其他一些基因和染色体异常与MDS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例如,TP53基因突变在高危MDS和AML中较为常见,并与不良预后和治疗耐药性有关。DNMT3A、TET2和ASXL1等基因的突变也与MDS的发生和预后相...……更多
...首次应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成功阻断端粒融合型环状染色体向子代传递,现健康宝宝已满百天。这是国际上首次通过改进后的基于链读测序的长片段二代测序技术,成功实现端粒融合型环状染色体的单体型构建。小雪(化名...……更多
...埃菲社3月21日报道,25年前科学家研制出第一批人造人类染色体,但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阻碍了其应用。一项新技术克服了这一问题,更精确地制造出人造染色体,为更好地治疗癌症等疾病的细胞疗法打开大门。宾夕法尼亚大...……更多
...游离DNA,在临床上首次显示可运用无创方法全面筛查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微缺失综合征和单基因疾病在内的不同类型遗传变异。这一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揭示了新型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可大幅提高胎儿遗传疾病检出率,将成...……更多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600万年中,人类为何失去一对染色体?
...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一对染色体。首先,关于人类是否被外星人改造的假设,目前缺乏确凿的科学证据来支撑。尽管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但直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确凿的外星人存在证...……更多
母亲执意生下带病“天生坏种”,14岁少年暴戾行径,让人胆寒
...为性格暴躁、且易怒,行为极端。众所周知,正常女性的染色体是XX,正常男性为XY,而超雄综合症患者的染色体则是XYY。也就是说,这类人比常人多出一条Y染色体,所以称为超雄。可能会有人说,那有没有男性多出一条X染色体...……更多
...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商周春课题组合作,首次在全染色体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体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理解相关遗传问题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据了解,染色体非整...……更多
...多只合成生物个股涨停。新技术能够重新排列酵母菌中的染色体片段并改变其生长速度。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项突破性新技术,或将彻底改变合成生物学领域。 据称,其可显著推进基因工程,并推动医学、...……更多
本文转自:福建卫生报说到染色体,大家可能觉得比较陌生,甚至还会觉得有点神秘,那染色体核型分析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来为大家揭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神秘面纱……什么是染色体核型分析?人类染色体有23对,46条。正...……更多
...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小儿唐氏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并可伴有多发畸形,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确诊。...……更多
...结果综合分析,在该家族中SOD1基因突变导致渐冻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理论上夫妻子代携带SOD1基因变异的几率为50%,患病风险大。经科学论证,医生建议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助孕(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成...……更多
毓璜顶医院公益直播课第174期:复发性流产夫妇男方如何检查
...方其他因素检查。 针对男性精子质量应做哪些检查?1、染色体检查 约3%~6%的复发性流产夫妇存在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倒位、微缺失和微重复等,其中以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最为常见。 染...……更多
...规模,后者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研究团队说,此次在染色体水平上得出高度解析的章鱼参考基因组图谱,有助于科学界更好地了解章鱼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追溯章鱼的进化史。通过评估章鱼基因组的染色体重排率,研究团队...……更多
...妇产科医院通过技术创新,在全球首次开发了能同时覆盖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微缺失和单基因病这三类胎儿最主要遗传变异的新型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将单基因病纳入了无创产前筛查范围,显著提高了胎儿遗传病的检出率和...……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做好这五点可以有效预防输卵管堵塞!
输卵管作为卵子与精子相遇的场所,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一旦堵塞,卵子与精子还怎么成功汇合呢?想要好孕,更是别提有多难了
2025-02-23 09:52:00
促排长大的卵细胞质量好吗?关于促排卵,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月经不调,代表排卵有障碍?需要促排吗?促排后,卵子质量能提高吗?……备孕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促排便是其中之一
2025-02-23 09:52:00
【糖友健康】:血糖超过这个数值,千万别运动!
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运动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血糖管理方式。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025-02-23 10:42:00
糖友警惕!出现这2种情况,应立即就医!早知道能“保命”!
作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的管理和控制血糖至关重要,但有时候,一些突发的身体状况可能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友必须警惕的两种紧急情况
2025-02-23 11:05:00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认为这是成年人的专属,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儿童也占有很大比例。近日,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抢救了一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
2025-02-23 12:29:00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本报记者 郁静娴数据来源
2025-02-23 05:43:00
理性购肥  科学用肥(链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杜 森春耕是用肥高峰期。目前农资市场上肥料种类繁多,外包装五花八门。农民在购买化肥时,要尽量从正规门店选择
2025-02-23 05:43:00
水煮蛋减肥法该怎么做
朋友们可以尝试水煮蛋减肥法,为自己指定一周的食谱。提醒大家的是,食谱不能只是鸡蛋,还需要其他食物搭配,这样的减肥效果会更加明显
2025-02-22 23:08:00
水煮蛋减肥法有用吗
水煮蛋减肥法是“低热量饮食法”,每天只摄取大约七八百大卡热量,是一种在短期内快速瘦身的减肥方法。这样的方法虽然没有多大副作用
2025-02-22 15:45:00
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术治疗疑似肺癌肺结节
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指高分辨率CT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直径(或最大径)≤30 mm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
2025-02-22 20:09:00
与生命赛跑:乳腺癌的早筛早治全攻略
一、无声的威胁:认识乳腺癌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42.9万例,相当于每7分钟就有1名女性确诊
2025-02-22 20:13:00
常备药不能当“长期饭票”!药监提醒:药物滥用或影响免疫力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这时,常备药物成了快速缓解症状的方便之选。然而你是否知道,它也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2025-02-22 11:54:00
腹泻病毒界的“捣蛋鬼”——诺如病毒那些事儿
近期诺如病毒的阳性持续上升,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我们自身的预防策略,都要牢记健康为本。即使不小心遇上了小小的诺如病毒
2025-02-22 11:55:00
南京高淳:蟹塘“春耕”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江楠蟹苗即将入塘。人民网 江楠摄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眼下,正是蟹苗投放的最佳时节。“今天再‘下’20袋蟹苗
2025-02-22 12:20:00
老年人如何通过调理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气血逐渐趋于不足,许多老年人会感到身体虚弱、精力不济,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等问题,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2025-02-22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