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整个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能够终结自先秦持续到汉代的百家争鸣现象,董仲舒“凭什么”?一、董仲舒与“百家争鸣”先秦时代,各种各样的学说派系蓬勃发展,为了追求各自心中的“大道”而互相竞争、互相促进。这些学派...……更多
从孔武君子到百无一用的书生:儒家学派的历史变迁与命运
...能力却极其低下。古代的书生特指儒家弟子,儒学创始于百家争鸣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禁百家之言,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影...……更多
兼爱非攻:墨家学说的思想与影响
...思想大爆发的一个哲学殿堂,是真正意义上的诸子游说,百家争鸣。其中,除了我们所熟悉的孔孟儒学、道家法学等等,要说当时风头最盛的,莫过于墨家学说。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曾经纵横战国的墨家学说,却在战国时期结束...……更多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到刘彻,他说:“皇上,战国以来,各家文化不断萌芽,百家争鸣,实在难以光束。现如今江山局面稳定,不若趁此计划,对文化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刘彻老早就想利用文化对百姓进行思想上的束缚,董仲舒这话是说在他心...……更多
魏晋时期推举贤良之士、进行礼仪教化,私学和游学的界限在哪里?
...的兴盛,东汉魏晋时期其文学教育依然保持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状态,既彰显了各家学派的特点,又让各家学派相互吸收与融合。不少名士都有“游学”的经历,如名士乐祥听说南郡的谢该擅长“左氏传”,便步行从南阳...……更多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提到思想大爆发,就不得不提到“百家争鸣”,那是个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一大批的思想家都涌现出来,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学说,于是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状态,当时主流的学派,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刘彻,为了重新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中央君主专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最终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毫不夸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华夏文化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对中国...……更多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坚持黄老思想治国,接下来历史会如何?
...重。因为国家长时间不扶持主流思想,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不同的思想,会对国家的统一,产生致命的威胁。而对于第二类问题,财富集中的情况。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接下来很难进行...……更多
统一融合的中央集权到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永远引人注目并令人向往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各家学说纷纷兴起,其思想之自由,学术风气之浓厚,为自古以来前所未有。一大批思想巨人正是在那时崛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背景,站在当时古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一切,都要从百家争鸣谈起。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珍贵的思想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正处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个时候,出...……更多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墨家是战国初期非常盛行的学说,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墨家能够不仅占据了一席之地,还达到了能够和儒家并称当世显学的程度。可就是这么一门曾经无比辉煌的学说,为何会在秦汉之后就默默无闻了呢?《韩非子·显学...……更多
孔子与少正卯的冲突:历史背后的权力游戏
...的单字名字得来的。少正卯和孔子所处的时代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形形色色的学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主要的学说是孔子所提倡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恰好这两种学说处于对立的位置。少正卯与孔子的恩怨要从很久之前说...……更多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与思想交流
...使得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更多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战国独树一帜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更多
「建议收藏」双11各价位段平板推荐,百家争鸣,选择丰富
...芯片下放给iPad系列,华为又带着自研处理器强势回归,百家争鸣。平板电脑市场彻底复苏,一改往日新老iPad制霸各个价位段的局面,我们现在在各个价位都有不错的新款平板电脑可以选择。千元以下:联想 小新Pad 2024优点是...……更多
“稷下学与先秦法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理工大学召开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稷下学宫是孕育百家文化、促成百家争鸣的重要文化殿堂,为系统构建和持续发展当代法治思想体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力量和坚实有力的文化基础,对中国历史文化绵延发展发挥了持久且稳定的作用...……更多
中国古代唯独哪个省没出一位皇帝
...成为秦国的一部分。秦朝封建王朝建立后,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儒学成为汉代封建王朝的主导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仍有一定的影响。儒家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后来又由孟子发展起来。儒学和Mencius为儒学的发展奠定...……更多
百家争鸣之后能否百花齐放 借由小鹏X9浅谈中高端MPV的未来
...。不得不说,国内中高端MPV产品在最近的两年内呈现出了百家争鸣一般的景象,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涌现出的中高端MPV新车型最终都能够实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毕竟,中高端MPV所面对的潜在用户有着更加明确、更加精准的用车...……更多
赵高指鹿为马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什么关系呢
...派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错误的,理由也很简单,比如百家争鸣的繁荣彻底绝于焚书。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现在很多人也有人说,如果秦始皇不去焚书坑儒的话,秦始皇就统一不了六国。说这句话的人,显然...……更多
孝道观念在殷商到西周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和繁荣,进入到中国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阶段。由于西周一整套分封宗法制度的衰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撼摇了维护宗法等级的以“有孝有德”为特色的宗法道德规范,并使得其日趋淡薄。...……更多
...文化素养,让人民群众精神物质双丰收。其次就是营造“百家争鸣”的氛围。乡村文化旅游虽然刚刚兴起,但其发展速度一定会很快,我们必须要把眼光放长远,要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以“百家争鸣”的思维,在打造特、...……更多
历史揭秘:邓绥太后推动“男女同校”,女性教育启蒙
...百姓,咬咬牙也能接受教育。于是接下来,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正式开始了。而随着百家争鸣开始,再往后,很多诸侯国意识到一个问题:原来读书人的影响,竟然这么大!以后谁拥有了更多的读书人,谁似乎就可...……更多
音乐剧《稷下学宫》淄博首演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演出现场 穿越千年再现百家争鸣盛况原创音乐剧《稷下学宫》淄博首演淄博12月11日讯长衣高冠,韶乐悠扬,诸子辩论,百家争鸣……12月10日晚,原创音乐剧《稷下学宫-誉满天下》在淄博大剧院首演,这场演出让...……更多
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之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思想的源头,各个诸侯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周王室衰落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摩擦爆发了很多的战争,可见崇尚武力已...……更多
孟子许下一个旷世宏愿:每500年华夏必定复兴!现已成现实
...老子、墨子、孔子、庄子、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典文化独一无二的瑰宝。诸子竞相争鸣,可弹指已过400年,为何华夏终不得安宁?这个问题,不仅困惑着战国中期的孟子,也困扰着同时代的无数人...……更多
孔子后人装病不愿朝见朱元璋,朱元璋给他写了封信,病立马好了
...崇空享殊荣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学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各种思想大碰撞的时代。诸子百家纷纷在那时出现,法家、墨家、道家、儒家等思想也为统治阶级提供了许多治国的理念。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过于...……更多
他因受百姓拥戴当上皇帝,最后却被百姓分食肉身
...还是承袭了秦朝的法家体系。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学才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但是儒学在这段时期还谈不上独尊,汉武帝只是需要\"天人感应\"来为他立威,要说起儒家学说真正被\"独宠\",是到了汉元帝时期,当时的儒生甚至...……更多
汉代儒学与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影响
...是用刑的统治原则也是当时争议的问题。汉武帝的时候向董仲舒提出皇权合法性,如果政权不能够为世人认可那么还会有下一个刘邦以承接天命来伐汉,这是全新大一统国家在建立之初面对的种种政治问题。《食货志》记载:是...……更多
山东孔府门前的对联为何有两个“错字”
...的注意后重用自己。于是,在春秋历史上就出现了一段“百家争鸣”的局势,孔子也是其中之一。尽管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后得到赏识,但遗憾的是,孔子的思想却并未得到重视。这其实是因为儒学不太适合那个战乱的时代...……更多
百花齐放,却终凋零:稷下学宫的兴衰史
...知万里长城是多少平民百姓鲜血铸成的。【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畅所欲言才能出真学问。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璀璨的时期,叫做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历史时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